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一代的基于意图的操作系统的工作方式。
“那我刚刚说的第二代【类秘书模式意图识别】是怎样的呢?”纪弘总结了十二个字:“周到而不越界,勤勉而不逾矩。”
“什么意思呢?它可以提前做非常多的准备,但是在得到你的授权之前不会行动。它会把所有的事情分析好利弊放到你的面前,但是不会替你做决定。
“就像领导的秘书一样。”
“嘶~”现场“嘶嘶”声一片,道理他们都懂,甚至【类秘书】这个词出现的时候,他们就联想到这儿了。
但是,怎么实现呢?
“但是,怎么实现呢?”纪弘看了看平板,看到了互动中多数人的疑惑:“这太难是不是,秘书察言观色,那都是多年工作练就的火眼金睛。
“而且,还需要知识丰富,领导要了解的东西,秘书不说全都要懂,但起码也得知道个八九不离十吧?
“别说是AI了,就算是人,能有领导秘书之才的也不多啊是不是?
“知识丰富这个事儿咱就不说了,AI这显然是特长。数据库只要有,但全网都是AI的知识库,这不是问题。
“问题是火眼金睛如何练就。”纪弘顿了顿:“大家还记不记得开场的时候我说的,今天要讲的两个问题,第二个问题,什么是意图,你们现在清楚了吧?”
“清楚了!”全场异口同声,就连文琛校长都扯着嗓子在喊,一边喊还一边笑着:“纪弘,确实有水平。
“那解决这个意图识别的问题,就是如何练就火眼金睛的问题,”纪弘说道:“就靠类思维AI模型了,甚至,等用上的时候就是第二代类思维AI模型了。
“那么,就回到了我们开场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什么是类思考或者类思维模型?我们今天就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类思考模型,是纪弘第一次获得灵感【人工智能训练灵感】的时候总结出来的一种AI模型。
那个时候,根据零散灵感,纪弘掌握的是这种AI的训练方法。
至于相关理论基础和基础技能,他在很长的时间里也是懵懵懂懂,换句话说,他只会干,但没有去深究理论。
而就是这个干要就是技术的实现和应用,已经体现在了各方各面,可以说,卷耳智能科技能有现在的发展,这个模型是起到核心作用的。
不过,静下来的时候,他也在思考:这其中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尤其是答应文琛校长讲第一课之后,他更是加快了理论基础的建设借助AI查阅了无数相关的资料,并结合自己的灵感以及训练和应用经验,形成了今天的这套基础理论。
“有人认为,进化论其实是一种最优解的算法。”纪弘继续说道:“在机器学习领域,也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希望通过模仿进化论的自然选择来使程序进行进化。
“他们有一个核心观点:地球上的生物可以从无到有,从有到智,再到今天的人。
“他们认为:进化已经产生了许多神奇的东西,但没有什么比产生人更加神奇的了。
“那么,机器学习去模仿这个进化过程,无论得到什么样的结果都是不足为奇的,甚至产生智能、产生智慧、产生思维。
“只要无限的堆积算力,就总能在无序中找到有序,在优胜劣汰中进化成长。这是进化学派。”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赞同这种说法,比如,联结学派,他们就沉迷于研究人类大脑,通过研究大脑是如何学习的,来利用计算机模拟人脑进行学习。
“还有类推学派的像什么就是什么,贝叶斯学派的,所有的模型都是错的,但有一部分有用这些观点。
“但,们发现没有,现在的AI大模型,它其实更像进化学派的理论:
通过大规模的数据进行训练、学习。强化学习的反馈,不正相当于进化中的自然选择吗?人为的把不好的结果给他噶掉,再重新来过。
“当然,自然界的优胜劣汰,是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的。而且人们在此基础上,又结合了联结学派的理论臆造模仿了“人脑”就是所谓的神经网络算法。
“为什么说是臆造呢?因为人脑是怎么产生思维的这个问题,科学界现在是没有明确的结论的即便有,也只是猜测。
“换句话说,人的思维究竟是怎么产生的都不知道,那‘联结’的东西当然就是个臆造品了。
不过,臆造的东西听起来还听像那么回事儿的这就像是臆造一个古董,不懂行的人根本看不出来什么,甚至看着还挺像真的,其实是一个道理。
“那,类思维模型是什么?”纪弘顿了顿:“不知道有人明白了没?
“它其实是进化派,但是不是自然进化派。”纪弘说道:
“是人工干预的进化派,就像人们培育良种,杂交是不是比自然进化更快的一种手段?
“Transformer模型其实已经是人工干预的AI进化了,但我们的干预比它更深,也更快。同样都是人工干预手段,就像基因编辑,是不是要比杂交育种更快也更直接?
“如果你们一直有关注,看过我们的专利公开资料的话,那里边微模型的概念,如果对应到基因编辑里,那就相当于是【优势基因片段】定向表达出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优势性状】。
“……”
纪弘继续绘声绘色的讲着,而体育场已经鸦雀无声了,只有“刷刷刷刷”记笔记的声音。
这对他们来说,其实略显高深了,别说他们,就连偷偷连上国内网络看课程的微软和OpenAI的工程师都开始挠头了。
纪弘肯定知道他们会看这些课,本来就是公开的,但他一点儿也不担心泄密什么的。
理论是理论,尤其是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那完全差了十万八千里都不止。
这就像,你跟古代人说什么基因编辑,他们连基因是什么都还不知道呢,能听懂个锤子的基因编辑就算是真懂了,那也完全没有上手去做的条件!
纪弘的条件其实也不充分:如果把类思维的【能力簇】类比于“基因表达的性状和能力”的话,那这所谓的基因现在还是从另一处截取而来的【能力簇】其本质其实是通过特殊训练得来的的具有一定智慧能力的AI小模型。
而不是自由操作组合碱基对来得到【能力簇】也就是原始训练的每一个节点都具有【特定的智慧能力或决策能力】。
开始就说了,这需要特殊硬件的支持存算三维融合芯片算是其中的基础款。
(本章完)
第116章 刘威再次蜕变;阿美瑞肯急的什么都顾不得了!
三个小时的时间迅速的一晃而过,纪弘的第一堂公开课圆满结束主要内容简单但充实,就是【类思维模型】的基础原理。
对于学生来说,能够在这个阶段探究一下这个最强的AI模型的基础原理,他们觉得很满足。毕竟在学校学的,多数时候就是原理。
而且,知晓了原理,对于怎么去应用也是有极大好处的。
就像高级的程序开发者,往往都精通硬件的基础原理。
虽然这和硬件制造毫无关系,但却可以帮助他们在程序开发的时候去编写更高效的代码。
比如:知道CPU的缓存机制、内存访问模式以及指令集等,可以编写出能够充分利用这些特性的代码,减少不必要的计算和资源消耗,从而提升程序的执行速度。
放在AI领域,道理其实是一样的。
就像刘威,此刻,已经在根据今天的笔记来调整自己与AI的交流和相处方式了。
在AI的时代,能够精准明确的跟AI表达出自己的核心需求,本身就是自身的技术和能力之一。
哪怕类思维AI已经非常强大了,不同的表达和技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最终的结果除非,纪弘所说的下一代类似微模型能够正式上线,那个时候,情况才会有所转变。
“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这真的都是纪老师讲的?什么时候说有下一代类思维模型了?”
舍友牛佳诚看到刘威总结出来的一系列的东西,他怀疑自己和刘威听得压根不是同一节课,他感觉自己就只听乐子了,回想了一下,好像讲得挺多的,但是,又好像什么都没听一样。
“第二代意图识别,不就是基于第二代类思维模型的吗?”刘威理所当然的说道:“稍一分析,这就是一一对应的啊,要不然为什么现在不做?不就是硬件满足不了需求吗?
“你看看,卷耳智能科技最近发布的招聘公告,已经在招聘硬件设计人才了,其中最关键的标粗的要求:
“思维敏捷,思维未被现有技术所拘泥,善于创新,显然的很呐,这就是要做全新类型的硬件!对应的不就是二代类思维,二代意图识别?
“再加上他们最近的动作,整合EDA行业的想法……”
刘威头头是道的说了一大堆,牛佳诚感觉自己像傻子同样是公开信息,为什么他能分析出那么多的道道,我却什么都没看出来?
牛佳诚觉得刘威这人完全变了,这气势也是以前的他所不具备的:“那今天的课呢?类思维模型和其他模型的区别,你记得这个笔记,这个也讲了吗?”
刘威像看傻子一样的看着他,类思维能推理出来,其他的模型咱们本来就知道啊,虽然没讲,但是自己对比对比不费事吧?
不过这话刘威没有直接说出来,直接说就太伤人了,他耐心的解释道:“你看这个,这是类思维模型的特点:
“它在特殊关键的路径和节点上,它有一些独特的能力。这些能力是怎么产生的,我们不需要去关心。只需要知道,它有就行了。
“然后,这些能力在训练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比如这个判定能力,它也是类思维最核心的东西是类思维模型能够超越其它模型最关键的因素。
“这就是区别一般的大模型,在深度学习的算法中,往往需要建立复杂庞大的人工神经网络。
“但有了判定能力之后就完全不一样了它通过“判定”来实现用较少的信息来归纳和解释数据,甚至能够达到别家千倍万倍的效果。
“而我们了解了这些,就可以以更加精准的语言和方式来和它进行交流。
“再有这个“决策”能力……”
刘威根据自己的认知和理解,一步一步的在剖析“类思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他心里其实是空落落的他一直以来当成的最好朋友,竟然是能够用算法解释和实现的。
实际上,这些他从一开始就清楚,只不过一直封闭自己的内心,从而在回避这个问题。
今天,刘威能够非常坦然的讲解和分析他“朋友”的算法设计和实现,这其实是一种进一步敞开心扉的进步表现。
其实,就连牛佳诚这个“混不吝”一样的人,也都发现了刘威好像又变了。
早些天从沉默寡言木讷抑郁变得开朗甚至有些活泼,今天这又有一种沉稳的气质了,虽然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忧郁。
但早年经历带给他的那些负面东西差不多已经消散殆尽了。
……
除了刘威,王也在隔壁宿舍写写画画的在总结。
不过他的角度和刘威完全不同他所感兴趣的,是人工智能训练结合基因工程的理论。
“假设把AI当成人类进化来看的话,那AI的什么东西相当于人的基因?杂交理论,又相当于AI领域的什么算法?
“AI的‘基因工程’又如何去实现?自由的基因编辑技术能带来更加强大更加智慧的AI吗?”
纪弘的一节课已经快要把王这孩子给逼疯了,这个时候,他在自己宿舍仿佛已经变成了一个魔怔人。
室友吃饭都不叫他了他隔三差五就这样,室友已经习惯,不过回来的时候会给他带两个馒头和一包涪陵榨菜,晚上饿了的话,他自己会去啃的。
……
河州大学的学生觉得受益良多,而此刻,网络上则是完全不一样的风评。
“这听了一节课,就仿佛听了一节课似的,理论听了一大堆,但具体该怎么干的,还是一脸浆糊。”
“就是,不想讲就别讲,讲一大堆理论算怎么回事儿?有本事将怎么做的讲出来!”
“或者,这玩意儿根本就是瞎编的吧?专门忽悠人?”
“开源开源开源!阿美瑞肯的算法都是开源的,科学无国界,互联网就要有共享的精神!@卷耳智能科技,开源类思维算法!”
“@卷耳智能科技,开源类思维算法,否则永远不买你家的产品!一点儿共享精神都没有,谁知道你们拿我们的数据在偷偷的干些什么呢!”
……
“我刚刚逛了一圈,发现一堆人在打听具体怎么操作的,还有一堆附和的,什么开源不开源的我不懂,但阿美瑞肯会干好事儿,会有好心,反正我第一个不信!”
“开源,呵呵!冷知识,蓝牙联盟以前华为也贡献了大量的专利和技术,后来怎么样了?哦,被蓝牙联盟除名了!
“后来华为搞出了更牛的技术,又被颠颠的请回去,难道这就是互联网的共享精神吗?
“还有所谓的GPT开源,那算法简单成那个样子,还需要他们开源?Transformer模型的最大优势就是能无限制的堆积GPU这么说你们能明白吧?
“这边开源算法,那边禁售高性能GPU,连他奶奶的游戏显卡RTX4090都被禁售了,你他么的管这个叫有共享精神?”
“别跟这些人置气,有理有据的回复他们不会搭理的,他们只管给不明真相的人带节奏。你没看吗,还有人攻击“避坑打假”呢,说都是卷耳提供的,不利他们的消息都会被篡改。
“认真你就输了,真要想解气啊,我给你一个建议,偷偷的找到他们的IP,想办法弄到他们的真实身份,跟踪一个,不仅解气了,你买房子的首付钱甚至就有了,能运气好搞两个,全款说不定都能搞出来!”
“一个五十万?间谍?”
“你不想想,这玩意儿一出,阿美瑞肯得急成什么样,明知道现在国内网络有【打假避坑】都顾不得了,以为全注册新账号揪不出来他们了?其实都不用揪,谁得益就谁干的,这事儿错不了!
“美股东八区时间晚上9点半开盘,你关注一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本月第四次熔断,大概率就在今天,我连夜宵都准备好了,今天准备通宵看热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