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大会很快就要开始了。
张诺可扭过头,向会场内看了眼,能容纳上千人的大型会议室里,已经几乎坐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学家们……大场面啊。
……
数学家大会的开幕仪式往往不会太过复杂。
尤其是今天的大会并不像世界数学家大会那样,还有繁琐的颁奖仪式。
很快在主持人的串联下,组委会的大佬们已经走下了台,把最耀眼的舞台留给了乔喻。
即便对于台下的数学家们来说,已经早有准备,但看到一张如此年轻的脸庞,走上了主席台,还是出现了一阵喧嚣声,跟掌声夹杂在一起,显得有些突兀。
当然对于乔喻来说这些都是小事情。
他此时的心情是真的不错,尤其是当他发现在一众大佬们,包括几何朗兰兹猜想的团队,尤其是那个男人就坐在第一排,他看得最清楚的位置时,让他忍不住笑出了声。
那男人表情看起来过于严肃了……听个报告会而已,这么严肃干嘛?
“呵呵……咳咳……对不起,那个……我好像表现的有点太激动了!但大家都知道,我这是第一次站在主席台上做报告,所以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原谅,让我重新来一遍。”
台下响起善意的轻笑声。
等笑声落下,乔喻收敛了心神,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首先感谢大会组委会给我这个跟大家分享几何朗兰兹猜想部分证明过程的机会,也要感谢大家的到来。
但最重要的是要感谢几何朗兰兹猜想团队的丹尼斯教授跟潘教授在研究过程中给我的极大帮助。当然其中也有山姆教授跟弗兰克教授的贡献。
虽然他们的研究成果有一些微小的错误,但正是这些错误启发了我的思考,也让我们明白了如何避免在关键细节上避免细微错误而导致的失败方案。
首先我要从一类特殊的共轭脊状奇异点讲起。这类奇异点的特点在于不仅在局部表现为常见的奇异结构,更在全局上具备一种复杂的脊络状扩展,同时其局部几何结构与代数簇中远端的其它点、甚至是非相邻的奇异点之间存在共轭关系……”
话音落下,乔喻也打开了早已经通过组委会评审委会审核的PPT。
一个标准的脊络结构奇异点也呈现在参会的一千多位数学家面前。
这就是他打败那个男人的武器,竟然能当着那个男人的面亮出来,人间比这更幸福的事情,不多了!
感谢中文至宝贝的打赏鼓励!
11月万字打卡第5天完成!
给大家推荐本书:《人在现实,机械飞升?》简介:人在现实世界,却接到了机械飞升世界的任务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点下面的书名链接可以直达哦!
第135章 加更总是会以意外的方式闪现在大家的面前
大概是演的太像了的缘故,鲜少有人发现乔喻其实是表演型人格,他能轻松的在有需要的人面前,展现对方最喜欢的特质。
当然也不是没人看穿过那么一点点,比如曾经的张校长,现在的张局长。
不过张铁军那时也只是隐隐觉得乔喻骨子里其实很冷漠。
但乔曦是清楚的,这是女人总是心疼乔喻的原因。
夏可可其实也隐隐有些了解,但她并不清楚如何去表达。因为她能感觉到乔喻单独跟她在乔曦相处的时候,跟在其他人面前似乎不太一样。
是的,人总是需要一个卸下所有伪装,让心灵重归平静的港湾。
所以也只有跟乔曦和夏可可在一起的时候,乔喻能卸下所有防备。因为在乔喻看来,这个世界大概只有这两个女人能够无条件的对他好。
不对,应该说只有乔曦会无条件对他好,就连夏可可,其实乔喻都不太确定,因为时间很可能改变一个人的想法。
哪怕是田导、袁老、老薛、老好人这样的贵人……乔喻内心是感激的,但他很清楚这些师长对他的好是建立在他的数学天赋跟努力追求知识的基础之上。
所以即便面对这些人,乔喻也不会卸下所有戒备。会习惯性的去“演”那个他们所喜欢的那个乔喻。
一个阳光、热心、开朗、上进、对知识有着不懈追求的乔喻……
他不介意在这些师长面前暴露自己的一些缺点,比如有那么一点点喜欢占些小便宜,偶尔会喜欢耍赖……
好吧,所有的缺点都是他想展现给大家看到的缺点,其实乔喻从来不占那些便宜,他单纯的就是贪财而已。
但内在的乔喻其实一直都极为冷漠,对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充满了戒备。换句话说,乔喻从来只在乎他内心里喜欢的那寥寥几人,至于跟他无关的人跟事,他从未在乎过。
这也是他在铁一中时,把一切都归类为一场场的交易。
遵循的无非是恩仇必报那一套。
好在,他一直遇到的人其实都还不错,尤其是对他很好。
老好人、老薛、田言真、袁正心、潘教授、李教授、还有几个CMO认识的小伙伴……
总之,暂时都是要报恩的。
此时终于出现了一个跟他有仇的人,乔喻内心深处甚至很激动。
那个男人就坐在下面,他能看到的地方。
乔喻很清楚他在台上展现的一切,每一个公式,甚至每一行解释,都是插向那个男人心头的刀子。他表现得越好,那个男人就会越难受。
乔喻太了解这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了。
弗兰克不会在乎那层几乎忽略不计的血缘关系,这个男人此时必然在心里期盼着他能闹出笑话,甚至可能这个男人正在拼命的调用大脑里贫瘠的脑细胞,希望能找到他的错误。
每每想到这些,乔喻就会在激动的同时,更加认真跟专注,如果说这是一场对决,那么他此时要做的就是把他最完美的一面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展现在现场所有的数学家面前,然后让那个男人感受到什么叫无可匹敌的绝望!
……
“……综上所述,Ambidexterity定理中的局部到全局的等价性在此背景下失效。定理所假设的局部同调代数平坦性条件在存在共轭脊络结构时不再成立。
具体表现为,局部平坦性和射影性无法通过高阶导出函子全局化,最终导致定理在奇异几何背景下的破产。所以弗兰克跟山姆教授的证明过程存在潜在漏洞。”
乔喻的声音落下,台下也适时的响起了掌声。
新的会议手册上,标明了乔喻能做开场报告的理由。
他除了找到几何朗兰兹猜想证明的漏洞外,同时还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这次的开场报告本就是分成两段的。
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后半部分才是最关键的内容。
也是下面无数学者更感兴趣的内容。
所有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教授们都已经坐正了身子,很多人拿出了用来记录的本子,因为接下来就是真正的干货了。
这其中也包括了弗兰克。
乔喻想的没错,他是真的想能找到乔喻证明中的漏洞,哪怕乔喻的证明已经被诸多权威大佬所认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两人其实在性格上的确有相通之处,那就是比起所谓的权威,他们都更相信自己。
“那么如何解决弗兰克跟山姆教授遗留的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直接绕过去了!在这里的关键点是引入LGIR工具以及去白噪声化,通过局部-全局一致性修正,来进行全局化重构。”
说完,乔喻在电脑上开始操作,很快他身后的大屏幕上直接展现出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通过以上过程,我们最终能得出结论:TLGIR(Fx,LGIR)GX,从而在代数几何背景下全局一致。很荣幸我能从头开始跟大家讲解这个近乎完美的思路,在这里我要再次感谢丹尼斯跟潘敬元教授提供的帮助。
尤其是潘敬元教授,是他无私的一次次为我解答相关的问题,让我对几何朗兰兹猜想有了一个相对深入的了解,才让我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从定义共轭脊状奇异点的重构对象开始……”
……
如果说上次乔喻在挑出错误的时候,在台上不停感谢潘敬元,让这位潘教授在台下坐立不安的话,那么这次在开场报告上的感谢无疑是个惊喜。
潘敬元能感受到那一瞬间有许多目光都落到了他的身上,虽然他坐在第一排,就在丹尼斯旁边。但很多同样坐第一排的教授都扭头看向他的位置。
哪怕只是短时间的一瞥,便将注意力又放回到台上的少年身上。
这小子……
潘敬元心里想着……
但其实落到其他人眼中,对台上乔喻的观感又变得不同。
台上的乔喻年轻、阳光、开朗、自信而又谦虚、吐字清晰、充满自信,他还懂得感恩……
真的,如果把世界一切美好的词汇集中起来,都放到此时台上的乔喻身上都不为过。
尤其是对于坐在第一排的诸多老人们来说,乔喻在台上的表现简直完美。
脸上时刻挂着灿烂的笑容,却并不影响他的发挥,那张青涩的脸跟年轻的身体仿佛蕴藏着用不完的精力,而这些都是掌握着资源跟权力的老人们可求而不可得的东西。
哪怕世界科技已经发展到如今的地步,人跟人之间依然有着最基本的平等关系时间跟生命。
是的,街头的流浪汉拥有着菲尔兹奖大佬一样多的时间跟同样仅有一次的生命,无非是单位时间内大家创造的价值并不一样从而导致了人生的意义并不一样。
人无再少年,落入中年人耳中,是淡淡的失落,对于年过七旬的老人们来说,大概能从这句话中看到浓重的暮色。
但台上的年轻人则展现出了快溢出主席台的朝气。
……
“真是……让人羡慕啊。”
正状似认真听着报告的卢卡斯艾森扭头看了眼坐在他身边的皮埃尔德里尼。
感觉到了老伙计的目光,皮埃尔德里尼笑了笑,说道:“难道你不羡慕吗?艾森。”
对于这位老教授而言,昨天他刚刚用了三个小时听了乔喻完整的讲述,甚至还提出了好几个问题,并得到了近乎完美的解答。所以今天坐在这里,只是礼貌的走个过场。
卢卡斯艾森默默的点了点头。
怎么可能不羡慕呢?
十六岁对于一个数学天才来说,哪怕是舒尔茨也还在参加IMO,但乔喻已经能在世界级的数学会议上做开场报告。哪怕是他们这些老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帮着争取的。
“舒尔茨说他会提名这个孩子角逐今年的菲尔兹奖。”皮埃尔德里尼又感慨了句。
这次卢卡斯艾森则摇了摇头,说道:“早了点,他的成就说服力还不够。几何朗兰兹猜想的证明是建立在丹尼斯、潘等等人的工作基础之上的。我看过他对于曲线有理数点上界推导的论文,很有创新意识,但依然不够。
皮埃尔德里尼点了点头,认可了卢卡斯艾森的判断,随后颇有深意的说道:“的确还不够。但我想舒尔茨很清楚我们这些老家伙的想法,明年陪跑。但接下来四年,如果他再做出了什么成果,应该就不会是陪跑了。
以这个年轻人的能力,做出成果应该是大概率的事情。更别提他已经收获了很多人的喜爱跟友谊。他是个很棒的小伙子不是吗?也许到时候我也会投他一票。”
听了这句话,卢卡斯艾森下意识的扭头朝着弗兰克坐的方向看了一眼,随后沉默不语。
都是在学术江湖摸打滚爬几十年的老江湖了,他当然能听出皮埃尔德里尼的言下之意。
他想推自己的孙女婿上位,并不是秘密。
或者说这个世界就没什么真正的秘密,只有根据等级划分的秘密。
地位越高,这个世界的秘密自然也就越少。
虽然每次世界数学家大会上,菲尔兹奖不止一个,但名额也不会多。数学界大佬也很多,每个人都有心仪的人选。最让人无奈的是,鉴于菲尔兹的规定,超过了四十岁,就没机会了。
除非做出了特别特别重要的贡献,贡献大到全世界绝大多数数学家们觉得不给这位超过四十岁的数学家一个菲尔兹奖,会让菲尔兹奖黯然失色。
比如某人在四十岁之后解决了黎曼猜想。
但即便如此,也拿不到正式的菲尔兹奖。例如证明了费马大定理的怀尔斯,因为证明之后他已经超过了四十岁,所以也只拿到了一枚银质特别奖章。
所以皮埃尔德里尼这句话让卢卡斯艾森意识到弗兰克大概率没机会角逐菲尔兹奖了。
本来今年借助几何朗兰兹猜想的成果,他跟潘都会被提名,然后陪跑。
但现在弗兰克被踢出局,意味着他已经丧失了本届大会前陪跑的资格。他不可能推荐一个成就不能服众的候选人。哪怕这个人是他的亲女婿。
他甚至不会提名弗兰克去竞争高斯奖。学术界可以有种种小手段,但首先得拿出让人信服的成果,不管成果是从哪里来的。
至于现在再开始重新换课题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