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三十,科技立业 第75节

  “好了,不卖关子了。”这么说着,牛长青教授按下激光笔的按钮,将PPT翻到最后一页:

  “每个人设计一枚高性能中央计算单元芯片,要求,要有成品,能点亮算及格。能得多少分,那就看性能如何了。”

  “啊?”全班同学看着PPT上罗列的要求,几乎露出了完全一样的表情:那就是,你他么的是不是在逗我?

  不过他们脸色倒是轻松了,因为这根本不可能。

  别说大二了,就算是大四,高性能计算单元的设计与验证也属于挑战性课程,更不用说还要求制造和性能了这纯属于鬼扯。

  按照牛长青教授隔三差五就会逗一逗他们的性格,估计是在说笑。

  “不要以为我在说笑,不是的。”牛长青教授说道:“卷耳智能科技开放一种全新的设计和制造模式。

  “目前是属于内测阶段,我们学校争取了内测合作伙伴的资格。而我,把这个资格争取到我们班来了。”

=========================

刺猬猫,飞卢,点娘等全网小说资源每日更新,日更50+,每月更新1500+,从此告别书荒,

复制下面群号加入群聊(之前群没了,请加新群)

【千寻新免费满文件小说外群:950180909】

【千寻新小说中转群:814903798】

【千寻新免费满文件小说2群:960126270】

资源来自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使用,小说资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本仅供个人学习和试读,如果喜欢该资源,请购买正版谢谢合作!如不慎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麻烦通知我们及时删除。

  全班同学听出话音来了,这他么是真的!

  有人很兴奋,卷耳智能科技的内测啊,先人一步,说不定就能多出很多机会。而且,卷耳智能科技涉足芯片设计和制造了?

  那我们岂不正好赶上一个绝佳的风口?谆谆期待!

  但也有人内心已经开始暗自诅咒了:这么好?那我谢谢你全家总可以吧?!

  不过不管是期待还是诅咒,这项工作已经定下来了,牛长青教授接着说道:“我给你们演示一下,这东西究竟怎么用。”

  说着,牛长青迅速的切换到自己安装的工具,并在里边做着各种输入:

  【1、设计一个二进制全加器,它具有两个加数和一个进位共三个输入端、和与进位两个输出端。

  【2、准备n个1中所设计的全加器。

  【3、将n个全加器级联……】

  【……】

  “设计中,请稍后。”

  “设计已完成,仿真结果建议:请考虑信号在电路传播中延迟问题。请考虑集成错误监测和纠正机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

  “已确认,工厂已接单,流片生产进行中。”

  ……

  眼花缭乱的字符萦绕在了每一个人的眼前,每一个人都张着大嘴巴,但是却没有发出丝毫一点儿声响。

  很多人的脑子里也已经开始嗡嗡了

  作为微电子专业的学生,现在的工具水平到了什么程度,他们清楚的很。

  哪怕是很多国际芯片企业,比如英伟达,将AI融入到芯片设计当中的思路也在进行,但完全达不到这个水准啊。

  这玩意儿……这还能叫电子设计自动化吗?这完全就是无人化了啊?

  “惊讶吗?”

  牛长青这个时候无比平静,显得像是个世外高人,但其实,就在昨天,他第一次尝试使用这个玩意儿的时候,在办公室里那叫一个又吼又叫,简直就像是个疯子一样。

  “其实没什么好惊讶的。”牛长青微微一笑,显得高深无比:

  “卷耳智能科技的智能水平你们清楚,这么简单的芯片,类思维AI稍微训练一下下就有了,完全不值得大惊小怪。

  “真正体现能力的,还得是复杂芯片。”牛长青一边说着,一边打开自己昨天的成果:“AI在某些方面很强大,但是在某些方面还是不如人的。

  “比如,你们看这个,昨天的这个设计就有一些问题,我研究了一下午,越是终于改进了方案。

  “尤其是在版图设计和验证这个阶段,它会不断的给打回来重新优化和设计然后再验证。

  “当然,你们看,也可以否掉它,我觉得它给的建议还不如我自己的想法,就直接否掉,然后提交,就可以走后续的流片流程了。

  “AI根据需求进行基础的设计和组合,而我们技术人员去优化调整,这其实才是这个工具的终极用法。”

  牛长青教授侃侃而谈,完全已经忘记了昨天他自己的样子……

  侃了一大通,最后他才说道:“所以,你们这学期这门课的考察项目就是:根据我们这学期的课程《集成电路原理》,设计一枚高性能中央计算单元芯片。

  “来自卷耳智能科技的工具如此强大,他们的思想你们也知道AI加人大于AI也大于人。

  “利用你们这学期学习的基础原理,发挥你们思维的特长,结合强大的AI工具,给我们做一款惊世骇俗的芯片来。

  “当然,你们这个时候只学了原理,AI的版图设计可能真的比你们要强,所以,你们就不用去考虑优化和调整这一块儿的问题了。

  “这一块儿的知识,你们大四才会有接触,到时候你们就知道怎么调整和优化了。你们设计完成,直接提交交由工厂流片制造就可以了。

  “哦,对了,这个工具我回头会转给你们,内测码每人一个,测试阶段的费用是卷耳智能科技完全承担的,不需要你们出钱。”

  ……

  到此刻,同学们才算完全放下心来课程考察虽然是设计制造一枚芯片,但有了这个工具,就不再需要自己去用HDL去编码、去设计版图层图,那考察的就还是基础原理,正对应上自己这门课。

  但怎么总有一种感觉芯片设计和制造这行业要变天了呢?

  (本章完)

第127章 成本过高的问题,数字掩膜版技术

  宏图微电子这边。

  纪弘和刘向东、王华新两位院士换好了防护服,佩戴专用的手套和鞋套,来到了芯片产线。

  这个时候,这里已经有条不紊的在进行着各项工作了。

  光刻机内部各种部件按照既定路线周期性的运动,紫色的光束在在面镜和透镜的作用下或改变形状或改变路线,最终投射到机台上,刻画出图案并完成它最终的使命。

  从表面上,这里与其他任何的产线也并无不同,尤其是采用尼康光刻机的产线,那布局都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

  但刘向东和王华新知道,这里的每一个动作都将被忠实的记录下来,这些数据将成为卷耳智能科技未来光刻机系统各个系统以及EDA各个模块训练AI的养分。

  “还别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王华新也是感叹道:“这里竟然连掩膜版都可以制作。”

  纪弘也是感叹,要不说程林峰对宏图原老板周光浩的评价并不准确呢,纪弘认为,他还是想做一些事儿的,只是可能由于某种这边不知道的原因不得以放弃了而已。

  原因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设备齐备,上下游产业企业也没有丢,这对纪弘来说,那是省了天大的事儿。

  “不过,我想的还是天真了。”一圈下来,纪弘也是不断的摇头。

  “天真什么?”刘向东和王华新几乎异口同声的说道。

  这几天纪弘在做什么,他们清楚的很,尤其是改造方案还是他们两根据纪弘的需求联合鼎佳微电子设计和改造的。

  而且,客户端(也就是设计端)的内测版本的软件他们也见到了只是描述需求,就能自动化的生成芯片设计各个阶段的方案,简直就是惊为天人。

  人只需要根据优化建议或者自己的经验进行微调。

  这节省了多少的工作量啊?

  与之相比,现在的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还得自己写代码、自己布线、自己设计版图相比之下简直弱爆了。

  要说这东西能够颠覆现有芯片设计和EDA产业,可能还为时过早因为毕竟才刚刚适用于220nm~140nm级别。

  但这样一个思路一旦打开,AI的能力也在逐步提升,尤其是卷耳智能科技得天独厚的类思维相关AI,未来真的能实现也说不一定。

  这样的一个成果,纪弘还不满意,他想干什么?

  “原本我的设想,是想要做成O2O的模式的,”纪弘摇头道:

  “那边设计一完成,这边掩模制作、晶圆准备、光刻、封装等等一系列流程统统自动进行,随后成品的芯片就发给客户了。”

  “现在的问题是?”刘向东疑惑道:“这不是已经实现了吗?”

  “成本过高。”王华新显然对这个领域更熟悉一些:“正常的情况下,掩膜版制作完成之后,后续批量生产芯片时经过清洗等一系列过程是可以复用的。

  “如果按照纪总的这种思路,一方面是掩膜版的利用太低了,而掩膜版的制作费用很高。尤其是先进制程,制版费用甚至能占到芯片成本的12%~15%,如果需求低,也是不划算的。

  “另一方面,你也看到了,掩膜版的制作其实很复杂很耗时,时间上也是问题。”

  刘向东虽然对此没有研究,但大批量的生产能够节省成本,这在很多领域都是适用的哪怕玩具都是这样,不管生产多少,开模的成本都是不会变的,是要均摊到每一个产品上,产量小,平均成本当然就高了。

  “那就没有什么减少成本和节省时间的方法?”刘向东疑惑道。

  “数字掩膜版技术,可以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将图形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将数字信号输出到微纳米加工设备上,从而制造出高精度的掩膜版数,成本低、周期短、精度高……

  “或者直写无掩膜光刻技术!”

  无巧不成书数字信号到微纳米加工设备是正对上王华新的研究领域了!

  而且,数字化的东西与AI结合是不是又能来一波能量大爆发?

  所以,王华新一边说一边直勾勾的看着纪弘。

  “王老师,您继续说。”纪弘看王华新说着说着停下了,也是有些疑惑。他现在正处在一个求知如渴的阶段。

  这半个月,他一直在跟着两位院士和鼎佳微电子进行产线改造的工作,对光刻机和芯片制造这个领域也是有了全新的了解。

  跟先前获得的灵感一结合,成长的速度那可不是一般的快。

  而此刻,又听到王华新说数字掩膜版技术,这个他之前不太了解,甚至都没听过的名词,也是十分有兴趣。

  而且,成本低、周期短、精度高……

  这优点就完全是为了他的设想而量身定制的啊!更何况,数字的东西往往能和AI结合的更紧密,这技术经过类思维AI的加持,能够迸发出多大的能量那还真的不好预料。

  就这样,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迅速的敲定了后续“数字掩膜版制作技术”的研究。

  这个过程,刘向东甚至都插不上话每次他正要张嘴出声呢,王华新总是先他一步。

  “其实,哪怕不去改进生产过程,只是智能化智慧化的设计软件,就已经足够影响整个行业了。”

  刘向东教授终于逮着机会,迅速的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仿真只要精确,尤其是科研领域和本科生教育的这个阶段,其实没有必要走到最后一步,非要生产出实物来。

  “就拿河州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这次毕业考察来说,将仿真的结果直接作为芯片设计性能,那就完全没有问题的。

  “不管是从对学生实力的考核的角度,还是出于锻炼他们动手能力的目的,其实都已经达到预期了。”

  刘向东教授其实说的有道理,但此刻王华新就想拿他开一开涮:

  “我看你是酸了吧?羡慕嫉妒我第一个与卷耳达成了合作?酸了就直说,不用这么安慰自己。”

  “你……”刘向东教授“你”了一声,迅速闭嘴,他说话本来语速就慢,这不是他擅长的领域。

  纪弘没有理会他们两个老朋友的拉扯,听了刘向东教授的话,他突然想起了“世界模型”。

  真实或者虚拟,它是有界限的吗?

  有!肯定有!

  但对于不同的事物和场景,哪怕是同一件事儿,这个界限也不一定一致。

首节上一节75/1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