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供销总社这单位出门在比运输站的要强多了,你是运输站的司机,去卖点东西,人家相信你能弄到。但要是一下弄多了,就难免有人询问怎么来的。
但你是供销总社的司机,随便拿出个百来斤鱼,人家会觉得很合理。经常不用多问,一副我懂得表情。
江成直接到了JH市的一家供销社,把车停在了门口。
一般有汽车停在门口,供销社的售货员都会出来一个人看一下,看是什么单位的,干什么的。
“同志,昌城供销总社的呀,我还以为是我们金华供销总社的,你这是要买点什么嘛。”女售货员笑着对江成说道,但有算是昌城的,语气也是十分客气。
要是普通人,可不会上前询问你要什么,甚至你买东西,也只会让你看,别动手摸。
“同志,我是路过这边,想看看有没有不要票的特产,打算买点回去。”江成直接把目的说了出来。
“同志,我们金华的确有特产,不过可不便宜哦。金华火腿听过嘛,八块钱一斤。”售货员说道。
听到售货员的话,江成也是有些乍舌,八块钱一斤,这价格普通人根本吃不起呀。一瓶茅台才八块呢,但茅台要茅台票这就不好说。
不过在后世江成据说一些品质好的金华老火腿,一根火腿能卖上万。江成一根跑滴滴的,根本想都不敢想,这火腿再香,难道还有会所美女大腿香不成。
一斤八块,一条火腿在六至十斤左右,随便一条火腿都要江成一个月的基础工资。换成普通职工,得两个月的工资了。
第160章 第一百五十七 金华火腿义乌红糖
现在的金华火腿主要用于出口,目前还不对其他城市供应。所以你别嫌贵,在其他城市你还买不到。
“同志,那麻烦你给我来一根火腿。”江成说道。
“还是你们司机挣钱,什么都买的起,你跟我过来,我带你去看看,我们供销社也没几根,你来挑一根。”售货员回复道。
不是供销社卖的剩下几根,而是一个供销社平均就放几根在店里卖。主要是这个真没多少人买的起,一年也卖不出去多少根。
而且也不光是供销社在卖,国营商店其实卖的更多。
江成跟着售货员去看火腿,但他也不懂什么成色是好的,最后就让售货员给他直接拿了一根。一称重八斤多,直接花了他六十五块多,比他基本工资都多七块多了。
拿到火腿,江成闻了闻,挺香的,有一股烟熏的咸香和鲜香味。但他还是觉得没有自己媳妇的大腿香。
从供销社出来,江成开车换了一个供销社,继续购买火腿。虽然对于他这种没品味的人来说觉得这价格不值得,但这是用于出口的东西的,价格贵一些很正常。这拿去送礼是特别有面子的。
而且从垦殖场到这边,一路上他卖鱼又卖了几百块了,够他买好几根大火腿的。不过江成也很久没去河边或者湖边‘进货’了,空间里的鱼好像也不经卖。这次回来的时候,他打算去‘进货’一次。
溜达了几个供销社,总共买了五根金华火腿。然后江成就去找饭店吃饭了,不过去饭店之前,江成又弄了不少鱼出来,直接用箩筐装。
这年代虽然大家不能经常下馆子,但很多家庭条件可以的人,每月会下一两次馆子改善一下生活。主要是饭店的菜油水足,荤菜也不要票。
江成现在胆子很大,到了一家有不少人在吃饭的饭店,直接把鱼搬到了饭店门口。
“同志,你这是在干嘛。”饭店里的服务员看到门口的动静直接出来询问着江成道。
“来饭店吃饭呀,顺便把鱼处理一下。”江成很自然的说道,只是说处理,没有说卖,就算已经是收敛的了。
服务员看了看门口的汽车,又看了看江成衣服上的标志,开口说道:“你是外地供销社的送货司机呀。”
明显很多人分不清楚总社和供销社的区别,但无所谓了。江成询问道:“你们饭店要不要鱼,不要的话,我就借你们门口地方用一下。”
见过嚣张的,没见过这样嚣张的。普通顾客在饭店门口不吃饭,服务员可是会赶人走的,江成竟然这样理所当然的借地方‘处理’鱼。
但江成是司机身份,又是跟供销社有关。虽然不是本地的,但服务员感觉他不好惹。而且有鱼的话,饭店肯定收,只是眼前的鱼有点多。
江成在饭店里要了六两的米饭,要了一个这边特殊菜干菜焖肉,用的是梅干菜和五花肉。但不是扣肉那种。这种菜可以提前弄好,客人要吃,加热蒸一下就可以。
另外点了一个青菜,一个人吃两个菜,挺奢侈的。特别是在饭店吃素菜的,对于大部分人说,下馆子是改善生活,一般不点素菜。
江成吃饭的时候,饭店的管理人员就出来了,在看他门口摆放的鱼。饭店能要一些,但江成带了好几筐鱼。
但江成的鱼不需要对公,大家可以私下购买。谁家没邻居和亲戚的,饭店里上上下下不少职工,一两百斤鱼大家可以轻轻松松分了。
所以根本没给江成在他们饭店对别人处理的机会,也没想着去举报什么的。人家供销总社的司机,哪怕是外地的,那也是在供销社系统上班的司机。
这种人就算是去派出所举报,人家听道是某供销总社的驾驶员,反而可能要骂你闲着瞎操心蛋疼。
真要来抓,人家司机随便找一个理由,说是为谁带的货,但路程远怕坏了,就给处理了。这信息不通的时候,难道让他们跑去昌城对质给谁带的货?
反正机筐鱼,直接被饭店的人包圆了。江成吃完饭不用给钱,他们还要给江成一百多。
吃饱喝足,江成就找地方休息了。秋老虎呀,中午还是热的很,在后世也是一些新生快要军训的时候,一些体质弱的,一场军训下来,能热晕好几个。
休息到将近两点,江成又开始上路了,得在路上节省点时间,他可是回来的时候又要去南京一趟的。
从金华离开,江成路过了义乌,不过此时的义乌只是一个县,不是市区。而且还属于一个不怎么富裕的县城,跟很多普通县城没什么区别。
江成在这边停留了一会,完全就是想看看还没发展起来的义乌是一个什么样的。如果是其他县城,他根本不会停留。
但在这边,其实也有不要票的特产,这边可能是产甘蔗的地方,每年会成产大量的红糖。因此这边的红糖也可以不用票购买,而且价格比白糖还便宜,只要三毛五一斤。
在昌城,红糖要四毛八,还得红糖票。但在医院有产妇生孩子,有些医院会给一些产妇发点红糖票。就跟有些人骨头受伤,可以开证明买肉骨头一样。
江成直接在义乌的一家供销社买了几十斤红糖,有着供销总社司机的身份,哪怕是在外地供销社。你东西买的多,说一句给同事带一些回去,供销社的人都会卖给你。
这除了不能专门跑一个方向的路线,让司机很难找一个稳定的带货路子。江成发现在供销总社当司机,比运输站那边好像更适合他。
从义乌离开,江成倒是期待到达下一个城市绍兴了。绍兴是鱼米之乡,也是酒乡。那边的黄酒最出名了,而江成其实也有点吃货的属性,之前在家里一直拿白酒当料酒在使用。要是有黄酒的话,用来当料酒,那很多菜都会在鲜美上提升一个档次。
不过哪怕江成开的是空车,加上解放车比黄河车好开一点,到达绍兴的时候,也已经六点多了,供销社已经关门了。
江成找了一个饭店吃饭,又吃到了这边的一个特色菜,绍兴老三鲜。一个炖菜,用豆腐,鱼丸和海带放一起炖的一个菜,而炖煮过程中加了一些绍兴黄酒,让汤也很鲜美。
有汤有菜有鱼丸,这次对于江成来说一个菜就够了,其实中午吃的梅干菜焖肉,江成也是没吃完,用饭盒打包了。
这次吃过饭,江成找了一家招待所休息,准备明天继续早点起来,然后去这边的供销社看看。
第161章 绍兴黄酒
绍兴是黄酒最为出名,而绍兴黄酒中比较知名的就是绍兴花雕酒,女儿红,状元红。
但女儿红和状元红很难轻易买到,就跟白酒中的茅台一样,都属于知名的高档酒。得有对应的酒票,而这些酒票普通人很难获得。
黄酒总共分为元红酒,加饭酒,善酿酒,香雪酒。
很多不懂酒的人听这种类也分不清楚区别,但其实也很简单区分的,你别去管名字,直接按照糖度来区分就好,元红酒总糖含量不超过 15g/L。加饭酒糖度在 15g/L - 40g/L之间。善酿酒其糖度为 40g/L - 100g/L,到了这个糖度,已经可以喝的出很明显的鲜甜味了。至于香雪酒,糖度是直接超过100g/L。
这四种黄酒都可以用于料酒使用,但最适合的还是加饭酒作为料酒。因为它的糖度最适中,但有些喜欢吃甜口味地区的人,都用善酿酒作为料酒使用。
可现在不管什么类型的黄酒,江成在供销社都买不到。因为哪怕黄酒的产地是在绍兴,也要酒票购买。
黄酒也是用粮食酿造的,属于计划内商品。计划内的商品,哪怕是当地特产,也不会不用票就可以购买,而且当地和外地黄酒价格还一样。
这搞的江成白白起了一个大早,转了半天,都没买到黄酒。
不过在供销社没有酒票买不到,不代表其他地方就买不到了。供销社的售货员看在江成去酒厂看看,绍兴可是有三个大酒厂的,看能不去能酒厂化个缘。
江成如果是绍兴这边供销社的司机,去人家酒厂买点黄酒,可能人家还真会给点面子。但江成是昌城供销总社的,这面子真不一定有。
所以哪怕这边供销社的售货员好心告诉了酒厂的地方,江成也没有直接过去。而是开着车子往回开了一些路,到了郊区一个地方。
江成昨天来的时候又看见了一口井,应该也是一口荒废的老井,因为周边没有看见有什么人居住的房屋。
到达昨天看见的井边后,发现井里有水。江成打算弄两头野猪出来搞一下,有没有井水没关系,淹死的是会影响口感,但直接放井水里,用步枪来上两枪就可以弄出来了。
野猪还是当初在林子里江成用包子引诱到身边收进空间的,这猛然放出来,都没怎么反应过来直接掉入了井中。
落水不完美,有巨大的水花。野猪是会游泳的,掉入井水中的野猪知道头向上露在井面。江成是直接一枪打死一头,打死后就立刻弄出了水面,还能蹬一会腿,但已经起不了身了。
搞死两头野猪后,直接放在了车子上,才去的酒厂。
江成打听到的酒厂也是在郊区外,可能是酒厂需要的场地原因,需要挖很大的酒窖,建在城区里不方便。
达到酒厂后,果然是在产地要是弄不到的东西,到生产的地方就容易多了。就像搪瓷厂那样,就算昌城有搪瓷厂,但要买搪瓷产品依然还是要票。但去了搪瓷厂,能套点关系,不要票买几个搪瓷产品容易的很。
在酒厂这边跟在煤矿厂那边有点类似,拿钱来买,人家还真不会卖。卖钱是要上交的,跟私人交易还承担风险,而且江成要的还不少。
但用野猪换,人家可以给整个酒厂弄福利,承担一点风险就不算什么了。
两头野猪按照家猪的价格折算了钱来进行交换的,野猪肉是比家猪贵,但不要票。人家黄酒也是要票才能购买的,现在也是不要票跟江成换。
所以江成这没杀好的野猪,按照四毛五一斤来换酒,其实还是江成占了便宜。
最后人家直接弄了两坛子酒给江成,每坛子五十斤的。按照价格算,酒厂的价格算,江成好像吃亏了一点。
因为酒厂的黄酒卖给国营商店和当地供销社,是批发的价格,比市面上肯定便宜。但按照市面上的价格,一坛子普通‘加饭酒’,也就是适合当料酒糖度的,市场上都要一块钱一斤。
而另外一坛酒是花雕酒,这可是好酒,三块钱一斤。
其实在八九十年代,好的黄酒都一直比白酒贵,哪怕是茅台都没有好的黄酒贵。甚至是后世,一些酒被炒到几万上万一瓶,特别是一些六七十年代的茅台和五粮液,价格更是离谱。
但一些珍藏了几十年的女儿红,在后世也是几十万一瓶的存在。
只可惜,江成的空间是静止的,可能现在弄一些女儿红放进去,几十年后拿出来跟刚酿造没多久的一样。
~~
南京,周家。
周灵莹的二哥周兴才的已经跟谢秀云交往了一个多月,虽然两人不是在一个单位上班的,但也不算远。
每天下班周兴才都会去找谢秀云,要说一见钟情爱的死去活来那是不可能。但在‘合法’处对象的情况下,是容易异性相惜的。
这对象处了一个多月也就可以了,现在中秋刚过,周兴才的父母约了谢云秀的父母来家里做客,并且最好是把结婚的日子定下来。
因为提前打了招呼,上班的职工可以去单位调假休息的。
周灵莹的父母今天调假了,刘晓芳买了一斤肉回来。还是一大早排队去供销社买的,没办法,去晚了可能就没什么好部位的肉了。
要招待客人,肉得买,但又舍不得肉票。其实南京是苏省的省会城市,肉的定量也比周边城市居民要高一些。
在六十年代困难时期都有三两的定量。现在有八两左右了,而有单位工作的人,在单位食堂现在一个月也能吃到一点肉了。
但是现在周家一家人一个月现在三斤不到的肉定量,依然是不够吃的。要把肉票留着过年用,但平时也不可能不吃肉。
上次女婿江成出现,一开始买了一斤多肉,后来为了给女儿带肉去吃,又买了一斤。一下就把一家人一个月的定量用没了。
而周兴才谈对象,有时候也要招呼谢秀云来家里吃个饭。再加上中秋过节,又得买肉。
这次想把婚事定下来,今天得招待一下谢秀云的家人。这定下后,还要办上几桌饭菜,那可得不少肉。
就算是在农村,很穷的家庭结婚可能不办席。但结婚当天男女双方父母总要吃顿好的,那些叔叔伯伯的最多都不喊来吃饭。
而在城里,现在结婚都会摆上几桌,但又不能摆太多。过于铺张了也会被查,一般是四桌,一些领导家里可能会有六桌的标准。
但就算四桌,周家这边肉票也不够,得去借肉票,然后一直到过年都没什么肉吃了。肉票借了得还,起码在过年之前要还清,否则人家过年怎么弄。
第162章 周家谈盘子
上午十点多,谢秀云的父母就上门来了。
“亲家,到房间里坐。”刘晓芳见到人来了后,立刻招呼着说道。
“亲家母,你别客气。”谢秀云的母亲笑着说道。
说是说别客气,但刘晓芳还是要热情招待。而这次周东明也是回房间拿茶叶招待,不过他的茶叶不是什么好茶叶,是一些碎茶叶。
就算是碎茶叶,在这年代也是好东西。茶叶一直是用于出口的重要物资,在赣省很多地方都产茶叶,但也就过年大家能买到几两茶叶,还大多都是碎茶叶。
这也是为什么就算是饭店,也只有白开水的原因,根本就没有茶叶。
“亲家公亲家母,我们看两个孩子也处的不错。这结婚也是早晚的事,早点结婚我们也早点抱上孙子孙女,你们也当姥姥和姥爷,所以这次邀请你们过来,是想把我家兴才跟你家秀云的婚事定下来。”刘晓芳说道。
其实谢秀云的父母来这边,就是知道要谈这事,所以谢秀云的父亲是点了点头,但一般子女的婚事交谈都是当母亲来开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