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感谢李村长了,今天就在这边打扰了。”江成客气的说道。
李村长听到这话是立刻露出了笑容,让人去给江成准备晚饭了,然后再跟他交谈了起来。
主要还是价格问题,而李村长也是直言不讳,说沪城这边市场价格鸡蛋都要七分钱一个。江成按照六分,那真是让他们这边占大便宜了。
李村长坦诚,江成也跟着坦诚,在昌城那边市场价格就是六分钱。但不管是七分还是六分,都不好买到鸡蛋。
但有一点江成也是要说的,他是以物换物,不能他这边鸡蛋按照昌城那边便宜的价格来。而这边的海产品却是按照当地高价格来,他也不是没其他地方可以交换的。
江成告诉李村长,他之前在盐城那边直接用钱购买了一些海带和海鱼,才二毛六一斤。沪成这边要是价格高一点,还能接受。但高太多的话,他可以出钱,但不能出鸡蛋。
但给钱的话,性质稍微就不同了,换和卖的区别。换东西的话,别说江成几筐鸡蛋了,就算是一车满的,李德顺也敢全部吃下。
真要以物换物的话,鸡蛋如果算六分钱一个,其实大概也就是六毛多一斤。那就算他们村的海产品按照二毛六来算,都是不亏的。
不过身为村长,李德顺海是要尽量为村民争取利益的。毕竟这边是沪城,外地出差路过这边的人不少。经常有人花钱购买一些海产品走的,价格不便宜。
所以最后谈下来的结果是,鸡蛋按照六毛五算,他们这边的海产品按照三毛一斤算。
这价格一谈拢,李德顺就安排人去喊村里的会计过来一下了。给江成带来的鸡蛋过秤一下,看看有多少,然后统计一下每家每户能换多少鸡蛋。
今天晚上八点不能送过来的,明天早上六点左右一定要把家里的海产品存货送过来。质量得是好的,别拿差的过来糊弄人。要是明天早上没有来换鸡蛋的,那就让其他人顶上。
有李村长出面,江成还省事了。两人也达成了口头协议,下次江成带东西过来,有要换海产品的,直接来找他李德顺。
晚上在这边吃了个晚饭,一开始李村长就问过他喜不喜欢吃海鲜的。江成是说愿意吃,人家才弄一些在海边不值钱的海鲜给他吃。
比如一些贝类,虾,还有新鲜的海鱼之类的。反正是一桌子海鲜大餐,配了一些酱料。
这倒是把江成给吃爽了,而李德顺就喜欢这样的外地人。没吃过好东西的样子,到时候也不过是他李德顺给村里人说笑话的谈资。
到时候跟别人说,昌城那边供销总社来的司机又怎么样。来到他们金山嘴渔村,弄一些大家都吃腻了的东西就打发了。
饭后,李村长给他安排了一个房间,让他休息。
江成没那么早入睡,而是在屋外吹口琴玩,没想琴声吸引来了海螺姑娘。
不是那种海螺变成姑娘的那种海螺姑娘,而是听到口琴声,拿着海螺过来吹的姑娘。
来的不是一个姑娘,是三个姑娘听到口琴声音,结伴过来的。
这年头吹口琴的司机,真的让少女没有抵抗力。音乐无国界也无性别,江成和几个姑娘交流起音乐来。
江成把口琴借姑娘吹着玩,姑娘教他吹海螺。好在姑娘不是海螺变的,否则这吹下去~~。
而在音乐交流的时候,江成回房间‘拿’了几个八月瓜给她们品尝。果然这边的人根本没见过这样的果子。
就在音乐交流要结束的时候,江成又送了三个姑娘一些藕粉。而三个姑娘每人送给江成一两个又大又漂亮的海螺。
夜晚,海边的村庄海风吹的很舒服,江成回房间里休息了。
一夜好梦~~。
“哥哥,哥哥,你吹嘛,对着我吹~~。”
“啊~~不行~。”
江成猛然坐起身子,看了看裤裆。吃海鲜上火他知道,但上这个火的嘛。
屋外的天已经亮了,江成晚上做了一个荒唐的梦。梦见一个又纯又欲的少女,她说她是海螺变的。
在梦里江成都不信海螺能真变姑娘,但海螺姑娘说对着能吹的地方吹,就会发出海螺的音乐。
江成老司机的属性在梦里被激发了,就在他要对着少女吹下去的时候,突然出现周灵莹愤怒的身影。然后江成就醒了,天也亮了。
起床后,江成简单的洗漱了一下,村长那边就安排人来找他了,喊他去吃早饭。
江成跟着人过去后,大清早的,又是海鲜,外加白粥。然后他又美美的吃上了,没办法,对于他来说的确好吃。
吃过早饭后,李村长就带江成去看货并且过秤了。有村里的会计在,如果有算不对的地方可以说出来。
二百几十斤鸡蛋换了将近五百斤海产品,双方都很欢喜。
而江成开车走的时候,李村长还送了他一袋虾皮,是熟虾皮。虾皮用毛虾制作的,毛虾也就是小白虾。
这东西属于调味品,弄鸡蛋汤的时候放一点能提鲜,炒菜也可以放。
离开金山嘴渔村后,江成开始前往沪城宝山区。
就是上次江成给军区送雨衣胶靴的同一个城区,只能说有时候就是这样巧了。
宝山区那边也靠海,有港口。因此在那边就有一个外贸港口仓库,那批没出口的‘的确良’就在宝山外贸仓库那边。
沪城有好几个港口,都有港口仓库的,不管是要出口的,还是海外运回来的货物,不是立刻装卸的,都会放在港口仓库里。
江成要做的就是拿着清单在那边领属于昌城的外贸转内销‘的确良’,内容也简单,先拿单子到仓库管理的部门登记一下,就有人带过去了。装了货,签个字就可以拉回昌城了。
这也是为什么拉外贸转内销的单子,不需要安排其他人员跟车的原因,流程很简单。
但是既然来了宝山区,江成想再去一趟这边的军区。另外这次得在沪城先去供销社看看,能不能混到一些特产什么的。
新的一个月了,今天是真的想求点月票~~有的记得给一下,感谢。
第165章 第一百六十二 沪城旧货市场
沪城在七十年代算是一个工业化城市了,所以特产也是一些工业产品。
像手表,自行车,缝纫机都有沪城的知名品牌。
江成在沪城这边供销社除了买些不要票的牙膏牙刷,依然什么都买不到。
不过这趟供销社也没白来,供销社的售货员告诉江成,如果有钱想买点稀罕东西回去,可以让他去沪城的旧货市场看看。
在沪城,其实大家是可以做交易的,你有东西想出手,可以到一些旧货市场去寄卖。但要交14%的寄卖费用,不过限制食品之类的东西。
另外供销社的售货员也好心给江成七十年代初上海旧货调剂商店介绍了一下,虽然沪城有几个旧货市场。但每个市场的性质也稍微有些不同。
最好的地方是国营淮海旧货商店,简称淮国旧,那边旧货最多,在HP区那边。
但XH区的旧货调剂商店也是值得一去的地方,因为那边有抄家物资在那边售卖。特别是前两年,那边可热闹了,很多有钱人因为某些原因被抄家,虽然说不少人跑到海外了,但很多东西是带不走的。
因此在XH区那边的旧货调剂商店,虽然很多不错的东西被买走了,但是还有不少好东西的。
特别是家具古董字画之类的,那边有很多。
而淮海旧货商店,你想买二手的工业产品去那边合适,比如钟表,照相机,乐器,自行车,收音机,缝纫机等等。还有一些衣物,都是比较高档的,皮鞋帽子,西装,裙子什么的。
江成是真不了解这个时代,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市场。只不过都是国营的,意思就是你私下卖东西不可以,但给他们寄卖一下就可以。
但不管如何,这是一个光明正大可以交易的地方。买了东西会给开票,那江成挣钱就有动力了。
感谢了一下供销社的售货员,江成直接先往XH区出发了。
到了XH区,随意打听一下附近的人,都知道旧货调剂商店在什么的地方。
探寻到旧货调剂商店后,这边的东西是真多,各种各样。家具,书籍,乐器,收音机什么的。
而这些东西有些是可以讨价还价的,有些是直接定价不给还价的。
像这边的乐器,二胡,小提琴和钢琴之类的,还有一些瓷器和书画,都是可以讨价还价的。
但家具之类的,一些不算名贵木材的家具,基本上没有还价的余地。但一些好的材料家具,价格会稍微高一点,但也有一点点还价的空间,不过空间都比较小。
江成要是早知道这里有各种家具卖,之前就不找木匠专门做家具了。起码同样的价格哪怕是买套旧家具,但起码是高档材料。
主要是请的木匠做的家具,做工是不错,但款式对于江成来说,也是老土。
江成在这边买了两把‘旧’椅子,价格不便宜,还不是高档木材做的,一张椅子都十五块了。不过做工比较精致,还带雕刻花纹的。
上次做家具的时候,就没有考虑到那么多。江成准备放一把在书桌边,另外一把可以平时拿到屋外坐。特别是以后天冷了,在屋外晒太阳坐椅子可比凳子舒服多了。
在这边江成还看见有不少款式是旧收音机,还有缝纫机。这些家里已经买了,没有必要再买。
但江成看见这里有二手怀表卖,有普通的有精美的,有国产的也有海外的。
最便宜的十块钱的都有,贵的能要几百块。
江成挑了一块上海牌的二手怀表,因为成色很新,按照这边售货员说的,这是有人寄卖在这边的。
而寄卖的东西,为了早点出手,一般会比商店里同产品的东西要偏低一点点。
只花了四十五块钱就买到了,江成打算送给周灵莹,送怀表可比手表有情调多了。而且在这里买,不要票,买新的话,还不比手表便宜多少。
在这边买好了东西,感觉实在没什么想买的,江成就带着买好的东西去HP区了。
到了黄埔区的淮国旧,在这边是一个一千多平方的大商店,难怪在供销社的时候,售货员推荐他来这边的。
这边东西品种更多更齐全,自行车都摆放在门口,不过成色倒是不怎么样。
不是说这边没好货,主要是有好货得看运气,有些紧俏成色好的东西,进入这里会很快被卖出去。
这边也有查抄罚没的物品,只不过这边的商品更偏工业化一点。
在这边江成看中了一台照相机,海鸥牌的,反正成色很新。但这年代的照相机拍照得有技巧,要注意焦距和光线。不是后世用手机,可以在手机上直接各种设置,还能美颜给你拍出来。
在商店里,有很多二手的衣服,像皮大衣和外套什么的,这类衣服江成倒是不介意买二手的。但衬衫和裤子这种贴身穿的衣服都有二手的,江成是不感兴趣的。
衣服的话,江成挑了两件军大衣,留着天冷穿。还看重一款在这时代在上海还算流行的外套,有些人天生衣架子,就算衣服土,也能穿的特别好看。
买完东西后,江成又去了一下沪成的百货商店,百货商店有照相机卖,也有拍照的胶片。除了百货商店,就是国营照相馆之类的才有胶片卖。而百货商店容易找,自然是到百货商店购买。
这随便一折腾就一上午的时间没了,江成不想耽搁了,以后有的是机会再来这边买东西。
直接开车到了宝山区的外贸仓库那边,江成想弄一些‘的确良’回去,但一路上都没想到好办法。除了贿赂,还不一定行得通。用空间弄走一匹,感觉不道德。
江成想到自己的能力,就算是在这个时代以后也有的是办法弄,所以还是放弃了偷盗的打算。
而且作为供销总社的一员,这转内销的‘的确良’拉回去,江成也不是没机会分到一点。
所以什么都没操作,到了外贸仓库那边,交清单,装货,走人。
第166章 晓芳,你家姑爷好像来了
装好货的江成先去了海边没人的地方,费了挺大劲用枪搞死了一头野猪。然后又去了宝山区军区后勤部,找军人服务社的负责人彭为国。
野猪是江成打算送给这边部队改善伙食的,但最后是野猪收下了,非要给江成算钱,不占江成便宜。
江成在军人服务社这边换了一堆好东西走,野猪他是真的打算送的,不过东西他也是想要买,只是最后变成了交换,野猪算是部队买下了。
这一趟沪城之行,江成觉得还算圆满,就是自身没弄到‘的确良’。外贸仓库里的‘的确良’,都是用布袋包裹的,零散的都没有。
现在江成要赶紧去南京,把周灵莹怀孕了的事情跟她父母说一下。
所以中午吃过饭就休息了半小时就往南京出发了,三百公里的路,尽量明天中午赶倒~~。
南京,周家。
周灵莹的家人是不知道江成还有一天的时间就会过来。
“凡益呀,你这做大哥的。可得帮你弟弟一下,结婚的场地去找你老丈人说一下,帮忙弄弄。”
“嗯,知道了。妈,上次妹夫带来的藕粉还有嘛。前几天过中秋,萱萱回娘家了一趟,把藕粉给了那边。”
“藕粉呀,这还真没有了,你大伯上次过来,你爸也让他带走了一些。你姑也看到了,你姑什么人你清楚,她能不拿点走。”
刘晓芳跟大儿子周凡益说道,女婿江成上次来是给他们留了一些藕粉。都是三家村藕粉,将近一块钱一斤呢。
主要是别的地方喜欢讲究其他地方的特产,沪城这边也一样。只要是不好买到的东西,是外地的,大家都稀罕。
何况江成带来的藕粉的确味道不错,自己吃也好,送人也好,都是拿的出手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