又聊了两句,孙东紧了紧衣服领子,跟周彦道别,然后叼着烟就走了。
……
周彦在学校也没转太长时间,主要是他在学校也没办法很安静地散步,打招呼的同学太多了,他一直回应,也挺累的。
回到工作室之后,他先把刘航叫到了办公室,把校企合作的事情跟他简单说了一下。
“这段时间你做个计划书出来,尽量在这学期把这事给落定。”
刘航点头道,“没问题,最近工作室确实挺缺人手的,校企合作落实之后,也能减缓我们的压力。”
虽然刘航之前没做过校企合作,但是他对这个模式并不陌生,也知道对于他们工作室当下的情况来说,校企合作是非常合适的。
工作室这边活越来越多,但是大量招全职人员又不太合适,会给工作室造成负担,关键是招来的人未必有央音的学生好用。
用学生主要是灵活性够高,成本也低,而且还能跟学校保持良好关系。
“如果有什么问题,随时来跟我沟通。”
“好的。”刘航点点头,却没有走,又跟周彦说道,“早上我刚来上班,李厂长就来我办公室了。”
“他找你有事?”
“具体也没说什么事情,还是老样子,抱着茶杯过来跟我闲聊,多是聊些厂子的情况。”
周彦眯了眯眼睛,前段时间,《时空恋旅人》还没有开始拍的时候,刘航就跟他说过这事,李修海老是找他。
电子厂现在情况越来越差,眼看着窟窿越来越大,快支撑不住了。
当时周彦就动过念头,要盘厂子其他的楼舍,只不过这事当时搁下了。
现在李修海又来了,估计是情况又变差了。
想想也是,眼看离过年也没几个月时间了,厂子效益每况愈下,真到过年,工人们的工资、福利恐怕都没着落。
沉吟片刻,周彦说道,“这事我知道了,你先去忙吧。”
“好的。”
等刘航走了之后,周彦拿起桌上的电话,给李修海拨了过去。
电话很快就接通了。
“喂,哪位?”
“李厂长,是我,周彦。”
听到是周彦,李修海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惊喜,“周老师,你怎么想起来给我打电话?”
“李厂长现在忙么?要是不忙,来我办公室坐坐,喝喝茶?”
面对周彦的邀请,李修海一点都没犹豫,直接答应道,“荣幸之至,那我现在就过去。”
“好,我等你。”
……
不到两分钟,李修海就赶到了周彦办公室。
他们两人的办公室离得倒是不远,不过这上楼下楼也要费些功夫,这么快就到,说明李修海挂了电话之后就往这边赶了,可见他确实很急迫。
现在厂子里面虽然没有供暖,但是屋里面很暖和,室内室外温差挺大的,加之今天有风,李修海一路赶过来,被吹了冷风,进屋之后脸红扑扑的。
看到李修海红扑扑的脸,周彦暗忖,看来他确实挺急迫的。
不过这李修海也真是有意思,既然很急,为什么又不直接跑来找他,反倒是一直去“骚扰”刘航呢?
“李厂长,请坐。”
周彦给李修海倒了杯茶,然后坐在他对面,“李厂长,我们也有些日子没见面了吧?”
“嗯,周老师你最近一直都很忙,想要见你一面不容易。”
周彦笑呵呵地说道,“倒也谈不上不容易,我这段时间都在办公室,你想找我直接来就行了。”
“这不是怕耽误你工作嘛。”
“李厂长你言重了,要说我也确实失礼,工作室借着贵宝地,多亏了你们一直来的支持,我应该多过去走动走动。”
“周老师客气了,你们租了仓库跟三号楼,也是给我们解决了大问题。”
见李修海不主动提,周彦也没跟他绕弯子了,开门见山道,“我听刘航说,厂子的经营遇到了点麻烦?”
经周彦这么一问,李修海开始倒起了苦水,“现在大环境太差了,各厂都在裁人,下岗工人是一波接着一波。我来的时候,厂子已经是一堆烂摊子,神仙难救,什么法子都试过了,最终还是无力回天,能保证不大量裁人,已经是万幸了。眼看到年底了,要花钱的地方是一大堆,但是账上的钱却没多少……”
周彦倒也不急着打断他,安安静静地听他倒了五六分钟苦水,才缓缓开口,“有什么我能帮忙的么?”
李修海这下也不扭捏了,直接说道,“周老师你们工作室发展的越来越好,你看要不把这边的两栋楼都再租去?这两栋楼,跟三号楼差不多大小,就按照三号楼的租金来,我们也不涨价,如何?”
周彦也觉得有趣,就这几句话的事情,李修海愣生生是忍了几个月时间,还是自己主动找他,他才说。
租楼这事,对周彦来说可有可无。
工作室确实要扩展,但那不是光租几栋楼就可以解决的,电子厂的这些楼,有着致命的缺陷,没办法支撑工作室后期的改造。
周彦想的是,最好能够把电子厂给盘下来,然后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
在他看来,电子厂早晚是要倒闭的,不过现阶段李修海肯定不可能把厂子盘给工作室,李修海也没有这个权利。
思虑片刻,周彦说道,“西北边的那栋楼不是也空着呢,不如把那栋楼也租给我们吧,这三栋楼打包在一起,我也不占贵厂的便宜,在之前三号楼的租金基础上再加百分之二十。”
周彦也不是做慈善的,他之所以愿意加百分之二十租金,是因为西北那栋楼跟他们现在这个仓库之间距离较远,中间有一大片空地,把那栋楼租下来,跟另外几栋楼连在一起,就能把这一大片空地给包起来。
只要把这片空地拿下来,后面想要做点什么也有空间。
李修海其实也能猜到周彦的想法,不过周彦提出的条件太诱人,而且现阶段厂子也没有其他办法,能再租一栋楼出去,本来就合他心意。
所以,李修海几乎没有多考虑就点了头,“没问题,只要周老师你愿意要,那我们就可以把西北边的那栋楼租给你们,连带着中间这片空地也租给你们使用。”
李修海明白,西北边那栋楼租出去之后,中间这片空地他们自己厂也用不到了,不如做个顺水人情,直接开口说给工作室这边。
见李修海这么识趣,周彦也点了点头,“多谢李厂长,这块地我们也不白要,我也不在租金上加百分之二十了,直接三栋楼按照四栋楼算,多出来的那栋楼租金,就算是这片空地的。”
听到周彦这么说,李修海自然十分高兴,原本加百分之二十,三栋楼的租金也只等于3.6栋楼,现在等于四栋楼,等于是多了0.4栋楼出来,这可是不小的一笔钱。
“好,那我今天就回去开会表决,把这事给定下来。”
开会自然是走个流程,现在厂子上下都在等米下锅,周彦给的租金,算是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又能让厂子坚持一段时间。
不过在周彦看来,他租下这几栋楼,不但不能救厂子,反而可能会加速厂子倒闭。
原本,如果没有周彦的介入,电子厂应该跟其他国营厂差不多,一步一步地把工人裁掉,然后慢性死亡。
但是有了周彦给的租金,电子厂这边基本上没有怎么裁人。
这么多人,周彦给的租金是养不起的,等到租金消耗完,厂子的效益基本归零的时候,问题会集中爆发,到时候再要裁人可就来不及了。
等于说,人快不行了,忽然给来一记猛药,虽然能回光返照一段时间,但是死得也更快了。
第440章 直接收购吧
这个道理李修海肯定也懂,但是现阶段他考虑不了那么多。
再说了,从现实角度考虑,回光返照一段时间,总比奄奄一息苟延残喘要好一些。
就算到最后,厂子倒闭了,那至少对厂子里面的工人们来说,也没有更差。
即便不是李修海当厂长,换个任何人来当这个厂长,也会愿意把厂子租给周彦。
惟一不同的是,可能别的人来当厂长,不仅仅会收周彦的租,厂子里面的工人也会被提前下岗,这样厂子能坚持的时间就要更长一些。
如果电子厂真的下岗一大批人,周彦还真就不一定会租下这几栋楼了,毕竟那种情况下,猛药就不管用了。
这事说定之后,李修海心情很不错,抱着周彦给他倒的茶,靠在沙发上,说道,“周老师,这几栋楼租下来之后,你们准备干什么,还是原来的业务么?”
“电影工作室那边要分出一个新的部门,原本是打算在三号楼那边办公的,既然现在要把那三栋楼租下来,那就干脆让新部门搬到这几栋楼里面去。另外,音乐工作室这边要扩大规模。”
周彦不仅准备把电视剧部搬到新楼去,还准备把配乐工程部也搬到新楼去,把现在这栋楼空出来,完全留给钢琴少年乐团来用。
乐团如今规模越来越大,需要的地方也是越来越多,民乐队现在还没有专门的排练场地,只能吃管弦乐队的剩饭。
李修海感慨道,“你们工作室的规模是越来越大了,关键是你们效益好啊。”
“效益还行,勉强够维持。”周彦谦虚道。
李修海笑了笑,他听到的消息,说周彦的工作室一年营收几千万。
当时听到这个传闻的时候,李修海也是吓了一跳,因为在李修海看来,周彦的工作室没多少人,成本很低,这么多营收,利润肯定也非常高了。
他们电子厂这么多人,如今一年的营收都没这么多,关键是他们电子厂的成本很高,年年都是赤字。
为什么现如今国企都要改革,还不是因为效益不行,厂子没有办法承担起这么多人的福利?
李修海听到的传闻倒是一点都不假,周彦的工作室一年的营收肯定是有几千万了。
当然,工作室的营收,主要还是来自于他自己。
如果把他自己的收入去掉的话,工作室一年到头算下来,利润非常少。
不过情况也在越来越好,钢琴少年乐团之前都是亏钱的,今年已经实现了盈利,虽然不多,但是已经能够良性循环了。
对周彦来说,这个乐团能不赔钱,他已经非常满足了。
创建这个乐团的时候,他就没有想过要赚钱。
乐团的使命本来就不是赚钱,更多是为了宣传他的曲子,没有钢琴少年乐团,哪有周彦那么多场的巡演?
找其他乐团,远远没有自己养个乐团来的方便,效果也没有自己的乐团好。
钢琴少年乐团的水准可能不如很多其他乐团,但是要论演奏周彦的曲子,那没有任何一个其他乐团能够比得过他们。
另外,配乐工程部今年表现很好,部门的收入每个月都在增加。
喝了口茶,李修海感慨了一句,“等你们新部门弄好,我不知道还能不能看得到。”
听他这话,周彦意外道,“李厂长你这是要工作调整了?”
李修海点点头,“嗯,明年开年我就要去淮南了,还能在燕京再过一个年。”
“这么远么?”
“嗯,是挺远的,如果不出意外,我是要举家搬迁了。”
离开燕京,去淮南这种小城市,这工作调动可不太好。
不过看李修海的表情,他似乎并没有因为这个调动而沮丧,甚至还有点松了口气的感觉。
周彦笑道,“看来这是升迁了?”
“谈不上升迁吧,你不关注,应该不知道,淮矿局正在计划改制,不出意外,明年计划要确定,后年就要落实。淮矿局近十年来都是归煤矿部管辖,不过煤矿部计划要撤销,所以淮矿局也要下放到省政府管辖,同时完成改制。我之前就是化学口的,去淮矿也算是专业对口,能施展的地方也多。”
李修海也是心情不错,所以跟周彦多说了一些。
周彦也听明白了,李修海去淮矿正好赶上改制,估计机会很多。
而且李修海是燕京这边的人,此去淮矿,职位是有保证的。
关键矿业稳定啊,短期内不会有什么压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那我就祝李厂长你事业长虹了。”周彦笑道。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