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侯啸贤也是开玩笑,就算他来给《想飞的钢琴少年》当制作人,那钱也应该还是徐风来管,他最多就是帮周彦问徐风要钱,给不给最终要看徐风。
又聊了一会儿,徐风将电话挂了,然后笑着对周彦说,“这事基本上算是定下来了,你赶快把长片的剧本弄出来,我这几天趁着有空提前帮你联系,把该筹备的都筹备好。首先,我们已经可以找演员了,现在已知的主要演员,小男主,他的父母还有爷爷,这几个演员你自己有人选么?”
周彦没想到徐风的节奏这么快,他还在想着这事要等到侯啸贤来了燕京之后再定呢。
徐风这都要开始选角了。
不过她节奏再快周彦也不会嫌快,越快对他来说自然是越好。
周彦想了想,说,“演员方面,爷爷这个角色我倒是有个人选。”
“哦,是谁?”徐风问道。
“李守海老师,我刚刚帮燕京制片厂配乐的《天堂回信》里面,他也是演爷爷。”
“哦,原来是那位老爷子。”徐风恍然道。
当时徐风听周彦的那些配乐时,是搭配着剪辑出来的片段看的,自然是对里面饰演爷爷的李守海有印象。
“这位老爷子挺好的,不过他老人家身体情况怎么样?电影里面有滑翔伞的镜头,他能完成么?”
“一些简单的镜头应该都能拍的下来,上难度的肯定要找替身。”周彦说道。
徐风点点头,“那其他几个角色呢?你有什么想法?”
“小男主的话,必须要会弹钢琴,而且水平越高越好。”
徐风沉吟起来,“会弹钢琴的小孩子很多,水平高的应该也能找到,不过总要兼顾表演,我们可以从一些专业的学校找,你是央音的,应该有这方面的渠道吧?”
“嗯,我们央音的附小应该会有不少好苗子。”
央音附小的钢琴科非常出名,肯定是有好苗子的,不过周彦对附小那边不了解,回头他要去找贾国屏问问。
贾国屏未必了解,但是张新宁肯定知道。
“那你就从附小那边找一找小男主的人选,至于演父母的演员,你有要求么?”
“这两个角色我没什么特别的要求。”
徐风摆摆手,笑道,“不行,你不能没有要求,如果你这个导演没有要求,电影怎么能拍好呢?”
周彦一想也对,便提了要求,“母亲我想让何赛菲来。”
何赛菲性格刚强,挺适合男主母亲这个角色。
徐风没听过何赛菲,便问道,“她是谁,演过什么戏?”
“她之前演过红楼梦。”
周彦知道徐风大概率没看过何赛菲他们那一版的《红楼梦》,即便看过,大概也不会记得何赛菲,便又补充道,“她刚演完《大红灯笼高高挂》。”
“哦,我知道,你们是在《大红灯笼高高挂》里面认识的。”
“没错,我觉得她挺适合男主母亲这个角色,就是不知道你能不能把她叫过来。”
“她很难请?”
周彦点点头,“她在越剧团,团里面不太容易放人。”
徐风自信道,“没关系,这个事情我来解决,男主父亲呢?你有什么想法?”
“具体想法没有,但是要求嘛,当然是越出名越好,专业水平越高越好。”
徐风笑道,“不错,有要求就行,只有你要求了,我才知道该怎么满足你的要求,对不对?”
第81章 制作团队(第一更,求订阅)
徐风最怕导演没要求,她觉得要求越多越好的。
二十年前拍《侠女》的经历,让徐风印象很深。
《侠女》的导演胡金泉就是一个非常严厉,要求非常高的导演,甚至可以说是吹毛求疵。
这部电影前后拍了四年,单单是这个拍摄时长,就能让人想象到胡金泉的要求有多高。
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大部分电影的拍摄时间都不长,特别是香江那样,早前甚至有七日鲜的说法,一部电影从拍摄到上映只要七天。
由此可见,四年的拍摄时间有多夸张。
当时电影里面有一场高僧流血后自带佛光的戏,胡金泉真的等了一个礼拜,等到太阳正好在演员的身后才拍的。
还有一场戏,需要院子里面的芦苇有萧瑟感,胡金泉嫌弃芦苇不够高,就等到芦苇长高了才开始拍。
当年在拍这部戏的第一年,徐风基本上都在胡金泉的骂声中度过,有时候徐风走位有问题,胡金泉甚至会上手拽她,就跟小学的时候,老师拽学生一样。
道具组人不够,徐风也要去兼职道具师,帮忙制造烟雾效果。
但正因为有了这段经历,徐风才认为,一个有要求的导演才能拍出好作品来。
周彦当然也不是没有要求,只不过他新人一个,不好要求太多。
现在既然徐风这样说了,那他也就放开了。
“徐风姐,你说有没有可能,我们把滑翔伞改成小型飞机?”
一听这话,徐风吓了一跳,乖乖,周彦这不提要求则罢,一提要求就直接上大招。改用飞机,飞机本身的成本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内地没有这个条件,想要改就只能出去。
“咳咳,我觉得吧,还是滑翔伞更符合国情一点。”
周彦笑了笑:“嗯,我也是这样想的,不过小男主在最后上台跟乐团一起表演的那场戏,我希望能够请一个专业的乐团来,乐器的品质也都要好点。还有就是胶片,我想用35的,摄影师我想请长安制片厂的赵飞。”
徐风立即点头,“好,没问题,这两个要求我都答应你,赵飞是吧,回头我来跟长安制片厂联系。”
把滑翔伞改成小型飞机,周彦知道这肯定实现不了,但他还是提了,因为他知道,想要让人满足一个要求,最好先提一个大一点的要求。
这招果然还是奏效的,徐风答应的很爽快。
其实在周彦动了拍新短片念头的时候,他就已经在脑海中构建自己的班组了。
制作团队未必是水平越高、名气越大越好,关键还在于能不能配合到一起去,所以周彦就想把之前在《大红灯笼高高挂》剧组认识的那些熟人请过来。
特别是赵飞,年轻、有经验、水平高,关键他们性格也合得来。
还有刘清、洪欣、林娟他们,周彦也想拉过来,这些人跟他都合拍,不需要什么磨合时间,不过拉人拉的这么细比较麻烦,而且他们可能大部分都在其他剧组。
关键是妆造、道具这些优先级不是特别高,周彦也没要跟徐风提这些,大不了后面他自己去确定。
徐风喝了口茶,又问道,“执行导演跟助理你有人选么?”
周彦笑了笑,“我昨天晚上才想了这事。”
昨天之前,周彦还想着只要拍一部短片就行,既然是拍短片,就没有必要找什么执行导演跟导演助理了,他自己一个人就行。
但现在是要改拍长片,导演组就他一个人那就非常吃力了,有没有助理导演倒是无所谓,但是执行导演肯定是要有的。
“那你有想到谁么,如果没有的话,回头我让人给你推荐两个。”
“执行导演,我心里面倒是有一个人选。”
“谁啊?”
“燕京制片厂的路学长。”
徐风想了想,说,“路学长?我倒是没什么印象。”
周彦笑了,“徐风姐你有印象的,能来给我当执行导演么?”
徐风是去过不少次燕京制片厂,但是她接触的都是厂里面的领导以及一些比较有名气的导演。
路学长前年从燕京电影学院毕业,今年九月份才被分配到燕京电影制片厂,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面,路学长没有参与过任何一部电影的拍摄。
而且路学长这个人比较低调,在导演办公室里面很少说话,存在感比较低。
别说是徐风这个外人,就连制片厂里面,除了导演办公室,其他办公室的本厂同事对路学长也都没什么了解。
甚至是说,周彦在燕京制片厂混了小半年时间,都比路学长脸熟得多。
也只有路学长这样,刚从学校毕业没多久的新人,才有可能给周彦当执行导演,其他拍过电影的,谁又愿意跑来给一个新人当副手。
至于周彦拿的那个库尔塔短片电影节的奖,说到底还是个短片,而且奖项也不出名,唬一唬外行人或许挺好使,但是业内的人并不太会当回事。
徐风点点头,“你说的也对,那这个路学长你就自己去找吧,如果遇到困难,我再出面。”
“没问题。”
这时徐风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跟周彦讨论的这一会儿,感觉不错。
她做事的节奏很快,而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周彦的节奏也很快。
徐风今天跟周彦提演职人员的人选,并非是要周彦当下决定,而是让周彦现在就开始把这事放在心上,不要等到其他事情都定下来再去想,到时候手忙脚乱的。
但周彦的表现让她意外,周彦竟然这么快就给出了一半的人选。
现在周彦的制作团队,导演、编剧、主摄、执行导演、配乐以及制片人,这些人选基本上已经确定下来,也就意味着,整个团队的主框架已经定下来了。
如此一来,大家心里也都有底了。
两人又简单聊了一会儿,时间到了十一点钟。
“到饭点了。”
徐风笑了笑,然后又拨通了一个电话,等电话接通之后,她跟对面说道,“老板,可以上菜了。”
大概过了五六分钟时间,有人在外面敲门。
来的两个人都端着一个木盘,木盘上面摆着一个一个碟子,虽然每个碟子都被盖着,但是能看得出来里面都是菜。
周彦原本以为徐风是要带他们去饭店,没想到竟然是把菜叫到家里面来了。
那两个人跑了好几趟,才终于把十好几道菜送完。
从他们来回的时间估算,饭店应该离四合院这边非常近。
在家吃有个好处,大家不用再动身去另一个地方,而且也不会有其他人打扰。
从菜色跟餐具来看,徐风找的肯定不是什么大饭店,而且这附近现在也没有高档次的酒店。
不过食材跟口味都非常好,从这也能看得出来,徐风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
吃过午饭之后,徐风又邀请他们留下来吃晚饭,不过周彦婉拒了。
徐风来到燕京应该也挺忙的,能安排一顿饭已经非常给面子了,再叨扰就不好了。
走的时候,徐风又把周彦他们拎过来的水果跟一些盒装的礼品全部塞到了周倩他们手里,她说自己平时也不在这个院子里面住,这些东西肯定吃不完,让他们带着,不然浪费了。
对此周彦倒是没有客气,让周倩他们都拎着。
带着弟弟妹妹们回到学校。
进了宿舍,贾国屏正在写工作总结,周彦拿了一盒巧克力放到他面前。
看到巧克力,贾国屏没有急着拿,而是非常警惕地问道,“你有事要找我帮忙?”
周彦正色道,“贾国屏同志,你不要以己度人,我是那种以利驱人的人么?”
“哦,那是我错了。”贾国屏笑了笑,伸手去拿巧克力。
周彦却一把按住了他的手,“不过,我确实是有事要问你。”
贾国屏翻了个白眼,“你问吧。”
周彦笑着说,“我现在筹备的电影里面需要一个钢琴神童,你帮我问问张新宁师姐,她有没有人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