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传奇之路 第382节

  “我说老三,这条件你都答应?”

  “我不答应怎么办,我家那小子就喜欢上了这姑娘。”三哥无奈的说道。

  “三哥,要这么多彩礼,总有个说法吧?”李加一问了一句。

  “嗯!是有说法,那就是以后不再往来。”

  五哥这时候喊道:“这是又把三闺女给卖了。”

  “呃!”

  李加一也愣了一下,如果按照三哥说的,对方这确实是把闺女给卖了,怪不得要五十块钱。

  这个年代,五十块钱在城里可能不算什么,但在农村,绝对是一大笔钱。

  一个家庭一年分十几块钱,这五十块钱要三四年才能存够。

  别忘了,这说的是三四年不花一分钱的情况下。

  可是这可能吗?不点灯啊!不买盐啊!

  其实就算是在城里,对大部分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钱。

  这五十块钱,对于富余家庭来说确实不算什么,但城里又有多少富余家庭。

  大部分家庭,挣的工资刚好够一家人开销,毕竟城里到处都要花钱啊!

  在农村,粮食是分的,所以花不到什么钱,但在城里,什么都需要花钱。

  别的不说,就说李加一家所在的七号院吧!整个七号院,大概有百分之六十的家庭,收支平衡。

  这还是在李加一帮助的情况下,比如程巧云家,徐大娘家还是孙大爷家。

  要不然就不是百分之六的家庭收支平衡了,还要有百分之十几的家庭入不敷出。

  他们现在在李加一的帮助下,每个月都有富余了。

  要不然整个七号院,也只有百分之二十几的家庭还有富余。

  富余和富裕是两个概念,在整个七号院,要说富裕的家庭,估计也只有两家,李加一家和廖凯家。

  哪怕是南易和何雨柱都不敢说是富裕家庭。

  当然,李加一家是因为李加一,要不然的话,同样是属于富余家庭。

  七号院就是整个帝都的缩影,七号院是这样,整个帝都也是如此。

  “三哥,我劝你给钱的时候,最好让对方写个断亲书。”李加一说道。

  在后世到处都是讲法律,就算是有断亲书都没有用,但在这个法律不健全的年代,这玩意特别管用。

  “没错老三,我觉得加一说的对。”

  其实李加一是他这一辈中年龄最小的,这要在过去,他的名字肯定跟他爷爷差不多。

  不是叫老根就是叫老幺,没办法,过去都没有什么文化。

  名字更是想叫什么叫什么,狗蛋、石磙、牛槽、铁锤等等。

  “嗯!回头跟儿媳妇商量一下,如果她愿意,那就写。”

  听到三哥这话,看来三哥对这个儿媳妇也特别满意啊!要不然就不会说跟她商量了。

  这个年代,女孩子要是摊上这么一个爹,一辈子基本上算是完了。

  虽然说建国初期就开始大张旗鼓的宣传自由恋爱,不允许包办婚姻。

  但效果并不好,不要说农村,就算是在城里,基本上还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至于说农村就更不用说了,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恋爱,也不允许恋爱。

  你敢谈恋爱,就敢说你是耍流氓。

  这个时候的人都很保守,不要说亲亲抱抱,就算是拉拉手,都能给你扣上不知廉耻的帽子,甚至给你弄个流氓罪。

  五十年代,男女总算能并排走到一起,能够近距离地传递小纸条,那叫牵手。

  六十年代,男女羞答答地共同拉着一方手帕的两个对角,那叫牵手。

  七十年代,男女各奉献出自己的尾指勾在一起,那叫牵手。

  八十年代,女人拉着男人的几根手指,以便遇到熟人,适时放手,那叫牵手。

  九十年代,男人握着女人的手昂首阔步,那叫牵手。

  刚进入新世纪,女人挽着男人的手臂,几乎是挂了上去,那叫牵手。

  二零一零年以后,男人的手臂吃力地跨过女人的半个背,去搂远在千里之外女人的那半边腰,那叫牵手。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话以前是无比神圣的,可是在进入新世纪以后就是个笑话。

  一边聊天一边干活,终于在十一点多就给收完了。

  现在鸡蛋鸭蛋比较少,今天收的,加上之前奶奶收的,一共还不到两千个。

  猪肉今天收了两千三百多斤,白条鸡三百一十多只,鸭子收了一百二十只。

  别看李加一这一段时间没少收,但李家村不管是鸡鸭还是猪,比以前更多了。

  当然,这说的是数量。

  而且李加一也跟村民说了,不要一下子养很多,比如说鸡,每家每户,要每个月都养几只。

  包括猪和鸭子也是一样。

  最好是计划着养,这样的话以后每个月都有猪出栏,要不然都赶到一起出栏,可能会出现很长时间没有猪肉收。

  李加一这边忙完了,奶奶和大娘也已经把饭菜做好。

  吃饭的时候,奶奶问道:“我刚才听你们说,小三家的崽子要结婚?”

  “是的娘。”大伯点了点头说道。

  “没想到小三家的小崽子都结婚了,我记得他比程前还小两岁吧?”

  “嗯!”

  “爷爷奶奶,咱们村的女孩子嫁到外面,外村的女孩子嫁到咱们村,为什么不在村里找啊?”

  “加一啊!咱们都是一个老祖宗的,怎么能在村里找。”大伯摇了摇头说道。

  “为什么不能啊!很多都出五服了,只要出了五服就可以结婚。”

  “呃!这个……”

  要知道在后世,法律明文规定,直系血亲三代以内不能结婚,超过三代就可以,也就是说超过三服就可以。

  其实说白了,就是没有人起这个头,如果有了一个,那么后面就会有很多个。

  “加一啊!你什么时候给我带个孙媳妇回来啊?”奶奶微笑着问道。

  “奶奶,我才十五岁,离结婚早着呢!最起码还要四五年。”

  “娘,城里跟农村不一样,在城里男孩子必须超过二十岁才可以。”大伯说道。

  “干嘛要规定这个啊!当年我嫁给你爹的时候,我不是才十五岁。”

  大娘这时候说道:“娘,我嫁过来的时候也是十五岁。”

  “对对对。”

  在建国以前这很正常,甚至还有年龄更小的,主要是那时候也没有谁规定多少岁可以结婚啊!

  要知道还有一些大户人家,在男孩子刚出生就给找个十几岁的媳妇,等男孩长到七八岁就给办婚礼。

  这在过去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童养媳这样的事,在后世很多书上或者电视剧中都可以看到吧!

  “娘,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加一想要在二十岁以前结婚,就只能放弃城里户口回到村里。”

  “那还是算了,晚几年就晚几年吧!在城里吃商品粮,挣工资不好吗?干嘛要回到村里种地?”

  吃完饭后李加一并没有直接离开,而是留下来陪爷爷奶奶聊天。

  天热的时候,怕肉坏了,现在天气冷了,肉根本坏不了,当然不能那么快离开。

  当然,大伯和大娘也没有回去,他们回去也没有什么事,倒不如留下来说会话。

  一直到下午两点,李加一才不得不离开,现在可不是夏天啊!

  现在天黑的早,五点左右天就暗了下来,这个时候再不走,估计不等他回到城里天就黑了。

  他这三轮车什么都好,可就是没有灯,如果是在城里还好一点,在城外,很可能把三轮车开进沟里去。

  四点半左右,李加一总算是回到了城里。

  这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反正今天也没有办法领钱,只需要把东西送过去就行。

  就算是回去晚点也没有什么。

  这不,李加一直接开着三轮车就去了区局。

  区局的食堂跟工厂的食堂可不一样啊!

  他们除了早饭不做,午饭,晚饭,有时候夜里还要加餐。

  当然,夜里这一餐并不是所有人都在,只需要留下来两个人加班就行。

  “卸货了。”李加一来到区局食堂外面,就对里面喊了一嗓子。

  很快王班长就从里面走了出来,看着李加一说道:“你小子今天来的可是有点晚啊!”

  “没办法啊王叔,现在天短啊!我可是一大早就出门,然后紧赶慢赶才赶回来。”

  李加一装着一副我有多么不容易的样子。

  看到他这个样,王班长也是很无奈,他当然知道现在天短啊!但他不相信李加一是紧赶慢赶。

  如果别人怎么说,他肯定相信,但李加一这小子可是太精了。

  “王叔,您不相信我,既然这样,那我下星期休息一天,然后养精蓄锐,等下下个星期再去吧!”

  “别啊!王叔什么时候不相信你了,这样吧!以后不管你回来多晚,王叔都等着你。”

  “真的?”

  “当然是真的,王叔还能骗你不成。”

  “好吧!那您快点叫人卸货吧!我还等着回家吃饭呢!”

  “行,等着。”

  王叔说完这话,就转过身对食堂里喊道:“都磨蹭什么呢?快点出来把东西卸进去。”

  “来了。”

  食堂的人陆陆续续跑了出来,然后开始往里面搬东西。

  “咦,这么冷的天,这肉竟然没有冻上?”一名食堂员工说道。

  “很难理解吗?我这车可是带棚子,里面又没有外面那么冷。”

  听到他这么说,大家看了看他的三轮车,再看到上面的玻璃,就有点相信了。

首节上一节382/4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