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学霸 第274节

  糊涂啊,袁老……

  就是因为是孩子所以不能溺爱,该骂的时候还得骂,不然不成器……好吧就算成器了也得骂,不然容易飘……

  可惜没人能听到郑希文的心声。

  袁老发话后,田言真只是看了老人家一眼,便干脆的闭上了嘴巴。

  气氛也开始变得极好,老人家已经拉着乔喻,在菜单上挑了起来……

  不过仔细想想,其实田言真也没办法。

  真要说起来,桌上坐了三位数学家,其中两位是菲尔兹奖获得者,就他不是……

  也就是下午还要开会,中午这顿饭相当于家宴,不然刚才他都不会说乔喻那么多。

  可惜了……

  ……

  同一时间,会议专门提供的冷餐会上,弗兰克心不在焉的在餐桌旁将一块三明治放入餐盘,突然听到有人喊他的名字。

  “嗨,弗兰克。”

  弗兰克扭头看过去,便看到丹尼斯正朝着他走来。

  如果说此时弗兰克最不想看到的人是乔喻,那么丹尼斯就是他第二不想看到的人了。

  毕竟对方有收获,但他却没有。

  只是曾经是合作伙伴,人家专门跟他打招呼,他也只能露出一个笑容。

  “嗨,丹尼斯,恭喜你。”

  “哎,没什么好恭喜的,想想乔吧,我的成果不值一提。对了,你看到乔了吗?”

  “没看到,他应该是去庆祝了吧?我退场的时候好像看到他们从另一个通道直接回酒店了。”

  弗兰克随手指了指对面。

  他是真看到了,早上的开幕式结束后他就一直在人群中注意着乔喻的动向。

  主要是他不想跟乔曦正好碰上。

  “难怪我们找了他一圈都没看到。哎,本以为下午有他的开场报告,他会来餐厅吃饭的。”

  丹尼斯颇为可惜的说道。

  “哦。你找他做什么?”

  “我构思了一个新的项目想邀请他一起合作。你知道的,他的广义模态公理体系很吸引人。”

  弗兰克突然觉得自己嘴就不该贱那一下。

  “你可以给他发邮件,约一个时间。”弗兰克随口说道。

  “别提了,他最近太忙了,我根本约不到时间。我本想能当面说服他的。看来只能问问潘了,希望潘能帮到我们。”

  丹尼斯耸了耸肩,无奈的答道。

  “好吧,不用急,会议还有好几天,他不会天天都这么忙。”

  “啊?你还不知道吗?乔明天或者后天就要回华夏了。说是还有些重要事情,他不会等到闭幕式。至少他邮件里是这么说的。”

  “哦?”听到这个消息,弗兰克有些失神。

  这么早就要走了?他还没想好要不要跟这家伙见上一面呢!

第200章 你们的钱呢?

  下午,依然还是之前的会场,依然是几千人座无虚席,台上依然是乔喻。

  国际数学家大会第一天下午安排了两场主场六十分钟报告。由乔喻来做开场报告。

  最年轻的菲尔兹奖获得者,并解决了世界难题黎曼猜想,除了太过年轻,还是本科在读外,其他没任何毛病。

  而且这也难不住主持人。

  一句“乔喻博士”直接解决了被记者纠结的痛点。事实上之前普林斯顿也是这么干的。

  等弗兰克来到会场的时候,很敏锐的注意到身边许多人都专门带了笔记本。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乔喻的广义模态公理体系在数学界有多火。

  当然,其实也能从丹尼斯又心急火燎的想找乔喻合作也能看出这一点。

  就好像现在脱离了乔喻的广义模态公理体系,数学问题就没法继续研究了一样。难道这些人都忘了在这套理论出世之前,大家都是怎么做研究的?

  都是一些想要投机取巧的家伙。什么近期火就想去研究什么,一辈子没什么出息。

  弗兰克在心里默默鄙夷着这些人。然后等到乔喻出现在主席台上时,拿出了他的录音笔。

  不管怎么说,他跟这些人的层次是不一样的。毕竟他是主席台上那个年轻人的爹……

  生理意义上的,这是无法改变的!

  同一时间,乔喻已经坐在了主席台上,打开了他早已经准备好的PPT。

  今天这场报告会他要讲的内容是《乔喻-黎曼定理时代的广义模态公理体系发展》。

  这是修改后的课题。本来他只想讲讲后广义模态公理体系时代的数学发展进程。

  但大家既然都希望带一些黎曼定理的内容,乔喻自然也选择了从善如流。

  好吧,其实真要按乔喻的想法来,如果能领了奖就直接闪人才是最完美的。

  反正他已经拿到了菲尔兹奖了,做不做报告已经无所谓了。

  可惜不行。这个想法就连平日里最宠他的袁老都不支持。这就说明肯定不合理了。

  “各位尊敬的老师跟朋友们,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在本次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做开场报告。我们今天汇聚于此,共同探索数学的无限边界。

  我要与大家分享的是一个深刻影响现代数学的主题:《乔喻-黎曼定理时代的广义模态公理体系发展》。

  今天的报告将尝试回答一个关键问题:在乔喻-黎曼定理的启发下,广义模态公理体系如何引领数学理论走向更加普遍而深刻的未来……”

  ……

  六十分钟虽然已经是一场顶级的报告会,但说实话,对于一个复杂的数学体系来说,想要讲清楚还是挺难的。

  不过乔喻也没有详细去讲。

  毕竟这个课题很大。事实上任何展望未来发展的课题都很大。

  很快这场报告就进入到了尾声。乔喻也向现场所有人抛出了乔喻黎曼定理时代他提出的三个后续猜想。

  讲完之后,乔喻发现还剩下两分钟时间。在掌声响起之前,乔喻又补充了一段之前没跟结构委员会提到的内容。

  嗯,反正陈师兄对另一种证明黎曼猜想的论文署名没什么兴趣,他干脆就公布了出来。

  “另外,其实我跟我的团队一直在考虑用两种方法证明黎曼猜想。第一种证明过程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大家也都已经很清楚了。

  第二种,则主要是利用利用模态能量函数来建立与黎曼ζ函数的谱分布之间的等价性。模态能量函数本质上是一个度量系统状态的泛函,我的团队正尝试将它推广到黎曼ζ函数的零点结构。

  这种方法因为要借助能量泛函的最优化过程,所以计算量要更大一些,所以需要验证的东西更多。但好消息是,负责验证工作的陈卓阳教授已经验证出了初步的结果。

  即在一定边界条件下,第二种方法可以通过优化拉回所有偏离路径的零点,从而间接证明黎曼猜想。预计相关论文会在今年内就会正式发布。

  相信等到这篇论文正式发布会之后,会让大家对我们的广义模态公理体系的理解更为深刻。因为其证明过程逻辑链条更加清晰,有助于拓展乔喻黎曼定理在数论之外的影响。

  正如我刚才所说的数学的美妙之处在于它永远是一个未完成的旅程。最后再次感谢大家,希望这次讨论能够为大家的研究提供一些启发。”

  真的,此时台下许多人都已经准备鼓掌了,结果被乔喻最后这段话给说愣住了。

  一直在用两种方法证明黎曼猜想?

  另一种方法因为太麻烦所以要晚一些发?而且今年就能发布?

  好家伙,最开始就设定了两种方法证明黎曼猜想?

  以至于台下的陈卓阳成了稀奇动物。真的,当乔喻在台上说出这番话的时候,田言真都下意识的扭头朝着陈卓阳坐的方向看了一眼。

  “陈,你们真的很早之前就决定用两种方法证明黎曼假设?”

  “嗯……我只知道我需要验证的部分。你知道的具体方法都是乔喻提供的。很显然,我这部分的验证过程还需要一些时间……”

  “你有考虑过换个环境吗?陈。”

  “额……这个真没有,其实我觉得现在的生活挺好的。”

  这一刻,陈卓阳是真觉得受宠若惊了。好在陈卓阳一直觉得自己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心里有数,起码他很清楚自己不是乔喻那种天才研究型的学者。

  这也是他死活不肯署名第一作者的原因。跟着小师弟喝汤都能喝饱了。至于独当一面,他还真不行。

  短暂的错愕之后,台下的数学家们也终于反应过来,也让乔喻走下台时,如海潮般澎湃的掌声也终于响了起来。

  ……

  下午两场报告会结束之后,第一天的大会便告一段落。不过第一天的重头戏还在晚上的数学家晚宴。

  对于许多第三世界的数学家而言,万里迢迢自费赶来参加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蹭这次晚宴。

  倒不是晚宴上的饭菜有多好吃。主要是每四年一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正式晚宴绝对是结交大佬最好的机会。

  怀揣着梦想来到数学的圣殿,如果他们的项目甚至只是一个想法,被某位大佬看中,就意味着无限光明的未来。

  当然这种机会很渺茫,大概99.99%抱着这种心态的人,都不会有这种机会。

  毕竟这不但需要实力,更需要运气。比如某位大佬正好有时间,心情还不错,愿意用几分钟听取那些他并不抱太大希望的想法。

  正好这位数学家还能用几分钟时间把自己的想法兜售出去。

  但怎么说呢,梦想嘛,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从这一点来说乔喻很幸运,从他决定踏上数学这条道路开始,就没经历过这种怀才不遇的情况。

  每一步都有人帮他把路铺的好好的,他按部就班的走过去就好了。

  而且他现在似乎已经成了大佬。

  一堆的人排队都见不到他就是明证。当然这也真怪不了乔喻。

  比如作为新鲜出炉的菲尔兹奖获得者,今天的晚宴他是必须要出席的。

  然而还不止如此。

  下午的会议是四点五十结束,六点到八点是晚宴时间组委会还在五点到五点半抠出了这么一点时间安排了一场半小时的记者招待会。

  不过这次记者招待会不是专门针对乔喻的,而是今年四位菲尔兹奖获得者都要参加。

  用国际数学联盟主席皮埃尔L利翁的话说,这是希望更多的普通人能够了解新生代的优秀数学家们。

  ……

  “你好,我是来自法新社的记者,我想请问乔喻博士……”

  “你好,我是来自纽约时代的记者,我想请问乔喻博士……”

  “你好……”

  一场记者招待会下来,乔喻只觉得头昏脑涨。

  没办法,说是四位菲尔兹奖获得者都参加,但很明显一堆的记者都是冲着他来的。

首节上一节274/3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