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亿美元的投资,莱昂纳多主演,嗯……王导,若是站在一个影迷的角度,那我会是很期待。
但是站在一个投资人的角度,这让我很难办啊。”
“哦,张先生有什么顾虑,不妨直言。”
“王导,想必你也知道,影视娱乐产业的风险能有多大。
早在这之前,我们公司对于影视行业这一块就曾做过一定的调研。
虽然你的电影收益都还不错,但据我从报告上了解到的信息来看,国内电影有百分八十都是亏损的,每年都有许多电影连院线都没法上。
即便是在美国,也有超过六成的电影面临亏损问题。
如果仅仅只是电影公司的话,后面没有现金流足够的大企业撑著,都很难存活下去。
这方面我们国家还民营影视公司起步没多久,还不明显,像是在美国,那些电影制片公司不管多么风光,最终都会面临倒闭或是被收购的问题。
联美、卡洛克,甚至是哥伦比亚、米高梅,都是如初。
也就只有六大电影公司,背后靠著大集团支撑著,才能支撑不倒。
所以我想请问王总,阁下公司的背后依仗是什么呢?
因为你既然找到我们,应该知道深国投的投资模式,我们一般都是只投资,不管事的,若是想要指望我们的话,只怕是没什么可能。”
王皓没想到,这位深国投的张总在来之前竟然做足了准备,对电影行业这么了解,倒是有些符合他海归精英的身份了。
张自明话说得倒也没错,在电影这个圈子里,最重要的还是资本力量,因为电影,特别是商业电影,从来都是个高投入,慢回报的行业。
从投入拍摄开始,到后期收回尾款,一部电影大片快的需要三、四年,慢的可能要五、六年。
而一家大的影视公司,不可能一年只制作一、两部电影。
所以但凡其中一部电影出了什么问题,对于电影公司来说,都有可能是一场灾难。
这种情况好莱坞发生过,华夏也同样发生过。
因此一家影视公司最重要的就是资金链和充足的资金储备,通俗点说,背后得有大资本支持。
这方面,好莱坞那边以前依靠的是华尔街的金融圈,如今倒是在收割全球的有钱人。
至于国内,前十年主要还是靠煤老板,如今煤老板不行了,因特网资本又开始磨刀霍霍。
对于这一点,王皓心里也十分清楚。
别看他从05年开始到现在,一路走来一帆风顺,那是占了重生者的便宜。
但就算是有前世的记忆,他其实也是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大意,争取都把每一步都做好。
毕竟电影这玩意,说不清楚的,有些大投资的电影,主创团队也用了心,可观众就是不买帐。
而一旦电影成绩不好……
华谊亏一部《1942》就会损伤元气,再亏两部《太极》就伤筋动骨。
阿里影业一年亏个几亿,却跟玩一样,万达影业一部《战国》失利,他们依然能捧景恬。
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阿里影业背后是阿里巴巴,万达影业背后是万达集团。
前者是因特网资本,后者是房地产资本,两家手里现金流充裕,自然有本钱多试错。
并且这还只是个开始,未来随著因特网行业和房地产金融的发展壮大,这种传统影视公司和新兴资本影视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王皓前世华谊影业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最终走上了下坡路,濒临破产的边缘。
也就只有阿里、腾讯以及百度这三家,成为了新时代电影行业的巨头霸主。
星河集团现如今,其实也存在著和华谊同样的问题,张自明这样问的意思也很明显。
他们深国投投钱搭个顺风车可以,让他们下力气做资本靠山可是不行。
只不过他们不知道,王皓早在邀请人之前,其实也已经了解了深国投的投资风格,看中的也恰恰就是对方不管事的特点。
他是谁?重生者好吧,对未来发展有著自己的看法,就算是融资,也不可能找个喜欢指手画脚人过来管著,没看他都没邀请阿里那边吗。
“张先生说得没错,没有大资本在背后撑腰,电影公司的抗风险能力确实要差上许多。”
王皓微笑著点了点头,轻抿了一口杯中的茶水。
“只不过我觉得,张先生你们暂时可以无需担心这一点。”
“哦,为什么?”张自明凝视著王皓的眼睛。
“因为华夏的经济,正处于腾飞阶段!”
王皓近乎是以斩钉截铁的语气说道。
第313章 谈判交锋
“《孙子兵法兵势篇》有云,‘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意思是善于指挥打仗的人所造就的‘势’,就像让圆石从极高极陡的山上滚下来一样,其势汹汹,不可阻挡。
投资也是一样,首先就得把握住大势。
什么是大势?
国家对外开放,经济飞速发展就是大势!
而随著国家经济的发展,日渐富裕的人民,对于精神文化上的需求,自然也就会日益增大。
大家在担心衣食住行等问题的同时,也有了富余的精力,开始关心起精神上的享受。
这种情况下,电影、电视剧、小说、音乐,乃至是相声、小品和综艺节目,这些都会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关注和需要。
用一句话说,影视行业现如今正处于风口之上。
而在风口之上,就算是一头猪也能飞上天。
所以我相信,华谊的上市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几年里,必然会有更多的影视公司谋求上市。
这个时候,市场处于增量状态,深国投完全无需担心,投资影视行业,就是在投资风口,投资未来国家一定会更好的国运。
至于未来风口过去以后怎么办?深国投提前下车不就好了。
我可以提前签协议,保证星河集团会优先回购张总你们深国投手里的股份。”
投资国运?!
王皓这一番长篇大论,成功震住了在场的众人。
这,也算是一种谈判策略吧,如果王皓顺著对方的质疑走,解释自家有哪些优势,做了哪些准备,那就陷入了自证的陷阱之中。
关键是王皓和那些求著投资人的创业者不一样,星河集团已经是一家成熟的,有著自己基本盘的公司了。
这一次星河影业被从星河集团里面拆分出来,单纯就是为融资上市捞钱的。
所以他其实不缺投资者,阿里马那边今天早上才给他发了消息,百度和乐视那边似乎也有意向与他联系。
更别说索尼和万达了,星河影业现如今的融资,完全有著挑挑拣拣的资格。
他之所以找上深国投,其实主要还是看中了对方是外地企业,在上京这边没啥根基,同时还著国资的身份,并且也不管事。
张自明明显也被王皓这一番话给说动了,他今天愿意应邀前来,其实已经说明他是对星河影业感兴趣的。
风投!风投!
风险在前,投资在后,没风险那还叫什么风投。
只不过事实是事实,谈生意是谈生意。
这就好像在店里买衣服一样,即便是看一眼就喜欢上了,也得上手摸一摸,然后给点手感太差、色彩不行、款式老气等贬低性的评价。
总得要讨价还价一番,尽自己最大可能谋取利益不是。
“王导,你这口才,不愧是搞艺术创作的。
投资影视既是投资国运,好啊,难怪我从王导你的电影里能看到磅礴大气。”
张自明微笑著点了点头。
“我们深国投一直以来的投资策略,也同样是投资国运。
可是正如你所说的那样,未来市场上,将要上市的影视公司必然会有很多,我们又为何一定要投星河影业呢?
而且相比于影视行业,因特网行业也同样将会是飞速发展的国运行业,那我们为什么不去投因特网行业呢?”
虽然张自明这话还是在打压,但很明显,王皓刚刚的那番话还是起了作用。
至少他现如今不在否定影视行业,而是在让王皓给他一个投资星河影业的理由了。
只不过王皓依旧是并未正面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转头看向了另一位受邀而来的投资者。
“曾总,你们万达投资部对于我们星河影业,又是怎么想的?为何会准备投资我们呢?”
曾英锐闻言一愣,他本来还在看戏,没想到王皓竟然会将话题扯到他的身上。
这就让他有些犯难了,跟著那个深国投的王总一起打压星河影业吧,他们万达和星河集团的关系还不错,如今正是密切合作阶段,王皓的新电影他们还打算投资呢。
夸一下星河影业吧,现在说好话容易,后面真正投资时想要把估值压下去,那可就难了。
曾英锐沉默了片刻,又喝了口茶拖延了一下,这才斟酌著说道:
“我们?
哦,我们万达之前一直就有文旅业务,万达院线也是公司的重要资产之一,所以眼看著国内的影视行业进入发展阶段,自然就有了向行业上、下游扩张的想法。
本来这之前公司内部是打算自己成立一家影视投资制作公司的,名字都想好了,就叫万达影业。
结果王导你找过来,考虑到大家都是老相识,之前的合作也很愉快,而专业的事情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做。
所以我们就想著能不能和你们星河影业进行深入合作,由你们负责电影内容制作,万达就负责影视投资和院线这一块。”
曾英锐既表明了自家的合作意愿,同时也是在试探王皓,是否也有著向院线方面扩展的想法。
毕竟是个行业内的人都知道,影视制作公司想要发展,就必然需要依靠院线和发行方的支持。
万达集团和星河集团合作的筹码,其实就是手上的万达影院。
若是王皓这边和华谊一样,也有著发展自家院线的心思,那他们万达就得好好考虑一下了。
面对曾英锐的回答,王皓有些不是那么满意,但他也清楚,对方毕竟是万达集团的高管,总得站在自家公司的立场上。
所以他还是简单回答了几句:
“院线是重资产业务,这方面星河集团未来主要还是会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对【星河电影宇宙】的打造中。
星河影业融资到的钱,也大多会用于这方面,所以院线的问题,能够寻求到一个长久且稳定的合作方,当然是我们最愿意看到的。”
说著王皓还补充了一句:
“而且仅靠一家也是不行的,为了覆盖全国,万达院线是一家,华影手下的院线是一家,未来B轮融资将会引入的魔影,其手下的院线也是一家。
甚至于就连索尼那边的海外院线,也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之内,毕竟星河集团的【星河电影宇宙】,可是面向全球观众的。”
“我们万达院线其实也有向海外扩张的想法,到时候说不定会收购一些海外院线。”曾英锐几乎是立刻就回复道,想要合作的想法溢于言表。
看著他俩在那谈得十分融洽,作为中间人的李桦老神在在地品著茶水,依旧是十分沉稳。
他是根本不怕的,毕竟华影的身份摆在那里,王皓和谁合作,都不可能抛开华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