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他得知想要改出一个真正的音乐厅,前后至少需要三年的时间。
现在把七号车间简单改一改,这三年的时间里面,就可以过渡了。
在周彦的设想中,最终是要把七号车间跟八号车间给连起来,改造成一个大的音乐中心。
七号、八号厂房连在一起面积很大,占地得有小一百亩。
这么大的面积,当然不可能只做一个音乐厅。
周彦计划,做一个一千六百座到两千两百座的音乐厅,两个多功能厅,还有还有录音棚、琴房。
这么大的改造工程,光是找人设计出图纸恐怕就要挺长时间的。
现在7号厂房的改造,就要简单很多,只要搭个舞台,弄些座椅,置办一套音响设备,最多再弄一套灯光就算是完事了。
至于声场效果,暂时是没有办法渴求了。
“虽然是过渡用的,但是舞台不能弄太小,座椅先弄六百个,用硬的椅子就行。”
该省省,该花花,周彦不太想在椅子上花费太多,不如把钱省到音响跟灯光的设备上。
“老板,窗户要换么?”
周彦看了看四周的窗户,用的都是普通的玻璃,隔音各方面都不太行。
但是要换,那花费就大了。
沉吟片刻,他还是咬了咬牙,“换,这个窗户实在是太差了。”
“那门是不是……”
“换!”周彦立马说道。
窗户都换了,门肯定要换,不然窗户不是白换了。
说了换门之后,周彦又看了看厂房的天花板。
“给顶上加点木板,做个简单的声场结构吧,能救一点是一点。”
厂房一层的层高并不是很高,也就八米多,想要做成大音乐厅,上面两层肯定是要打通的,加点木板改声场结构只能说是聊胜于无。
刘航点点头,在本子上把周彦的话记了下来,记完之后,他又问道,“那墙面……”
周彦摆摆手,“其他的别动了,就算有要动的,也要等明年再说,先把我刚才讲的那几项弄完。”
他是怕越往后说,自己想改的东西就越多。
花钱他倒是不怕,现在他手头上不宽裕,但是改个小音乐厅还是有的,只不过如果改的地方多了,施工估计来不及。
他们计划是一月二十九号举行工作室的除夕晚会,今天已经是八号,只剩下二十一天了。
不过周彦刚才说的那几项中,其实也就窗户的工期长一点。
舞台做起来非常快,也就是几天的功夫。
至于音响跟灯光等设备,主要就是设备采购时间,等到设备到了安装起来非常快。
交待完了要改造的项目,周彦对刘航说,“时间就先定在二十九号吧,回头你跟各部门通知一下,另外也跟校企合作办公室那边说一声。”
“好的,我听说中戏那边已经把节目准备好了,不过这些节目要不要提前审核一下,或者选拔一下?”
周彦摆手道,“不用,等到最后彩排的时候,我们看看就行。节目好赖,结果他们自己担着。”
“嗯,那邀请嘉宾……”
“回头给你列个名单,你去联系一下,其他的我自己联系。”
“没问题。”
“那其他……”
周彦正想说没别的事情,准备离开厂房了,却见余桦推着史铁笙从前门走了进来。
“你们俩怎么来了?”周彦奇怪道。
余桦跟史铁笙来工作室是很正常的事情,他当然不会感到奇怪,但是他们俩跑到厂房来,就挺奇怪了。
这大冷天的,谁不想在屋里待着。
“我们刚才去你办公室,没找到你人,听小李说你来了厂房这边。”
“有什么事情,值得你们大冷天跑到厂房来?”
“过来告诉你一个消息,另外也看看你准备怎么改造厂房。”
“什么消息?”周彦问。
“韩少功不是起诉了《为您服务报》跟张颐武他们嘛,现在又有新情况,央视也报道了这件事情。”
“央视?”周彦十分诧异。
他没想到,这事竟然连央视也报道了。
现在这时代,普通百姓接受信息的渠道少,很多人获得外界消息就是从央视来,所以上了央视的都是大事情,而且传播速度远超其他媒体渠道。
“是啊,我们也诧异,没想到事情发展到了现在这个情况。现在这个事情,是越来越娱乐化了。”余桦说道。
史铁笙笑道,“早就娱乐化了,之前《羊城晚报》不就把文章发在了‘娱乐世界’板块上面嘛,你当现在文学跟娱乐还分家吗?”
听到了他们俩的话,周彦十分惊讶,他完全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他一直觉得,自己对媒体这套看得听明白,所以一开始张颐武骂他的时候,他才波澜不惊,因为他已经预料到后面的发展。
可是现在他发现,自己高估了这些作家、评论家、文化人们,对大众文化以及媒体兴起的接受程度。
显然,面对迅速兴起的大众文化跟媒体,很多人还没有学会如何对待。
现在的媒体,虽然还没有完全异化成为了赚取点击率不择手段的粪坑,但是媒体也不会站在新闻当事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他们追求的永远都是关注度。
如今,各大媒体以及这些评论家、作者,相互裹挟,把事情闹得越来越大,最终连央视也没有逃开这个漩涡。
“现在大家都在关注韩少功起诉《为您服务报》他们能不能成功。”余桦笑了笑,又问周彦,“你觉得呢?”
周彦摇摇头,“我也不知道,只是官司一打,肯定对双方都没有好处。”
史铁笙点头,“都知道打官司没好处,韩少功自己也知道,现在好多人都在骂他小题大做,评论家跟作家之间的事情,完全没有必要闹到衙门去。只是少功也没有办法,张颐武他们发了那样的文章,各大媒体轮番上阵把事情越吵越热,快要把他抄袭的事情坐成既定事实。面对这泼天的污名,他只想到打官司这一条路。”
这个情况,周彦自然理解,他也清楚,这个官司打完,韩少功即便胜利了,负面影响也抹不平了。
“唉,这件事情,最终怕是双方都落不得好。”余桦叹息道。
周彦越摇头道,“不然。”
余桦奇怪地看着周彦,“为什么不然?”
“不管谁赢了官司,张颐武的目的都达成了,他想要的名,这下已经有了。”
“官司输了,他还能有名?”
“嗯,你看着吧,张颐武这种人,以后会越骂人越红。”
“这种名要来干什么?”
周彦笑道,“有名就有利,张颐武自然是知道这个道理的,他骂的人越多,骂他的人越多,他能赚的钱就越多。”
余桦知道周彦说得大概没错,他只能叹息道,“这个世界,越来越叫人看不懂了。”
第501章 逆势增长的票房
让余桦看不懂的还在后面。
也就是央视报导了这件事情后的第二天,《时空恋旅人》的票房忽然出现了逆势增长。
虽然当天周彦他们没有得到具体的票房数据,但是根据各地电影院反馈,当天来电影院看《时空恋旅人》的人突然暴增。
有个别城市的个别电影院,甚至出现了同一天的几个场次票都卖完了的情况。
这对一部已经上映了二十天的电影来说,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奇迹。
而出现这种奇迹的原因只可能是一个,那就是有很多看到了央视的新闻,然后跑进了电影院去看《时空恋旅人》。
本来,《时空恋旅人》在二三线城市的宣传力度就不如燕京、上沪这些一线城市,票房表现也要差一点。
但是央视的这个报道,直接让《时空恋旅人》在二三线城市获得了巨大的知名度。
影迷们其实并不关注韩少功为什么要告张颐武,也不关心张颐武为什么要骂周彦跟韩少功,他们只是在央视看到了《时空恋旅人》,知道最近有这么一部电影非常受关注。
这么受关注的电影,他们不去关注可不行,所以一大堆人跑到了电影院,初衷就是凑热闹而已。
一月十一号的时候,韩三坪给周彦打电话的时候,语气都有点懵。
“在电影行业待了这么多年,真是没见过这个阵仗,我都以为《时空恋旅人》快要开始收尾了,没想到又来了一波高潮。据不完全统计,九号当天《时空恋旅人》的票房达到了五百多万,较八号的票房翻了两倍都不止。而且十号的票房,应该不比九号的差,这就意味着,这两天的票房增加了一千多万。”
“这么说来,现在《时空恋旅人》票房应该超过五千万了?”
“嗯,必然是超过了,原本以为很难超越的目标,没想到竟然这么简单地达成了。五千万达成了,现在就要展望六千万、七千万乃至八千万了。”
周彦笑呵呵地说道,“六千万大概没有问题,七千万也有可能,至于八千万,估计不太可能了。这次因为央视的报道,就是一阵风,这阵风刮过了,热度就会下来。”
不是周彦想要唱衰,市场的潜力就这么大,能达到现在这个成绩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无所谓了,我们的目标业已达成,剩下的就都是赚的,你现在可以去找徐总聊聊捐钢琴的事情了。”
之前他们一起吃饭的时候就约定了,《时空恋旅人》的内地票房每多两百万,汤臣就会捐赠一架钢琴给央音。
现在《时空恋旅人》基本上能够超过六千万了,这就意味着汤臣要捐至少三十架钢琴。
虽然三十架钢琴要不少钱,但是徐风肯定捐的非常高兴,《时空恋旅人》能取得这样的票房,为她带来的利润哪里是几十架钢琴可以相提并论的。
“哈哈,钢琴的事情,不用我去提,风姐不会忘的。”
“那倒也是,现在内地的票房已经成功,剩下的就看香江跟台岛了。”
周彦对香江跟台岛倒是不太关注,他更关注霓虹,毕竟相较于香江跟台岛,霓虹的市场大多了。
“风姐他们都安排好了,剩下的就是等上映了。”
“嗯,现在开个好头,后面大家心都稳了。”韩三坪笑道。
“不错,是吃了个定心丸。”
这可不是一般的定心丸,而是能够把人吃撑的定心丸。
《时空恋旅人》的成本才三千万人民币,现在光是内地一个票仓就快要他们回本了。
后面其他票仓的票房收入,以及后续的版权、录像带、cd收入,基本上都是纯赚的。
韩三坪拍了这么多年电影,从没有打过这么轻松的仗。
想到电影后续的版权,韩三坪又笑着说道,“《时空恋旅人》里面的这么多歌,后面又能让你大赚一笔了,准备什么时候出原声带?”
“等各地陆续上映结束吧。”
“要不国内先出了吧,我看市面上已经出现很多盗版磁带了,而且做的越来越好。”
盗版磁带,是从电影刚上映的时候就有的,不过刚开始的时候那些盗版磁带质量很差,不仅录制的音质不行,甚至连曲子都是断断续续的,根本不完整。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现在盗版做得越来越好。
虽然盗版的音质不会太好,但是至少完整性已经可以保证了,而且有些盗版磁带封面也做得非常正规,光从外面看,已经看不出来是否是盗版了。
对此,周彦倒是也不在乎,他知道,就算是当下就把《时空恋旅人》的原声带发布出去,也没有可能去跟盗版磁带抢占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