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学霸 第318节

  最可气的是,现在就像是这一切都是他所造成的。如果他今天不提那几句关于乔喻生父的事情,今天或许什么事情都不会发生,大家都能睡个好觉。

  郑希文被叫起来,看了乔喻那些操作之后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甚至有种自己罪孽着实深重的感觉。

  一个快乐的天才数学少年,就因为知晓了亲生父亲的情况,跟妈妈吵了一架,然后突然就开始跟国外那些觊觎先进技术理论的科技公司联系……

  关键是乔喻还没指名道姓就是要找弗兰克,哦,不应该说是冯宇教授的麻烦,而是直接迁怒冯宇所任职的学校。

  当然郑希文觉得他也能理解一个十七岁少年的心思。

  不管乔喻在数学上取得了多大的成就,他始终还是一个正处于青春期的少年。

  这种涉及到血亲的事情,乔喻不想让其他人知道原因其实很正常。

  尤其是在乔喻还要照顾乔曦面子的情况下,隐瞒细节甚至可以说是下意识的。

  但总要给个理由办吧?

  他才睡了三个小时,半个地球的学术圈八卦心理都被调动起来了。至于旋涡中央的加州高校系统……

  怎么说呢,根据同步过来的情报,那些人大概已经快疯了。

  当然郑希文觉得也可以理解。

  不管谁正吃着火锅唱着歌,日子过的无比快活,莫名其妙的就一个噩耗传来,而且还没什么太好的解决办法。

  始作俑者又根本不理会这事情,甚至都懒得给出个理由,换做是他也得疯。

  两边郑希文都能理解,现在他唯独不能理解自己了,下午他是怎么就被乔喻把话套出来的。

  结果原本岁月静好的日子,直接乱成了一锅粥。

  “乔喻人呢?”看完情报简报,把大概情况都了解之后,郑希文揉了揉眉头,戴上耳机问了一句。

  “应该已经睡了。”

  “睡了?”

  “是啊,睡得应该还挺香,虽然看不到但能听到呼吸均匀,睡的倍儿香,还是秒睡。这小伙子厉害,心里半点不搁事儿的。”

  听到这话,郑希文只觉得气不打一处来,问道:“嗯……那把我叫醒做什么?”

  “头儿,我们也不想叫醒你啊。是上头让叫醒你,赶紧出一份报告。真的,一个接一个电话打过来,我们应付不了啊。

  乔博士的心理状态,还要评估现在这种复杂形势,是否有必要调整安保等级……还有袁院士,田院士都在问乔喻到底什么情况。

  这些信息要不要通报,是否要对现有计划进行调整,是否要增加人手,总之这些都需要您来决定啊,头儿。”

  郑希文无话可说了。

  “对了,您可是没看到,今天乔博士太有范儿了。英伟达派来那个不知死活的高管还想威胁咱们乔博士,说是他们可以联合在一起什么的,您猜乔博士说的啥?”

  “说啥?”

  “他说这感觉就对了,还说这就是华夏人的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联军要打。所以让对面尽管来,他要是认怂了马上对外官宣退出世界数学界。

  这话看着就给力,真的,我们现在越来越喜欢乔博士了。就是对面怂的太快了,马上就换人了,不然就有热闹可以看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真可以跟对面真刀真枪的干一次!”

  这话郑希文听着就烦,立刻说道:“差不多得了,这话乔博士能说,你能说吗?人家说的是学术上的竞争,你们呢?那说的是一个事儿吗?现在已经够麻烦了,别添乱!”

  “您说的对,您先忙。有事儿直接招呼一声,随叫随到。”

  耳机里传来这句话,就暂时静默了。

  郑希文已经习惯了,这些年轻人只要不在跟前,只要一挨骂,马上闪人。

  如果不是这家伙业务能力都很强,他早把这帮人都踢出队伍了。

  不过郑希文也没时间感慨了,虽然这些年轻人废话很多,但该汇报的工作都汇报。他还得继续赶报告呢。

  至于乔喻这么做的原因,他们肯定是不能说的。已经犯了一次错误了,这次谁问他都不理。哪怕是袁老、田院士……

  他们大可以直接去问乔喻,总之别来为难他就行。

  至于安保计划……

  既然上头都这么问了,那就必须升级。做安保这行,否定上头面的升级安排,没出事儿也没人记得你的好。

  万一出了点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就是乔喻掉了一根头发,那都是他的责任。

  至于乔喻的心理状态……

  好吧,郑希文很确定乔喻不是跟对面那些大公司真心合作的

  他不懂数学跟技术,但郑希文觉得他很了解乔喻,这孩子套路深的很,大可以让上头无需担心。

  一桩桩一件件的问询,很快就成了一份份格式严谨的报告。

  一直负责这些事情,郑希文早就习惯了,处理速度也是飞快。这就是他的优势了,也是乔喻提一句,就直接把他安排在乔喻身边的原因。

  中间沟通环节的人很重要。

  郑希文不但经验丰富,作为重要的信息传递方,这一点很重要。能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不过等到郑希文把一切处理完毕,也已经快凌晨四点了。

  没办法,这玩意儿不但要求格式简洁、一目了然,措辞还要严谨,毕竟要照顾上头阅读报告的领导们。

  领导们时间紧,所以从格式上保证了字数能包含最多的信息。

  报告措辞足够严谨则是为了保证做决策时不会因为报告中可能出现的歧义而造成误判。

  伸了个懒腰之后,最后又把所有报告都检查了一遍,这才通过加密系统将报告全部提交了上去。

  分外疲惫的躺到床上,他突然发现竟然完全不困了!身心疲惫却根本睡不着,就感觉不管什么睡姿都不太舒服。

  正常情况下几乎从没有关注过的一些睡觉细节,此时也无限放大,比如不管手放毯子里面跟外面都不对劲儿,就只能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辗转难眠。

  此时的郑希文分外羡慕乔喻。

  他都想不通这家伙心怎么就能那么大,刚耍完性子把事情弄得一团糟,然后躺床上就睡着了。

  而且据说只用了不到一分钟,这能力简直逆天了,能够无限抗压。

  也可能是脑子里根本不关注这些。

  就这样郑希文一直熬到感觉有光从窗户缝隙钻进房间,才眯着了一会,紧跟着又被叫了起来,因为乔喻已经起床了。

  ……

  “咦?郑叔,你昨天不是早早就睡了吗?怎么黑眼圈这么重?难道人年纪大了真的都逃不过偶尔失眠的毛病?”

  一大早打了个照面,看到郑希文顶着的那双熊猫眼,乔喻很稀奇的问了句。

  郑希文一时间又语塞了。

  他是了解乔喻的,既能把人哄得找不到北,也能把人气到找不到北。

  显然今天乔喻选择了后者。

  “是啊,昨天睡的早,被叫起来的也早。你猜我为什么凌晨会被叫起来?”

  郑希文盯着乔喻问了句。

  “不是吧?昨天竟然有人偷偷潜入了咱们的院子?我竟然没听到什么动静?我是不是太没警惕性,夜里睡得太沉了?”

  乔喻诧异的反问道。

  郑希文看着乔喻那张表情无辜的脸,决定转移话题。

  “需要我帮你整理一番今天的主要行程安排吗?”

  “不要这么严肃郑叔,其实我就是开个玩笑。而且我觉得您需要习惯,毕竟我都还没有火力全开。”乔喻轻松的说道。

  郑希文懒得说话了。

  但乔喻觉得他今天的行程没什么需要安排的。

  就呆在研究中心的办公室里,跟对面那些大公司代表们聊聊天,继续施加一些压力。等这些代表能睡觉了的空余时间,他还要好好研究一下项目组的人选问题。

  毕竟按照预定时间,项目组的名单明天就要公布了。选择长期合作伙伴是一件需要非常慎重的事。

  虽然他在跟科学院那帮人开会的时候,说了要用成绩说话,但那其实是为了封住那些人的嘴巴。

  卷子他一个人批改的,成绩考的怎么样由他来录入系统,所以谁能上谁不能上,成绩只是参考而已。

  毕竟分数只要在一个区间内,其实能力都是差不多的。那么要看的就是这个人是否合适了。

  从很小的时候起乔喻就明白了一个道理,不是什么小朋友都能玩到一起去的。付出真心不一定得到真心,还可能喂了狗。

  所以选择什么人一起合作很重要。就好像陈师兄虽然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但起码陈师兄是真的有廉耻心,还懂知恩图报。

  乔喻不怕有人跟他耍心眼,但他都已经拿到菲尔兹奖了,还要跟领导下的项目者参与者耍心眼,那他不白拿奖了?

  总而言之,内部能够统一思想很重要。乔喻团队成员有私心,这是避免不了的,而且他的私心更重,但品德一定要合格,起码要比他高尚。

  就这样,郑希文跟着乔喻来到办公室楼,刚想去忙自己的事,又被乔喻叫住。

  “郑叔,别走啊,来我办公室,咱们好好合计一下项目组人选问题。”

  “你不需要忙些其他的?”郑希文停下脚步,侧目道。

  乔喻随口答道:“不急,先晾晾他们。昨天我可是就了他们的时间,熬夜跟他们谈条件,今天也该他们熬夜了。

  现在才早上八点多,算算时差,美国时间也才晚上八点多。要聊什么起码要等到下午,不然他们容易分不清主次。”

  郑希文点了点头,深以为然,然后转过身跟着乔喻走进了他的办公室。

  他不喜欢乔喻折腾自己人,甚至有时候会心怀怨念;但对于乔喻折腾其他人,可没半点意见,甚至是乐见其成。

  华夏每一代人有一代联军要打的含金量还是很足的,反正他已经多嘴过了,也无所谓更多嘴几句。

  看到郑希文从善如流的跟他走进办公室,乔喻立刻开心的问了句:“就从昨天你那位本家教授开始吧?就是那个郑泽峰,你觉得他人怎么样?”

  “你是指哪方面?”

  “当然是细节方面,比如他的……”

  正说着乔喻手机又响了起来,乔喻歉然的对郑希文一笑,然后看出手机看了眼,随后淡定的开始操作起来。

  “不好意思啊,郑叔,忘记把手机设置成免打搅了。放心吧接下来肯定没人能打搅咱们了。”

  “你导师跟袁院士的电话也不接?”

  “哈哈,放心吧,我给田导跟师爷爷在微信上都发了消息。他们现在巴不得远离这些是非呢。只要我听话不出门,没人管得了我!”

  ……

第240章 真相大白了!

  人是一种思维高度复杂的动物。所以曾经乔喻一度认为,最了解自己的人,那肯定就是自己。

  不过跟郑希文开诚布公的讨论了三个小时之后,乔喻有些不太确定了。

  他觉得最了解自己的人可能是调查人员。太可怕了,这样的调查方式简直无孔不入。

  比如通过跟一个人的同事谈话,跟亲朋好友谈话,跟邻居谈话、跟上级谈话、跟现在跟往届的学生谈话……

  所有的信息综合起来,再加上有专业的分析跟心理专家做个侧写,是个什么样的人基本就明晰了。

  有足够的驱动力,那些专家甚至还会去剖析在人生重大转折点,做选择的原因。

  别问乔喻怎么知道的,郑希文在跟他聊的时候,都是同事怎么说,邻居的评价,老师的回忆……

首节上一节318/3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