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学霸 第260节

  “当然,卢卡斯,我明白的。菲尔兹奖的评审委员会不可能无视黎曼猜想,哦,不,现在应该是黎曼定理的地位。所以乔喻今年就能够拿到菲尔兹奖,对吗?”

  “是的,看来你还算清醒所以你现在明白我为什么要你尽量促成跟乔的合作了吧?但你看看你做了什么?

  你浪费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告诉过你利用好你跟乔都是华夏人的机遇,跟他搞好关系,我不明白你那莫名其妙的优越感是哪里来的。

  难道就因为他年纪小让你觉得不好意思吗?如果是这个原因,那你可就太愚蠢了!真的,我本来一直觉得你是个聪明人,知道孰重孰轻!”

  卢卡斯艾森这一通说教让弗兰克只觉得有口难言。

  他很想对卢卡斯艾森说一句“因为老子是乔喻他爹!而且他都还不知道这件事!”但终究还是没说出口。

  弗兰克倒不是担心年少时那些风流韵事被卢卡斯知道。事实上到了他现在的地位,这种事被曝光出来问题也并不太大。

  主要是当时处理的方式并不妥当,很有几分抛妻弃子的味道。卢卡斯又是那种自诩很注重家庭的人。

  最重要的是,从对于华夏文化来说,他当时的这种行为不太对。如果贸然跟乔喻相认,他怕跟乔喻反目成仇。

  事实上从乔喻在arXiv上宣布证明了黎曼猜想开始,最近他每一天都在煎熬。

  而且心态特别复杂。

  一方面他希望乔喻是对的,不管如何,他已经确定了乔喻是他亲生儿子。

  另一方面他又不希望乔喻真这么厉害,弗兰克是真怕乔喻知道了当年的事情,说不定会报复他。

  毕竟这些年乔喻一直跟他妈妈一起生活,弗兰克不知道乔曦是怎么跟乔喻说他的,但想来乔曦不会说他什么好的。

  被一个十七岁就解决了黎曼猜想的数学天才拦路,弗兰克觉得他在数学这块大概会前途无亮,毕竟他是真知道学阀在这个时代能有多大能量的。

  乔喻又恰好已经拥有成为一代学阀所需的所有要素。妈的,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此时还特么要面对卢卡斯毫不留情的质问……

  弗兰克后悔了!非常后悔!

  如果当年他不是选择出国,哪怕他从麻省理工毕业之后,回国找到乔曦,认个错再承担起抚养责任,自己把乔喻给培养出来……

  只要想想当初如果他这样选择,未来会有多光明,弗兰克便恨不得抽自己两个耳光!

  老天原本给了他一条通天捷径,结果他却选择了在捷径背后那条路。

  可惜了,人生没有如果,所以他现在面对卢卡斯的质问,无言以对。

  当然就算有话说,他也不会说的。弗兰克知道卢卡斯艾森的性格,这是个刚愎自用的老头。

  如果他开口辩解只会让这个老头更加气愤,然后冒出一堆更难听的话。偏偏他现在没有选择,还得依靠卢卡斯帮他铺路。所以只能忍受这种数落。

  “对不起,卢卡斯,让失望了。但你知道的,想跟乔喻合作的人太多了。我并不是没有尝试,但被他拒绝了。”

  “哼……你好自为之吧!连自己的优势都不会利用,你让我怎么帮你?”

  说完,卢卡斯艾森便气咻咻的挂了电话。

  另一边,弗兰克听着电话里的忙音,脸色明晦不定。

  有很多事情需要考虑,比如即将召开的世界数学家大会上,他该以什么态度去面对乔喻?

  尤其是他还听说乔曦现在竟然还被袁正心收入门下,也不知道世界数学家大会乔曦会不会去,如果去了万一碰到还认出了自己……

  但又不可能不去参加这次会议,毕竟这次大会虽然他没资格做全场报告,但是已经确定了他是要在分会场做三十分钟报告的,这种机会他也不可能放弃。

  毕竟就算拿不到菲尔兹奖,未来他还有阿贝尔奖、沃尔夫奖可以憧憬,总不能不去这种四年一次的顶级大会上刷脸吧?

  愁人!

  ……

  华夏,华夏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卢岩湘也在犯愁。

  当然,他其实没有弗兰克那么愁。但是看到普林斯顿的公告还是难免苦恼……

  真被认可了啊!

  只能说张元翎那家伙有伴儿了。只是卢岩湘是真想找人说说道理,乔喻直接拿解决黎曼猜想这么大的问题申请项目,他给拒了有问题吗?!

  这特么有问题吗?!

  黎曼猜想没解决之前,谁敢相信一个十多岁的少年真能把这个问题搞定,还让一个超豪华审稿团队无话可说啊?

  最可气的是,他打电话给张元翎诉苦,这家伙竟然来了一句:“哎……卢院士,咱们的情况可完全不一样。不能混为一谈。

  毕竟当时乔喻那个项目是他自己撤回的,我只是提了几个问题,并没有否定的意思。但你这个情况不一样,你是直接把他的项目否了啊!”

  听听,这个姓张的特么说的是人话吗?!这个世界还有没有人能讲道理了?!

第190章 高端访谈

  洛特杜根的速度很快。

  虽然新加入了一些内容,但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完成了校对跟排版,第三天就印出了特刊,并同步在官网更新。

  正式版论文跟原始论文还是有差距的,补充了一个定理,提出了三个新猜想。

  数学的发展其实就是这样,数学家们在搞定一个问题之后,就会发现后面还有一堆的问题在等着他们。这才是数学的常态。

  所以每一个难题的解决都是数学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事件。

  具体到黎曼猜想其意义大概就是对素数分布、密码学和现代数学的深远影响。

  尤其是对RSA,ECC,这类主流加密方式。素数分布规律如果能用乔喻的方法,进一步的精确量化,意味着能有新的质数生成算法。

  哪怕ECC加密主要依赖于椭圆曲线的离散对数难题,但黎曼猜想的证明依然可以改进对数域性质的理解,并影响选取安全椭圆曲线参数的方式。

  总之,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当乔喻的方法被吃透,计算机算法界大概率会有一次新的革新。产生许多新的更有效的算法。

  当然也可能有人会找到破解现有各种加密算法的方法。

  科学就是这么发展的,工具没有善恶之分。被记录下来的,无非是数学家在其中的贡献。

  针对具体的人来说,各有各的想法。但对于大环境来说,大概就是提气……

  没办法,乔喻又又又又又上热搜了!还是各种类型的热搜。然后火的一塌糊涂。

  如果说这次跟前不久的热搜有什么不同,大概就是这次官媒直接下场了。

  当然官媒下场跟自媒体就不一样了。不但直接在七点开始的新闻里,引用了普林斯顿官网上的新闻,还神通广大的直接采访到了好几位审稿人跟乔喻的导师田言真。

  这也让乔喻解决黎曼猜想这条新闻,霸占七点新闻里的时间比上次更长,足足两分钟。

  乔喻上次上七点新闻,还是因为在世界代数几何大会上做开场报告。

  那次新闻里,主要受益的还是星铁一中,被提到了整整三次。这次自然就是燕北大学跟燕北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了。

  同样两次上七点新闻最大的不同还是上次的新闻里,只是用了乔喻在大会上做报告的视频,这次乔喻也在新闻里跟田言真一起露了个脸。

  而且给了乔喻近四十秒的镜头,其中有二十多秒还是近景镜头。

  没办法,这次可不止是七点新闻提到了乔喻,甚至连主管外交单位的例行记者发布会上,都提到了他。

  “我们已经注意到,华夏年轻数学家乔喻同学在国际数学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功解决了黎曼猜想。

  这一发现不仅标志着基础数学领域的一个伟大突破,也充分展现了华夏青年在全球科学研究中的潜力和智慧。

  乔喻同学的成功离不开他自身的努力和卓越的天赋,也与我国教育体系对基础学科的重视、社会各界对青少年科学研究的支持密不可分。

  华夏政府对此表示衷心祝贺,同时希望这一成就能够激励更多青年投身基础科学研究,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

  这几天只要打开各种小视频软件,把这段专门剪辑出来的视频到处都是。

  没啥别的原因。乔喻真就是华夏土生土长培养出的数学家。自然怎么宣传都不为过。

  对于乔喻来说,他本以为搞定了黎曼猜想,就代表着他能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暑假。

  接下来他只需要按部就班的把他的计算平台处理好就行了。但显然,事情并不像他想的那样。

  事实上,证明了黎曼猜想之后,乔喻突然发现他更忙了。

  ……

  论文正式发布第二天,一大早乔喻就接到了田言真的电话。

  “今天你不要出门了,有一个专访。总台的节目主持人跟团队大概九点就会过来。”

  “啊?今天我还打算去华清那边的机房看看。再说昨天不是接受过一次采访了吗?怎么又要来啊?”

  “上次是七点新闻,这次是总台策划了一期高端访谈,属于一对一的专访。怎么?你还不高兴?我跟你说这个高端访谈之前采访的都是各国政要。

  科学界有资格接受专访的起步都是那些诺奖获得者,世界知名的科学家。总台愿意为你专门做一期,你就偷着乐吧。我都还没上过这档节目。

  总之你现在赶紧起床,打扮得精神点,然后去吃个早餐之后就到我办公室。我最迟八点十分左右就会过去。”

  好吧,没辙了。

  昨天接受采访之后,田言真还在跟他商量着要不要在去世界数学家大会之前,在燕北大学做一场报告会。

  除了讨论乔喻的论文之外,还要讨论乔黎曼定理时代数学的发展方向。

  大部分内容都需要乔喻去思考。然后被乔喻拒绝了。

  理由是马上就是世界数学家大会了,这个时候邀请人家大老远的来华夏一趟,舟车劳顿的没什么意义,还不如去大会上随便讲讲算了。

  当然乔喻其实也不是为其他人着想,主要是他最近两个月他实在被那些审稿人折腾得精疲力尽,现在再聊这篇论文都想吐了……

  如果近期在燕北大学召开一次报告会,意味着田言真跟袁正心又要邀请成堆的老爷爷们过来,大家又围着他讨论一堆的问题,乔喻觉得那样人都会疯了去。

  最重要的是,现在邮箱里已经有一堆的邀请函了。全国只要自觉数学专业还可以的学校跟数学研究所,都向他发出了邀请去做讲座。

  乔喻给出的拒绝理由是自家导师说了,接受其他单位的邀请去办讲座或者研讨,要等先在燕北大学办了首场报告会再说。

  所以如果燕北大学的报告会办了,那一堆的邀请也要处理。总不能人家那么诚挚的邀请全部拒绝了……

  就算乔喻想这样,田言真跟袁正心也不肯的。毕竟国内很多向他发出邀请的单位,都是他的师兄们。国外发出邀请的一些单位,很多也跟田导跟袁老的关系还可以。

  总之,乔喻觉得在暑假之前报告会是万万不能办的。只要办了就意味着他这个暑假又毁了!

  不过接受专访这个事情乔喻还是不太抗拒的。毕竟这块他有经验,在星城的时候就接受过晚报的专访,套路他都懂。

  采访者会把预设的几个问题先告诉他,让他心里有个底,然后在采访的时候,根据提问回答就行了。

  虽然一个是地方报社,一个是总台节目,但乔喻觉得过程是大差不差的。田导让他提前过去,大概率是负责采访的记者已经联系上了导师,把问题发给他了。

  但乔喻觉得他其实不需要害怕说错话。全世界对于未成年人的容忍度都是很高的。而他还不到十八岁,一句“他还是个孩子”,轻罪都能免了,说错两句话,更应该不会有人跟他计较。

  唯一可惜的是,未成年的挡箭牌只能再用八个月了。每次想到这个事乔喻就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时间真是过的太快了,一晃眼,他竟然都快成年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对于其他数学家来说,大概都在期待着乔喻赶紧成年,不然一对比,就显得好像大家都是废物。

  总之虽然田言真专门打来了一个电话让他早点起床,但乔喻还是懒懒的先拿起手机瞄了眼。

  昨天的微信一如既往的热闹。

  从普林斯顿官方网站发布官方声明,认证了他的论文通过审稿人审核之后,他的微信一直都很热闹。

  一堆人都冒了出来,但似乎昨天尤其热闹,因为就连曾经十三班的班级群都在不停的@他。

  这帮人虽然大概率不知道黎曼猜想是怎么个事,但他们都刷到了外交发言人对他的评价……

  然后一帮人就在群里讨论上了。群里全是之前初中时,他们跟乔喻的一系列交集。

  “妈的,我跟班上那些傻逼说乔喻当年还帮我写过检讨,那帮傻逼竟然还不信!@乔喻,你出来帮我做个证啊!”

首节上一节260/3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