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下属的擅自行动,王皓也只是无所谓地笑了笑,一个讨人嫌的小角色罢了,之前王皓都不曾将其放在心上,如今更不会因为这个人去处罚下面的员工。
不过不因为矮大紧处罚员工,不代表员工的行为就是对的。
擅自动用公司的资源打击某个人,这次可以打著王皓的名头,下次他们也能打著别人的名头,不能助长这种不正之风。
所以宣传公关部门的负责人就被王皓严厉批评了一顿,表示下不为例。
顺手解决了这种公司里的小事,王皓又开始关注起公司里的大事。
经过大半个月的上映,《唐人街探案》的票房已经顺利突破了4亿大关,其走势也依旧十分坚挺,继续昂扬向上,不仅是有望突破5亿,甚至连6亿都有可能。
这个数额,对于总制片成本3000万的《唐探》来说,已经是大赚了。
是的,《唐探》的制片成本,也就3000万。
王皓也不知为何前世陈思城拍这样一部没啥特效和大场面的电影要花两个亿,即便剔除通货膨胀,以及王保强咖位上涨导致片酬增加,也不至于嘛。
当然,星河影业能将成本压低下来,也和他们的电影工业化体系基本已经搭建成功有关。
按照公司财务部门和制片预算部门的统计,同样的电影,由星河影业来拍,最起码要比其他公司降低15%的制片成本。
这其中除了星河影业自家有经验丰富且充足的人手以外,还有他们有著【星河影都】这样一个自家的场地,以及配套的服装、道具工厂。
甚至于就连【星河影都】内部的食堂、商店,以及周边的几家宾馆、酒店,都是星河集团的产业。
可不要小瞧了这一点,一个剧组的开支,往往很多都是浪费在了这些不被察觉的细枝末节上。
就拿剧组最简单的盒饭来说,现如今的剧组,一般的伙食标准,一个普通岗位的员工都是10~13元之间,大方一点的剧组,或许能达到15元。
然而实际上那些剧组底层员工能吃上的盒饭,其真实成本或许只有8~10元,有的甚至低到了5元,基本上只有一些青菜、土豆、豆腐加上点米饭。
而那些负责订餐的副导演或是生活制片,差不多从这每份盒饭里,都能捞到2~5块钱的油水。
可别小瞧了这几块钱,一个中等剧组,一天也有几十上百号人呢。
一个人一餐捞两块,一百人两餐就是四百,一个月下来就有一万二了。
这还是往低了算,据说那些大剧组的生活制片,一部电影拍下来,光是订盒饭这一件事,往往都能从中捞到几十万的油水。
除此之外还有道具,为什么很多观众影迷会反应,有时候一段时间的影视剧,其装造风格常常会趋于统一。
要么就都是纯素风,要么就又都是繁复风,或者是影楼风。
因为很多时候,一个剧组的装造往往不是看他们设计成什么样子,而是要看他们拍摄地点周边的服化道公司,当时有什么风格的服化道。
这可不是开玩笑,特别是横店、象山这种大型的影视基地,但凡只要是能在周边开服化道公司的,那都是有著一定的黑色背景。
你一个普通剧组敢不用他们的东西,怕是不想好好拍戏了。
而那些剧组负责这一块的员工,当然也没有那种精益求精的心气,愿意为了拍好作品和这些地头蛇纠缠,往往都是说得过去就行。
所以很多时候,一个剧组所谓花了大价钱专门设计定制的服装、道具,其实大多也都是从别人仓库里翻出的旧货。
至于这中间的差价,自然也就落到了某些人的荷包里。
而以上这些过往电影剧组中的陋习和潜守则,在星河集团这边,不能说完全不存在吧,但也减少到了极低的程度,根本就没有蛀虫生存的空间。
首先【星河影都】这个影视制作基地,就是他们公司的。
那些服化道公司,还有供应剧组合肥的食堂,也都是星河集团的产业。
这些配套公司的管理制度都十分正规,相关的物品、食物,也是明码标价,一分价钱一分货。
并且别说是星河影业的剧组了,其他来【星河影都】拍摄制作的影视剧组,也都是一视同仁,并没有收受回扣、偷工减料的问题存在。
凭借着这一优点,【星河影都】在影视行业内的口碑也是迅速传播了开来。
或许那些剧组中,还有不少是靠小手段赚投资人钱的,并不适应【星河影都】的这种模式。
但也有一些剧组,还是想好好管理,好好拍戏的。
也正是有了他们,【星河影都】的十几个摄影棚,都已经预约排到了半年以后。
现如今,【星河影都】的三期工程也正在加紧建设之中,好在未来能满足全国更多正规剧组的需求。
第327章 王皓带来的改变
如果说,【星河影都】是星河影业正规发展的物质基础,那么电影工业化制度,就是星河影业远超其他影视公司的灵魂。
星河影业的剧组,过往也不是没有发生过贪腐和潜守则现象,毕竟这行业就这样,连好莱坞那边都不可避免,只要是人在管理,那总会出现问题。
然而随著星河影业,或者说是星河集团在逐渐推动电影工业化的发展,这种情况就越来越少了。
电影工业化,听著十分普通,很多人也以为就是发展发展特效技术啊,研究研究形式设备,搞搞高大上的布景、道具。
然而真正的电影工业化体系,抛开这些外在的花哨,实际上却是针对电影制作体系的一种更加科学、更加系统、更加先进、更加智能、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方式。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还是剧组吃饭这个事情。
一般的剧组,其幕后人员加上主演、群演,也就几十上百人,中午吃个饭,一起把盒饭领了,吃完饭还能休息一下。
然而王皓他们当初拍摄《战狼》丛林战斗戏份的时候,那时是在摄影棚中用绿幕加上布景拍的,当时的工作人员加上演员,却是已经接近了上千人。
上千人一起吃饭,光是发饭领饭,就得花费一个小时。
再加上吃饭的时间,很有可能饭才刚吃完没多久,剧组就又开工了。
这就往往会导致下面的人午间休息不充分,到了下午的时候,工作人员就会精神疲乏打瞌睡,偶尔还会出问题。
而为了保证休息时间,那些领饭的基层员工和群演,往往又会抢著先领饭,有时候又会造成哄抢或是产生冲突。
这种事情,王皓他们前几部电影拍摄时就已经发现了苗头,于是在《战狼》剧组里,人员的用餐就并非再是传统的排队领盒饭模式,而是变成了小组分发模式。
因为当天的工作安排,往往都是头一天,就在星河影业剧组特有的管理系统上计划好了的,一个剧组有多少人,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然后这些人又根据各自的岗位不同,划分成了各个小组,每个小组有多少人,在系统上也是一目了然。
而这个系统也会将该剧组当天的用餐需求,在前天晚上就发送给【星河影都】的后勤公司,后勤公司再通知影视基地的食堂那边。
于是第二天,食堂按照剧组提前上报的人数准备盒饭,并且根据小组的划分,分别装到不同的保温箱里,贴上标识记号,再送到剧组的摄影棚。
等到吃饭时,各小组负责用餐这一块儿的员工将标有自家小组的保温箱领来,再发给小组成员,如此那上千人便无需排队领取盒饭,大大节约了时间。
甚至于为了体现人性化,【星河影都】后勤部门的食堂每种标准的盒饭都会有三、四种选择。
头天晚上统计用餐时,剧组成员可以直接在自己的手机上,通过剧组管理APP提前选择自己想要的盒饭种类。
这样既能提升用餐人员的舒适度,也能防止某些工作人员因为不喜欢某些食物而造成浪费。
而这种用餐模式,在过往的影视剧组中,也就只有一些大牌的明星和剧组高层,才有可能享受到。
现如今,每一个来【星河影都】拍戏的剧组,只需要扫码并下载星河制片APP,就能让剧组的所有人都享受到这一点。
可不要小看了这一点,华夏有句俗话,那就是“民以食为天”。
能够让剧组的员工们吃得更好,吃得更舒服,对于一个剧组的士气提升,是有著极大好处的。
并且也不要小看了这种管理模式,要知道光是为了能够让剧组成员吃好饭,星河集团在背后也是下了不少的功夫。
首先就是拍摄计划。
王皓他们当初拍摄第一部电影《活埋》时,还要先拆解剧本,制作场景卡片,然后分门别类标上数字记号,如此才能把各种变量都整合到一起,制定出一张合适的总制片表,把拍摄计划安排好。
然而即便是这样,制作出来的拍摄计划表,也大多只是一个粗略的计划。
真正的拍摄过程中,还是总会遇到各种特殊问题,从而和计划产生冲突。
可星河影业的电影工业化不同,他们如今已经发展到了使用动态故事板的程度,对于每天的拍摄计划,以及具体的通告安排,也已经详细到了十分具体的地步。
这种情况下,人员的细致统计,自然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然后就是星河制片APP。
这个类似于钉钉,却比钉钉更适合影视剧组使用的手机APP,是星河集团为了【星河影都】特别研发的。
要是换做一般的影视公司,当然没开发这个技术实力。
而有这个开发实力的,又不一定能有丰富的剧组管理经验,能够为影视制作管理量身定制。
也就只有星河集团,本身在影视制作行业深耕多年,对影视剧组的运转、管理和需求知之甚详,同时也有搭建淘票网、好制片网等网站的经验,这才能有开发星河制片APP的想法。
这个APP可以让剧组的管理精确到每个人,将剧组的安排和各种信息,清楚无误地传达下去。
没有这个,剧组要统计用餐人数,还得当天让人在群里喊一声,有时候漏掉了,或是报多了,也是常有的事。
而有了这个,剧组成员根据通告单,知道自己的工作任务,确定是否要用晚餐或是宵夜,同时也就能提前在后台申请用餐。
此外有了详细的拍摄计划和星河制片APP还不够,还得有扎实的后勤服务能力,能像【星河影都】的后勤食堂和智能化中央厨房一样,大量并且迅速的提供安全、卫生且好吃的饮食。
不然换做横店那边,即便是有前面两项,没有正规的餐饮公司可以满足剧组的用餐需求,也是白搭。
而这一切,还都只是星河集团所推行的“电影工业化体系”的冰山一角。
在这五、六年的时间里,王皓和他的伙伴们努力学习好莱坞的先进经验,却又在摸爬滚打的实践中,意识到国情不一样,人不一样,工作习惯不一样,好莱坞的那一套,并不一定适合华夏这边。
于是他们认真学习,勇敢尝试,积极听取反馈和意见,及时进行改进,慢慢将“电影工业化”的文化,根植进整个集团的血脉里。
认真、严谨;科学、进步;诚挚、温情。
这,就是星河集团的企业文化,也是他们所推行的“电影工业化管理”的核心。
而这种文化思想,也随著星河集团的壮大,开始逐渐扩散影响,为华夏的影视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改变,注入了更多的活力。
至少那些来【星河影都】拍戏的其他公司剧组,大多都已经适应了这边廉洁、方便的服务环境,对于星河制片APP,更是称赞不已。
看著星河集团的“电影工业化”发展现状,王皓还是十分满意的,至少他做到了当初做出的承诺,华夏科幻电影,依旧还在路上。
而星河集团良好发展的“电影工业化体系”,也不仅仅只是为《唐人街探案》节省了成本。
在星河影业去年以及今年的项目中,“电影工业化体系”也同样发挥著不小的作用。
由庄文强所负责的《拆弹专家》,上个月,也就是2011年的五月中旬,已经完成了后期部分的制作,如今正式提交给电影局那边审核,基本上是定档在了今年的国庆档。
这部电影属于《战狼》的前传,算是其中反派潘乘风和正派高等这两个师兄弟的起源电影。
虽然该片特效不少,还有大量的爆破镜头,但得益于星河集团的完善的“电影工业化体系”,以及自家优秀的特效技术和充裕的人才,其制片成本也就比《唐人街探案》多了一点,差不多是3500万左右。
王皓在电影完工后,也去看了看成片,其特效画面处理得很是不错,特别是在爆炸场景和火焰特效方面,并没有很多国产电影中常常出现的虚假感。
这一方面要得益于星河影业在成本控制这一块做得好,能够划出更多的预算给到特效镜头。
另一方面,也要得益于星光幻彩特效公司的特效人员技术足够出众,设备足够高级。
作为星河集团【影视制作业务群】的核心公司之一,星光幻彩特效公司脱胎于星河影业的特效部门,从2008年独立出去以后,该公司就一直由王皓的另一个好友张扬负责管理。
这之后,但凡只要是星河影业的项目,其中特效就都是由星光幻彩负责,无论是面临什么困难,这一点都不会改变,也不会像其他电影剧组一样,找国外的特效公司。
员工技术不行,那就送他们去培训学习,或是挥舞钞票从海外挖人。
公司设备不好,图形处理软件不够先进,那就花钱购置增添,或是邀请高校教授专门为他们研发。
也正是因为这种坚持,星光幻彩特效公司现如今已发展到了华夏影视行业特效第一的位置,其技术相比很多海外的特效公司,也是不遑多让,许多国内的影视项目,也都愿意花钱找星光幻彩来帮他们做特效了。
而且有时候也不仅仅只是国内的影视项目,王皓今年的《盗梦空间》,其特效也是由星光幻彩负责的。
另外星河影业今年还有两部海外电影,一部《飓风营救2》,一部《永无止境》,这两部电影的特效工作,也同样是由星光幻彩负责。
当然,这两部电影现如今还在前期筹备阶段。
虽然星河影业早就已经完成了剧本和故事版的工作,但相比于国内,好莱坞那边的工作效率还是要低一些。
至少现如今星河影业的另一部电影《天才枪手》,前期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就等李魁的《唐探》宣传行程结束后,试镜演员然后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