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三十,科技立业 第43节

  不过,此刻,纪弘没有在意,只是笑了笑,表达了自己的肯定:

  “正如文校长所言,这首批二百名学生的培养计划非常重要,是未来我们制定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参考和依据,再怎么重视都是不为过的。

  “不过,给每一个人都配一个心理学教育学老师是没有必要的,总共有二十个老师来负责把关也就足够了。

  “而且,把关不等于干预,我们要尽量不过多参与AI的建议抉择,更要尊重学生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我们要做的,就是开绿灯,法无禁止即可行,支持给他们的一切合理行为。

  “只有这样,才能真实的判定AI的能力,我相信我们AI的能力。”

  纪弘其实理解文琛校长的想法求稳。

  但是,一个学生配一个心理学教授、一个教育学教授,随时干预随时调整,那还叫试点吗?

  之所以试点,是为以后扩大规模做准备的,要提供的是经验甚至可以是教训。

  而不是花大力气做一个标杆,咦,效果挺好,但是后续推广开的时候因为根本达不到标杆的条件,然后就全变质了,那样是不负责任的。

  “嗯,有道理。”文校长认真的点了点头,认可道:“就按你说的办。”

  这就是实力和地位提升的意义了,如果换个人,哪怕是昨天的纪弘,文琛都不太可能直接拍板做这样的决定至少也得再确认一番再说。

  但上午的纪弘的一番操作,直接把他给镇住了,尤其是后续也咨询了一些业内的教授和专家,得到的结果更是给了他绝对的信心。

  这个时候,纪弘的实力在文琛校长这里已经得到了绝对的肯定和认可。

  所以,他才会在认真权衡之下,当即选择了支持纪弘。

  “不过,纪总这边是不是要多操点儿心?”文琛笑道:“没有你在,我不放心呐!”

  “怎么说?”纪弘知道,文校长必有下文,也是问道。

  “我们已经给教育部发申请,给纪弘教授授予河州大学荣誉博士学位。”文琛说道:

  “等这事儿定了,纪总来河州大学做个荣誉教授,怎么样?放心,不会太麻烦你,就是挂个名,偶尔光顾一下就行,全凭纪总这边自由。”

  国内的学位授予还是非常严格的,破格的情况几乎没有不是不愿意开先例,而是先例一开,就会有其他人想钻空子,找各种各样的办法试探底线。

  所以,学校一般会选择给业界顶尖人才颁发荣誉学位和荣誉教授真是大牛,那它就是招牌,自己如果没本事,那就没啥用。

  说白了,就是这个学位是人给学校增光的,而不是你靠着学位能干什么。

  也正因如此,这个东西才更加的有含金量,获得者无一不是顶尖名流。

  “荣幸之至。”纪弘没有拒绝的理由,学校这边他肯定是还要兼顾的AI改变社会,对教育的影响和改变本身就是一个重要方面,甚至是核心一环。

  “还有就是,AI出的那份关于职业教育建议的报告,我们也决定整理润色一番,提交给教育部,你这边意下如何?”

  这其实不用咨询纪弘的意见的,但文琛校长还是问了。

  “可以,但是我不觉得能改变什么,除非,真的能下定决心。”纪弘对此表示不乐观。

  职业教育确实非常重要,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今天,自顶而上的政策很难执行,只会无限加剧竞争。

  50%的学生才能上高中?

  那初中的补习班就会泛滥,政策都限制不住五花八门的花样层出不穷招个硕士生保姆的套路都出现了。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而已,只不过需要花更多的钱。

  “您这边有什么建议吗?”文琛校长顺嘴问了一句。

  “这其实还是产业问题,光说让一半的人去读职业高中,去职业本科,然后呢?

  “职业教育的问题本质上不是教育那问题,而是出路问题。

  “现在是告诉你读职业高中也很好,有完善的就业体系,也可以升学甚至考研。

  “但这些是只停留在口头上,表面上,并没有真正解决核心问题。

  “我小时候,大人们常说,考不上大学也没关系,去学个技术,有个一技之长也不错。

  “那是因为,那个时候有一技之长的人就能吃得开、吃得香,就能有出路,人们就认可,就会有人愿意选择。

  “但现在呢?本科生都一抓一大把,硕士博士都完全不稀罕了。说是职业教育和普通本科同等对待,考公考编考研统一对待同等对待了吗?

  “这些都不行,要求社会要求企业一视同仁,现实吗?”

  纪弘其实还可以说得更明白一些:那就是本科生确实太多了,就业问题已经是刻不容缓的问题了,国家想要限制本科生的规模,缓解就业压力。

  所以把更多的人挡在高中之外,但是,挡在门外的人怎么办?

  只能努力发展产业,想尽一切办法发展产业,比如今年频繁被提及的发展新质生产力、产业更新换代、各地因地制宜想自己的办法等等。

  全社会都在努力,但是,产业的升级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完成的。

  所以现阶段,职业教育的出路问题其实是被搁置了先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再说。

  职业教育的学生就业问题表现得远没有本科生那么尖锐毕竟你当年高中都没考上,你找不到好的工作不是理所当然的吗?更能接受一点儿而已!

  这种方式本质上是缓和了就业矛盾,但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反而会导致职业教育更受歧视,进入了与大力支持职业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的恶性循环。

  初中升高中的竞争就更加剧烈了,甚至比高考都要更剧烈,高考失利还能复读的,而中考是实实在在的只有一次机会。

  文琛不说话了,纪弘的话音儿他听的明白。但有些话纪弘能说,他不能说。

  “不过,问题也不是全然不能解决。”文琛内心正苦笑呢,纪弘忽然又说了一句。

  “怎么解决?”文校长高声问道。

  “我们的成长引航模型,让合适的人到合适的位置去,这只是做了第一步。”

  纪弘说道:“合适位置不足怎么办?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新质产业,国家号召如此,卷耳智能科技也正致力于此。

  “人工智能,结合教育、结合软件硬件产业、结合互联网产业、结合工业农业、结合医疗金融、结合一切的一切,这就是下一个时代。”

  “立竿见影的呢?”这些可能能解决问题,但一听就是旷日持久的事儿,不过嘴张开的时候,文琛自己都觉得自己过分了有方向就不错了,还想立竿见影。

  “也并非没有啊,产业发展是需要时间,而且全世界目前的规模就那么大,总量固定,而我们嫌自己分的少,那怎么办?”纪弘如此问道。

  “抢别人的?”纪弘的问题本身就是有诱导性答案的,全世界总量是一定的,自己又嫌少,那不抢别人的还能怎么办?

  纪弘笑了笑:“就比如互联网,它起源于别的国家,目前大量的系统、专业软件、行业软件等等都不在我们这边,这量可是不小啊!”

  “啊?”很多人都愣了,但张明振教授知道,卷耳智能科技现在做的就可以算是这样事情。

  耳语系统跟微软抢的竞争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白热化的阶段,僵持中。

  这抢的就是你阿美的份额!

  而且,这可不只仅仅是一个系统的事儿,相应的专业软件、游戏、上下游产业市场,甚至包括硬件市场摩尔科技不就已经被带飞了吗?

  这算下来,规模可不小整个链条可能万亿级都打不住。

  “就是不知道接下来,纪弘这边还有什么打算?”张明振教授瞄了纪弘一眼,只觉得这形象越来越高大了。

  少时,其他人也恍然耳语和微软Windows的竞争就是样例,顿时明白了纪弘在说什么。

  “我们的优势怎么来的呢?AI!”纪弘斩钉截铁的说道:“这就是下一个时代,而它,属于我们!”

  (本章完)

第78章 人脑究竟是怎么思考的?

  纪弘掷地有声的话撩拨着每一个人的心弦,整个人仿佛都年轻了十岁一样。

  “嗯。”文琛思索了好久,最终沉声道:“我会好好的总结今天的东西,并且上报,纪弘,你的责任很重,我看好你!”

  纪总、纪教授、你、纪弘……

  今天一场会,文琛对纪弘的四种称呼,纪弘最喜欢的是最后这一句。

  一个年近花甲的老者,这句话的分量很重,他不是领导对下属叮嘱,也不是对合作伙伴的要求,这是一位老者对未来、对下一代的一种希冀。

  纪弘郑重的点了点头:“长者之言,始终牢记,铭记于心。”

  ……

  会议结束的时候,天色已经渐晚,纪弘一回到家里,就看到程荟在那咋咋呼呼的喊着:“我老公真厉害呢!”

  得,本来还想问问今天下午的+1具体是什么情况呢,这也不用问了眼前的情景已经说明了一切。

  “看什么呢啊在?”纪弘走过去,十分好奇的问道。

  “视频啊,你看看,如果不是这个UP主,就连我都不知道,其他企业训练AI竟然这么麻烦呢!”程荟一脸好奇宝宝的样子。

  “额~”纪弘愕然,这个他好像还真没有跟程荟讲过。

  而自己这边,赛博女友用的是别家的大模型加上类思维决策过程优化,私人工作助理和插件更是直接全部使用的具有一定决策能力的类思维,还真没有在家从头训练过一个普通大模型。

  什么UP主这么牛,找机会一定要谢谢你。纪弘心道。

  接过平板看了一会儿,这种想法就更加的浓郁了里边的很多场景就连纪弘都忍不住直接笑了不过想想这也正常,以GPT2的水平,闹出什么样的笑话都不意外。

  早些年不还被称为人工智障呢吗,也就GPT3.5之后才渐渐的好了起来。

  “还有人科普【类人泛化能力】和【类思维】的区别呢。”见纪弘看完,程荟又扒拉了几下收藏夹,说道:“诺,就这个,不过我看的有点儿晕乎!”

  “【类人泛化能力】就是在变化的任务环境中训练模型,使模型逐步获得组合词汇含义的系统性推理能力。”

  纪弘无语,这个科普就不如刚才那个夏飞同学,这么讲除了专业人士谁能看得懂呢,他想了想,跟程荟解释道:“其实很好理解,首先你要知道,人的泛化能力指的是啥,其实就是联想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

  “而对于机器来说,这非常困难。微软联合OpenAI搞的这种方式,是怎么做的呢?这么说吧,假如说,本来的大模型是一张网,网你见过,就跟渔网一样,一个疙瘩通过几个线条跟另外几个疙瘩相连。

  “跟它不相连的疙瘩,是很难去直接联系的。人工智能模型也类似,所以模型的联想能力是偏弱的,举一反三很困难。

  “但,我们发现,咦,这两个东西虽然隔得很远,但是其实是一回事儿,比如,秦始皇和嬴政。所以我们就在任何环境的变化中,都给他人为的标一起。

  “类似的情形还有很多,那就人为的一个个全标上。这样,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模型就具备了时时把两个相似东西联想到一块儿的能力。

  “语言模型本身就是一张网,而这就相当于在原来的语言模型中,又织造了一个新的网,网中之网。”

  这么说着,纪弘内心也是非常佩服这帮人,人工强硬标记联系,加上大规模的算力,竟然真的训练出了类似于人类的【语言泛化能力】。

  真要算力无限,说不定真的能搞出什么更大的名堂呢。

  不过,算力无限这事儿,想想也就罢了就算把全世界所有的沙子都做成芯片,所有的能源都用来发电,量再大,那也是有定数的。

  “那咱们的类思维呢?”程荟问道。

  “类思维不是综合模型,不单单是语言模型。”纪弘说道:“甚至,类思维更偏向于决策过程。

  “对于正式文件、说明文档、技术资料这些,类思维更擅长,不管是工作助理还是系统自动化插件,都是基于此的。

  “但是,私人工作助理你用了,模型的语言能力是不是也不弱?基本正常的对话,它基本都能理解。

  “语言能力确实是现阶段类思维模型的弱项之一,但哪怕是弱项,那也不是所谓的【类人泛化】的所谓MLC训练法一个靠人工标记然后算力堆积训练出来的方法训练出来的东西所能比的。”

  “那是,当然是我老公最厉害了!”程荟眼里又开始冒小星星了。

  【得到认可,人脑究竟是怎么思考的?泛化能力形成机理思维灵感+1】

  “嗡!”纪弘的脑子瞬间爆了不是因为这些灵感有多多,而是因为这个机理好像涉及到了另一个层面人泛化能力形成机理研究的好像是人脑本身。

  不仅如此,它好像和下午开会时候获得的【类人泛化能力实现方式的思维灵感】还能结合起来!

  不过仔细一想,这又非常的合情合理,一个是人本身泛化能力的形成机理,另一个是模仿的。类人泛化能力光从名称就能看得出来。

  “这下可是齐活了。”纪弘心下感叹,更是激动的直接抱着程荟转了好几圈。

  “呀!”程荟更是惊叫一声,随即呼喊:“放我下来,怎么了你今天这是,三十岁的人了,也不怕闪着腰?”

首节上一节43/1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