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风的地方开始的文娱 第234节

  宁知禾思索道:“嗯我现在的作品大多都是和组合成员一起的,等我离开组合后,这些歌虽然我一个人也能唱下来,但我一个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唱出‘完整版’的味道了。”

  一些东西是有情怀和回忆在的,这无关其他。

  即使是那种人气割裂到离谱的团,例如某个被粉丝戏称为“某某某和她的伴舞们”的组合,但要是真把这些低人气“伴舞成员”替换成“路人伴舞”,粉丝马上就该说“货不对板”了。

  陈墨自是了然,“那你是想先筹备自己的个人专辑?”

  宁知禾先是点头,又摇了摇头。

  陈墨不解,“怎么个事?”

  宁知禾眨了眨眼,“我是想哥你帮我制作张专辑。”

  陈墨的创作能力显然已经是业内闻名的了,战绩有目共睹,要不是陈墨的身份和浮云娱乐切割不开,早就得被一些歌手踏破门槛上门求合作了。

  听见宁知禾的“要求”,陈墨也是哑然。

  陈墨想了想,耸耸肩道:“你这一口一个哥的叫,我也不好意思拒绝呀。”

  宁知禾顿时眉眼弯笑,“嘿嘿,谢谢哥!”

  确定好合约的事后,陈墨和宁知禾分头离开。

  从门口出来时,陈墨看见两个小不点蹲在一旁柱子边上。

  “你俩怎么还在这?”

  方太初和陈月熹两人看到陈墨走过来,连忙站起身。

  “陈墨叔叔,月熹她说刚才太激动,忘了跟你说声谢谢,所以我们在这儿等你。”

  方太初扯了扯旁边的陈月熹,陈月熹连连点头。

  陈墨瞥了她一眼,“你是怕我把专辑的事忘了,专门在这‘堵我’吧?”

  陈月熹连忙摆手,“没有没有,我真的是想跟哥哥你表示感谢的。”

  陈墨眉头轻挑,“这会儿不喊大叔,改喊哥哥了?”

  陈月熹“谄媚”笑道:“我眼睛有轻微近视,之前没看清,这会儿我才发现,哥哥你比那些男团偶像长得都帅气。

  还不等陈墨说什么,一旁的方太初先不乐意了,“我喊叔,你喊哥,你占我便宜啊?”

  陈月熹解释道:“我宁姐喊哥,我肯定要跟着喊啊。咱俩各论各的,江湖儿女,不拘小节。”

  方太初不同意,“不行,你不能这么叫,你得叫叔叔。”

  陈月熹眼睛转了转,“那我喊欧巴怎么样?这样你不别扭了。”

  陈墨眼角抽了抽,“汉语那么多字词,都不够你用的吗?”

  陈月熹咬唇想了想,拍手道:“有了,那我喊大哥吧。大哥今天对我恩情,小弟不,小妹铭记在心。”

  陈墨奇怪道:“你这哪来的这一套套词?”

  陈月熹嘿嘿笑了笑,“我爸喜欢武侠,小时候睡前故事都是给我讲武侠小说。”

  陈墨挥手道:“行了行了,你的感谢我收到了,没其他事的话,我可就走了啊。”

  说着,陈墨便作势要离开。

  陈月熹仰着头,眼睛巴巴地看着。

  陈墨故作不解,“还有事?”

  陈月熹两根手指互对戳着,支支吾吾道:“那个.就是”

  陈墨好笑道:“行了,我会把专辑放到我公司前台,到时候你让太初帮你拿吧。”

  见小丫头为了这点事,在门口蹲了一个多小时,陈墨倒也没再逗她。

  陈月熹眉梢顿时一扬,“谢谢大哥!”

  陈墨摇了摇头,“走吧,天都黑了,我送你俩回去。”

  方太初还想要拒绝,陈月熹已经听话地屁颠屁颠跟上了。

  陈墨回头招手,“走了,太初。”

  方太初跺跺脚,也连忙跟上。

  云南大理,有风小院。

  “哗哗哗~~”

  浴室里,雾气氤氦,水珠沿着凝脂滑落,一片白腻若隐若现。

  “铃~~铃~~”

  外面桌上的手机第三次响起。

  水声停止,玉足轻踏,柔波摇漾。

  不一会儿,许红豆裹着浴袍出来,接通了陈墨的电话。

  “喂,怎么了,什么事那么急.什么?!”

第168章 少女初长大

  时间稍往回倒倒。

  在陈墨开着车,送两个小朋友回家的路上。

  坐在后座的陈月熹小身子往前凑,扒拉在副驾的靠背处,好奇问道:“大哥,你怎么和宁姐认识的呀?”

  陈墨不以为意道:“我是开娱乐公司的,认识一些明星艺人有什么好奇怪的。”

  小丫头眨巴眨巴眼睛,“那是不是宁姐接下来在国内会有什么合作活动?”

  陈墨瞥了眼后视镜,“小屁孩,别想着在我这打探什么追星的内幕消息。”

  被看破小心思,陈月熹傻笑两声,转移话题道:“大哥,你说为什么我们娱一直出不了什么像样的偶像团,不然我也不用每次想知道什么物料消息还得翻去外网找。”

  “没有吗?”陈墨奇怪道,“我记得国内不是也有几个小男团的吗?”

  陈月熹撇撇嘴,“你是说那几个养成系弟弟团吗?那种不算。”

  陈墨笑道:“算不算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人家的吸金能力可一点都不比你口中的‘像样偶像团’差。”

  某时代公司的著名战绩:赚1.2个亿只需要4分28秒。

  什么概念?

  美国苹果赚1个亿需要2个小时,中国烟草赚1个亿都得43分钟,而一家娱乐经纪公司收割粉丝,只需要4分钟。

  对此,圈内流传一句笑言:

  4分钟只是平台服务器的上限,不是粉丝的上限。

  陈月熹小脸有些不屑,“嘁,那种没什么代表作品的团,只能靠恶心公司推出的什么298元高级会员、168元限量联名杯子,在不要脸地捞钱而已。”

  “当他们家的粉丝可‘幸福’得很呢,买本写真台历都只能用半年,因为发货的时候已经过去半年了。”

  “哦,对了,还得另外加22块钱的邮费。对偶像的爱意只能加价,不能打折扣。”

  陈月熹乐呵呵地阴阳怪气,作为资深的粉圈人,她熟稔国内某个屎黄三角公司的那些没下限操作。

  粉丝想要抢演唱会门票或买周边?没问题,先来充个高级会员。

  没有会员?那不好意思,没有会员你不能下单。

  嗯,你想花钱,还得先花钱买一个花钱的资格。

  感觉是不是有些熟悉?跟某些影视平台的vip、vvip有异曲同工之妙。

  陈墨好笑道:“你个花四百买张小卡片的人,就别大姐笑二姐了。”

  陈月熹纠正道:“我是三百买的,现在涨到了四百多,我还赚了呢。”

  陈墨不由摇了摇头,这些东西的价格只是泡沫。

  虽然他刚才和宁知禾说过,这种小卡的价值不需要得到艺人本人的认可,但价格却受艺人的影响。

  显然,小卡的价格和艺人的人气是息息相关。

  价格炒得高,便侧面说明了艺人当下人气的红火。

  可艺人是会过气的,随着艺人人气的下降,小卡也会贬值。

  如果是慢慢贬值还好,万一发生艺人塌房,那这些玩意瞬间会变成废纸。

  不过陈墨也没给小姑娘“说教”这些,正值青春的狂热期,“泼冷水”的话是听不进去的。

  陈墨只是笑了笑,道:“不会你们粉圈也有鄙视链吧?”

  “那倒没有。”陈月熹摇头,“我们除了同担,对其他团的粉丝群体都一视同仁,属于互相瞧不上。”

  陈墨闻言,也是一乐。

  陈月熹倒还不忘正题,“大哥,你还没说到底为什么内娱的偶像这么不争气呢?”

  “嗯这里面有多方面的原因吧。”

  陈月熹眨了眨眼,静静等待着下文。

  见小丫头这么想了解,陈墨倒也没敷衍,他想了想,道:

  “简单来说,我们国内的偶像产业‘有市场,没土壤’。”

  陈月熹不解,“什么意思?”

  陈墨解释道:“有市场很好理解,看看你们那些粉丝群,每次自己粉的偶像出张专辑,是不是个个都争先恐后地抢着去花钱打榜。”

  陈月熹自得道:“嘻嘻,确实,我们中粉帮自担冲销量冲数据,可是很厉害的。”

  陈墨没理会这种“韭菜”思想,只是继续说道:“没土壤呢,是说我们国内的经纪公司并没有一套相对应的偶像培养体系。”

  “南韩偶像团体的成功建立在成熟的练习生制度上。一个练习生从选拔、训练到出道,通常需要3~7年的系统化培养,涵盖声乐、舞蹈、语言、形象管理等多方面。”

  “而内娱的偶像团体则多依赖于选秀节目的‘速成’,通过平台的短期曝光快速组合成团,只追求短期变现,缺乏后续的长期投入。”

  “其中原因主要是偶像产业生态环境的不同。国内没有专门给偶像的打歌舞台和打榜平台,像南韩会有《音乐银行》、《人气歌谣》这种专门给偶像打歌的节目。”

  “所以内娱的偶像团体往往是‘出道即巅峰,巅峰即解散’。”

  其实制度只是表面原因,更根本的在于完善的产业链结构。

  南韩偶像团体从音乐制作、视觉设计再到全球宣发,早已形成完整的闭环。

  成熟可行的盈利模式,便会吸引更多资金的投入。

  南韩一支MV的单场景造价,可高达百万美元。

  而内娱偶像仅局限于国内市场,常因预算不足选择低成本的复古风或简化置景。

  花没花钱,视觉呈现的差距肯定是一目了然的。

  当然,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因素,例如南韩的“文化立国”方针影响.

  不过后面这些,陈墨就没跟小孩说太多。

  陈月熹疑惑道:“那我们怎么不向人家学学?像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师夷长技以制夷嘛。”

首节上一节234/25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