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者都是以拳拳到肉的动作,干净利落地解决敌人。
在王皓的这部新版《飓风营救》中,相关的动作设计也是一脉相承。
王皓之所以放著国内那些动作指导不用,也正是看上了这一点。
这倒也不是王皓本人崇洋媚外,实在是涉及到现代的枪战动作戏份,还真就需要好莱坞的动作指导。
在华夏,动作片这一类型,虽然因为李小龙的原因而快速崛起,并且在程龙、李连洁、洪金保等功夫明星的努力下大放光彩。
但在90年代末期,随著香江的那些知名武指纷纷进军好莱坞,贡献了《黑客帝国》、《蜘蛛侠》、《刀锋战士》等动作片佳作以后。
好莱坞的那些动作团队,也凭借着电影工业化的优点,成功从这些人身上学到了华夏特有的动作风格。
并且在这之后,好莱坞的动作团队还在这些功夫元素的基础之上推陈出新,将枪战、特效以及世界各国其他的动作元素,都融入到了动作片之中,从而衍生出了更多的不同风格。
这一点上,华夏的动作电影,反倒是开始逐渐走进了下坡路,动作明星也陷入了青黄不接的地步。
即便后面还有以《杀破狼》、《导火线》为代表的现代格斗,以及以《剑雨》、《叶问》、《绣春刀》为代表的传统武术。
但也都只是昙花一现,虽有经典,却并没有形成规模。
所以现如今王皓在拍摄《飓风营救》时,也不得不求助于好莱坞的动作指导。
毕竟国情不同,国内的这些动作指导,能够经常摸枪,并且熟悉特种作战的,终究还是少数。
未来吴晶拍《战狼2》的时候,不也找了萨姆哈格里夫这个参与制作了《复仇者联盟3》、《死侍2》的人来做动作指导。
至于王皓这次找的阿兰费拉兹,也曾在特种部队服役过,不仅精通国内动作导演并不怎么熟悉的枪战动作戏,同时也精通特种战术。
而且其所参与并且指导的动作电影中,还都融入了被称作“马伽术”的以色列特色搏击防身术。
这种独特的搏击术,讲究的就是一个迅速反击、一击致命、不讲守则,是一种硬朗、凌厉、直截了当的近身格斗术。
王皓以一个并不算高的价格将其招揽了过来,除了让他负责影片动作的编排以外,还要帮助连姆尼森进行体能和格斗训练。
当然,这还没完,在开始拍摄动作戏份之前,王皓就给国内的吴晶打去了电话,让他带著星斗文化刚刚从周易影视那边招揽过来的张晋,一起飞临了巴黎。
之所以叫他们两人过来,却是为了让这两人都参与到《飓风营救》的动作拍摄之中,跟著阿兰费拉兹学学相关的技术,也好为王皓下一部拍摄的《战狼》做好准备。
在阿兰费拉兹的指导下,以及吴晶等内地动作团队的配合下,《飓风营救》的动作戏份,那拍的也是顺风顺水。
即便连姆尼森如今已是55岁的年龄了,但他的职业道德还是不错的,不仅每天跟著阿兰费拉兹进行体能训练,同时大部分的动作戏也是自己亲自上。
而在这种拍摄的过程中,被特意叫过来的吴晶等国内的年轻动作指导,也是从阿兰费拉兹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
“这几天感觉如何?”
这天拍摄完成之后,王皓就跑到吴晶的房间里,和他还有张晋吃起了宵夜,顺带著聊起了《战狼》的事情。
三人聊著聊著,就聊到了动作戏上,吴晶也自然而然说起了他们近段时间的收获。
“这好莱坞的动作设计确实是有特色,不过我还是觉得他们在动作拍摄方面更有可取的地方。”
吴晶轻嘬了一口这边的威士忌,然后拿起一片萨拉米,配著酸黄瓜片吃了下去。
还别说,这种法国的下酒菜,风味还是很有特色的。
“他们一般不拍全景,大多都是采用三个机位,一个上面,一个第一视角,一个对方视角。
两人搏斗,首先就是对方视角出拳,然后剪辑到第一视角,这样观众感觉就是打在自己脸上。
接著再剪辑到上方视角,观众们就发现原来打的不是自己,真实感就强了很多。”
吴晶讲述著自己学来的快速剪辑,王皓也是笑著回应了一下。
“所以说这电影制作技术的发展,和物质基础那也是分不开的啊。
过往我们拍电影,用的大多都是胶片机,一卷胶片的成本多贵啊,机器也不便宜。
普通的电影,哪有那个机会让你布置三个机位。
也就是好莱坞的项目不缺钱,经常打富裕的仗,才能数量掌握这种多机位的拍摄方式。”
“哎呀,现在我们国家也富裕了,影视行业的项目投资也在加大,未来这方面我们肯定还是能够赶上的。”
吴晶对此似乎是很有信心,说起话来也是自信满满。
王皓闻言也是点了点头。
“那当然,我们现在做的,不就是在努力提升自己的电影工业化水准吗?
未来我们自己的功夫片,想必也能汲取到这些好莱坞动作片的优点,在此基础上再次推陈出新也说不定。
对了老吴我让你问的那个外骨骼搏斗的事情,你问过老兰了吗?”
老兰是他们私下里对阿兰费拉兹的昵称,至于外骨骼搏斗,那自然是涉及到了《战狼》的动作戏份。
王皓的这部《战狼》,剧本都已经出来了,那可是和吴晶的原版《战狼》没有一点关系,其中更是有不少堪称科幻的高科技军事装备,这也需要吴晶他们这些主创来多研究研究。
例如这穿著外骨骼的动作戏份,该如何设计呢?
第252章 英雄所见略同
穿著军用外骨骼进行近身搏击或是军事行动,具体该是怎样的一种效果呢?
这个问题华夏的电影制作者还有动作指导们,可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毕竟我们自己的科幻类型片就没怎么发展起来过,前世王皓他们在大荧幕上第一次见到国产的机械外骨骼,那还是十年以后的《流浪地球》。
现如今,也就只有好莱坞的科幻电影中,才有这种东西。
至于将机械外骨骼甚至是机甲和功夫、枪战以及搏击动作相结合,这在好莱坞,也是一种新兴的题材。
远一点的,《终结者》算是擦了一点边,但受限于特效技术的原因,动作元素和机器人的结合并不算紧密。
也就是去年的《变形金刚》,那才是真正将动作、特效和大型机器人合二为一,展现出了所谓的“赛博功夫”。
“老兰说他对这一块也不是很熟,让我们去问问好莱坞那边的特效公司。”
吴晶一边喝著威士忌,一边回答王皓的问题。
“另外前几天我也特意去这边的影院里看了你说的那部《钢铁侠》。”
说到这个,吴晶顿了顿,似是回忆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头,发出了一声悠长的叹息。
“哎,差距太大了啊!”
他的双手开始不自觉的比划著名,似乎是想要给王皓详细描述出自己所看到过的电影画面。
“太真实了,那种高科技金属铠甲,满满的科技感,而且都是高度复杂和多功能的,铠甲不仅可以展开、收缩,还能看到盔甲外壳下的各种零件。
那种机械齿轮的运转,液压杆的收缩,电机的嗡鸣,可以说是男人的极致浪漫了。
当然,这些都还只是特效的事情。
我真正在意的,还是那机械铠甲竟然能做出那么顺畅的动作。
王导,你都不知道我当时看到那个场景后,脑子里在想什么。
这要是穿著那一身进行功夫搏击……”
王皓当然知道吴晶脑海里在想什么,他甚至都还看过呢。
前世的《钢铁侠》系列和《复联》系列中,钢铁侠可是将那一身战甲玩出花来。
他记忆最深的,一个是《钢铁侠3》中,托尼凭借浪子战甲的不同部位,极大加持了自己的搏击战力。
至于另一个,则是《复联3》中,他和灭霸战斗时,依靠纳米战甲打出的那一套丝滑连招。
除此之外,王皓还想起了未来上映的《环太平洋》,那里面巨型战斗机甲的动作戏份,也是十分吸睛。
和这些好莱坞的电影工业化结晶相比,他们无论是技术还是理念,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啊。
这可远不是星河影业采购多少新设备,安排多少人去学习所能弥补的。
关键是仅仅追赶也还不够,他们最好还得像《流浪地球》一样,将自己的民族特色和审美风格给融入进去。
否则即便是追赶上了,像《封神》那样怪物特效都用西方模型,那又有何意义呢?
关于这一点,王皓也是直言不讳地告诉了吴晶。
对于他的这个观点,吴晶也很是赞同。
“确实,我们华夏好歹是有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就算是要追赶,也得是追赶出我们自己的特色来!”
“没错,未来我们一定要拍出具有我们华夏风格的科幻电影。
来,让我们为华夏科幻片干上一杯!”
“来,为了华夏动作片干了!”
“干!”
男人之间的友谊创建起来,或许就是这般简单。
一顿酒,一个梦,就能让他们惺惺相惜。
然而梦想要有,眼前的现实也得照顾到。
《飓风营救》的拍摄工作,并没有那么的简单。
王皓等人又在法国的巴黎待了接近大半个月,直到五月下旬,天气逐渐变得炎热起来,整个剧组才终于是回到了华夏。
接下来,他们还得对这段时间拍摄制作的素材进行后期处理和剪辑。
只不过这个工作王皓并没有完全参与,而是在确定了整部电影的基调后,就将剪辑工作交给了专门的剪辑师。
这,也算是他们星河影业内部电影工业化技术逐渐成熟的一个标志吧。
而在安排好了这一切后,他又处理了一下公司内部需要他审批的事情,然后便坐上了飞往韩国的飞机。
在这飞机上,王皓也没闲著,顺便翻起了索尼影业那边给他传过来的文件。
也难怪索尼这公司江河日下,越来越不行了。
大公司的企业病可真是难搞。
仅仅只是一个收集漫威漫画各个版权情况的工作,索尼影业那边就花费了数月的时间,才把收集到的详细情报给他发过来。
接著王皓根据那详细情报,让索尼影业的工作人员再去和那些拥有漫威漫画角色版权的小公司联系一下,看看是否有机会能够再收购一些漫威角色版权。
然后王皓这一等就又是等了两个多月,直到昨天,索尼影业才把他们和那些小公司的接触情况汇报了过来。
就这,估摸著还是索尼影业那边看到漫威影业的《钢铁侠》大卖以后,才真正重视了起来,否则他只怕是还有得等了。
王皓坐在头等舱宽大的座椅上,慢慢地翻看著面前的文件。
虽然索尼影业的速度很慢,但好在他们收集到的信息和情报,还是十分详细的。
按照这上面的描述,漫威漫画的角色版权,在现如今【漫威电影宇宙】还未正式发力,并且其本身没有被迪士尼收购的情况下,还是有一定操作空间的。
漫威漫画公司正式创建于1939年,可以说是一家历史悠久的漫画公司。
而在其发展过程中,相比于老对手DC,它也是经历了很多次危机。
这其中1986年那次,因为陷入运营危机,漫威被倒卖给了亿万富翁罗恩佩雷曼手中,并于1991年成功运营上市。
只不过罗恩佩雷曼将漫威运营上市,可并非是对漫威有多么热爱。
作为一个名资本家,佩雷曼所关心的,只有赚钱这一项。
漫威上市是为了在股市上赚钱,出售角色改编权,同样也极快的赚钱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