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从鲍家街开始 第737节

  关键是媒体对这种奇葩事件也喜闻乐见,他们甚至还推波助澜,在中间不断地拱火。

  媒体拱火很简单,他们甚至不需要捏造什么,只需要把一些极端影迷说的话给发布出去就行了,自然就能够激起对立情绪。

  还有些无良媒体,为了让火势更猛,又开始激化性别矛盾以及阶层矛盾。

  但事实上,《第六感》跟《时空恋旅人》的影迷性别比例都差不多,接近一比一,并不像有些人说的《第六感》影迷男性居多,《时空恋旅人》影迷主要是女性。

  除了性别矛盾跟阶级矛盾之外,这次的吵架能有这么大的热度,也跟霓虹最近关于分级制度的讨论有关。

  映画伦理委员会准备施行新的分级制度,将原本的三级制度改为四级,而这个分级制度显然跟《第六感》关系很大。

  周彦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已经是四月底了,他正在太庙做演出前的准备工作。

  对于如此离谱的新闻,周彦听了也感到十分诧异。

  他甚至问了旁边的张有安,“老张,这事不会是你操作的吧?”

  在周彦看来,如此离谱的事情,很有可能是有幕后推手在推动。

  一般人可能会想,激起两部电影的影迷之间的矛盾,如果幕后有推手,那肯定是周彦的对手。

  但周彦却认为,如果有推手,更像是他们的队友。

  因为这个时间点,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对《时空恋旅人》有百利而无一害。

  即便是有些极端影迷呼吁,让大家不要去电影院看《时空恋旅人》,电影的票房也不会因此有哪怕一点点的降低。

  反而因为双方吵架,使得热度增高,让更多原本没关注这部电影的人,带着好奇走进电影院。

  另外,双方的吵架,也不会对周彦产生任何恶劣影响,大家只会认为周彦电影拍的好,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忠实的影迷。

  张有安却摇头道,“这事跟我没关系,你应该了解我的,如果是我筹划的话,《第六感》现在已经重映了。”

  周彦点点头,确实,按照张有安的尿性,肯定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现在两部电影的影迷吵架,《第六感》影迷嚷着要让电影重映,如果这时候真有电影院重映《第六感》,肯定能够吸引一大批影迷去看。

  不吃馒头争口气,影迷带着情绪,也会走进电影院,不计成本的支持《第六感》票房,而《时空恋旅人》这边的影迷大概率也会做出回应。

  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够在中间两头吃了。

  “那这,真是偶然事件?”

  张有安笑呵呵地说道,“大概率是偶然事件,我提前关注了一下,《第六感》的影迷数量挺多的,声音也挺大,不过没什么组织性,背后不像是有什么。如果非要说有推手的话,那就应该是媒体。因为媒体看到了话题性,然后刻意引导,最终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周彦点点头,“媒体在这件事情上确实作用很大。”

  “反正这事对我们没什么坏处,我们暂时不要出手了。静观其变吧,如果风向有不对劲,咱们再介入。”

  “没事,你看着办就行了,我也只是问问。”

  其实就算这事是张有安推动的,周彦也不会说什么。

  宣传嘛,手段多变一点,也是十分正常的,只要注意分寸,不要被反噬就行了。

  这一点,周彦倒也不担心,张有安这个人,干这种事情轻车熟路,分寸拿捏也十分到位。

第573章 六张票五万美金

  张有安十分擅长借力,不管什么样的宣传,他都能找到刁钻的角度。

  周彦总觉得,是现在的媒体不够发达限制了张有安的发挥。

  如果把张有安放到二十多年后,在那样的网络环境里面,他更是如鱼得水。

  当然,如果把张有安放在二十多年后,很可能他的宣传手段要走歪门邪道了。因为不走歪门邪道,已经很难达到效果了。

  这次周彦在紫禁城办音乐会,宣传工作也是张有安亲自操刀的。

  正因为他亲自操刀,这次的活动声势比周彦跟央视之前预料的也更大一些。

  原本周彦只想着,要给霓虹那边留点门票,毕竟霓虹比较近,而且粉丝意愿强,压根没考虑其他国家。

  但是张有安接手之后,直接把票卖到了北美。

  票也不多,三场总共放了两百四十张票到北美,每张票也不贵,也就四百九十九美金。

  两百四十张票,被张有安分成了四份,每份有六十张。

  第一份,被他分给了北美的各大书店。

  第二份,分给了各大唱片店。

  第三份,交给了电视台。

  第四份,给了周彦在北美的乐迷会。

  至于这些门票该以什么样的形式放出去,就交给这些组织自己安排了,无论他们是卖是送,张有安都不管。

  “对了,《禁闭岛》的销量怎么样了?”

  因为门票的事情,周彦又想到小说了。

  《禁闭岛》是四月十八日在北美陆续发售的,到现在过去十天时间,前些天销售数据都没有出来。

  “具体的数据还没有出来,不过根据收集到的现有数据,第一周的销量应该十万册到十五万册之间,基本上已经确定了畅销书榜的榜首位置。”

  “这个销量在北美属于什么样的水平?”周彦问道。

  张有安笑眯眯地说,“十分高了,北美那边一般会先出精装版,然后再出平装版本,精装的价格基本上是平装的两倍。”

  “意思是说,一开始先收割一波忠实粉丝。”

  张有安笑着点头,“没错,一开始肯定是先赚这些等候已久的读者的钱,因为他们更愿意为精装版花钱。如果首期卖的好,就再用平装版来抢占市场。你这本书,平装版应该已经快要出来了。图书跟唱片很不一样,很多唱片开头销量非常高,但是后面销量就会稳定下跌,即便是那些热度很高,口碑也很好的唱片,也是如此。而小说不一样,很多小说一开始卖的一般,但是后面销量可能会越来越高,甚至长时间都稳定在某个很高的销量上面。”

  周彦点点头,他很理解张有安说的这个。

  音乐跟小说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那么在传播跟销售的过程中也会有所不同,小说销售的时候出现逆跌的情况是非常正常的。

  比如《禁闭岛》,因为前期宣传不多,加上周彦本身粉丝又挺多,所以首周销量挺好的。

  因为首周销量好,所以有更多书店要货,《禁闭岛》的暴光量会出现一个突然的增长。

  书店,是图书宣传的末端,也是效果最好的一端。

  让书店把书放在书店门口的货架上卖,比什么样的宣传都要好。

  在之后,《禁闭岛》的销量还有可能出现持续增长的情况。

  “新书这次在小熊书店这次卖得非常好,哈利凯恩跟我说,他的几家书店里面,第一周总共卖出去了四千多本《禁闭岛》。”

  “这么多?”这个数据也让周彦有些惊讶。

  一周的时间,整个北美只卖出去十万到十五万本……就算是卖出去十五万本,那哈利凯恩那几家书店的销量也占到百分之二点几。

  北美多少家书店,这次《禁闭岛》有多少家铺货,周彦并不知道,但是几家书店的销量就占百分之二点几,这个数据怎么看都有些夸张。

  “确实多,哈利凯恩的唱片书店,平时有很多你的书迷聚集,本身在他的店里,你的作品就比别的店更畅销,这次又多亏了我们给的那些门票。”

  “门票也起了作用?”

  “我这次总共给哈利凯恩十五张票,他全部拿出来做活动,只要在他的书店里面购买《禁闭岛》都能够获得一次抽奖机会,而奖品就是一张门票的购买权。”

  周彦笑了笑,难怪哈利凯恩的店卖的多,原来是拿到了这么多门票。

  张有安总共给书店只有六十张票,却分了十五张给哈利凯恩,占了有四分之一。

  这也是哈利凯恩应得的,他的小熊唱片书店本来就聚集了大量周彦的粉丝,而且他本人也帮了周彦不少,这次《禁闭岛》出版能这么顺利,他当居首功。

  “哈利还是不够大气啊,我还以为他会直接送,抽中了竟然还要花钱买,这奖品也不怎么吸引人。”周彦笑呵呵地说道。

  “一张五百美金,十五张就要六千美金,这要是送出去,这次他就不赚什么钱了。而且光是送购买名额,大家积极性已经很高了,有些人抽中了之后,不能来中国,转手就把门票卖了,五百美金购入,一千多美金转手是很正常的。”

  这么看,其实哈利凯恩已经给读者让利了。

  他完全可以把票留着,然后以一千多美金的价格卖出去,赚其中的差价。

  十五张票,他至少能赚六千美金。

  对哈利凯恩来说,赚这种钱没有必要,他还是希望能够把他的唱片书店给经营好。

  当然,虽然哈利凯恩不在乎赚不到这六千多美金,但是也不至于做赔本买卖,该赚的还是要赚。

  “什么一千美金转手?”

  两人正说着话,杨东生从后面走了过来,这次紫禁城的演出,依旧是他跟周彦这边全程对接,双方已经合作过好几次,也都比较熟了。

  “杨导来啦。”张有安笑了笑,解释道,“刚才说音乐会的门票,在北美交给那些书店跟唱片店的老板销售,一张五百美金卖出去,人家转手一千多美金卖掉很容易。”

  “这么好卖啊。”杨东生咋舌,“那这利润你们不自己留着啊?一张票至少多赚五百美金,两百多张票,可是十几万美金啊。”

  张有安笑了笑,“钱也不能都是我们来赚,而且十几万美金并不多,我要的是这些票放出去能够带来宣传效果。再者说了,如果我们自己去卖,也未必就能卖这么多钱。”

  后面还有话张有安没说,有人把票买过去,转手再翻倍卖,那些乐迷们是可以接受的,不会有什么意见,最多也就是可惜自己没钱买。

  但如果他们自己直接把票价翻倍对外卖,有可能就会造成舆论风波,乐迷们也会有意见。

  就像那些明星演唱会,黄牛票再泛滥,歌迷们也很少攻击正主,甚至会说正主影响力大,所以黄牛票价格高也能卖得掉。

  但是要让人家正主直接把票价定在几万元一张,马上就要被人骂死。

  到时候就算是粉丝们不骂,黄牛也会骂,而且还会挑动粉丝的情绪。

  让更多人赚到钱,才是营销的王道,只有更多人赚到钱了,大家才会愿意帮你宣传。

  事实上,紫禁城音乐会门票在北美的加价比张有安了解的还要严重。

  这次张有安的宣传做得太好,北美的乐迷十分关注紫禁城音乐会,虽然路途遥远,但是因为乐迷基数大,总有些有能力过来的。

  但是张有安在北美放的票实在是太少了,总共两百多张票,而且分成了三场,有些人一买就是好几张。

  这么点票,怎么够分的?

  供求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那么价格也会出现巨大的变动。

  一些人拿到票之后,来不了中国,转手一千美金把票卖了,但是人家拿到票也直接加价再往外卖。

  有些票转的手数少,可能也就一两千到手了。

  但是有些票,转了很多手,最终一张就要大几千美金,特别是有些人想要连座的票就更加麻烦。

  这些送出去的票确实大部分都是连在一起的,但是放出去的时候是分开放的,想要连座的票,就要找到那些拿到票的人。

  哈迪森或许是紫禁城音乐会花费最多的人了,他总共拿了六张票,平均每张票八千多美金,六张票加起来花费五万多美金。

  而之所以花了这么多钱,就是因为这六张票都是两两连座的。

  为了弄到这些票,他花钱找人帮忙弄的,除了买票的钱,还付了人家的辛苦费。

  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他跟杰西卡已经计划了很长时间,要去一趟中国。

  这次恰逢周彦要在紫禁城开音乐会,这个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他当然要带杰西卡过去,而且一定要坐在一起。

  其实哈迪森加入了Y在洛杉矶的一个乐迷协会,这个协会也弄到了两张票,如果实在是弄不到票,哈迪森就要对这两张票下手了。

  哈迪森是最早一批知道紫禁城音乐会消息的北美乐迷,中国国内刚公布他就从朋友口中知道了。

  后来中国这边放票的时候,他想托人去帮忙抢票,但是找不到门路。

  好在后来北美这边也放了一些票,才让他跟杰西卡不至于错过这次紫禁城音乐会。

首节上一节737/7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