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从鲍家街开始 第740节

  但是后街男孩不同,他们除了看音乐会之外,还有很多其他活动,比如电视台的采访,专辑的签售会等,基本上都在工作,根本没有时间游玩。

  他们还是年轻一些,正需要打拼,还没有到享受的时候。

  ……

  王府井大街上,吴怀友正陪着女友瞎逛。

  今天天气还不错,不过他们已经出来大半天时间,他的脚都快走麻了。

  女人大部分时间都是柔弱的,但是逛街的时候却总能展现出超凡的体力跟耐力。

  看着女友逛了大半天依旧兴致不降,吴怀友除了心里叫苦,也只能感慨她的强大。

  “我们晚上吃什么呢?怎么刚吃完午饭没多久,我就有点饿了?”女友嘀咕道。

  吴怀友翻了个白眼,中午饭都是女友点的,但是女友每样只吃一小口,剩下大部分都是他吃掉的,现在饿了一点都不奇怪。

  “要不吃烤鸭?涮肉……”

  吴怀友话说一半,忽然停住了,两只眼睛直愣愣地盯着前面。

  离他们不远的地方,有两个戴着帽子跟墨镜的女人,正说说笑笑地朝这边走来。

  见自己男友盯着两个女人发愣,女友有些不快,“看什么呢。”

  “看……”

  “你还看!”

  这时候,吴怀友根本听不到女友的声音,他直接从挎包里面掏出相机,对着那两个女人咔咔就是一顿乱拍。

  女友这时候都要气炸了,这家伙不仅看,竟然还拍?

  平时让他给自己拍照都推三阻四的!

  那两个女人被拍了之后,倒也无所谓,还笑着对镜头挥了挥手。

  而吴怀友这一顿狂拍,也把相机里面的胶卷都用光了。

  他其实挺想继续跟着拍的,但是奈何子弹用完了,没有办法继续战斗。

  这个时候,他才发现女友正在旁边气鼓鼓地盯着他看,一双眼睛像是在冒火一样。

  “小芹,你误会了,那两个女人不是一般人。”

  “嗯,看出来了,都是美女。”

  “不是,你没看出来,那个黑色帽子的是梅艳芳?”

  “梅艳芳?”小芹瞪大了眼睛,“你说的是真是假啊。”

  “当然了。”

  吴怀友没说的时候,小芹没觉得那女人像梅艳芳,但是他说了之后,小芹越想越感觉那女人像。

  虽然那女人戴了帽子跟眼镜,但是嘴巴却露出来了,确实很像梅艳芳。

  梅艳芳的嘴唇很厚,特点非常明显。

  “那旁边的女人……”

  “不知道,好像是个外国人,可能是梅艳芳的朋友吧。”

  说完,吴怀友就加快了脚步往街外面走。

  “你干嘛?”

  “我现在必须回社里一趟。”

  吴怀友是个记者,他们既不是那种地摊小报,也不是什么正经的新闻报,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生活报纸。

  上到国际大事,下到街头趣闻,他们都会报道。

  而像梅艳芳出现在燕京这种新闻,他们当然也会报道。

  吴怀友是想赶回去,快点把照片洗出去来,然后尽快写出一篇稿子来,说不定这个月的绩效又有了。

  ……

  玛利亚凯莉跟梅艳芳两个在接上闲逛,压根就没有刻意躲避别人的目光,所以很容易被认出来。

  她们到处玩的期间,也被不少媒体记者拍到。

  除了她们俩出去被拍到,几天之内还有不少明星陆续被拍到。

  所以这两天的新闻,很多都是在街头巷尾拍到了大明星,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玛利亚凯莉以及席琳迪翁的出现。

第576章 泰坦尼克号的投资

  美国乐坛如今代表了全球流行音乐的主流,而玛利亚凯莉又是美国当之无愧的T0级别歌手,她不管出现在哪个国家都足以引起当地媒体的强烈关注。

  虽然周彦这边并没有公布音乐会来哪些嘉宾,但是媒体们一下子就猜到了玛利亚凯莉、席琳迪翁以及其他明星来燕京的目的。

  这个时间点,周彦紫禁城音乐会即将开始,用脚底板想都能想到他们是来给周彦捧场的。

  燕京大小电视台以及报社的记者们这两天都疯了,全部出外勤,就为了在大街上抓那些明星,企图拍几张照片。

  不过燕京这些记者们在外面逛了一圈,明星没抓到几个,倒是发现有不少外国记者也跟他们一样在大街上乱晃悠。

  一番交流之后,他们才得知,原来这些记者也是为了周彦紫禁城音乐会来的。

  ……

  “《泰坦尼克号》投资的事情,有些眉目了。”

  四月三十日晚上,周彦正准备回家,张有安忽然跑到他办公室来,撂下了这么一句话来。

  “是么?”周彦笑了笑,“那边怎么说?”

  《泰坦尼克号》投资的事情,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在接触了,只不过福克斯那边一直咬的很死,不愿意松口。

  最开始的时候,福克斯那边透露的消息就是他们拍《泰坦尼克号》还差一亿美金。

  但是周彦他们算过,应该要不了那么多钱,福克斯之所以放出还差一亿美金的消息,也是为了能够多要点钱,分担一下风险。

  其实几千万美金,福克斯是拿得出来的,但是随着《泰坦尼克号》拍摄深入,他们发现这玩意太耗钱了,而且拍摄的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

  主要是现场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跟制作人们的关系很不好,每天都在进行各种争吵。

  所以对于这个项目,福克斯越来越不看好,他们认为这个项目很有可能让他们亏钱。

  既然是很有可能亏钱的项目,那福克斯即便手头上有钱也不可能再往里面填钱了,这样只会拖垮他们。

  他们不但不能再往里面填钱,还得想办法多筹点钱,把之前投入的钱抽回来一下,这样就可以止点血了。

  所以,他们当然也希望能够真筹到一亿美金,这样的话,他们的风险就被大大的分担了。

  而且他们还有各种各样灵活的财务方案,能够减少下一个投资者的分成比例。

  只要账做得好,一份成本,他们都能算成一份。

  这样一来,后面再进来的投资,自然而然地就被稀释了。

  比如《泰坦尼克号》,他们公司先筹集一亿美金,现在可能还需要五千万美金。

  如果老老实实地再筹五千万美金,那等到电影上映之后就要给人分三分之一左右的蛋糕。

  但如果他们把原本的一亿美金账面做成两亿美金,然后再筹集一亿美金进来,这样的话,他们依旧只用分三分之一的蛋糕出去,但是他们可以从筹来的一亿美金里面抽取五千万美金。

  如此一来,他们的投资就从原本的一亿美金变成了五千万美金。

  也就是说,他们以三分之一的投资成本,拿到了三分之二的蛋糕。

  这笔买卖,他们当然愿意做。

  当然,做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问题是,不能被对方给发现了。

  周彦当时跟张有安说,只要是五千万美金以下,他们都是可以做的。

  但是福克斯那边对周氏跟汤臣没什么兴趣,他们的主要目标还是在其他八大电影公司身上,毕竟这些八大公司在好莱坞有着超过普通公司的人脉资源,除了能够给他们投资真金白银之外,还能够帮助宣传发行。

  对此,周彦倒也无所谓。

  《泰坦尼克号》这个钱,他当然是想要赚的,但是没必要为了这部电影破釜沉舟,更没有必要一再让步,让自己处于一个非常不利的谈判环境之中。

  虽然他经历过《泰坦尼克号》的票房奇迹,但是重新来一次,《泰坦尼克号》的票房就百分百还能再现么?

  拍一部戏,可能发生的意外太多了。

  比如上次在加拿大发生的中毒事件,如果当时中毒的人没有及时送到医院去,恐怕要死上几个,说不定詹姆斯卡梅隆都会死。

  如果这种事情再发生一次呢?

  或者是拍戏的时候,再发生其他意外呢?

  周彦前两天跟洪奔以及赵嶙通电话的时候,从他们口中得知,这段时间剧组并不太平,制作人跟导演之间火药味十足,每天现场气氛都很差。

  甚至有几次,双方就当着众人的面吵架,话说得非常难听。

  另外,拍戏的时候,也经常发生事故,两个主角接连发生意外,要么受伤,要么生病。

  前面有一场戏,女主凯特温斯莱特跟男主角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需要在船舱里面奔跑,而在他们的身后是涌入的巨浪。

  巨浪涌入之后,他们被困在里面,需要费力打开门才能逃生。

  本来一切都很顺利,但是凯特的外套在拍摄过程中意外地挂在了门上面,导致她根本没有办法浮出水面呼吸,差点就淹死了。

  虽然没死,但是凯特受了很多伤,比如她肘部骨头摔碎,膝盖破了一个大口子,为此发了几天的烧,甚至还因为长时间待在水里面得了肺炎。

  周彦听到这些消息的时候,也是不免感慨,詹姆斯卡梅隆真是不拿演员的安全当回事啊。

  在这件事情上,周彦跟詹姆斯卡梅隆有着本质的区别。

  詹姆斯卡梅隆能够因为追求最终的呈现效果,将演员以及工作人员置于危险之地,甚至能把自己也置于危险之地。

  对他来说,只要最终的效果达到了,其他都不算什么。

  但是周彦不同,如果一场戏需要牺牲演员的安全,那他绝对会放弃,不管这场戏的效果有多好。

  他始终认为,所谓的电影艺术,是丝毫不能跟人身安全相比较的。

  而且没说实话,詹姆斯卡梅隆的剧组,缺点也有很多,其实很多事故都是可以提前避免的,就是因为没有提前防范,所以才导致了不好的结果。

  就比如凯特温斯莱特差点被淹死这事来说,这种水下拍摄,肯定是十分危险的,他们在拍摄的时候就应该把任何突发情况都给想到。

  像这种人的衣服被门挂住,或者演员在水下不小心撞到哪儿的事情是很容易发生的,他们应该提前安排专业的救援人员随时待命。

  这样的话,就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将凯特给救上来,不至于让她在水下淹那么久。

  据洪奔所说,凯特在水下有一分多钟,剧组的人才发现不对劲,然后救援人员才下水将她救下。

  正常来说,一个人溺水一分多钟确实不会死,但是这也很危险,而且演员没有必要遭这份罪。

  当然了,詹姆斯卡梅隆这个导演没有把演员的安全当回事,这些演员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詹姆斯卡梅隆是暴君没错,但如果演员不愿意,他也不会强求,最多也就是把演员换了,毕竟这样做是违法的,是演员们自己不愿意放弃机会。

  凯特这个小姑娘,虽然受了这么多伤,甚至差点死了,但是她心里大概也认为自己是为了艺术献身。

  而且这么好的成名机会,小姑娘估计也不想放过。

  不管怎么说,这些其实都是《泰坦尼克号》的风险。

首节上一节740/7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