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三十,科技立业 第73节

  刘向东这段时间耳朵已经听出茧子来了现在看来,这玩意不仅仅能应用于软件,而且还可以应用在工业领域,尤其是精密工业领域。

  那这,它的价值就不是一个光刻机双工件台数学模型甚至都是不一台光刻机所能衡量的了所有的工业领域,尤其是高端工业、精密仪器方面,都有可能能用得上啊!

  话说起来,方一杰说卷耳智能科技作弊也没错,类思维AI这玩意本来就有点儿像作弊。

  刘向东的性子其实有一点冷,今天火急火燎的来到河州见到纪弘,甚至一直都是板着脸的脸色和并不算热情的语气,这不是不重视,而是他常年就是这个表情,甚至面向领导也是,几乎全年不变。

  但此刻,他看向纪弘的脸色却是有一点变了。

  “这……可以……用……用在……”老毛病犯了!他少年时结巴,训练了好些年才训练过来,这也是他跟谁说话都冷冰冰毫无感情的原因,但今天这一激动,竟然又结巴了。

  “刘老师,别激动。”纪弘通过孙博了解了刘向东也一点儿,也是知道情况的,他干脆叫上“刘老师”了:

  “刘老师,昨天您看到的数据,那只是AI根据公开资料自己生成的。具体是否能应用于光刻机工件台,甚至整套光刻机的控制系统,我们还需要验证。

  “哪怕验证通过了,确实可以,AI也是需要训练的。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我们也是专门收购了一家低端晶圆厂,来为我们的训练提供硬件改造空间和原始数据。

  “要不,您和我一起盯着?见证它的诞生?”

  纪弘是有自己的打算的,光把孙博留下来不算本事,如果有一个院士常驻的话,那晶圆厂后续的发展以及自己一整套关于芯片设计与制造从线上到线下还有EDA行业整合的宏大计划,都能顺利不少。

  光刻机的话,卷耳智能科技没有自己搞的计划那玩意儿太过复杂,从镜头到工件台到投影系统等等等,真从零搞,十年八年也不一定能出成果。

  但如果只是从系统入手结合卷耳智能科技的长处,应用类思维AI模型的能力来提升或者改进现有光刻机的性能,那速度可能就会很快了。

  而现在,把一个科学院院士暂时留下来,辅助卷耳智能科技这一段时间的工作,现在可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不仅仅是我,”刘院士又恢复了冰冷的声音:

  “成都光研所那边一个研究员,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从事【微纳制造与智能传感技术、精密超精密加工与测试技术及装备】研究的王华新院士跟我联系了。

  “我跟他说了情况,他说来看看,也把他留下!这人很牛,尤其是【微纳制造与智能传感技术】,说国内第一都不夸张!”

  微纳制造与智能传感技术,好东西啊,但留下……

  “啊这?这能行吗?”纪弘惊讶了:院士还能留一送一吗?留一个科学院送一个工程院?

  “只要他感兴趣,就问题不大。”刘向东说道:“院士的工作很自由的,原单位一般都不敢拦着,再说了,又不是加入卷耳,待一段时间而已!”

  “行!来了那就先待一段时间!”纪弘如此说道,他才不嫌人才多呢,越多才越好,哪怕是临时的。

  这是一章超五千字的二合一,今天就没有了,晚上要开车回老家!

  (本章完)

第123章 科学院光电所光刻机存在的致命问题!

  回去的时候,几个人对未来那是一番展望,刘向东教授这半天说的话甚至比他一星期一个月说的都要多。

  类思维跟真思维有什么差别?

  在精密工业领域真的能达到精准决断的效果吗?

  类思维模型与现有的工业模型有什么本质区别?

  ……

  卷耳智能科技的类思维AI能力,像是给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对未来的前景也是充满了无限的希冀。

  而对这些问题,纪弘此刻也没有答案,只能说“是否能达到我设想的效果,那要等训练了之后才能有结果”。

  于是,刘向东教授对于卷耳智能科技的训练计划更加的期待。

  吃过晚饭,纪弘把他们送到了酒店的临时住处,而正要走的时候,孙博跟出来了。

  “纪总……”

  纪弘摆了摆手:“那我怎么称呼你?孙博士?”

  “弘哥!”

  “孙哥!”

  就这样,纪弘互相叫哥的人又多了一个,其实他俩年纪差不多大,孙博还要更大一些,大四五岁的样子。

  两个人的关系也是因此瞬间拉的更近了一些。

  “弘哥,其实我很好奇啊,你们接下来是要做什么?做光刻机吗?”孙博对卷耳智能科技的好奇不是一天两天了,这是他一个他完全摸不透的公司。

  说是公司,其实不太像公司没有哪一家公司会像卷耳智能科技这样,它不刻意追求盈利,也不刻意去找赚钱的风口。

  都说站在风口上,猪也能起飞,而卷耳智能科技大约就是创造风口的独特存在。

  而且,创造的风口,自己并没有站在最前边。

  尤其是开放API这个东西,他是特意了解过很多的,尤其是河州最近注册的初创公司,那叫一个层出不穷。

  甚至,孙博对各家初创公司的业务都有所了解。

  别的不说,快语这种软件,社媒啊,而且是大概率可以做成功的社媒,不说能顶的上微信,稍微有点儿规模,那就是准独角兽。

  这样的项目难道不应该是搂到自己怀里,留着自己做吗?

  换成任何一家企业,都会是这样的选择。

  但卷耳智能科技偏偏没有。

  孙博其实不大理解卷耳智能科技的这种思路尤其是从商业角度来说,这都可以说是败笔了。

  “优质的项目多了,你觉得快语优质,难道整顿网络信息的‘避坑防诈’不优秀?优质的项目做不完的。”

  纪弘摇头道:“拉着更多的人一起,才能走的更远。至于说赚钱,我现在说一句我对钱不感兴趣,你信吗?”

  孙博笑了笑:“至少比马芸可信一点。”

  他这话并不完全是在开玩笑马芸是一边说着对钱不感兴趣,一边疯狂的利用杠杆搞金融操作,若非央行出手制止,一旦出事,那就是一个小型的次贷危机。

  而纪弘,从卷耳智能科技的操作看,那是真的并没有把赚钱放在第一位。

  而纪弘说的也是真的相比于赚钱,他更感兴趣的是攀登科技,去探索真相。如果拉着更多的人能加快这个进度,那他就会毫不迟疑的这么做。

  现在的科学解释不了的东西,做不到的东西太多了,就不说宇宙星空,外星科技什么的,就他自己身上的“+1”现在就是未解之谜。

  对此,他虽然泰然处之,用安然用之,适当的放弃追根究底,但这并不代表他就完全不管了而是要一步步的发展和攀登科技,终有一天要弄清楚整件事情的真相的。

  而挣更多钱对此远没有发展更高的科技帮助更大。

  而对此,他没有办法详细的跟孙博解释清楚,而是换了一种方式,如此说道:

  “哪怕是世界首富,他能享受的也只是这个世界的极限。但发展科技,却可以让我超越这个极限。

  “古代的皇帝,哪怕至高无上,手握所有人的生杀大权,他也享受不到刷短视频带来的乐趣,也没办法体验夏天吹着空调吃冰淇淋的惬意。

  “从京城到江南,也得三五个月的折腾,哪像你,中午说来,下午就到我这儿了,古代的皇帝也没这待遇啊!”

  孙博点了点头,他明白纪弘的愿景了这就跟他追求数学的极限是一样的。

  此刻,他开始认真考虑从科学院计算所跳槽到卷耳智能科技来了在那边,他一个副研究员高工,虽然也不错了,但志同才能道合。

  他感觉纪弘这里是。

  按照卷耳智能科技的思路往下想,光刻机的事儿其实就有答案了,他们肯定没有自己去做的想法。

  利用类思维AI这个大杀器,帮助光研所或者沪微去快速的去提高他们光刻机的水平和能力,应该符合卷耳的思路这样更快。

  “所以,现在光电所的光刻机什么情况?”纪弘开口问道。

  “单次曝光最高线宽分辨力达到22nm的线宽,双重曝光能够实现10nm级别的芯片制造。”

  纪弘看着孙博,那眼神仿佛在说:“你在逗我!”

  “这是真的,而且超分辨率光刻技术,是没有技术壁垒的,不涉及其他任何家的专利……”

  “好了,你说‘但是’吧!”纪弘说道。

  “但是……”孙博自己也笑了:“现在还只应用在科研领域。”

  “为什么,不能量产?”

  “量产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超分辨率光刻机聚焦面积小,几乎是接触式光刻,而且是直写式的。缺点很致命,这你明白吧?”

  纪弘很想说,我明白个儿我明白,我不研究这个:“说清楚一些,具体是哪方面的问题。”

  孙博这才想起,纪弘好像是土木专业,自学的编程和AI,光刻机他可能还真不太懂,于是解释道:

  “做周期的线、点、光栅部件,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就画两条线,这台光刻机是能实现单次线宽22nm的,如果图形复杂了,那就不行,做不了。”

  这么一说,纪弘明白了。

  芯片,尤其是现在的芯片,动不动在平方毫米级别的硅片上,刻画几百亿个晶体管场效应管什么的,甚至还是多层光刻。

  图案的复杂度完全就不是一个量级的,只能光刻周期性的“点”和“线”,这差距也太大了一点儿。

  “所以,王华新院士听了刘向东院士的介绍之后,才那么火急火燎的说要过来,他想看的就是你这边能不能有什么解决方案。”

  孙博感叹道:“从简单到复杂,还真是你们类思维AI能干成的,这事儿说不定真能成。

  “而且,你知道吗,超分辨率光刻机,光源用的是365nm,这要成了,以后换193nm,直接能抵得上EUV了就!”

  纪弘笑了笑,并未绝对应承,思索着确实可行,但是具体情况的话,还需要看训练的成效。

  (本章完)

第124章 宏图微电子到手,后续安排

  三日后。

  宏图微电子位于空港新城的工厂,此刻,这里已经属于卷耳智能科技了。

  宏图早就想卖,卷耳一心想买,在程林峰的牵线搭桥下,两家一拍即合,迅速达成了一致,并完成了资产清算和工商变更。

  宏图微电子两条220纳米的产线,光刻机用的是尼康的设备NSR-SF155,分辨率280nm,对准精度有25nm,i线365nm的光源。

  而且,前后道工序,诸如对准站、检查装置、晶圆检测、坐标测量等用的也都是一整套的尼康方案。

  相对来说,对于220nm这个级别这一套配置,只需要换光刻机,立即就能满足65nm级别的产线需求。

  那感觉怎么说呢,就好像电脑装机,用的i3的处理器,1650的显卡,却配了三个大水冷,1200瓦的电源一样。

  不能说水冷和电源没用纯属于是把钱花到了刀把上。

  ……

  “这里几乎已经处于半停产的状态了,客户已经几乎没有了。”

  宏图微电子的原老板周光浩知道纪弘要来,也是特意在这里等他,想要结识一下这位几个月迅速崛起的“传说人物。”

  周光浩接着说道:“不过你放心,这里的维护一直都没有停过,包括网络设施、服务器、洁净室、气体侦测等等。

  “即便没有生产任务,也会保持着小规模运转,一旦有生产任务,可以随时扩大系统的规模,将耗材、数据和调度的生产恢复到5秒以内,达到完全生产的阶段。”

  纪弘点了点头,他之所以这么快同意这个收购提案,看中的也是这家工厂现在的这种状况,来之能用。

  而且经过这一会儿的交流,他觉得程林峰对这个人的评价是不太准确的为了囤地,那么当初是,现在这张口一个一个的专业名词,不管他是不是真的懂,就已经非常难得了。

  “嗯,停了吧。”纪弘今天过来就是安排这件事儿的,他买产线也不是为了立即投入生产。

  要为类思维AI提供后续的数据,在真正投入生产之前,一些传感器、测量仪等设备肯定要做一番改造。

  当然,他自己不会这些但是对于你尼康的这些“落后制程”设备,国内二手翻新、改造、维护等已经形成了很大规模的产业链。

首节上一节73/1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