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学霸 第53节

  “乔喻,昨天咱们学校可热闹了,想采访你的媒体很多,都先找到学校这边来了,你是怎么想的?”

  走在回办公室的路上,张铁军见缝插针的打探着乔喻的想法。

  早慧的孩子通常更有主见,尤其是十五岁这个年纪。打着为他好的借口做决定,不管是否符合孩子的心意,都会招惹埋怨。不如先征询意见,适当引导。

  这就是业务能力强的重要性了。

  张铁军早年本就是老师出身,一步步稳扎稳打,从副主任,主任,副校长这么走线升级,才慢慢升到校长的位置。只不过前面的升级并不是在铁一中而已。

  但常年跟学生打交道,对学生心理的把握自然比那种从上级部门科室领导调到学校任职的那类校长要更为精准。

  其实一般情况下,短期内两类校长的区别看不出来。

  毕竟校长的工作是把握大方向,很少会跟某个具体学生打交道。但落实到一些具体细节工作的时候,区别其实还是有的。比如对教育大方向的理解,针对老师的具体要求等等……

  明明学校花费了大力气培养,但毕业后疯狂吐槽学校的优秀毕业生不在少数,很多时候还真就是校长教育业务能力不强。

  尤其是像面对乔喻这种特殊学生的时候,像张铁军这样有丰富教育经验的校长,自然更是游刃有余。

  正走在张铁军身边的乔喻正看着操场那边,一排排初一跟高一的新生,正以班为单位,在烈日下,排成了一个个方阵。本来他也应该是其中一员。

  但没办法,今天有采访任务,校长在电话里亲口说了他不用军训的,被迫偷懒。

  听到张校长的话,乔喻收回了目光,随后答道:“要不学校帮我筛选一下呗,乱七八糟的采访太多了,我觉得挺浪费时间的。”

  如果换了昨天薛松给他打那个电话之前,乔喻还真不觉得接受几个采访能浪费多少时间。

  不过现在他的想法稍微变了些。

  先出个名虽然不算坏事,但网上出名这种事很玄学,大都是一阵一阵的。

  接下来他还有两个重要任务,没必要一直刷存在感。

  张铁军立刻附和道:“对,我也是这么考虑的。虽然从学校的层面来说,肯定是大规模宣传比较好。但你还是学生,太高的曝光度对你来说不一定是好事。

  尤其是现在网络上鱼龙混杂的,别把心思都放在这上面。适度曝光就好了。你的未来还很长,现在的成绩只是个起点。不要被外在的信息太过干扰心态。”

  “都听您的,校长。”乔喻笑着答道。

  “对了,早上晨报的记者跟我说,晨报报社新媒体部门也接到了采访任务,所以这次会有摄像跟着一起来。不过等会你也不用紧张。不是直播,只是拍摄一些素材给新媒体部门用。

  素材那边都会剪辑了之后才投放到网上那些短视频平台。他把今天准备的一些问题都发给我了,等会你到了办公室先看看,想想该怎么回答。”张铁军又抛出个乔喻没想到的消息。

  “额?那不是我得出镜啊?我还以为就拍两张照片呢。”这个消息有些猝不及防了。

  “哈哈,你怕什么?帅气的小伙子,就该多出出镜。我刚才看了,记者发的问题都中规中矩。回答的时候你就按照自己的想法说照实就行,不要怕捅娄子,反正有我帮你兜着!”张铁军大笑着抬手拍了拍乔喻的肩膀。

  ……

  张铁军跟晨报记者约的是九点半,不过这次负责采访桥遇到张记者跟摄像大哥也提前十五分钟就来到了铁一中的校长办公室。

  双方各自做了简单的介绍。

  这次负责采访乔喻跟张铁军的记者也姓张,叫张真,照着张校长的说法,是星城晨报的资深记者,这位记者在报社主要负责时政跟社会新闻板块。

  负责摄影的大哥则姓顾,明显的技术型人才,话不多。

  三人还在寒暄的时候,摄像大哥便开始在办公室里调试起设备。

  张记者则趁这个功夫跟张铁军、乔喻一起坐到了办公室里会客用的沙发上,拉着乔喻闲聊起来。

  镜头前专访的常用套路。

  采访者先跟受访者拉拉家常,沟通几个等会要问的问题,让受访者完全放松下来,拍摄的素材效果自然更好。

  如果只是写一篇专访还无所谓,毕竟怎么发挥靠的还是笔杆子。但如果拍摄视频素材,受访者回答问题时紧张得像背稿子一样,就没意思了。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这年头纸媒的资深记者也要求各项业务都有涉猎。虽然临时加的任务,但张真处理起来也是游刃有余。

  明显不是第一次在镜头前做专访了。

  乔喻也表现得很完美,哪怕被摄像机对着,也没什么紧张的感觉。

  就这样三人一起闲聊了大概五分钟,对面的摄像大哥便比出了一个OK的手势。

  “乔喻,我们现在就正式开始了。”

  “好的。”

  张真坐正了身子,开口道:“恭喜你,乔喻同学,获得了小里巴巴数学竞赛决赛代数与数论组金奖的好成绩。你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在数学上很有天赋的呢?”

  “这个其实不是我自己发现的。我得感谢咱们学校的兰杰老师。原本我对数学已经没什么兴趣了,但因为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兰老师发现了我在做奥赛题目这方面很有天赋,就开始悉心的辅导我。

  对了,他还送了我两本数学方面的专著。对我的启发非常大,让我对数学,具体说是代数数论,尤其是素数分布规律这方面的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乔喻随口侃侃而谈。

  记者会问些什么问题,刚刚张校长都已经给他看过了,并让他随意发挥。

  这种机会,乔喻当然不介意帮着老好人吹嘘一通。

  “所以这是你第一次参加小里巴巴的数学竞赛,对吧?”

  “是的。”

  “第一次参加这类竞赛,就拿到了金奖。而且我们有确认过,代数与数论赛道两位银奖获得者一位是麻省理工的在读硕士,另一位则是麻省理工的本科生,其他获奖者也大都是知名大学的学生。所以你对这个排名感觉意外吗?”

  “的确有些意外。咋说呢,我答题的时候觉得今年决赛的题目其实还挺简单的。当时做题的时候,我还觉得今年会不会大家都是满分都拿金奖,小里巴巴集团许诺的奖金不够分来着。结果出来真没想到就我一个金奖。”

  这种不用过脑子的问题,乔喻真的是张嘴就来,因为当时他真就是这么想的。

  而且刚刚张校长也说了,让他说实话,就更没什么顾忌了。

  这个回答也让张真这位资深记者都忍不住笑了笑。

  这下新媒体的同事肯定是要开心了。这么实诚的回答肯定有流量了啊!KPI杠杠的!

  本来新媒体那边还不想让他把采访的问题全部先发给张校长,就是怕学校这边临时教乔喻怎么回答,最后搞些一板一眼的素材回去没什么意思,但被张真直接拒绝了。

  这次专访走的是他的关系,搞这种突然袭击,有了好素材新媒体部门是开心了,那他算什么?他的任务是发专访,不管乔喻说了什么,最后都是要靠他的笔杆子润色的,针对人群也不是刷短视频的普通人,并不需要那些博人眼球的回答。

  谁想到星铁一中这边还真是不走寻常路。这明显就是根本没要求乔喻怎么回答啊。

  大概乔喻也意识到光说大实话,传出去有些伤人了,又补充了句:“当然因为决赛的时候我是受邀去潇湖大学参加的嘛,那种环境下更容易静下心答题。

  如果是在家里,按照赛制要求挑连续八小时答题的话,可能会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被打搅耽误做题。所以让我侥幸拿了第一吧?”

  补丁打得还挺好,不过张真觉得新媒体部门的同事在往外放视频的时候,肯定会把乔喻补充的这番话先给剪辑掉。

  没办法,整个报社最强调KPI的大概就是新媒体这块了,而且流量这玩意很明显,也是没办法。

  这突然谦虚了就不容易惹起争议了。

  张真心里还在感慨着关于如何剪辑的问题,乔喻顿了顿突然又补充了句:“不过跟我后面那两个麻省理工的,嗯,咋说呢,我觉得可能就是麻省数学水平的真实体现吧。能拿个银奖对他们来说也算不错了。”

  这句话又是张真万万没想到的,这是在直接DISS麻省吧?

  新媒体的同事估计又要纠结了,这是剪辑,还是不剪辑呢?

  张真下意识的看了眼旁边的张铁军。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位校长坐在那里稳如老狗。

  好家伙,铁一中这是真不走寻常路啊。

  “这个,乔喻同学,你是对麻省理工数学水平有一些不一样的想法或者说见解吗?毕竟麻省理论是世界著名高校,虽然它不是常青藤大学,但几乎拥有着等同于常青藤盟校的水准跟声誉。”

  “咦?这不是预设的问题吧?”乔喻奇怪的问道。

  “不用担心,咱们的访谈最终呈现效果是文字形式的,至于录制的素材,都会剪辑,你要不想回答也没关系。”张真立刻答道。

  “哦,没事,我就随口一问。其实主要因为我经常在网上看过不同大学的教材跟上课视频嘛,然后总结的时候会做对比。

  别的学科我不太清楚,但个人认为麻省理工数学这块肯定比不过哈佛,也比不过普林斯顿。跟咱们华夏的燕北大学、华清大学也有不小的差距。”

  乔喻煞有其事的说道。

  虽然暂时拿某个男人无可奈何,但随口黑两句那个男人的母校乔喻完全没有心理负担。

  反正又不是他的母校,恨乌及屋了属于是。

  “那你知道张远阳吗?他曾经就是麻省理工的博士。回国后创立的狐网,也算是华夏的互联网商业领袖之一。”

  不知不觉中张真的采访已经严重偏离了预设的轨道。

  “当然听说过啊。所以我说选错了学校对人生的影响的确很大。你看,人家成为互联网商业领袖之后都是越来越好的,但狐网这么多年明显越来越差了呀。

  如果他当年读的是哈佛或者深城大学、又或者江大的博士,现在的狐网说不定能比企鹅集团、大米公司这样的互联网大厂更厉害呢!”

  乔喻毫不怯场的夸夸其谈。

  张真又下意识的看了眼旁边的张铁军,发现这位校长也一脸问号的盯着乔喻。

  好嘛,终于没那么稳了。

  当张校长终于忍不住看向他时,张真终于回到了的节奏:“除了刚才说的那些,你觉得在数学这条路上还有什么帮助过你,让你想要感谢的人吗?”

  “嗯,有的。比如咱们学校,还有张校长对我的帮助就很大,学校这块帮我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才能让我一条心的放在学习上。尤其是在我初二生地中考失利的情况下,依然没有放弃我。

  除此之外,我还要感谢一个叫代数数论小数屋的论坛。这个论坛里的网友都是些极好的人。他们不但数学方面都很强,见识也非常广,给出的建议也很中听。

  尤其是在我遇到难题的时候他们用各种方式鼓励我,支撑着我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让我的代数与数论水平有了极大进步。

  对了,我成功拿到金奖之后,他们还用很特别的方式为我庆祝,让我充分感觉到了学习数学真的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所以我也非常感谢他们。”

  乔喻提了代数数论小数屋但没提薛松,主要是考虑到薛松是这次小里巴巴数学竞赛代数与数论组的阅卷专家组成员之一。

  他到是不怕被人诟病他是走了后门。

  毕竟他当时可是跑去潇湖大学本部参加的决赛,专门布置的考场里可完全没有监控死角,而且大家都是在线答题,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

  但乔喻也很清楚网络上物种的多样性。很多人根本就不在意真相,只会相信他所相信的。

  尤其是在刚刚说了许多出格言论的情况下,他可不想给那位让他涨了见识的薛老师带来什么麻烦。

  不过乔喻相信他说的那些话,薛老师如果不小心看到了,肯定能听得懂。

  有些话,心意到了就行了。

  “说到你的中考成绩,嗯,这也算是我个人很好奇的一个问题。你的主科成绩都很好,甚至拿到了六门满分的好成绩,为什么你的生物跟地理两科成绩会不尽如人意呢?”

  这个问题张真是真的好奇。

  昨天拿到乔喻的资料之后,这个分数就让他挠头了。

  “只能说我初二的时候还不太懂事吧,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所以我要特别感谢学校跟兰老师对我的帮助。”

  “这样啊。好吧,那最后你还有什么想补充的吗?”

  “嗯,什么都可以吗?”

  “对,你想说点什么都行。”

  “就是昨天我在D音上看到好多人都改名叫星城乔喻了,我要澄清一下,那些都不是我本人。我虽然也有D音号,但名字是用户加一串数字。而且我也从没在D音上拍过视频。嗯,这句话一定要帮我播出去啊!”

  感谢书友 phoenixv、龙天部的打赏鼓励。

  PS:有书友建议我每天更新万字大章,看着更爽。咨询下大家意见。如果大家都觉得这样更好,我就把两章合并成一章早上发。

第80章 爸爸的排面儿

  正式采访完了,张真真诚的看向旁边的张铁军,说道:“张校长,您看刚才录的那些素材有哪些不合适的,我给标记出来,回头也跟新媒体部门的同事们打声招呼,让他们不要放出去。”

  张铁军没搭话,而是看向了乔喻。

首节上一节53/3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