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他的眼中就迸射出兴奋的光芒。
“哦?!这么说,你对攻克这个难题有想法吗?”
飞机发动机,那是真正的科技皇冠上的硕大明珠!
最先进的超音速战斗机发动机,全球能生产的国家可能只有三四个。
罗宾算一个,大毛算一个,约翰牛算一个。
高卢鸡的航空发动机也还算可以,但跟以上三个比,就差了那么一点点。
五大流氓,其实现在也就华夏还不能生产自己的高性能飞机发动机。
张志鹏点点头说道:“我在帮助导师搞航电系统的时候,就对飞机发动机起了浓厚的兴趣。”
“目前发动机这一块主要是由105所负责的吧?”
赵炳坤笑道:“是的,主要由105所负责。”
“不过,其他的研究所也是有在同步进行的。”
“飞机发动机太重要了。”
“咱们也不能把宝压在一处啊!”
张志鹏说:“要不,我就跟105所结合一下?”
“我也不想抢他们的活儿。”
“我就是想要尽快把发动机给搞出来。”
赵炳坤说:“发动机目前最重要的瓶颈其实就是个材料问题。”
“咱们目前不能生产单晶叶片。而这玩意要是搞不出来,那发动机涡轮增压的性能就无法充分发挥。”
“这一点知道吧?”
张志鹏点点头说道:“我知道。其实,飞机发动机的研发有四大难点。”
“首先第一个是对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极高;第二个则是发动机单晶叶片;第三个是如何解决涡轮叶片的降温问题;第四个则是在剧烈的气流冲击下,保持燃烧室稳定燃烧……”
张志鹏侃侃而谈着这些难题的解决办法。
当然,这些解决办法都是他在系统的帮助下对航空发动机的设计研发技能提升到最高级之后,不断地揣摩出来的。
赵炳坤虽然不懂这些太专业的东西。
但是,张志鹏谈得很通俗。
他可以听得懂!
赵炳坤笑着说道:“我虽然不太懂,但是,我认为你说得好像很有道理!”
“要不,你再写一系列的论文出来?我组织专家探讨一下?”
赵炳坤当然明白,飞机发动机对于华夏意味着什么!
如果发动机能够早一点搞出来,那么,华夏空军的军力将会有一个相当巨大的提升!
这一点非常的重要!
因为,一直以来,罗宾就是靠着空中优势在时不时地对我进行骚扰!
张志鹏点点头说道:“好!那我回去把我的思路总结一下吧!”
“我尽量写得细致一点,把我的解决技术的办法用图来展现出来。”
赵炳坤欣慰地点点头说道:“那就这么说定了吧!”
“我已经是有点儿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你的大作了啊,哈哈!”
张志鹏说:“咱们争取能够在1991年解决飞机发动机这个难题!”
“这个坎儿要是迈过去了,我觉得,咱们的战斗机就可以快速地进行更新迭代了,您说呢?”
赵炳坤笑着点点头说道:“的确是这样。”
张志鹏在607所一共待了二十七八天的样子。
他走的时候,长安城还天寒地冻。
等到他回来的时候,这座城市已经是有点春暖花开的感觉了。
他刚刚回来,校长董浩明就带着秘书钱一舟亲自过来找他了。钱一舟肩上还挎了一个大包,包里塞得鼓囊囊的,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志鹏,你总算是回来了。”董浩明笑着说道。
张志鹏笑道:“校长看样子是有什么急事儿吗?”
董浩明说:“你给咱们学校争了光啊!”
“你的五篇关于雷达的论文在国内的顶刊上都发表了。”
“很多老师一辈子也不一定能发一篇呢!”
“你这一口气发了五篇。”
董浩明说着就让钱一舟把一包散发着油墨芬芳的学术刊物拿了出来交给张志鹏。
张志鹏翻看了一下,他那五篇论文都在封面上有显示。
这表明是本期杂志的重点文章。
不过,他的文章的署名都是化名,叫做“龙长志”。
这名字是他自己取的。
作者单位标明是西工大,但是并没有标详细的单位。
这也是为了遮掩张志鹏的身份。
“志鹏,你这一系列的文章写得好啊!我听说,国产脉冲多普勒雷达已经被你开发出来了?”董浩明笑着说道。
张志鹏笑着点头:“幸亏不辱使命啊!已经搞出来了。”
“各方面性能不输国外最先进的同类产品。”
“咱们的机载千里眼问题算是解决了。”
董浩明笑道:“太好了!”
“这样一来,战机的超视距作战能力算是有保障了啊,哈哈!”
董浩明笑得非常的畅快。
张志鹏点点头说道:“有了这款国产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超视距应该是没有问题了。”
“咱们也完全不必要再去求戴胜鸟了。”
董浩明竖起了大拇指:“这可比发表论文更有成就感!”
董浩明跟张志鹏又说了一番话,他给张志鹏带来几个好消息。
75.第75章 三喜讯
75.
董浩明带来的第一个好消息便是:他的岗位被调整到了教师岗。
董浩明说:“以后呢,你就每个学期给飞机工程系的同学上几节专业课,职称暂定为助教,你看可以吗?”
张志鹏笑道:“我还真没有讲课的经验呢,有点儿担心自己讲不好。”
董浩明说:“那有什么好担心的?”
“你肚子里有货,只要整理成教案,传授给学生就好了嘛!”
“这个根本就不需要什么技巧。”
“我看平日里开会发言什么的,讲得都很好。”
“就照那个样子讲就成了。”
张志鹏微笑着说道:“那好吧,我努力担任好我的新角色呗。”
董浩明笑道:“你一定可以担任好这个新角色的!因为你有足够的实力嘛!”
“像你这样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应该开始培养人才了。”
“学校鉴于你的重大贡献,经过校委会商量之后,决定缩短你的硕博就读的期限。”
“咱们对你也不多做考核了,你只要在三年内能够在国外的学术顶刊《自然》或者《科学》上发表一篇论文,或者也可以在国内顶刊上刊发10篇论文,再出一本学术专著,经过校学位授予委员会的评审,就可以直接博士毕业了。”
张志鹏对于在《自然》和《科学》上发论文是有抵触心理的。
最好的学术论文为啥要搞成英文发在那俩杂志上呢?
这不是给他们的学术研究做贡献吗?
但是,国内学界对于国外自然科学顶刊是相当推崇的。
往往是以在《自然》上发论文为最高荣耀的。
一个学者如果能够在《自然》上发一篇论文,那就可以一步登天,甚至可以凭借这篇论文成为两院的院士。
这大概就是一种学术霸权吧。
张志鹏不打算在国外自然科学顶刊上发表自己的论文。
他发誓,这辈子只发中文的论文。
张志鹏笑着说道:“谢谢校长。”
董浩明说:“其实,我看了看你那几篇关于雷达的论文,我认为,如果翻译成英文的话,是有机会上国外学术顶刊的。”
“要不,我找人帮你翻译一下?”
张志鹏摆摆手说道:“校长,没必要。”
“我还是选择在国内的期刊上发文章吧。”
“尤其是这种涉及到军工方面的论文,还是发在国内比较安心一些。”
董浩明笑着说:“你看我这记性,差一点忘了。”
“那成,在国内发也可以的。”
“你看,你这一口气就发了5篇顶刊了。”
“再努把力,多写几篇,数量就完成了。”
张志鹏笑着说道:“校长,我会努力的!”
张志鹏对于自己能够早点拿到博士学位还是很高兴的。
硕士3年,博士3年,这加一块就6年了。
如果能够3年完成,那挺好的。
董浩明笑着说道:“你搞的龙芯公司如今已经开始量产了,秦省这边考虑到你为本省经济做出的贡献,决定给你颁发一个省科技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