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之书 第165节

  用一幅‘地铁、老人、手机.jpg’的表情看了少年半天,冯兆柏一言难尽的摇摇头,继续说道。

  “初步炼化的【真物】可以自由进出幻域,但在你死后,它和你的肉身一样,会残留在幻域里。”

  “就像游戏里红名爆装备?”

  “没错,你可以这样理解,但更进一步炼化后的【真物】可以与你的灵魂绑定,哪怕你在幻域中死亡,它也会跟着你的灵魂一起弹出去。”

  “而再进一步炼化的【真物】,可以彻底融入肉身,与你心意相通,成为你的一部分。”

  “这种【真物】,我们一般也称之为【本命法宝】,西方称之为【宝具】、【圣物】之类的。”

  “最后,某些特殊的【本命法宝】炼化到极致,还能根据持有者的心意变化形态。”

  “聚形散气,千变万化,妙用无穷!”

  “所以,一旦你幸运获得了某样【真物】,那第一件事就是抓紧时间炼化,最好与灵魂绑定,这样即便死了,损失也不会太大。”

  听着冯兆柏的说明,朱灏淼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见状,冯兆柏拿着【龙徽】转身就走,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声呼唤。

  “冯师兄,麻烦你把梅花步的第六重功法也录进去吧。”

  “啊?你不是都放弃步法,专修【疾风劲】了吗?”

  “呃,基本劲都练完了,没事儿干,干脆把这门步法也练一练。”还差60几票加更,继续求票票~

第223章 勿为明祖所笑

  瞳孔微微一缩,冯兆柏猛然回头,不敢置信的看着朱灏淼,用颤抖的声线问道。

  “你把八种基本劲都练到大圆满了?”

  “嗯。”

  看着少年风轻云淡的点头,冯兆柏深吸一口气,用了好大意志才压下咆哮的欲望。

  “6!”

  比出一个大拇指,冯兆柏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转身就走。

  直到关上门,他才低头看向手心里【龙徽】,注视着深邃黑暗中若隐若现的点点金光,幽幽长叹一声。

  “原来……【深渊】是这种颜色……”

  几分钟后,将录好功法的【龙徽】还给朱灏淼,冯兆柏见他起身准备离开,忽然叫住他。

  “等等,还没跟你说任务奖励呢!”

  听到奖励两个字,朱灏淼眼睛一亮,连忙重新坐好。

  看着少年正襟危坐的模样,冯兆柏失笑摇摇头。

  “1000点贡献。”

  “啊?”

  旋即,毫不意外看到少年失望的表情,冯兆柏忍俊不禁的勾起嘴角,补充道。

  “实点。”

  “嗯?!!!”

  眼中炸开无尽精光,朱灏淼死死盯着冯兆柏,确认他没有开玩笑。

  朱灏淼可是知道实点的珍贵性,那是要在现实中冒着生命危险平息超自然灾害才能获得的稀缺资源!

  “不过任务目标的【传国玉玺】你不能私自占有,必须上交。”

  “呃,应该的……”

  这玩意个人拿着也没啥用,自己又不需要登基称帝……

  “另外,你在任务过程中获得的其他【真物】可以自行处理,如果不需要,【炎黄武库】提供评估和回收服务。”

  “哦。”

  “还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了,我现在一心只想为国家做一点小小的贡献。”

  朱灏淼摩拳擦掌的站起身,斗志昂扬的辞别离去。

  ……………………

  帝都紫禁城

  沉重的低气压笼罩在古老神秘的宫阙上空,来往的太监宫女都战战兢兢的放慢脚步,生怕惹得主子生气,莫名其妙就被打杀了。

  而在一间奢华典雅的书房里,整个帝国的最高统治者齐聚一堂,面色铁青的沉默不语。

  不知过了多久,一名胡须花白的老者在同僚的眼神催促下,无奈长叹一声,打破了死寂凝重的氛围。

  “陛下,老佛爷,洋人已经在秦皇岛登陆,攻陷了山海关,纳兰述的新军被堵在辽东,暂时回不来了!”

  听到这话,端坐上首的老妇人咬牙切齿,狠狠一拍扶手。

  “什么回不来?!”

  “发了十几道调令,他一拖再拖,我看他就是想拥兵自重,割据关外!”

  一想到大清的龙兴之地被别人占了,老妇人更是气得眼皮乱跳,几欲吐血。

  本来还计划着万一事不可为,就回到关外徐徐图之,现在好了,回不去了!

  “亲爸爸勿急,我大清还有忠臣良将,百万大军,只要我们坚守帝都,不足数月,洋人自会退去。”

  一旁身穿龙袍的青年一拱手,对老妇人细声安慰道。

  但焦躁的老妇人像是一头陷入绝境的野兽,厉声咆哮。

  “百万大军一触即溃,洋人都打到城外了,他们有什么用?!!”

  “一群废物!都是一群废物!”

  听到这话,几名臣子面面相觑,尴尬的抿紧嘴唇。

  他们可太知道这号称百万的大军里是什么成分了。

  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民间自发组织起来的农民军,连武器都是什么锄头镰刀,当炮灰都没资格!

  而武器精良的绿营又是一群酒囊饭袋,让他们镇压老百姓还行,对上洋人的长枪火炮,那真是跑得比兔子还快!

  “亲爸爸,纵使仓促组织的守军不行,我们还有湘军,淮军,川军,滇军,陕军……”

  “只要各地的勤王大军一到,此次危机自然化解。”

  

  身穿龙袍的青年还在劝解,旁边一名大臣尴尬的站出来,呈上一份奏折。

  “启禀老佛爷,陛下,臣收到一份情报,是洋人联军写给诸省总督的密信。”

  老妇人心头一惊,意识到了什么,浑身冒出牛毛冷汗,用颤颤巍巍的声线道。

  “念!”

  “此信内容大逆不道,臣不敢。”

  “赦你无罪,念!”

  “遵旨!”

  大臣打开奏折,咽了口唾沫,缓慢而低沉的念道。

  “满清氏元塞外之一蛮族,既非受命之德,又无功于中国,乘朱明之衰运,暴力劫夺,伪定一时,机变百出,巧操天下……”

  “熟察满清氏之近状,人主暗弱,乘帘弄权,官吏鬻职,军国渎货,治道衰颓,纲纪不振,其接外国也,不本公道而循私论,不凭信义而事诡骗,为内外远迩所疾恶……”

  “是以上天厌其德,下民倦其治,将卒离心,不肯致心,故出外之师,败于旅顺,歼于威海,溃于塘沽,溺于海洋。”

  “每战败衄,取笑万国,是盖满清氏之命运已尽,而天下与弃之因也。”

  “我八国联军,应天从人,大兵长驱。以问罪于朝廷,将迫清主面缚乞降,尽纳我要求,誓永不抗我而后休矣……”

  “然,吾等之所惩伐在满清朝廷,不在贵国人民也……”

  “切望尔等谅我徒之诚,绝猜疑之念,察天人之向背,而循天下之大势,唱义中原,纠合壮徒,革命军,以逐满清氏于境外……”

  “时不可失,机不复来。古人不言耶: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卿等速起。勿为明祖所笑!”

  听到最后‘勿为明祖所笑’六个字,老妇人彻底绷不住了,把一旁极尽华丽的瓷器花瓶狠狠摔成碎片,歇斯底里的咆哮道。

  “谁写的?这是谁写的?!!!”

  以老妇人对洋人的了解,他们决计写不出如此扎心的檄文。

  ‘人主暗弱,乘帘弄权’这八个字不是指着她的鼻子骂,把所有的罪过全部归到她一个人身上吗?!

  “呃……此文听说是由倭寇炮制……”

  听到这话,老妇人更是气得青筋乱跳,牙齿磨得咯咯作响。

  “该死的畜生!该死的白眼狼!!”

  而一旁身穿龙袍的青年已经顾不得生气,紧张的问道。

  “那各省总督的反应如何?!”

第224章 外臣无能,丧权辱国

  “呃……”

  大臣支支吾吾,不敢说话,看向为首的花白老者。

  见状,老者长叹一声,掏出一份奏折。

  “老佛爷,陛下,这是各省总督对调兵勤王的联合奏疏。”

  龙袍青年接过奏疏,还没来得及打开,就被一旁的老妇人一把夺去。

  然而老妇人打开一看,顿时如遭雷击,身形一阵晃悠踉跄,噗通一声跌坐到椅子上,手里的奏疏无力坠落,掉在地上。

  青年见状心里涌起不祥预感,赶紧捡起来一看,其内赫然只有一句话。

  “臣等守土有责,死不奉诏!”

  轰!

  仿佛一道惊雷在耳边炸响,龙袍青年脑海里只闪过一句话。

  大清药丸!

  各省总督的公然抗命扯掉了中央最后一块遮羞布,也意味着这场战争不再是清帝国整体的对外战争……

  而是只有满清皇室对抗八国,其他各省作壁上观!

  “一群狼心狗肺的奴才!”

  “吃我的,用我的,穿我的,大清对他们恩重如山,他们就是这么报答我的?!!”

首节上一节165/37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