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就存在一个问题,量子系统的状态空间随粒子数呈指数增长,而经典电子计算机的资源增长是线性的。
模态公理体系的出现,尤其是乔喻证明了黎曼猜想的方法,让他们发现在乔喻提出的广义模态公理体系下,能够简化许多问题。
因为乔喻这套体系恰好广义模态公理体系能够对复杂的高维空间进行几何化和结构化处理。尤其是通过模态路径和模态密度函数,可以简化对随机矩阵中高维态演化的理解。
但这需要完成一个核心的理论证明:即是否在新的边界条件或高维空间中,模态空间和随机矩阵的映射能够保持同样的严谨性。
如果能证明这个问题,就能将广义模态公理体系引入到这项工作中。只要完成了理论方面的证明,就能直接拉项目了。
还是个很大的项目。
量子计算机的硬件研究投入巨大。如果能搭建出一个新的超算平台,直接用于模拟量子计算,意味着许多科技公司几十上百亿的投入。
哪怕现在这些教授吸引到的研究资金并不多,也有两、三百万了,还是美元。
当然背后的投资者也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想要拿到更进一步的投资,就得快速拿出可验证成果。
聊了两个多小时,乔喻也已经了解了目前大概的进度。主要研究进程还停留在理论阶段。
实际应用方面,甚至还不如IBM开源的Qiskit项目。不过话又说回来Qiskit主要是做可视化的量子电路设计,在经典计算机上运行量子电路的模拟。
具体的量子硬件执行还需要通过IBM提供的平台,在量子处理器上运行量子计算任务。
这些科学家的构想则是让经典超算平台完全模拟量子计算行为,这中间区别很大。
所以如果成功,就意味着无需依赖量子硬件,可以彻底改变整个量子计算行业的格局。
乔喻的广义模态公理体系的优势在于,能够比传统方法更高效的模拟复杂量子行为,通过对模态空间动态映射跟压缩,对存储跟计算进行优化。
尤其是利用模态空间的分布式计算架构,来实现更高效的并行计算。
了解的差不多了,乔喻思考良久之后决定给今天这些科学家们上一课。
“各位教授,你们的想法跟进度我差不多都了解了。这个课题的前景我非常看好,如果你们需要的话,也许我可以在明天的报告上提一句。
不过你们的研究我就不参加了!正如刚刚我说的,我暂时没有那么多精力投入到这项需要长时间进行技术攻关的研究方向上。
但我可以针对一些理论性的问题为你们提供帮助。嗯……我有一位老师,叫薛松,他正在做群论的广义模态推广。
以我对量子计算的认知,群论本就是其核心工具,量子态跟具体的量子操作,都能用群的表示和结构来描述。
而且模拟量子态时,模态压缩也可以用相关的群论工具实现。比如利用动态群表示的对称性来减少存储需求。
所以我可以把他介绍给你们。相信在薛教授的帮助下,也能够帮助你们尽快的完成理论方面的推导过程。至于我就不加入这个项目了。”
是的,乔喻不打算掺和这些教授的研究。这样等回了华夏之后,完成了理论层面的推导,他就能理直气壮的去申请这个项目的研究经费了。
开什么玩笑?
如果真能搞定超算平台量子化的模拟,他的细雨科技服务平台就能迎来一个跳跃式的发展。
尤其是如果真能解决量子因式分解的难点,能够在自家平台上高效运行Shor算法,BBC之前的报道不但成为了现实,还得管他叫爸爸……
毕竟这年头主流的加密协议、加密密钥跟电子签名技术,都还是利用RSA或ECC。
如果模拟的量子计算平台能极为高效因式分解,就意味着所有这些密钥都能被轻松破解。
这更意味着整个行业的安全标准要重新制定,谁家能给出对抗技术,谁家就是未来金融安全标准的制定者。
到时候全世界的金融服务商都得排着队交保护费。唯一的问题是,这个项目不是他一个人能玩的转的。
甚至不是他随便组建一个团队就能玩的转的。所以回去之后必须得申请国家项目。
郑希文给他上完课之后,乔喻也已经意识到这种项目真要能研发成功,背后没人撑着肯定是不行的。
当然如果真能完美模拟量子计算,受打击的可不止是整个金融安全体系,更是有积极意义的。
毕竟能够高效运行Shor算法,意味着也能高效运行Grover算法。这意味着只要接入了金融系统就能快速识别各种无数的资金流动路径。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代表着可以同时盯着几十上百万个账户,把每一笔异常资金的流向都梳理得明明白白,还能支持实时更新。
其实都不用郑希文教,乔喻现在用脚趾头想都觉得这种能撩拨得一个大国不惜干上一仗的技术不可能掌握在个人手上。
起码不可能掌握在现在的他手里,不然就是在作死,耶稣来了都救不了那种。
对于乔喻的选择,专门邀请他过来聊聊的数学家们还是很遗憾的。
没办法,他们总不能逼着乔喻去做他们看好的项目。说实话,别看刚刚的沙龙,大家说得热火朝天,但这个项目能不能成,其实大家心里都没数。
说白了,如果不是之前用的诸如稀疏矩阵、张量网络、蒙特卡罗、低秩近似、变分量子模拟等等方法,效果都很不好,他们也不会考虑到把乔喻拉到这个大团队里。
本来就是一个双向选择题。
只是跟乔喻一起到了电梯里,会议中一直没插上话的陈卓阳忍不住说了句:“小师弟,我感觉他们说的很有搞头啊。”
乔喻瞥了眼一直跟在他另一边一直一言不发的郑希文,然后给陈卓阳上起课来。
声音不大,但身边两人肯定能听到。
“你听他们吹!这个项目有多难你心里没点数吗?这是他们那点经费能搞定的事吗?”
陈卓阳立刻不说话了。
他刚才那番话是建立在对乔喻有着无限信心基础之上的。既然乔喻都说很难,那难度大概真就无限大了。
不过等下了电梯,乔喻又主动说道:“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个项目是真很有搞头。毕竟要是真能用超算模拟量子计算,金融系统安全能领先别人一个代差。
而且这个理论如果做出来,在模拟计算方面的技术也能突飞猛进,对研究新材料、搞航空航天技术,比如登月这些都极大帮助啊!
现在人家都已经开始这项研究了,如果万一他们真成功了,我们可就要落后了。这可不是个好消息。”
陈卓阳皱了皱眉头说道:“不是,小师弟,你刚才不是还说他们这个课题很难,基本上不可能成功吗?”
乔喻瞪了陈卓阳一眼,说道:“我什么时候说基本上不可能了?我是说他们现在那点经费很难。但有老薛加入,有咱们的广义模态公理体系的帮助,说不定就成了呢?
而且有难度才有挑战性啊!比如黎曼猜想难不难?我不一样做出来了?不行,你记得提醒我,回去之后我要申请这个项目,一定要争取比他们先做出来。”
“啊?”陈卓阳呆住了,下意识的问道:“那既然你打算做,干嘛不跟他们合作?”
乔喻眨了眨眼,他现在都分不清陈卓阳到底是故意给他当捧哏还是真没反应过来了。
于是语重心长的说道:“这么重要的项目,如果我有信心带着咱们自己的团队做出来,干嘛要跟别人合作?
你要这么想,我把老薛介绍给他们,如果他们真聊得来,就说明咱们的广义模态公理体系真的有用。
这样我既可以从老薛那里轻松打听到他们的研究进度。又比他们更熟悉这套体系,研究进度岂不是肯定能比他们快?”
陈卓阳愣住了,下意识的喃喃道:“小师弟,你这好像不太厚道吧?”
乔喻严肃的反驳道:“什么叫不厚道?你想什么呢,陈师兄。他们就拿一个PPT忽悠人啊,这有什么不厚道的?
你应该理解为我这是给他们上了一课,拿一个PPT就想忽悠学术界新秀不只是不道德,还是有风险的。”
意识到小师弟又在耍宝的陈卓阳无语了,半晌才说了句:“那个……人家好像也没拿PPT出来。”
“看吧,我就说他们不上心,忽悠学术界新秀甚至都不愿意花点时间做个PPT。别纠结这个了回去提醒我一声就行了。
咱们上午还要去哪来着?对了,田导那边到底忙完了没?怎么感觉田导现在比我还忙呢?这不科学啊!”
第197章 开幕式的颁奖典礼(上)
国际数学家大会正式开幕的前一天,乔喻过得的确非常充实。
跟三个小团体见面,聊了一些关于广义模态公理体系被提出后的数学发展。然后又跟国际数学联盟的结构委员会学者们聊了聊明天的开场报告。
中午一直都没见到面的田导终于出现了,跟他见了一面,聊了几句,下午就又去找老熟人了。
能看出田导现在在世界数学界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不过最让乔喻开心的还是费城时间下午四点多点,他便收到消息,袁老跟乔曦也到了。
消息是郑希文告诉他的。当时乔喻正在跟结构委员会的数学家们在会议室里聊着。
郑希文直接给他递了张纸条,写着袁老跟乔曦已经顺利抵达酒店。
从这一点乔喻就能看出老郑的团队果然是很专业的。明明一直都跟在自己身边,但周遭的情况都了解的一清二楚。
耐着性子跟结构委员会这些数学大佬们聊了一通之后,下午五点准时散会。
其实来场报告上要讲的内容早就已经提交给组委会了,今天的见面与其说是做学术交流,不如说是一帮大佬们集体到数学界这位传奇新秀面前来刷刷刷存在感。
这一届IMU结构委员会的委员,只认识一位,也是唯一对外公开的结构委员会主席皮埃尔德里尼,其他人都是第一次见面。
辞别了这些第一次见面的世界数学大佬之后,乔喻便直接去找了袁老跟乔曦,两人也是由组委会安排的房间。
虽然袁正心并不会在这次会议上发言,但毕竟他在世界数学界的地位摆在那里。
这么说吧,到目前为止同时拿到菲尔兹奖、沃尔夫奖跟克拉福德奖的数学家总共就只有两位。
一位就是这次结构委员会的主席,皮埃尔德里尼,乔喻刚刚见过。另一位就是他的师爷爷袁正心了。
能同时拿到这三大奖的确很不容易。当然未来肯定还会有。毕竟沃尔夫奖属于那种盖棺定论的奖项,获奖者无一不是数学某个领域的资深人物。
所以一般都是数学家上了年纪之后才颁发,代表着其在数学界的地位不可撼动。
也就是说对于数学家而言,年轻时候拿到了菲尔兹奖代表着在某个领域做了突破性贡献。但还需要几十年的学术积累,保持高度活跃跟持续创新。
等到晚年的时候才能拿到一枚沃尔夫奖章。
至于克拉福德奖,因为涵盖了多个学科,除了数学外,还有天文、生物、医疗等等,能碰中正好拿奖不止要有实力,还需要一点运气。
比如研究成果正好在克拉福德奖评审数学奖的周期内,不然这个周期内的研究成果正好拿了其他数学奖项,等到克拉福德奖评数学奖的时候大概率就会错过了。
毕竟这种世界知名奖项的评审委员会会趋于平衡因素,一般不会就同一研究成果连续给人颁不同的奖。
比如乔喻因为他现阶段所有的贡献,拿到了菲尔兹奖,如果明年正好是克拉福德奖数学奖的评审年,乔喻又没有新的研究成果,那么这一年肯定就拿不到克拉福德奖了。
毕竟国际数学界已经对你的贡献奖励过了,自然要把机会让出来给其他人。
所以想要把三大奖都拿到手,对于数学家而言需要的就是持续性的输出,得不断的有新东西拿出来。然后让那些高傲的评审委员会不得不捏着鼻子把奖金颁发出来。
当然这是乔喻在听袁老讲国际大型数学奖评审规则时的想法。他还记得当时袁老特别交代他,要矜持点别什么奖都去领。
尤其是一些为了自抬身价的垃圾奖项。往往会邀请那些知名的数学新秀。
嗯,对此乔喻的想法是,那些不知名奖金又少的奖项,他肯定是不会去的。
……
从会议中心赶到酒店,让乔喻开心的是,袁老跟乔曦就跟他住在同一层。
不过这个时候袁老正在招待客人,乔曦也被叫了过去。
按道理这个时候乔喻去拜访不太礼貌。不过乔喻可不在乎这些。
毕竟他是孙子……
还是一位让爷爷感觉骄傲的孙子。
其实袁正心本来并不打算参加这次会议的。老人这一辈几乎什么都见过了,是否参加这次会议其实无所谓。
更别提现在年龄大了,一路又舟车劳顿的。
如果不是乔喻确定拿到菲尔兹奖的话,他也不会专门来这一趟。
虽然对外今年所有奖项的得主都还没有公布,但这并不包括获奖者。
为了保证获奖者能来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并领奖,委员会往往会在会议开始之前几周就联系获奖者,确保他们能腾出时间来领奖。
只是委员会要求获奖者暂时保密,不要到处宣扬。虽然乔喻接到电话晚了些,但也提前了半个月就知道了自己会拿奖。
这也是他因为田言真一句话就放弃了回星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