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杰西鲍威尔这边刚刚收到消息的时候,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几乎同步收到了同样的消息。
杰西鲍威尔能想到的事情,萨蒂亚纳德拉自然也能想到。
这是直接宣战了?
说实话,刚得到消息的时候萨蒂亚纳德拉第一感觉是困惑。
站在他的角度是怎么都想不出,华夏那个少年哪来那么大的心气……
在做出一系列决策之前,他们是也是经过了各项研判的,甚至专门为乔喻做了细致的人物画像。
按照专业人士的观点分析,乔喻偏向于利益驱动型人格。
具备这种人格的人应该是极为理智的,在决策的时候,会极为理性的将利益最大化。
他们做了研判,抛出新技术肯定会引起乔喻的注意,如果双方能够平等的合作,未来共同制定量子计算的标准,符合双方最大利益化原则。
他们甚至做好了如果乔喻态度软化,大家各退一步的准备。
结果对面选择了半步不退的策略,甚至还有几分以眼还眼的刚烈架势。连时间都安排得分毫不差。
这意思就太明显了,对面压根不打算跟微软好好谈。就一定要强压微软一头,甚至是按着他们的脑袋,让他们接受条件。
这着实是过分了。
萨蒂亚纳德拉想不通乔喻的底气到底是从何而来,选择静观其变。
然后他就看到下午四点,三大加密货币交易所同时发布公告,邀请乔喻团队在今晚十点对交易所的交易系统进行测试。
一个小时后,燕北大学官方网站给出了回应,同意了三大加密货币交易所的请求。一切都设计的跟真的一样。
就好像原本就是这么安排的。
于是昨晚几乎一宿没睡的高管们同样被召集起来,开始了新一轮的紧急磋商!
……
“这次会议就一个问题,乔喻团队的量子模拟算法到底能做到什么地步?”
坐在首席的萨蒂亚纳德拉沉着脸看着微软研究院的科学家们。
“我很清楚的记得上次会议的时候,你们告诉我因为因式分解问题与梅森素数验证是完全不同的数学难题。
所以能够快速计算出梅森素数并不代表着相关研究跟算法能够对现有加密体系比如区块链技术造成太大威胁,对吗?”
会议室内安静了一会,微软研究院的资深科学家,同时也是微软人工智能部门执行副总裁沈哲开口了。
“从技术上说的确如此。简单来说梅森素数验证一般是通过特定的算法,比如Lucas-Lehmer测试,我们认为量子模拟计算的优势就体现在模拟跟优化这类算法的效率上。
但因式分解大数依赖于Shor算法。这两者的计算思路跟处理方式可以说是完全不一样的。你可以这样理解,梅森素数的处理更多是量子模拟计算中的优化问题。”
沈哲解释得非常专业,但这显然并不能让决策者满意。
“那么我想请问你,沈,为什么他们能如此有自信的为加密货币交易市场做交易安全性测试,你认为是在如此短时间内,他们的技术又有突破吗?”
沈哲只觉得日了狗了。
说实话,他现在越来越不满这个刚愎自用的印度裔CEO了。
这么预设问题明显是想要甩锅的节奏。
他只是科学家,当然只能从对方已经发布的东西来判断跟分析问题。但他可不是商业又或者学术间谍。
全世界都特么知道乔喻的研究团队做科研的速度飞快,尤其是数学这块,甚至可以说是不讲道理。
黎曼猜想说解决就解决了,人家具体的研究内容又不会跟他分享。他怎么可能知道人家之前没有隐而未宣的研究成果?
于是沈哲直接冷着脸把问题硬推了回去。
“纳德拉先生,你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任何单位的研究成果都不可能完全对外公布。就好像我们微软研究院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研究都告诉外界,这是基本常识。”
不过萨蒂亚纳德拉似乎并没有感觉到沈哲语气中的不快,而是继续反问道:“所以你并不能确定对方是否掌握了能够对现有加密体系造成威胁的技术?你只需要告诉我是或者不是!”
沈哲沉默了两秒,然后点了点头,简单答道:“是的。”
不过他还是忍不住补充了句:“但这个问题除了他们自己,没人知道。”
萨蒂亚纳德拉没理会这句话,而是看向其他人问道:“大家都已经听到了,所以相信大家已经明白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了。
我们需要讨论的是如果乔喻的团队已经掌握了能够威胁现有加密体系的技术,接下来该做何种选择。”
会议室内一阵难堪的沉默之后,有人开口道:“恕我直言,纳德拉先生,如果真发生这种情况,我们没有选择。
量子霸权是并不是杜撰,而是真实存在的。在没有真正面对量子攻击之前,之前所有相关的对抗性研究都不能保证可以百分百防御住通过量子技术发动的攻击。
所以这些都需要技术出现之后花费时间去进行研究。而我们真正的问题是从大环境上来说,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嗯,大环境……
说实话,萨蒂亚纳德拉喜欢这个说法。
落后的不是微软,是大环境。
顺着这个话题可以引申出很多可讨论的东西。
比如华夏为什么就不能跟老欧洲一样乖乖的听话,老老实实的扮演在世界供应链中本该扮演的角色。
毫无疑问,这是现在大环境对他们并不友好的根本原因,萨蒂亚纳德拉甚至觉得这是世界日趋混乱的根本原因。
“但这只是最坏的可能!也有可能像沈说的那样,他们并没有掌握这种技术,只是虚张声势……”
“纠正一下,纳德拉先生,我所有的发言都未曾说过对方是虚张声势。我一直的表达的意见是,根据他在报告会上讲述的学术内容以及发布新的梅森素数,并不能够证明他们掌握了威胁现行加密体系的技术。”
每次会议都是有记录且要存档的,他的发言不容篡改,这是原则性问题。而且他不放心萨蒂亚纳德拉的人品。
历史上微软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为高层错误决策背锅可不是什么新鲜事。而他不想为任何人背锅。
不管萨蒂亚纳德拉这么说是不是在给他挖坑,总之任何歪曲他意思的发言,他都是不可能接受的。
萨蒂亚纳德拉瞪了打断他发言的沈哲一眼,突然发现果然华夏人都是麻烦!
“好吧,那么如果对方只是虚张声势,虽然看来这种可能性很小……但还是要制定两份谈判方案。唯一需要确定的原则是,我们可以不领先,但绝对不能落后!”
”
第253章 都很专业
正常情况下,燕北大学官网突然更新一个动态并不会在互联网上掀起什么波澜。
毕竟除了燕北大学的学生,非招生季大概没几个人会去关注燕北大学官网。甚至就连学生,也不会天天盯着学校的官网看。
要知道像燕北大学这样的一流学府,每个学院都有各自的官网。各个学院的各种活动、课表跟新闻也大都更新在学院的官网。
但这次稍微有些不一样。三大交易所突然同时发布了公告,邀请乔喻博士的团队做交易安全检测。
在微软突然发布全新量子芯片的当口,三大交易所同时如此表态,不同的人自然会有不同的解读。
虽然普通人不会关注这个,但华夏还是有那么一小部分人,每天都盯着加密货币的。恰好华夏又是人口大国,这部分人占比再少,但华夏人口基数摆在那里,百万人总是有的。
所以消息自然也通过这些人传回了国内。但即便如此百万人加密货币投资者其实也很难让大众注意到。
不过乔喻其实还有个微博号。
虽然这个微博号乔喻并不常用,但他拿到了菲尔兹奖之后,还是已经成功突破了百万粉丝。
对于微博大V来说,百万粉说起来其实也不算多,跟人家动辄千万、上亿的粉丝数比起来,就属于小卡拉米的级别。
但有一点这些关注乔喻的粉丝都是实打实的,可以说一个僵尸粉都没有。
换言之,乔喻发微博是真能实打实的影响到百万微博用户。
乔喻在睡觉前也恰好想到了他的微博账号似乎很久没有维护了,也没有发过消息。
于是顺手就登陆上去发了一条微博。
“今天上午十点,搞个大事情,全球同步直播,具体详情可关注燕北大学官网!”
虽然他这有帮燕北大学官网引流的嫌疑,不过想来微博应该是不会介意的。毕竟大学官网跟微博赛道完全不同。
燕北大学官网也不需要流量。更重要的是这个节骨眼上,微博也不可能找他麻烦。
发微博的时候是凌晨五点,自然也不会有什么人第一时间关注。但到了早上八点,这个话题就开始发酵了。
最先受影响的是燕北大学官网。
突然飙升的访问量,直接把燕北大学官网给冲炸了。
从八点半到八点四十,不过短短十分钟的访问量直接超过了燕北大学过去五年的总访问量。
负责维护官网的计科学院学长是真没想到自家学校这破官网有一天还能成网红打卡点。
但总不能为了这一波流量申请扩容吧?那会被骂死。
好在这种访问量激增的情况九点之后就渐渐好转了。虽然流量依然比平时要大很多,但起码已经在可控范围之内。
毕竟大家的好奇心也就那一波。而且信息发达的时代,第一波访问官网的大都是那些自媒体人跟博主们。
这些人看到官网的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就截了屏幕,然后开始纷纷转发。
保证了其他吃瓜群众哪怕登陆不了燕北大学官网,也能通过他们的截图看到第一手的消息。
只能说互联网能做到真正的雁过留痕,这些兢兢业业的自媒体人功不可没。
至于如何解读自然也是这些自媒体人见仁见智的事情了。
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这事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跟微软发布的全新量子芯片脱不开关系。能找的角度也很多。
比如之前大吹特吹微软新量子芯片的自媒体人们就能从其中看到微软的新技术那无与伦比的威慑力。
看吧,微软的新技术直接把那些加密货币交易所都给吓尿了。立刻邀请同样做量子模拟计算的华夏技术团队去做安全性验证。
当然,这部分自媒体人又分成了两派。有些在吹过微软之后,顺便赞扬几句乔喻。
毕竟人家能邀请乔喻的技术团队足以说明在量子计算这块华夏的技术也是领先的。
另一部分自媒体人则大肆嘲笑这些加密货币交易所就是在病急乱投医。
微软发布的是硬件技术,众所周知乔喻一个研究数学的,压根没有什么正儿八经的科研经历,他懂个屁的量子计算。
两部分自媒体人各有各的受众。
毕竟华夏总有些人看不得自家一点点好。这部分自媒体人要抓住这部分受众,自然就要投其所好。
不过更多的自媒体人还是看到了其中更有趣的联系。
微软是昨天美国东部时间凌晨五点发布消息,要在早上十点整发布新的量子芯片技术。
乔喻这边则是在华夏时间凌晨五点发布消息,要在早上十点整帮助美国最知名的三大加密货币交易所查找交易漏洞。
而且还都是量子计算时代的博弈。无非微软发布的量子芯片属于量子硬件范畴。
而通过查询资料发现乔喻前不久对外公布的则是通过经典电子计算机做量子模拟计算。这应该属于软件范畴。
争锋相对的感觉一下就出来了。
无非就是在燕北大学官方发布声明之前,美国那三大交易所突然也发布了公告,说是主动邀请乔喻团队去做量子时代安全性检测。
但这经不起推敲啊!
众所周知华夏压根就一直不承认加密货币属于合法的金融市场。
所以三家美国的交易所不去找刚发布了量子芯片的微软,也不去找一直宣称已经掌握量子霸权的谷歌,以及跟谷歌打口水仗,不承认谷歌已经获得量子霸权的IB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