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学霸 第254节

  “好了,好了,不用围在我这里了。已经通过了!”

  其实不用路易马丁嚷嚷,围在他身后的同事们,看到他点了通过的按钮之后就已经散开了。

  毕竟大家是对论文本身感兴趣。

  不管乔喻的证明能否被数学界主流所承认,但没人怀疑乔喻论文的价值。

  事实上就目前来说,乔喻发表的每一篇论文价值都很高。这里的价值,当然指的是那些充满想象力的数学方法跟技巧!

  是的,每一篇!哪怕再苛刻的数学家都不可能质疑这一点!

  这也是乔喻还如此年轻,发表的论文也并不算多,那些顶级期刊的主编跟编辑们就开始找乔喻约稿的原因。

  同理,这大概也是不管是燕北大学还是华清大学又或者乔喻本人并没有对外官宣,但乔喻宣布解决了黎曼猜想这个消息在不到一个小时内,就开始在世界范围内疯狂传播的原因……

  从路易马丁点击了通过那个按钮开始,世界数学圈顿时热闹起来!

第185章 超豪华审稿阵容

  老人将论文发表在arXiv上时大概是京城时间下午五点左右。这个时间大概是法国时间夏令时上午十一点。

  路易马丁大概是法国时间早上十一点四十分在arXiv后台通过了这篇论文。此时是美国东部时间凌晨五点四十。

  是的,这个时间点的洛特杜根还在睡觉。普林斯的顿四月正处于春季,凌晨这个时候正是睡的最香的时候。

  急促的电话铃声把洛特杜根从睡梦中惊醒。事实上惊醒的不止是他,身边的老伴气愤的一脚踢到了他的身上……

  “该死的,杜根教授,你就不能在睡觉的时候让那部该死的电话保持安静吗?”

  大脑被强制唤醒的洛特杜根愤怒的拿起了放在床头柜上的电话。

  是的,他明明也是被吵醒的受害者,不但不能抱怨,还要被踢一脚,特么这找谁说理去?

  很想骂人,但拿起手机看了眼号码,竟然是皮埃尔德里尼打来的,顿时又熄了骂人的心思。没办法,这人比较厉害,不太好骂。

  最重要的还是洛特杜根很了解皮埃尔,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他绝对不会在这个时间给他打电话!

  于是洛特杜根飞快的从床上爬了起来,随手披上一件外衣,拿着手机走出了卧室才接了电话。

  没办法,洛特杜根更了解自己的妻子。他如果敢在床边接电话,那个女人可能真会直接把他踢到床下面。

  不对,不是可能是肯定。

  “皮埃尔,你最好是真有重要……”

  洛特杜根话还没说完便听到皮埃尔德里尼的声音冲进他的大脑。

  “乔喻宣称解决了黎曼假设,论文已经发表在了arXiv上。”

  好吧,一句话就让洛特杜根忘了刚才想要抱怨什么。

  喃喃道:“解决了?就解决了?还直接发在arXiv上?这么犀利?”

  “对,用他的方法。我刚刚大概研究了一下论文综述跟最后的引用文献!该死的,但我还没看完他在JAMS上发表的论文。

  就是关于黎曼猜想在广义模态空间的几何化映射的。可以预见证明过程很多部分应该引用了那篇的结论。在读完那篇论文之前,无法确定是否是正确的!”

  听到这句话洛特杜根眉头都拧到了一起。

  该死的JAMS,乔喻的论文应该发在自家的《数学年刊》才对!

  JAMS什么档次?乔喻糊涂啊!

  “明白了,我这就跟乔喻联系。这篇论文应该投给我们数学年刊才对!JAMS可没资格刊载这篇论文!不过你觉得乔喻是正确的吗?”

  洛特杜根问了句。

  “我不知道。正如我刚才说的,我得先看完上篇论文之后才能给出意见。但有一点我很肯定,到目前为止,他还没错过。”

  对哦,还没错过!

  这句话让洛特杜根有片刻的恍惚。

  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啊,接触的都是最前沿的一线课题,最难能可贵的是,竟然到现在都没人挑出一点点错误来。

  这才是最逆天的。

  要知道许多成名已久的学者写出的论文,都能被挑出一堆的小毛病。这几乎是难免的事情。

  有些错误是过于自信,有些错误是思维难免陷入误区。比如用到了一个根本没在论文中出现过的方程,这些都非常常见。

  但乔喻不一样。

  他投稿的每篇论文质量都极高。许多大佬级审稿人都是拿着放大镜去寻找错误,都寻找不到。

  而且论文中显然这种词用得也不多。倒是做讲座的时候比较喜欢用。

  这种强大的统治力太可怕了!

  妈的,为什么这孩子不肯来普林斯顿呢?

  想到这里,洛特杜根突然说了句:“如果最后证明他是对的,今年的菲尔兹奖?”

  “毫无争议!”皮埃尔德里尼的语气听起来就很坚决。

  “他才十七岁。”

  洛特杜根感慨了句:“如果真成功的话,我相信以后不会有人能撼动最年轻菲尔兹奖获得者的称号了。”

  “好了,不跟你说了。我就是通知你这个消息,我要先看论文了。今天我很可能会睡不着觉了。”

  洛特杜根没再说什么。

  挂了电话之后,也懒得管时差了,直接从手机通讯录找到了乔喻的电话,然后拨了过去。

  已经顾不上用别的电话省那点国际长途的费用了。证明了黎曼猜想的论文,而且还很有可能是正确的,这发表在谁家,谁家期刊影响因子起码要升1个点。

  尤其是这篇论文绝对不能发表在JAMS上。毕竟JAMS上已经有一篇前置性的论文了……

  如果这篇论文也发表在JAMS上,毫无疑问最近好几年,JAMS肯定会成为数学顶刊里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

  然而他似乎晚了点,因为当他拨过去之后,乔喻的电话处于占线状态。

  好吧,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他宣布证明了黎曼猜想,现在电话也肯定会被打爆。

  不过洛特杜根还是感觉颇为紧张。万一被戴维卡特先打了乔喻的电话,或者其他几位主编先打通电话,让乔喻答应了他们……

  刚才洛特杜根还想把打电话扰他清梦的人给骂一顿,但现在洛特杜根只恨皮埃尔德里尼给自己打电话太晚了,为什么不更早点。

  当然现在他也只能一遍遍的打电话,好在两分钟后,就在他考虑是不是干脆直接给田言真打个电话的时候,电话终于接通了。

  “你好,杜根教授。”

  乔喻清脆的声音,此时在他耳中犹如天籁。

  “哈,乔喻,恭喜你,我注意到你在arXiv上上宣布证明了黎曼猜想!”

  “是的,杜根教授。不过不是宣布,就好像我刚才跟其他人说的那样,我很肯定我是正确的!我的证明过程完美无瑕。”

  “额……”那自信满满的语气跟措辞,差点把洛特杜根给整不会。

  主要是他平时接触的那些大数学家,哪怕再骄傲,在这种问题上,也会稍微谦虚一下。

  当然,洛特杜根也不是想说乔喻不够谦虚。事实上,相对于内敛的华夏人,西方人更不喜欢谦虚,但乔喻这句话,太过西方了……

  “好吧,那你打算把稿子投到哪里?我建议你投给我们数学年刊。你知道的,我能帮你找到最专业最高效的审稿人!

  另外我不但会亲自去帮你盯着那些审稿人的进度,只要你的论文通过了他们的审核,数学年刊会为你的这篇论文出一本特刊!

  是的,一本特刊!在完成了所有流程之后立刻发布,而且目前来说很可能只收录这一篇论文!你应该知道的,这在数学年刊历史上也是极为罕有的事情。”

  洛特杜根一口气说道。

  当然这番话也没撒谎数学年刊历史上的确出过特刊,为了纪念一些数学里程碑事件。

  比如当年佩雷尔曼证明庞加莱猜想。

  虽然佩雷尔曼的工作虽然没有直接发表在数学年刊上,但围绕他证明的几何化猜想,有多篇论文被集中发表在当年的特刊上。

  总之,数学年刊会以较大篇幅集中报道一些重大的数学事件。

  但整个特刊只有一篇论文的情况还是很罕见的。起码在洛特杜根印象中还没有过。但毫无疑问的是,黎曼猜想配得上这个待遇。

  “咦?你们说的都差不多啊,哈哈!不过杜根教授我刚刚拒绝了两位编辑,你猜为啥?”

  “啊?好吧,我猜不到,但我相信以我们之间的关系,你肯定会在数学年刊发表的。”

  “哈哈,你猜对了,杜根教授。我告诉了他们晚了一步,因为我已经投给了数学年刊了。难道你没先去看看后台投稿系统吗?

  其实我并不是这么着急但我的导师跟袁老很着急。另外你刚才答应我的那些条件,我都记下来了!如果你做不到,下次我可就不投给你了。”

  这句话让洛特杜根如吃了人参果般舒坦,真的,整个人瞬间就通透了。

  “相信我,乔喻,这绝对是最正确的选择。等到上班时间……不,我现在就打电话给高等研究院那些教授们。

  放心,我一定会督促他们以最快速度审核,并给出审核意见的。当然这段时间请你一定要保证通讯顺畅,因为我相信他们肯定会有很多问题。”

  洛特杜根志得意满的说道。

  现在他觉得自己是《数学年刊》历史上最伟大的主编,没有之一。

  瞧瞧人家主动找上门都没用。世界上最有前途的数学新星主动将这个世纪目前来说最伟大的论文投给了他,这认可度到顶了!

  “好的,杜根教授,我答应了导师会每天都看邮箱的。当然给我打电话也行,但一定要注意时差。嗯,说到时差,现在你那边应该还很早吧?”

  “不不不,已经快清晨六点了,不算早了。好吧,我先去帮你找审稿人了!”

  “好的,再见,杜根教授。”

  “再见!”

  ……

  挂了电话,洛特杜根立刻披着衣服走进了书房,打开电脑,进入系统后台,果然很快便找到了乔喻的论文。

  大概浏览了一遍之后,洛特杜根又把电话拨给了皮埃尔德里尼。

  刚刚这家伙专门打电话给他,想要表达的意思不就是这个吗?

  现在他可以很荣幸的成为审稿人之一了。

  好吧,洛特杜根当然知道,哪怕乔喻投了其他期刊,大概率也会找皮埃尔德里尼做审稿人之一,但哪有给自家期刊审稿那么舒服?

  很快对面便接了电话:“这么快就回电话,看来是没成功?”

  “哈哈,皮埃尔,你猜错了!你应该现在就打开邮箱看看,我已经向你发出了审稿邀请。恭喜你。如果最终你确定乔喻是对的……

  是的,如果是他是正确的,你就成为了二十一世纪目前为止最伟大论文的审稿人之一。虽然并没有什么奖励!”

  “听起来这个成就还不错。不过你要做好心理准备,正如我之前说的,要审核这篇论文还需要先读完那篇前置性论文。

  所以时间上不可能那么快的。希望你没有向乔喻做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承诺。对了,你打算为这篇论文找几位审稿人?”

  洛特杜根思考了片刻后,说道:“八位,你觉得够了吗?”

  “十位到十二位吧!很多证明环节做双重验证我觉得是很有必要的!”

  “那就十二位!该死的!看来我还需要找很多人才够!你有什么推荐?”

  这绝对是幸福的烦恼。

  如果是普通论文当然不需要这么多审稿人,但毕竟这是一篇证明了黎曼猜想的论文。影响深远,必须要多领域的顶尖专家独立确认其正确性,才可能服众。

首节上一节254/3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