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岛国人掌握了我们的生产工艺,那对我们是相当大的损害,我们可能会成为历史的罪人。”
林有成听见张开明这话,不禁点了点头,说道:“是的,千年传下来的技法工艺,就被友国不费力拿走,我们对不起先人,更对不起后人。”
林有成非常清楚,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中ri最友好的时候,一些岛国人打着考察合作的名义,偷走了国内不少传承多年的工艺制作技术,并利用其高科技进行改进,然后抢占国际市场,将国内的产品逼入绝境。
这些都是真实发生的事。
尤其是像千年传承下来的宣纸,其实在国内随处可见的宣纸其实早就外国人眼中的香饽饽,招来了很多人的觊觎。
宣纸“始于唐代、产于泾县”,因唐代泾县隶属宣州管辖,故因地得名宣纸,迄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由于宣纸有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故有“纸寿千年“之誉。
外国人对宣纸可谓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犹如盲人摸象一般对宣纸的制作过程毫无头绪,便动了歪心思,想要窃取国内的宣纸制作手艺。
早在1877年,自诩日不落的帝国就先行出击,派遣了情报人员远赴泾县来打探消息,但是无功而返。
1883年,岛国人也紧随其后,甚至还写下了偷师学艺的记录《清国制纸取调巡回日记》,他们对宣纸的来源的渴望已经达到了一种“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状态。
在坚持了百年之后,在二十世纪初期岛国有人在多次往返泾县记录之后终于盗取了国内的宣纸制作方法,并且被发表在了岛国的学术杂志上,将其公之于众,明目张胆,毫无顾忌。后面抗战时期还有特务盗取青檀树籽回岛国培育。
等到改革开放,因国人对商业机密和传统文化保护方面的意识不强,在岛国人来泾县推荐其并观看了全部制作过程而导致岛国盗取制作技术成功。
甚至可以说,那不是盗取,而是直接双手奉上了宣纸传承千年的“纸药”药方。
岛国便开始完全的复制国内的宣纸制作技术,并且采用更加先进的机械化流水线生产,投入市场售卖,对国内厂家那是致命的打击,后面销量和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真的就是致命打击。
唯一庆幸的是,岛国并未厚颜无耻地说宣纸是岛国人的,而是承认宣纸,泾县第一,岛国第二,江浙第三。
“龙须草席只是其一,这被泄密得还不知道有多少。”
林有成知道除了宣纸,还有很多配方都是在这个时候被泄密。
“我们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配方,在岛国的侵略战争中没有丢失,这要是丢失在了和平年代,如何不是罪人。”
站在一旁一直没说话,原本并没有特别在意的张解放,现在听了林有成和张开明主席的话,也觉得这件事其实很严重。
张开明听着林有成的话,眉头紧锁,他是作家,但也是老党员,对于林有成所说的话,心情愈发沉重。
“你说得非常有道理,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配方,怎么能够就这么泄密。”
张开明声音低沉,十分严肃地说道:“关键这对我们自己也是相当大的打击,这件事一定要引起重视。”
林有成点了点头。
市井巷子里有一只平凡蝴蝶的翅膀微微颤动,虽微不可察,但蝴蝶的的确确是颤动了翅膀。
有风暗起,无声无息。
第140章 【不为人知的风波】(求订阅)
德城,春风巷。
林兆美拿着自己的作业本,望着林有成,问道:“爸爸,亡羊补牢是什么意思啊?”
亡羊补牢?
林有成听见林兆美问这个问题,笑了笑,说道:“这是一个成语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个养羊的人,一天早上他放羊时发现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钻进来,叼走了一只羊。邻居劝这个人,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吧!”
“如果你是这个养羊的人,你会怎么办?”
林有成望着林兆美,等着林兆美的回答。
林兆美眨了眨眼睛,说道:“把羊圈补好?”
林有成笑着点了点头,摸了摸林兆美的小脑袋,说道:“我们兆美真聪明!”
“可是那个养羊的人却说羊都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等到第二天一早,这个人去放羊时,发现狼又从窟窿里钻进来叼走了一只羊。他后悔没听邻居的话,赶紧动手把羊圈上的洞补好了。从那以后,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继续受损失。”
林兆美听着林有成的话,小脑袋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拿着自己的作业本跑开了。
林有成看见林兆美跑开,目光落在最新一期的《德城日报》报纸上,左上角就有一篇关于警惕传承下来的技法配方泄密的相关内容报道。
丢了龙须草席那一只羊,怎么能继续丢下去。
……
宣城,泾县。
有些风波讨论得相当火热,但有些风波即便不是热烈疯狂,十分平静,但看似平静之下却是暗潮涌动。
泾县的有一间宣纸厂子里面现在就是有这样的暗潮涌动,激烈碰撞。
一位戴眼镜的厂长直接说道:“就是让他们看一下又看不丢的,怕什么。”
“不行啊,厂长,我们怎么可以让岛国人看我们的生产工艺,这不是把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透露给岛国人嘛!”
车间主任老范坚决反对,虽然他不知道岛国人究竟是有什么想法,但是他心里就是不同意这件事,他知道厂长也是经不住岛国人的再三请求,软磨硬泡,答应了全面参观宣纸的生产过程请求,但是他就是觉得这件事不对。
那些岛国人一心想要打听各种生产流程,甚至为了达到目的,还给他送礼品、装作请教的样子,就是在试图了解宣纸的生产技术,这愈加让他觉得不对劲。
“他们这还在问蒸煮材料的碱水浓度,这怎么能说出啊!”
“厂长,这不说是别家的竞争对手也不可能把传家的本领给透露出去,更别说这还是岛国人啊!”
厂长一听这话,眉头紧锁,说道:“你这话可不对,现在这是两国友好交流的时候。”
车间主任老范一听这话,只觉得心里焦躁不安,一张国字脸气的不行,他不知道该怎么说,这友好交流也不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我们自己传下来的吃饭本领,不说传给自家人,怎么能给外人看啊!
但是很显然车间主任老范的话在厂长这边还是没有太大的分量。
“范主任,要不算了吧,厂长都这么说了,那就带他们参观吧。”
一旁有别的工作人员瞧见厂长已经走了,老范还很为这件事着急,不禁劝说道:“看一下,应该也没多大事。”
“这怎么没多大事,这以前偷师学艺的不就是这样的。”
老范虽然不知道岛国人的打算,也不知道岛国人学会之后会利用先进的机器设备提高产量,压制国内的生产,这些离他都很遥远,但是他就是打心里觉得这件事不对。
很显然,不管在什么时候,还是有人知道是非对错。
“不行,我还是要再找厂长好好说一下!”
“范主任,你这又是何必,到最后也只是让厂长生你的气,厂长都已经说了,你又何必再去碰钉子。”
老范自然知道自己现在很难劝住厂长,一颗心真的就是着急冒火,这两天他一直都很着急,就是不想让那些岛国人去看里面的生产工艺,更被说还想取走纸浆,了解配比成分,这真的就是让他看得着急不已。
可是现在说是友好考察,他这个车间主任即便再说不要让岛国人看,也没有一点用,反而是被教育不尊重外国友人,伤害外国友商的感情。
这让老范心里真得憋屈不已。
就在老范还在为这件事焦急不已的时候,厂长办公室的一位同事跑了过来,说道:“范主任,厂长找你过去。”
“怎么了?厂长,同意我说的了吗?”
那位同事摇了摇头,说道:“我不知道,刚才就是厂长接了个电话,就让我赶紧找范主任你过去。”
老范自然也不会多留,不管厂长找他做什么,他还是要劝一劝厂长、
即便是再惹厂长生气,也无所谓,重要的是要真得让那些岛国人知道了宣纸的生产工艺和配方配比
他的心不安啊!
……
“社长,他们那边又不同意了?”
岛国来得考察团纸业协会的一名商会社长很是意外,当然这样的意外比之前那位厂长答应的意外要轻一些,毕竟当初那位厂长答应的时候,他都愣了,怀疑是不是有什么圈套在等着。
毕竟那可是宣纸的生产工艺,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就拿到手。
现在居然又不同意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出什么事了吗?”
“为什么又不同意我们参观了?”
那名说话的年轻岛国人摇了摇头,说道:“我问过了,那边也没有回复,只是说可以在交流,但是宣纸生产工艺需要保密。”
“保密?”
噫?
这倒是让他真的意外。
居然这个时候提到保密。
“那位厂长也不同意了吗?”
“是的,现在就是那位厂长的意见。”
那位社长眉头一皱,说道:“我们明天再去,请求一番。”
“嗨!”
出了什么变故,居然那位厂长也不同意了?
社长望着离开的下属,心里很是不解。
屋子里面很安静,没有人回答他这个问题,窗外一只蝴蝶飞过,悄无声息。
第141章 【远方的消息】(求订阅)
宣城,泾县。
老范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厂长突然又同意他说的,不让那些友好考察的岛国人参观完整的生产工艺。
不管怎么样,老范自然是非常高兴的。
“厂长,你放心,我这边不会让岛国人看见关键的生产工艺,尤其是不会让他们知道配方。”
“一定会做好保密工作。”
老范心里清楚,既然岛国人想要考察,那肯定是还要看的,但是不给岛国人看完整的生产工艺,这样一来也就能避开最关键的工艺。
老范心里很是欢喜。
厂长看着老范脸上的笑容,只是点了点头,他心里其实很疑惑,不明白上面为什么会突然打电话让他注意关键技术生产保密。
这真得就让他很不解。
不过,接了这样一个电话,厂长自然也就不好再坚持,毕竟他也没必要惹麻烦,还是把这件事交给老范来做。
老范脸上带着笑容,现在他总算是能够松一口气了,只需要好好想想要让岛国看那些生产过程,他心里清楚那些岛国人也不容易应付,毕竟最初一开始那些人就一直都在不停地请求要看全部的生产工艺。
“老范,你还是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破坏友人之间的感情。”
厂长想着还是接到的那个电话,虽然让他注意保密工作,不要泄露关键生产工艺和配方,但还是叮嘱了一句。
老范点了点头,又好奇地问道:“厂长,你为什么”
后面的话没问完,厂长就知道老范是什么意思。
“具体我也不清楚,好像是湘省那边有人往省里说话了,他们的龙须草席技术被岛国的考察团全部都拿走了,后面岛国也会生产龙须草席,凭借岛国先进的机械设备,很有可能临武县那边的有很多厂子会倒闭。”
厂长说着这话,又忍不住说道:“你说这是不是危言耸听,小题大做,岛国即便学,哪里能学得那么厉害。”
老范听着厂长这话,心里顿时一紧,虽然他没有想到自家厂子会因为岛国人的偷师学艺而倒闭,但是听厂长这么说,倒觉得也不是不可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