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其根本的立意,却是有所不同。
王皓取长补短,从这两部电影中汲取精华,同时也结合著当前的社会情况,对自己的剧本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本土化修改。
这种修改,是很有必要的。
毕竟光是故事所发生的背景,就有很大的不同。
《活埋》的故事背景是异国战争,其故事内核也是反战,控诉的是美丽国政府的不作为,是老板的无耻……
它在狭小的空间里,映射的却是整个社会的缩影,展现的是令人崩溃和窒息的人生。
而《箱子》却恰恰相反,它聚焦的并非是战争、人生这种宏大的立意,反而是关注到了独立的个人,展现的是植物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内心世界。
所以王皓想要拍摄同类型电影,就得弄清楚这些,知道其中哪些内容是可以采用的,哪些是需要摒弃的。
对于《活埋》剧本的打磨,王皓可以说是投入了全部的身心。
之前他所交给黄垒和舅舅的剧本,严格点说,其实更像是一个大纲,或者说是一部小说。
虽然讲明了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但想要将其从文字转变成可供人理解并欣赏的画面,却还是有著不少的工作需要进行。
好在前身虽然写剧本的水平不咋地,但其对于电影的热爱却是不虚的,至少这四年的大学生活,让其拥有了扎实的理论功底,依照标准格式改写一个剧本而已,完全没有问题。
S1,场景:狭小空间,黑暗中。
人物:张伟。
张伟躺在黑暗的狭小空间中,手脚被捆缚,口被破布堵住,挣扎蠕动。
△黑暗中火光闪烁,一张面孔时隐时现,眼神惊恐【特写】。
火光逐渐清晰,张伟发出短促的喘息声。
……
“哒哒哒”的键盘敲击声不绝于耳,在寂静的宿舍中格外清晰。
王皓食指运转如飞,电脑屏幕上一行行文字也是迅速增长,仿佛一块块积木一样,慢慢搭建起一个虚拟的世界。
或许是因为转世重生的原因,他也有了许多文娱小说穿越者必备的金手指记忆回溯。
当然,这种能力也并没有传说中的超忆症那么神奇,顶多只是能够让他清楚地回忆起前世所看过的不少画面,远远还达不到变身学霸,研究出黑科技的地步。
但这也已经够用了。
写个剧本而已,能有多难,关键是改编之后的剧情要符合逻辑,具有可信度,能够给人一种代入感。
同时还要注意一条红线,以防最后连审核那一关都过不了。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文化产业当中的意识形态问题,一直都是每个有著完整主权的国家关注的重点,特别是在华夏,更是格外重视。
多少电视、电影,就是在这个问题上栽了个大跟头,王皓可不想“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所以他将《活埋》中控诉战争的非正义性和控诉当局的不作为这两点,都进行了剔除。
反正这部电影他也不打算走艺术片拿奖路线,没有了“批判”也无关紧要。
当然,没有了这两个核心点,整个故事的内容也就会变得空洞许多,但这也难不住他。
既然缺少内核,那就再找一个便是了。
第12章 好兄弟(新书求追读)
关于《活埋》这部电影的新主题,王皓也并没有打算完全就参考另一部东瀛短剧《箱子》。
小日子的电影,虽然构思和脑洞往往都十分不错,转折也充满了巧思,但或许是因为地理因素和文化内核的原因,他们的片子里,总是带著那么一股子阴森的“致郁”气息。
《箱子》这部短剧,也存在著同样的问题,无论是电影的剧情还是结局,都太过悲观和绝望了。
所以仔细地思量了一番后,王皓最终还是选择了用“爱”和“救赎”来作为自己故事的核心。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的那样,悲剧和喜剧从来都是戏剧的两大核心。
人类虽然对悲剧记忆深刻,耿耿于怀,但其内心深处,还是对喜剧的喜爱要更加多一点。
而在喜剧之中,“爱”与“救赎”从来都是经久不衰的话题。
王皓对故事背景进行了更改,主角自然也就不再是那个冒死去国外赚钱的卡车司机,而是变成了一个为了支援贫困国家建设,因此出国的建筑工程师。
当然,他也同样很倒霉,在异国他乡遇上了武装军事袭击,被扔进了木箱子里,深埋在地底,身边只有一个打火机,一把小刀,以及一个电量即将耗尽的手机。
绑架他的武装分子们希望利用他来逼迫当地官方释放被俘虏的人员,而主角所需要做的,自然就是利用那一部手机,来挣扎求存。
在这里,王皓的设计就走上了另一条和原作完全不同的道路。
毕竟观众们无论是看电视还是看电影,都是为了在闲暇时候可以放松一下,并不是为了被膈应的。
所以故事的内容可以紧张刺激,但结局一定要是完美的,能够鼓舞人心的。
而且受限于地方审核政策的原因,整部电影当中的坏人,在王皓的删删减减下,也只保留了主角的那个黑心老板。
至于政府官员和主角的妻子,那自然是要积极拯救他的。
这么一改,虽然电影的深度大大降低了,从艺术电影变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悬疑商业片,但受众却是扩大了无数倍,更能为广大的电视观众所接受。
是的,就是电视观众。
毕竟电视电影的受众,可不是那些能够花钱去电影院里的社会精英,更多的还是那些散落在华夏大地上的农村观众和城市底层人民。
对于他们来说,这个电影节奏紧凑,演员的演技在线,结局皆大欢喜,也就足够了。
什么?你说“科幻电影宇宙”的科幻内容在哪里?
那自然是隐藏在电影最后的反转与彩蛋中了啊。
王浩的手指快如闪电,文思也是好似泉涌,在没人打扰的情况下,几乎只花了不到两个小时,就弄好了最初始的剧本。
在从头到尾大致检查过一遍,改掉了几个错别字之后,他又重新创建了一个文档,准备将项目策划书也一鼓作气地弄出来。
然而他只是刚刚打开文件,宿舍的房门就被人从外面推了开来。
“耗子!耗子!你今天牛大发了啊!”
人还未进来,粗犷的声音就先一步赶到了,无需回头,王皓就猜出了来者是谁。
“你这黑子,小点声,也不看看几点了,人家都不睡觉的吗?”
王皓头也没回地冲身后喊了一声,鼠标箭头却是点在了“文档”的“X”号上。
他知道,今晚这项目策划书,怕是写不成了。
而等他回过头来以后,一个身材魁梧的莽汉子,也就映入了他的眼帘。
当然,跟在对方身后的,还有一个身材更加圆润,戴著一副普通黑框眼镜的胖子。
李魁,京影01级摄影系学生,外表高大魁梧,实则心思细腻,天生就有著一副扛摄影机的好身板,因为和李逵的名字相似,所以人送外号“李黑子”。
张扬,京影01级美术设计专业,心宽体胖,喜欢二次元和手办,精通道具制作和模型布景,梦想拍出一部像《星球大战》那样的电影,自称是京影卢卡斯,但王皓他们一般还是喜欢叫其“胖子”。
这两人,就是王皓如今宿舍里仅剩的,还没有找到实习工作的舍友了。
“我听说和三楼302的马博起冲突了?!”
李魁的声音还是一如既往的粗犷,王皓还想提醒他,结果他就已经先一步说道:
“这层楼就没几个人了,隔壁宿舍那两孙子更是熄灯了都不会睡,怕个啥。”
这还能说什么呢?
王皓也只能无奈地笑了笑,李魁可不想放过他。
“反正我也是在打篮球的时候听你们班的人说的,你和那马博在学校门口,因为追求柳亦菲的事争风吃醋、大打出手……”
“不是!不是!等会儿!
因为追求柳亦菲大打出手?!
这是哪个王八蛋传的谣言啊?根本就是没影子的事嘛,我们那是因为各自的毕业作品而打赌!”
王皓瞬间就急了,赶忙解释起来。
“真不是因为柳亦菲?”
张扬在旁边一脸八卦地问道:
“人家校园论坛里可是说得有鼻子有眼的,马博堵在校门口准备向柳亦菲表白,结果被你小子给拦住了,坏了人家的好事。
就因为这个,马博和你打打出手,上演了一处龙争虎斗。
不是,打架这事你怎么不叫上我呢?要是我在,保管让那家伙跪下来喊爷爷。”
王皓深吸了一口气,只觉得头都要炸裂了。
现场那么多人,怎么这事情就越传越邪乎呢?他算是真切体会到了谣言的威力了。
还好如今不是人手一部手机的流量时代,不然他可真就要全网出名了。
只是听张扬和李魁这两人所说,他现在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
群众明显更愿意吃个大瓜,两个大老爷们的争吵,远不如涉及到美女明星同学的争风吃醋来得有趣和劲爆。
当然,王皓的两个舍友关注的重点不是这个。
他是什么人,这两个家伙一起住了这么多年,还能不清楚?
为了柳亦菲争风吃醋,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他也就只敢在宿舍里口花花一下罢了。
第13章 一个好汉两人帮(新书求追读)
“你要和马博那家伙到底什么情况,还有你这毕业作品准备得怎么样了?
我可是听说,对方老爹花了不少钱投资他的毕业作品,人也大部分都是找的外面的专业班子,还邀请了老戏骨加盟,实力很是强劲啊。
你这争风吃醋的,可别到时候被他给比了下去,那就糗大了。”
宿舍里,好兄弟张扬将自己打听到的情报都一股脑地透露了出来。
对于来自舍友的关心,王皓还是挺感动的,当然,如果他能够不说最后那句话,就更令人感动了。
“剧本已定,演员谈妥,资金就位,拍电影这个事情万事俱备,如今就只欠组建团队的东风了。”
王皓的回答十分干脆,语气里也是充满了自信。
李魁和张扬偷偷对视了一眼,惊讶于王皓今天反常的表现。
要知道,就在前两天,他还因为剧本被黄老师拒绝这件事情,躺在宿舍里怨天尤人呢。
如今的王皓,却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浑身上下都充满了独特的优秀气质。
“还是原来那个剧本吗?主演又是找的谁?”张扬关心地问了一句。
作为舍友,王皓的那个剧本,他们当然也曾看过。
老实说,黄老师的拒绝是合情且合理的,即便是站在朋友的角度,王皓的那个剧本,质量也实在是堪忧。
而如果是以那个剧本为核心进行创作的话,王皓拍的这部电影,只怕是很难与马博的那部电影竞争了。
不过王皓的回答却是让他们小小的意外了一下。
“当然不是,我又重新写了一个剧本,主演还是黄老师,他下午已经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