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学霸 第58节

  最关键的还是自十九世纪开始到二十世纪,近代数学开始向多样化抽象化发展的,数论、概率论、拓扑学和抽象代数这些数学领域被提出的时候,华夏正在经历一个特殊到让许多人不堪回首的历史阶段。

  对于一个正在为了活下去而奋起抗争的国度来说,不可能还要求兼顾跟上世界科学的发展脚步。

  而想要选一位资深院士当老师,自然是需要乔喻其所能的积累出更为出彩的成绩。

  文章发表在西方世界都广泛认可的期刊上,自然更有说服力。

  不然人家资深院士本来都不打算收学生了,凭什么要破例收你?

  老好人这边知道乔喻最近在忙薛教授给他布置的任务之后,也表示了充分的理解,让他不用忙着刷那些觉得没什么难度的奥赛题了。

  反正以乔喻的水平,国赛进入前六十问题已经不大。完全可以等加入了数学学会组织的冬令营之后,去接受更高层次的训练。

  甚至老好人还和张校长一起,跟乔喻的班主任以及各科老师都打了招呼,保证了正式开学后乔喻上课的时候随便他干嘛,只要不打搅其他同学,就不算违反课堂纪律。

  对于薛松已经开始指导乔喻学术研究这件事情,兰杰是真看的很开。

  说实话,以他的数学水平,的确教不了乔喻什么的。尤其是乔喻现在明显对数论方向更有兴趣的情况下。有薛松这样的教授接力,兰杰甚至觉得轻松了许多。

  至于乔喻高中的老师们,自然更不会有意见。尤其是乔喻的新班主任跟数学老师。

  以后乔喻真能代表华夏参加IMO还拿奖了,被直接保送到清北,他们也能与有荣焉,甚至多少能沾点好处。

  虽然乔喻所在的班级的确也是铁一中高中部2024级最好的A班,但说实话除了乔喻外,老师们还真没信心再培养出一个清北的学生。

  毕竟星铁一中虽然借乔喻的名气火了一阵,但那已经是八月份的事情了。

  招生工作早就完成,所以生源质量对比往年自然也不可能有显著的提高。除了乔喻。

  当然这种学生,属于另类,根本不能拿来跟普通学生放一起讨论。

  甚至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哪怕明年高中招生也不一定能有什么质的提高。倒是学校的初中部可以期待一下,毕竟在许多不明真相的普通人看来,乔喻还真就是星铁一中的初中部培养出来的。

  这才是正儿八经的加分项。

  甚至乔喻并不知道的是,全托他的福,在晨报的访谈中,着重提到了老好人的名字。所以今年星城已经好几家民营教育集团,都向兰杰发出了邀请,打算把兰杰挖去专带奥数班。

  虽然对方开的价格挺高,但兰杰还是更喜欢公办高中带编制且稳定的生活。

  而且兰杰对自己的水平跟性格很了解,真到了那种卷到起飞的民营中学,大概率也没法混得风生水起。毕竟他不是那种喜欢在后面拿着鞭子抽学生向前跑的老师。

  他更希望能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真正喜欢上数学,然后自发的投入对数学的学习。

  但显然,这需要学生本身有高度自觉性跟天赋外,还得克服诸如懒惰、畏难、挫败、压力、乃至自我怀疑等等负面情绪。

  只是能做到这种程度的孩子,说实话,一百个里面有一个就不错了,而且绝大部分都还集中在四大名校里。

  所以兰杰压根没有考虑就拒绝了所有投递来的橄榄枝,甚至没跟任何人提起过。

  总之已经有了些许成绩的乔喻,自然能在铁一中享受不太一样的待遇,也再一次证明这个世界不可能是完全公平的。而通过衡量人的能力划分出三六九等的待遇,大概是这个世界所有不公平中,最公平且最能让华夏人愿意接受的那一款。

  毕竟华夏人绝大多数人是真的很质朴。

  他们仇的甚至不是富,只是看不惯总有些人能钻规则的漏洞,不劳而获而已。

  ……

  两天不用参加军训,乔喻也没浪费时间。

  每天都在阅读薛松发给他的英语论文,顺便学习数学专用英语词汇替代了刷题,成了每天的日常。

  好在乔喻之前积累的英语底子在那里,阅读起来也不算困难。

  薛松专门发给他的论文,都是一些极具代表性的,对乔喻的启发也很大。

  《Rational Points on Elliptic Curves》,探讨了丢番图方程中的椭圆曲线理论;

  《Diophantine Geometry: An Introduction》,主要讲了如何通过几何方法解决丢番图方程。

  《The Hasse Principle for Diophantine Equations》,探讨了哈瑟原则,研究的是如何在局部-全局原理的框架下求方程的解这一类问题。

  之前乔喻针对数学的学习,都是自己在网络上找的那些视频跟文章,大都是针对具体问题,所以七零八散的,不成系统。

  但这些论文不一样,每一篇都是从一个特定的视角去审视这类方程,然后充分运用一系列的数学工具,将问题分析得明明白白。有些论文还会留下一些思考。

  这些论文中许多引理跟定理的证明过程是真的让乔喻大受震撼,并获得了许多启迪。

  就比如《Rational Points on Elliptic Curves》,他在求解薛松给出的丢番图方程中,也用了椭圆曲线的理论,但他的方法明显太累赘了。

  原来人家早就给出了一些定理,或者说数学工具,让他可以更轻松的求解。

  所以这两天有了正经名师辅导之后的乔喻是真的沉浸在了数学的海洋里,不可自拔了。

  真的,如果不是张校长在第二天晚上六点多,他正吃饭的时候,微信上问了一句:“乔喻,你的发言稿还没写完吗?不能我说今晚十点前给我就行,你就真拖到那时候吧?万一要修改呢?”

  他是真把还要写发言稿,在新生大会上代表高一新生发言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了。

  所以在看到了张校长的微信后,乔喻立刻退出了微信,随便扒了两口饭之后,就直接冲进了卧室。

  “你忙什么呢?饭都不吃完?”乔曦有些生气的拍了桌子。

  “新生代表的发言稿忘记写了,老张等着要呢,等我先随便写一篇应付下他。”乔喻的声音从房间里传来,让乔曦没了脾气。

  这小子,明明看他每天都在电脑前忙,怎么就把这么重要的事忘了?

  “那你这剩饭还吃不吃了?”乔曦忍不住又问了句。

  “不吃了,晚上饿了你再帮我下点面就行。”

  ……

  坐到电脑前的乔喻已经进入了思考模式。

  如果之前写一篇这样的发言稿,其实可以随意一些,按部就班的写一篇关于青春、关于学习、关于梦想的稿子应付过去就行了。

  但拖到这个时候,乔喻觉得得下点猛料,写点有争议的东西出来。

  这样老张问起来他也好解释。

  比如:“哎呀,张校长,我这么晚才把稿子发给你,主要是一直在斟酌这样写合不合适。”

  借口不能临时找,要跟内容相结合。

  所以这篇演讲稿如何下笔,他真得仔细想想,好在乔喻的脑子足够灵活,两分钟后便确定了作为新生代表演讲的主题:“遗憾加奋进。”

  前段丧一点,多点争议,后段再完美升华……熬一锅先极丧再甜的心灵鸡汤。

  最多就是张校长感觉这碗鸡汤难以下咽,打回让他重写,然后他在写一篇正常的演讲稿就好了。

  虽然稍微辛苦了些,但起码面子上能过得去。

  不然张校长拿他录下的那段视频说事多尴尬。

  大概在脑海里有个完整的构思之后,乔喻便开始动笔了。

  ……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乔喻。

  今天能在星铁一中新生开学典礼上,作为新生代表在台上发言,我既激动,又遗憾。

  激动无需多言,遗憾却与台下的同学们相通。

  今天我们有缘相聚在这里,无非是在最懵懂的年纪没有找到最正确的方向,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在中考中并没有取得让我们、让老师、让家长满意的成绩。

  是的,错误的选择让我们所有人与名校无缘,最终只能再这里相遇。

  我相信你们中绝大多数人跟我一样是不甘的。

  不甘于此生与华清、燕北这样的顶级大学划清了界限;不甘于在人生又一次极为重要的起点上,屈居人后。

  不甘于你们的同学能在一流的教学设施、一流的教室资源、一流的校园环境里认识更多优秀的同学,去一起憧憬华夏最好大学的风景。

  你们却只能接受现实,在一所普通的学校里,度过成年前最后的三年时光。

  当你翻开星南的高考历史,向前翻二十年,都看不到星铁一中的名字。

  这就是人生,而人生难免遗憾。

  我们在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错过最正确的选择,走上了一条并不宽敞的岔路。这条路上充斥着失败、挫折、焦虑、恐惧、失望、嫉妒、羞愧甚至愤怒。

  ……

  乔喻一口气写了一千多字,终于感觉已经把负面情绪积累的差不多了,然后开始释放情绪。

  ……

  但真的没有希望了吗?

  不是的,同学们。

  你们可还记得,公元前209年,我们的祖先在大泽乡喊出的那句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站起来吧,同学!

  中考的失利、名校的无缘,只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个片段。

  失败无法定义你我,不被过往束缚才能让真正的勇者更为强大!

  走在岔路上,并不意味着终点不可达,更平凡的起点才有资格谱写更不平凡的故事。

  所以我并不会羡慕那些高中就考上名校的同学,没有挑战的人生毫无乐趣。

  所以我将在接下来的每一天,用勤奋和坚持告诉世界:每一次的选择,都是一次重生;每一次的努力,都是通向成功的基石。

  所以我也相信你们,相信今天在座的每一位有着不屈之魂的同学,在三年后都会拿出一个让所有人为之震憾的好成绩。

  我更相信三年后的那一天,我们中一定有人可以挺起胸膛,骄傲的向今年考入那些所谓名校的同学们,轻轻的出那句话:星城一中二十年没出清北生,不过是因为我还没来而已。

  是的,同学们,就是现在,请站起来,抛开所有的负面情绪,用努力和汗水去迎接三年后的那个光辉时刻!

  谢谢大家!

  ……

  十分钟,搞定了近两千字,乔喻又扫了一遍,改了几个错别字,便将演讲稿直接通过微信发给了张校长。

  虽然这篇稿子的遣词造句,的确是过于粗糙了些,但总共只用了十分钟,他是真的没办法做到更好了。

  这就是偏科的不良后果了。

  虽然他中考语文也是满分,但乔喻很清楚,他语文能考满分,是他的能力恰好能匹配这个分。至于数学,真不是他自夸,再来两百分的难度,他还是满分。

  所以如果张校长给他布置的是一道数学题,十分钟足够他提交一份完美的答案了。

  但布置的是一篇演讲稿,对不起,十分钟完成是真的太过勉强。

  “额?抱歉啊,张校长,才看到您的信息,其实稿子早就写好了,但我一直到刚刚都在考虑这样写会不会太过了,您先看看吧,如果觉得不行,我晚上再改改,十点前肯定能再拿出一篇质量更好的。”

  对面没回话,不过发过去的文档倒是很快就被接收了。

  乔喻也松了口气。

  然后又打开了一个新的文档,开始构思一篇正常的新生代表演讲稿。

  乔喻决定了,这次一定要按照套路,写得花团锦簇。

  要建议同学们,自主学习,积极思考,要开放心态,敢于尝试,勇于挑战,强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最后在高歌一句心若在,梦就在……

  按照常规的套路来,三个小时写一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演讲稿还是很简单的,尤其是对于一个中考满分作文的学生来说。

  脑子里规划了一个大概的思路,还没等他动笔,刚刚明明关上的房门又被推开了。

  乔喻回头瞅了眼,便看到了黑了一圈的夏可可。

首节上一节58/3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