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墨处理完最后一份文件,伸了伸懒腰。
“下班下班。”
陈墨把文件交给裴落,遭了一记白眼后,就下楼准备溜了。
路过前台的时候,他看到傅铃铃也在收拾东西准备下班。
小姑娘边收拾东西,嘴上还边哼着曲:
“你就是个憨憨,每天都要上班,上班为了下班.”
哼到一半,傅铃铃眼睛瞥见陈墨,动作顿时凝固住,然后尴尬地笑了笑,无声地坐回位置上,接着默默把收进包里的东西一件一件拿出,放回桌子上。
陈墨哑然失笑,摆手道:“到点该下班就下班,自愿加班可没加班费。”
说完,没管低着头装鸵鸟的傅铃铃,陈墨直接离开了。
等了一会,确认陈墨离开后,傅铃铃才抬起头张望。
同时,她也在思考陈墨是不是在说反话。
不管了,人生得意需尽欢,到点必须得下班。
傅铃铃豪气冲天,拿起包就走。
不过到家后,傅铃铃心里还是有点揣揣不安起来。
倒不是多珍惜这份工作,只是刚好不容易安定下来,不想再每天投简历面试了,起码先安稳一段时间。
傅铃铃想来想去,忍不住在网上询问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
她发了张“愁眉苦脸”的自拍,配文:
【被老板发现我比他还早下班怎么办?】
傅铃铃平时是把短视频当朋友圈发的,但因为外貌条件优越,即使没怎么经营,账号也有两三万粉丝。
所以很快她就收到一条网友留言:
【建议提前了解一下劳动仲裁的流程。】
看到这条消息,傅铃铃顿时觉得手上的咖啡好苦。
可咖啡再苦,哪有上班苦;上班再苦,哪有没班上苦。
陈墨可不知道一次下班的碰面,能让小姑娘整晚患得患失,担心饭碗不保。
此时,他已经根据黄亦玫给的地址,来到后海的一家.酒吧?
陈墨有些不确定地看着眼前的招牌:
【大象音乐餐吧】
第139章 不可替代
看着眼前的招牌,陈墨不太明白黄亦玫怎么选了这里。
这一片是什刹海有名的酒吧一条街,要说来这喝酒唱歌那肯定没毛病,但要说带孩子来这里吃饭,环境是不是有些嘈杂了?
不过陈墨也没有多想,人家请吃饭,自然随人家安排来,孩子有当妈的在,用不着他瞎操心。
确认地址没错后,陈墨随即上楼。
这个餐吧招牌在一楼,门店却是在二楼。
进到店里,陈墨扫视一圈,店里不大,就七八张桌,还有个驻唱舞台。
说是个餐吧,但除了没有酒水吧台,整体的氛围营造更像个清吧,偏暗的暖色系灯光和轻快的音乐,让人自然的放松。
在比用餐区域稍亮的驻场舞台上,陈墨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小身影,正是方太初小朋友。
此时,她正在舞台上弹奏着钢琴。
虽然弹的并不是多难的曲子,但能在这种场合不怯场的表演,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陈墨细看发现,方太初何止不怯场,整个人的状态还很松弛。
随着指尖在黑白琴键上轻快地弹奏,她的身体也轻轻摇晃着,看起来游刃有余。
接着,在服务员的指引下,陈墨也看到了正朝他招手的黄亦玫。
陈墨道谢一声,朝黄亦玫那桌走去。
“久等了。”陈墨坐下说道。
“没事,正好让小初练练琴。”黄亦玫笑着递过菜单,“看看吃点什么?”
陈墨摆手道:“你看着点就行,我没什么忌口。”
“行,那尝尝我这儿的几个招牌。”黄亦玫随即招来服务员,简单吩咐了几句。
“这是你的店?”陈墨听出了字眼。
黄亦玫点头说道:“嗯,这店是我接手盘下来的。”
陈墨失笑,看向台上弹琴的方太初,“难怪说你女儿是在练琴,原来是自己家的地盘。”
这就可以理解方太初为什么在台上的状态这么好了,合着是在这儿练习惯了。
“不过你这副业跨度可够大的。美术馆和餐吧,可以说是毫无关联的两个产业了吧。”
黄亦玫介绍道:“这里原来是主打摇滚演出的酒吧,但近些年不怎么流行听摇滚了,再加上这一片酒吧又多,同行竞争卷得厉害,老板经营不下去。”
“然后就被我给接过来,改成了现在这种偏向清吧的经营模式。”
陈墨闻言不解道:“你都知道这附近酒吧不好做,怎么不干脆经营点别?或者换个地方开店。”
附近聚集形成的酒吧一条街,打造出了一张最好的文化名片。虽然因此竞争激烈,但吸引来的客流量却也共同受益。
现在做成偏向饮食的音乐餐吧,虽然差异化有了,可酒水的销售却也差了一些,而酒吧主要的盈利就在于酒水的销售。
陈墨看了眼菜品的定价,观察了一下店里的翻台率,再对比这块地界的租金,心里预估了一下,感觉盈利情况好像也并不怎么乐观。
黄亦玫直接坦然道:“说实话,我开这个店基本不怎么赚钱,甚至时不时还要往里搭点。”
这让陈墨有点想不懂了,“那你开这家店是图什么?情怀?还是单纯的爱好?”
陈墨还以为是黄亦玫对酒吧文化有某种情结喜好。
这陈墨倒也理解,他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二代朋友,有时脑子一抽,就会想去开家手工咖啡店、小酒馆之类的,也不为赚钱,就图个高兴。
就连陈墨自己曾经也想过,有机会要自己开一家乐器行,收集各种乐器,然后他就能边守着店边玩音。
不过后来他又一想,想要什么乐器他都可以直接买回来,干嘛非得开家店在那坐着呢?所以他就没瞎折腾败家。
一般像这种为某种情怀买单的,都有个前提条件:有钱有闲。
对于陈墨的猜测,黄亦玫摇了摇头,给出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我就是留个念想。”
“念想?留念谁?”陈墨下意识问道。
“一个朋友,已经去世了。”黄亦玫轻声道,“你在美术馆弹的那架钢琴就是他的。”
陈墨闻言有些意外,随即想到了什么,试探着问道:“你画室里面那幅画也与他有关?”
黄亦玫眉头轻挑,“你果然有进去看了那幅画。”
陈墨解释道:“我在放在钢琴侧面的那个耳机里听见风声,然后试了一下旁边的门发现没锁,还以为是隐藏彩蛋就进去看了一下。”
黄亦玫笑着示意没事,“那确实是我设置的小谜题。耳机里的风声是他最后留下来的旋律,是山顶的风。”
听到黄亦玫的述说,再联想到她那幅画的内容,画的正是山顶晚霞最后的绚灿余晖,陈墨隐隐明白了什么,难怪那幅画看起来有种莫名的伤感。
“你盘下这店,是因为他曾在这里演出?”
“嗯,我们就是在这里互相认识的。”
黄亦玫眼神透着追忆,那时两人第一次见面,还闹了个“伟哥”乌龙,她也是那时才知道伟哥还是治心脏病的药。
回想起来,有些故事的结局,好像在一开始就给出了暗示,只是我们都没发现。
黄亦玫收回思绪,看了一下台上的女儿,“小初的钢琴也是跟他学的,那是小初才五岁,他就带着小初上台表演。”
“五岁?那不是已经过去很久了?”陈墨讶然,他还以为是这两年的事。
“是啊,那时小初还在上幼儿园,现在小初都上初中了。”黄亦玫有些怅然,时间不知不觉就已经过去很久了,记忆好像也有些模糊了。
陈墨也不知怎么劝解,人家这么多年还留住这个地方,不就是想留住这段过往的记忆吗。
劝人往前看?不知别人情感的份量,说些轻飘飘的话又能有何作用。
无需安慰言语,黄亦玫自己很快就调整好情绪,“对了,还没问你呢,你下午弹的是什么曲子,我以前好像没听过?”
“哦,那是你那幅画带给我的灵感。”陈墨介绍了一下自己的情况,“我是搞音乐的,所以有时会有感而发的创作。”
听到陈墨的话,黄亦玫一时间有些恍惚,感觉眼前的人和记忆中的某个身影有些重合。
同样因为解读出她留下的谜题而进了画室,又同样因为读懂了她的画创作出旋律,一切的发生好像都有些似曾相识。
两人闲聊之际,方太初已经弹完钢琴下来了,她先礼貌地跟陈墨打了个招呼,然后坐到黄亦玫旁边,却发现她妈好像有些走神。
“妈妈,你想什么呢?”
听到方太初的声音,黄亦玫回过神来,摸了摸女儿的脑袋,“曲子弹完了?”
“弹完了,哥哥夸我弹得很好呢。”方太初开心道。
“应该叫叔叔才对。”黄亦玫纠正了一下。
下午两人不认识,那孩子怎么叫自然没讲究,礼貌就行;现在两人熟悉了,以后也得打交道,孩子自然得注意一下称呼,差着辈分呢。
不然你叫我妈,叫他哥,我们怎么论?
陈墨笑着出声道:“没事,喜欢叫什么就叫什么,各论各的,毕竟我也还很年轻呢。”
“嗯。”方太初笑嘻嘻地点头。
黄亦玫无奈,故作伤心,“那合着就我一个人老了?”
陈墨与方太初对视一样,默不作声地笑着。
“小没良心的,夸你一次没弹错调,你就胳膊肘朝外拐了。”黄亦玫没好气地点了点女儿的额头。
方太初皱了皱鼻子,强调道:“我之前也没弹错调,我都说几次了,那是变调的版本,是变调,不是弹错调。”
“好好好,变调。”黄亦玫好笑道,“但你还是先把原曲弹熟练了,再去弹你的变调吧。”
“哎呀,音乐就是要随心所欲地演凑,照本宣科有什么意思。”方太初人小理大,稚嫩的声音铮铮有词,“也许将来有一天,大家都得跟着我的变调学呢。”
听着这番“豪言壮语”,黄亦玫好笑地摇了摇头,并没有直接否定什么,也没有打击孩子的信心,说些要脚踏实地之类的劝诫。
虽然自家人知自家事,就她女儿的艺术天赋,根本就指望不上说以后靠音乐吃饭,但让她当个业余爱好,开开心心地弹琴不也挺好。
“弹完钢琴洗没洗手?”黄亦玫想起问道。
方太初吐了吐舌头,“忘了,我现在就去。”
“你们的相处模式真融洽。”陈墨不由感叹道。
看得出来,孩子能有这么开朗阳光的性格,绝对离不开这和谐的家庭交流。
黄亦玫笑着说道:“互相尊重是友好相处的前提,父母与孩子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