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从鲍家街开始 第91节

  当然,即便如此,梅艳芳也觉得很厉害了,毕竟周彦很年轻。

  “这部电影会上映么?”李碧桦问。

  “嗯,会在七月初上映,过些天应该就有消息出来了。”

  “那我们到时候一定会去看。”

  梅艳芳说道,“香江那边会上映么?我那个时候肯定是在香江的。”

  “内地,香江,台岛都有上映。”

  “那就好。”梅艳芳笑了笑,“到时候就能听到这几首曲子的完整版了。”

  周彦笑道,“你们要想听,一会儿我给你们一盘磁带,不过都是我自己录的,音质肯定不会太好。”

  “没关系,只要能听到曲子就行了。”梅艳芳笑道。

  这时俞锋看了看时间,起身,把手举到半空中……周彦知道排练又要开始,便跟梅艳芳他们说了一声,然后迅速就位。

  新一轮的排练开始了。

  ……

  中午的时候,梅艳芳他们还留在周彦家,跟他们一起吃了个饭,然后下午两人就出去了。

  临走的时候,梅艳芳还问他们明天是否还会有排练,得到肯定答案之后,又表示如果明天有时间她还会再来。

  周彦并没有把梅艳芳的话放在心上,不过第二天上午,他们在排练的时候,梅艳芳果真来了,而且这次还是她一个人来的。

  “阿桦今天很忙,所以我就一个人来独享了。”

  仅仅是第二次见面,梅艳芳在周彦家就表现的非常熟络,一进琴房,就在旁边给自己设了一个雅座,然后大大方方地坐下听他们排练。

  等到今天的两轮七遍练完之后,方秀揉着脖子说道,“我们换首曲子拉一拉吧,老是拉这一首,我人都快麻了。”

  张新宁笑道,“秀你要拉什么?”

  “就拉《风筝》怎么样……或者《风》也行。”

  “我觉得《风筝》好。”

  “还是《风》吧,轻快点,调剂一下心情。”

  周彦见他们想要拉其他曲子,就笑着说道,“你们别急,我来给你们找个新活。”

  随后,就在众人疑惑的表情中,周彦将最近写好的《假如爱有天意》的谱子拿了出来。

  “你们看看这个。”

  “这是什么?”方秀接过谱子,有些疑惑地问道。

  “是我为另一部电影写的配乐?名字叫假如爱有天意。”

  周彦之所以这个时候把《假如爱有天意》拿出来,就是想要趁着去台岛之前,把这首曲子给录个粗样出来,回头去到台岛,好拿给侯啸贤听。

  有新曲子,大家也都很高兴,纷纷围了过来。

  因为是临时起意,所以周彦没有复印谱子,所有人只能盯着一张谱子看。

  梅艳芳也好奇地凑过头来,同时感慨自己运气不错,竟然还碰到他们要排练新曲子。

  另外,她也感叹,周彦的工作可真多,《青蛇》还没开始呢,就又有另外一部电影了。

第109章 我来试试?(第一更)

  因为谱子实在太少,他们就开始把谱子分开,一人拿一张,方秀又跟周彦要了纸笔,开始誊抄谱子。

  见方秀要纸笔,其他人也来要,周彦只能从家里面搜刮,总算是找出来七八支笔给他们。

  方秀这边刚开始抄谱子,于然已经拿起小提琴开始拉了。

  这首曲子本来就不难,而且于然视奏水平高,看到谱子就弹这事对她来说,自然是不在话下。

  于然在演奏的时候,央音其他人只是留了个耳朵在听,但是大部分注意力还是在谱子上面。

  而梅艳芳却不同,小提琴声音一出来,她全部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去。

  跟之前他们演奏的《夜莺》不同,这首新曲子没有酝酿,没有遮掩,一开始,悲伤的情绪就像是潮水一样涌来,把人淹没其中。

  人溺在潮水之中,只能看到水下的微光,如同时光流转,令人恍惚。

  梅艳芳之前第一次听到《夜莺》时,脑海中浮现出的是夜晚出门散步,听到鸟鸣的场景,但是这次,她想到的都是自己过去的不开心,家庭的,爱情的,只要是不开心的,不管是什么事情,都随时可能会涌上心头。

  它没有具体的主题,仅有悲伤二字。

  本来生活就不顺心的人,很容易被这首曲子引动情绪,而梅艳芳显然不是个从小就过得顺心的人。

  别看她现在非常风光,但是一路走来,坎坷很多。

  梅艳芳虽然是家里面最小的,但是并不受父母的喜爱,她跟姐姐更多是要赚钱为哥哥。

  她又想到父亲,想着如果父亲不早逝,或许她跟姐姐小时候能过的好一些,母亲也不会这么重男轻女,更不会在她长大后不断跟她索要欺诈。

  ……

  因为这首曲子里面,周彦没有把竹笛配进去,所以这会儿他比较闲。

  同样比较闲的还有指挥俞锋,这种临时练习的曲子他自然就不用上场了。于然他们拿到谱子可以直接视奏,但指挥的功夫可不在这上面。

  所以趁着他们练习的时候,两人也在旁边聊天。

  聊了一会儿,俞锋学校那边有些事情,便先走了。

  等到俞锋走后,周彦见梅艳芳一个人在旁边坐着,笑着走了过去。

  周彦注意到,梅艳芳这会儿把墨镜给戴上了,这倒让他有些意外。

  自从进到四合院之后,梅艳芳就没有在屋里面戴过墨镜,今天过来也是,周彦给她开门之后,她就把墨镜给摘了,这方面她还是挺注意的。

  周彦又注意到梅艳芳的杯子里面没水了,便笑道,“梅小姐,给你添点水吧。”

  梅艳芳原本在发呆,听到周彦的声音,回过神来,清了清嗓子,“多谢……不过你不要叫我梅小姐了,叫我阿梅或者梅姐吧。”

  周彦点点头,“好的,梅姐。”

  他也注意到,梅艳芳的声音有点不太对,带着一点哭。

  说不定是因为听到《假如爱有天意》,有感觉了吧。

  这倒没什么奇怪的,梅艳芳本身就是歌手,对音乐比一般人敏感也正常。

  给梅艳芳添完水,之后周彦看了看时间,已经不早了,便凑到方秀身边,提醒她,“方师妹,快到饭点了。”

  方秀刚拿到一首新曲子,还在兴头上,不舍得放手,便说道,“师兄你先去把米饭下锅,菜洗一洗,择一择,好了之后叫我,一会儿我去烧。”

  周彦挠了挠头,“行吧。”

  随后周彦先跟梅艳芳说了声失陪,然后就去了厨房。

  到了厨房,周彦撸起袖子开干。

  一开始,他正如方秀说的那样,先淘米下锅,然后又把菜配好。

  但是等菜都配好之后,周彦一想,菜都配好了,干脆就把菜给做了得了,其实很多时候做菜麻烦的反倒不是起锅烧油后面的步骤,而是前期的配菜。

  菜配好之后,后面反倒是简单了。

  人比较多,烧饭的人又少,所以周彦只能减少种类,加大分量。

  肉烧豆腐,土豆烧鸡,红烧鲤鱼,三道荤菜,除了红烧鲤鱼是一条,肉烧豆腐跟土豆烧鸡都是按盆上的。

  还有排骨冬瓜汤,再加两个时蔬,满打满算总共六个菜品。排骨是提前就炖上的,时蔬好炒,倒在锅里面扒拉几下就行。

  菜烧好之后,周彦就跑去琴房招呼道。

  “吃饭喽。”

  原本正在练习的方秀,一听吃饭,整个人都懵了,她刚才一直在等周彦喊她去做饭呢,等着等着就把这事给忘了。

  方秀赶忙跑到会客厅,见到一桌子的菜,惊讶道,“周彦师兄,这菜都是你做的?”

  周彦笑着点头,“嗯。”

  “原来你会做饭啊。”

  “我也没说我不会做饭啊。”

  “那你还……”

  这时其他人也都纷纷走进了会客厅,张新宁看到桌子上的菜,笑着说道,“周彦你深藏不露啊,虽然还没吃上嘴,不过看这色泽还有闻这味道,应该是差不了。”

  周彦打了个哈哈,“我就会这几样,还是平时跟方秀学的。”

  这时方秀盛了点菜到碗里,尝了尝,随后翻着白眼说道,“师兄,你这菜比我做得好吃,你还说跟我学的。”

  周彦没搭这茬,他就担心以后做饭这差事落在他头上。

  做饭这事,一顿两顿可以,甚至他都有点享受,但是多了真不行。

  当然了,方秀他们也就这么一说,不会真让周彦做饭的。

  梅艳芳中午也是留在这儿吃的,菜并不精致,但是她也能吃得惯。

  等到午饭结束,周彦以为梅艳芳会走,不过她依旧留了下来,看她的架势,似乎是想要等到大家把《假如爱有天意》练习好之后,她听一遍完整的演奏。

  一直到下午三点多,众人才真正地开始合练,好在曲子比较简单,大家都是高手,所以很快就拿捏了。

  又练了一个多小时,效果就已经出来了。

  到了傍晚五点钟,周彦将随身听拿出来,让他们认认真真演奏一遍,他给录上。

  但是录完之后,周彦总感觉差了点东西。

  反反复复把曲子听了好几遍,周彦最终得出结论,这首曲子差了点人声,如果能在主旋律处加入一点人声,能够增加曲子的悲伤情绪。

  人声本来就是一件乐器,而且人声这件乐器可塑性非常之强,在表达情感的时候,很自由,非常富有表现力。

  周彦在乐手里面看了一圈,随后开口问于然,“于然,你声乐怎么样?”

  于然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理论还行。”

  理论还行,那就是唱的不行。

  不过周彦还是说道,“你把二段的旋律哼两句给我听听。”

  虽然于然说她只有理论还行,不过周彦还是想让她试试,因为于然的音色很好听,这是她的先天优势。

  于然点点头,开始哼唱二段的旋律。

  等到于然哼唱结束之后,周彦皱了皱眉毛,于然的音色、音准都没有问题,就是气息跟支撑差了点,效果达不到周彦的预期。

  周彦自己也能唱,不过他的问题跟于然差不多,因为平时没有进行声乐相关的机能训练,所以在气息控制上面很有问题。

  音准他倒是能找得到,但是音准只是第一步,同样的音,不同的人发出来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就在周彦为难的时候,梅艳芳忽然开口了,“周彦,要不我来试试?”

  周彦意外地看向梅艳芳,“梅姐你来么?”

  “我可以么?”梅艳芳笑着问道。

  其实周彦刚才就想过让梅艳芳试试,不过周彦没提,不仅仅是因为两人还不是很熟,也因为梅艳芳是职业歌手,这种忙是不好提的。

首节上一节91/7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