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立即赶往甾阳的,何止是于东一个人!廖正也是迅速的放下了鹏城所有的工作,当即就赶往了河州,找到了徐君,然后联系纪弘,要去现场考察一番。
纪弘原本就有安排,就是要邀请这些合作伙伴一起进行一次初期体验,这边还没有确定具体的日子,这些人倒是一股脑的都找来了,纪弘当然乐见,无非是提前一些而已,无伤大雅。
甚至,纪弘直接给一部分战略级的合作伙伴同时发出了邀请,一起进行初步的体验。
……
天命,因为纪弘一时的念头,而横空出世,先前几乎没有任何征兆。
别说外人了,就连卷耳智能科技的内部人士,甚至包括赵东赫、张建、陈继业三个主要领导都是临上线前才得到的纪弘的通知。
“老大这……”张建经过一番尝试,也是不住的摇了摇头,感慨道:“又在暴殄天物啊,就这么扔出来了?”
“大概率是突然来的灵感。”
要说对纪弘最了解的人,当然是赵东赫:“训练要迅速,当然要借助更多的力量,我们也别在这里猜了。
“明天华为、鹏城那边还有几个合作伙伴都要去甾阳虚拟小镇那边,纪总让我们一早赶过去,到时候就知道了。”
……
翌日,仅仅只是一夜的功夫,天命似乎已经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当询问陌生知识和概念的时候,已经不会再生成一批量的图让用户自己去选了,而是直接给出相应的画面。
赵东赫说的一点儿也没错,仅仅是一天的时间,借助所有的网友,天命的训练就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
版本迭代也已经到了天命2.0。
下午,一众合作伙伴坐到会议室里的时候,所体验到的版本正是2.0。
“虚拟小镇……”纪弘一开口,稍微顿了一下,相关的情况就已经在每一个人眼前的平板上行成了一个大致的轮廓。
哪怕是根本对虚拟小镇毫无了解的人,这个时候也都迅速的通过平板上的短动画迅速的在脑海里形成了一个具体的画面,知道了这是一个什么东西。
其中,最为激动的,当然要数廖正了。
鹏城虚拟城市的计划已经审批通过,虚拟小镇这边的实验更是基础,原本他对虚拟城市能做什么,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
而现在,纪弘给他展示的,那是一个足不出户,仿若置身世界的先进理念。躺在床上,就能遨游鹏城的虚拟世界。
所需要的设备,好像是VR?现在的VR应该是达不到这种水准的!
华为一直有相关的产品,廖正当然也知晓进度,甚至苹果的混合现实的头显Vision Pro他也都有体验过,别说虚拟城市了,看个电影玩儿个游戏都费劲,纯粹就是一个讲故事的产品。
更不用说去构造一个完整的虚拟城市或者是虚拟世界了。
但纪弘刚刚展示的,虚拟小镇的概念,结合平板上刚才给出的短动画,浮现在脑海中的,俨然就是这么一个“虚拟世界”级别的设备和场景。
“很虚幻是吗?”纪弘笑道:“实话实说,这其中需要的很多设备,就在上周,都还完全没有任何方案。就在这几天才慢慢有的计划!”
“这几天?”最先开口的是廖正,他有点儿不明白,技术不都是要靠日积月累的吗?上周还没有,现在就有成熟的方案了?
纪弘笑着点了点头:“天命的能力,你们已经看到了。但天命并不是完整类思考模型的全部。
“甚至说,这能力其实是完整模型中最不起眼的那个。”
“最不起眼?”这回别说廖正了和合作伙伴们了,就连赵东赫三人脸都有些抽抽,不过他们也是知道,纪总肯定是突然有了重大的发现或者是突破。
“难不成完整的类思考模型,能够有无中生有的功能?”赵东赫嘟囔道。
(本章完)
第187章 人体和宇宙,是现代科技探索最浅显的两样东西!
“一起体验一下吧。”无中生有当然是不可能的,但纪弘也没有过多的口头解释,而是直接上操作。
操作之前,他还扬了扬自己手中的东西。
看到这个东西的那一刻,于东顿时笑了,因为纪弘手里拿的,赫然就是华为在两年前发布的智能观影眼镜叫Vision Glass。
这东西并不是一个虚拟显示VR、增强现实AR或者是像苹果的Vision Pro那样所谓的混合显示设备。
Vision Glass相比VR设备那种大块儿头,要轻的太多了,整体来看,它更像是一副墨镜,戴着是很轻松的,重量也只有一百多克。
它并不是所谓的VRARXR等等之类比较先进的产品。主要功能很简单,就是将手机或者平板之类的设备连接到这个观影眼镜上,然后达到一个120英寸的巨幕效果。
这东西效果其实算不上太好,卖的也就那样,甚至都不是华为的重点产品,要不然也不会这么长时间都没有迭代。
前两天,纪弘还问他要过这设备的具体参数和技术标准呢!
“该不会……”于东突然想起了什么,神情顿时比刚才更加认真了。
而这个时候,这款眼镜的参数和功能也介绍完了,有了天命这个辅助思维的设备,所有人都对这款眼镜能做什么以及技术含量水准有了明确的认知。
而纪弘这个时候,也是正式的开始了,只见它将Vision Glass的技术资料作为初始条件输入了进去,然后推演结束的成果要求:
1、体积、样式、重量与当前设备保持一致。
2、展示效果:720度全景影像,模拟真实世界视觉感知。
3、……
这个时候,不仅仅是于东,现场所有的人都意识到纪弘要干什么了,只是内心一时还无法接受,只得瞪着两只大眼,目不转睛的死死盯着台前的屏幕。
而于东也有所思考,现在的Vinson Glass只是一个平面设备,可以虚拟出一个120英寸的巨幕,带着设备的时候,无论人怎么移动,巨幕的画面是不会变的。
但纪弘的要求,就像在现实中的动作一样,你一转头,看到的就是你左边或者右边的世界,一抬头看到的是天空,一低头看到的是大地。
而纪弘描述的这个设备,显然就是通过技术手段根据人的动作或者操作展示这样一个三维立体的世界。
“视频?影视?游戏行业?”
趁着AI模型不断生成和推演的功夫,于东也在琢磨这种设备一旦出现,它非常多的应用场景。也在其中思考着这东西跟华为现在的业务之间的关联。
不仅仅是于东,廖正脑子里也开始活泛起来,不过,他想的更多的是,这不正是虚拟城市的一个体现吗?
……
纪弘一看陷入沉思的众人,也是默默的看了一下后台,这么一个程度升级,需要的时间并不长,因为要求确实不高。
纪弘所要的也只视觉效果而已,并没有要求什么全沉浸感知、也没有对人机交互有过高的要求。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纪弘已经尝试过,人机交互,确实没有那么简单。
当然,也有可能是他提供的参考数据和资料太少的缘故模型的能力是推演,而不是创造,它要做一件事儿,是需要数据支撑的。
而他能提供的数据,都是现实中已经存在的
无非就是动作和手势之类的隔空操作,比如华为的抓手截屏,Vision Pro的集中手指交互手势,以及一些眨眼翻页之类的东西。
Vision Pro还有眼球追踪配合手势的一系列操作。
但这些还是相对复杂,而且效果也不是很好。
初次尝试可能觉得很好玩,咦,我瞪着某个图标,双手一捏,它就打开了,很神奇的样子,但是这么玩儿一个小时试试?还不得累死!
所以,Vision Pro看似走出了混合显示很神奇的一步,将APP啊、页面啊什么的都可以虚拟在现实中展示出来,还能有很多的互动,看起来很科幻,但是其实很鸡肋。
这东西也就看个电影电视啥的操作比较简单比较少的场景还有点儿用,玩其他的,尤其是需要频繁操作的东西,那太累了。
人机的交互方式会是限制这一切更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一环。
纪弘经过一些实验之后,也是意识到,在不直接去读取大脑意识的情况下,哪怕是现在完整版的类思考模型,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这里边的问题其实是出现在“人”之上。
人机交互,“机”这样东西,自从它一生产出来,它的性能,它的参数,它有什么功能,能干什么,它的一切数据都固定了,就像刚刚,纪弘把Vision Glass的数据一股脑的直接就提供给了天命,然后它就可以根据技术水准去推测去升级。
但是“人”呢?“人”有什么功能,能干什么?数据又怎么体现?这其中的东西就太复杂了!
复杂到什么程度?可以这么说:人体和宇宙,是现代科技探索最浅显的两样东西!
现在的人机交互,也只是利用了一丁丁点的皮毛罢了,比如:
我的胳膊能抬起来,我的手能做各种动作在此基础上,人们研发了手势和肢体的各类交互操作。
我的眼睛可以注视一样东西,利用视线方向这么一个数据就可以确定注视点的坐标。
再先进一些,是否还可以根据人的表情和眼神等数据来实现一些操作呢?
将肢体、手势、眼球追踪、微表情结合语音控制等这些操作,综合起来,设计一种人机交互语言,他相信天命是可以做到的。
只不过,人机交互,“机”的数据已经非常清晰了,下一步肯定需要更多的去了解“人”。
两者的信息都详实了,有了充足的数据支撑,再加上“天命”,这东西也就成了!
而对“人”更多的研究和认识,在纪弘的计划中,那是势在必行的。
现阶段,“机”的制造,那就需要合作伙伴了。
纪弘是这么计划的,也是这么操作的,对Vision Glass的迭代预演很快的就结束了,形成了一整套的设计、制造方案。
甚至一些复杂的,现阶段无法满足需求的零部件,都给出了相应的规格。
不用纪弘开口,这些人也都知道,这零部件肯定也能再推演迭代一番,如此循环往复,那就不会存在无法解决的问题。
“这玩意儿的能力究竟有多强?”一开始,所有人都认为,他们是来看卷耳的新产品的,但这个时候,脑子里突然明悟:
这哪是在看产品啊!如果说产品是金蛋的话,这玩意儿就是下金蛋的金鸡啊!
还真能无所不能啊?
可是,为什么要给我们展示这些?难道……
“无所不能那是不可能的!”纪弘仿佛看出了众人的想法,也是说道:“它的一切都需要有现实数据和基础。
“它有多强,那就要看,人有多少想象力!”
天命能干的事儿很多,但整体还是需要人来设计和规划,也需要更多的数据才能成长。
而今天能够得到许可来到虚拟小镇的,都是比较亲密的合作伙伴,于是纪弘也没有搞什么弯弯绕,而是直接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天命,会是一个有限公开的产品。卷耳智能科技的战略合作伙伴,只需要付出一定的分成,就可以使用它来迭代你们自己的产品。”
(本章完)
第188章 在科技领域对阿美瑞肯的最后一击,给这一战彻底画上一个句号!
“这……”
卷耳智能科技从不敝帚自珍,这所有人都是知道的,但即便如此,能做到这种程度,也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虽然知道,使用天命就是训练它的一部分,这些人此刻也未免非常激动。其中就有紫光展睿的CEO张维。
自从上次搭上这艘船,紫光展睿已经跟卷耳智能科技彻底绑定。
甚至,既往传统CPU的研究成果直接就抛弃了,一门心思全部都放在了卷耳智能科技上次在科技岛峰会上发布的原生智能内核灵思架构上。
当然,这其中也有他们之前研发的CPU本就很弱很鸡肋、完全没有合乎的原因。
这一段时间,他们是励精图治、全力研发。
在基于AI的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灵韵的加持下,这个时候,新一代的芯片已经有了大致的轮廓,甚至,多次线上仿真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马上就要定稿量产了。
……
整场会议结束,张维回到住处之后,立即询问自己的随身工程师刘光华:“如果用天命介入我们的芯片设计,达到我们现在的水准需要多久?”
刘华光,作为张维的随身工程师什么是随身工程师呢?原本是没有这个岗位的,随着卷耳智能科技的不断发展,合作伙伴企业的领导们对技术都不约而同的关心了起来,甚至这种关心到了随时问需要随时有人答的程度,于是就有了技术专门助理,也被称为随身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