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底娶回女明星 第531节

  林骁总算明白了底层逻辑,明白了为什么这么好的政策,镇里的房子白送,大家却一个个都不要的原因!

  “所以,县里不顾上头合村并镇的大政方针,把100户籍人口的要求强行扩展到200常住人口,一方面是可以让更多村民按政策进镇,这样就能盖更多房子,拨更多资金,于耀军和县财政都能跟着得好处。”

  林骁神色严肃地猜测,“另一方面,大量村民搬迁到了镇里,必然会导致大量果园空置,对外出租承包还能挣一笔不菲的租金。而规模化、科技化的果业种植,还能提高果树的良品率,并不会影响经济产出,理想状态下还能有效提高经济指标……我这么想对吧?”

  说到上面的事,葛涛不禁面色惶起来。

  “镇长,这我就不敢乱说了,我这级别太低,上面怎么想的可不知道……”

  他虽然连连摆手,但眼神却满是肯定。

  林骁知道自己猜对了。

  从县里、镇里的角度,合村并镇的确是好政策,可以推动麻山县的农业从小农经济向集约化农业转变,引入财力雄厚的大型农业公司,全面接手星光镇的橙橘种植产业。

  企业的进驻,不仅能有效控制果实的良品率,还能保证销路,甚至还能为村民们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

  如此一来。

  村民出租果园拿一笔钱,进果园当工人拿一笔钱,收入稳定,不见得比自己经营料理果园要差。

  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把零散分布的村民集中归拢到镇里,的确是一个好政策。

  但问题是。

  企业是要挣钱的,可不是来做慈善的。

  星光镇地处山区,虽然通了公路但交通并不便利。

  这样的自然环境,企业承包果园给的承包价肯定会压到最低,请工人开的工资肯定也高不到哪儿去。

  而且这样的规模化种植,对于工人的需求量不会太高,一般只在采摘时需要大量请人,平常只需要非常少量的工人即可维持果园正常劳作需求。

  如此一来。

  即便星光镇地少人稀,可面对承包商更加微小的用工需求,还是会造成大量“上楼”村民失业。

  这部分问题谁来解决?

  没有人,只能村民自行消化!

  这些村民又都上了岁数,外出打工不切实际,镇里居住没有归属感,腰包也没有真正鼓起来。

  相当于白忙活一场,也难怪大家都不愿意搬。

  林骁理清楚这般头绪,意识到县里在制定政策的时候,考虑的只是怎么迅速提高经济数据,怎么尽快推动所谓的新型农业改革,怎么提高县域城镇化比例。

  至于其他一些见不得光的想法,就更没法说了。

  反正林骁可以确定,领导们根本没把村民个体的想法和需求考虑进去,自然也不管村民们愿不愿意去镇里,在商品房里住得开不开心。

第294章林晓熙专和她爸作对

  跟葛涛吃完饭,已经是晚上八点。

  天这时才真正黑了下来。

  林骁开山路回家。

  路上并没有路灯,他全程开着远光,山麓幽幽、林影森森,十分可怖。

  林骁却根本不当回事。

  到星光镇任职已经两个礼拜,他现在已经适应了这条上下班路线,刚开始开车在路上那叫一个小心谨慎,全程不敢超过40迈。

  现在也已经对这条山路驾轻就熟,甚至因为环境清幽、没有红绿灯,他觉得比城市道路开起来要轻松惬意得多。

  当然这感觉还得在白天。

  晚上,车窗外传来山林里的幽幽鸟叫,还是挺人的。

  林骁却丝毫不觉。

  一边开,一边想着合村并镇的事。

  今天他吸收了太多的信息。

  从地头蛇于耀军的所作所为,林骁对整个麻山县的行政风气管中窥豹,意识到想要在星光镇干出一番事业是那种真正让老百姓得实惠的事业,而不是在自己的履历表上写出来好看的事业会非常非常难。

  即便他有个位高权重的市长岳父,也改变不了他这镇长难当的事实。

  毕竟韩海军远在上百公里之外。

  麻山县只是宜州市所辖十几个县市中,最不起眼、经济最差的一个。

  市里对麻山县的经济发展根本不会给予太多关注,自然也不会有多高的心理预期,更不会给予太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当然。

  林骁相信,只要自己开口,岳父大人一定会尽心尽力出手相助。

  但一来他并不想遇到点难题就向老丈人求助,二来,他也好韩海军也罢,都已经在全网进行了曝光。

  也就是说,他们现在的工作其实都已经处在全网的监督之下。

  就像刚才在炒粉店,他被人认出来并拍照的情况一样,这样的事情以后不会少,而且会成为常态。

  林骁估摸着,现在关于他自己在南州省宜州市麻山县星光镇任职的消息,已经在网上的某个角落里开始发酵蔓延了。

  网友如此关切。

  林骁和韩海军这对翁婿,在职场上避嫌还来不及,林骁怎么还敢堂而皇之地走老丈人的后门……怎么听起来怪怪的?

  反正不管是从自身角度,还是从舆论角度。

  林骁都不会轻易打老丈人这张牌。

  可如果不打这张牌的话,那眼下的难题几乎无解。

  在合村并镇这件事上,麻山县和村民们几乎完全站在了对立面上。

  从县政府的角度来看,合村并镇是中央大政方针,必须加以落实,这是肯定的。

  而从县域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的角度来考虑,把星罗棋布的空心村从地图上拔除,将老龄化的村子遗留人口汇拢到镇上,一方面可以更多地争取上级下拨的合村并镇专项资金,另一方面则可以提高城镇化率,节约水电路网这些民生基础设施的投入,还可以推动本土种植产业走向专业化、集约化发展。

  于公于私,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县里自然是要坚定不移推行下去。

  而从村民的角度,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家园,进到镇里、住上楼房,既需要对陌生环境进行适应,还增加了务农的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更有甚者可能会失去土地,同时生活成本大大增加……

  至于好处,就是能免费得到一套镇里的小房子。

  但有新村花园一期漏雨的情况在那儿摆着,即便有村民对免费房子动了心,到这儿也不免打起了退堂鼓。

  说起来,完全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村民们自然不干。

  一边是县里要大力推动,一边是村民们顽强拒绝。

  林骁作为镇长卡在中间,简直是两头为难。

  他认可合村并镇是个大大的好政策,但就目前县里制定的实施方案来看,这政策落实已经完完全全走歪了。

  要按照县里的路线推行下去。

  即便最后强行达标,也只能是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林骁坚决不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所以,县里的方案必须叫停,必须得拿出一套完全符合星光镇实情、让老百姓满意的方案才行。

  至于要怎么做,才能既把政策执行下去,又让广大村民满意。

  林骁一时没有主意。

  正想得入神,车子驶过一个弯道。

  方向盘回正,视野里猛然出现一个在走夜路的老大爷,吓了林骁一大跳,赶紧踩了刹车。

  “轭”

  车子猛然停下,林骁往前栽了个趔趄。

  前方,老大爷倒是毫无反应,依旧慢慢悠悠往前走着。

  这淡定的反应,再配合山道四周漆黑幽寂的环境,不免显得十分诡异。

  “前面这……到底是人是鬼?”

  林骁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也不禁有些心头发紧。

  毕竟他再唯物,自己就是从平行世界穿越过来的,这世上出现什么牛鬼蛇神对他来说都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了。

  林骁犹豫了一阵。

  最终从远光灯照射下老大爷长长的影子,作出了他是个大活人的判断。

  他把车子重新启动,缓缓开了上去。

  “大爷,你去哪儿,我送你一段吧?”

  林骁主动打招呼。

  老大爷慢悠悠的步伐,这才停了下来,看向林骁的表情有些懵。

  显然,他这一路走了不短的时间,身边应该也经过了不少车辆,但一辆停下来的都没有。

  大爷也习惯了如此。

  所以才对突然出现的好心人,感到十分震惊。

  大爷倒是没觉得自己有什么可图,所以瞬间认可了陌生人的好心,平静甚至有些木讷的脸色,瞬间绽放出受宠若惊又十分打扰的惭愧笑容,并配上了一个慌忙摆手的动作。

  “不不不……不用了……”

  大爷说的是普通话,但口音极重。

  林骁也是这阵子听麻山话听习惯了,所以才能听明白。

  “没事,您上来吧。”

  林骁直接把车子靠边停下,山路窄小,他把半个车身都压进非机动车道,打着双闪。

  “这大晚上的,您一个人走夜路多不安全,你住哪儿告诉我,我送你回去!”

  “不不不……不用了,谢谢你后生……”

  大爷还是十分感激地拒绝。

  直到林骁催促再三,甚至不得不“翻脸”表示这老头真是“麻烦”,老大爷才带着五分感恩五分惭愧,颤巍巍上了车。

  “砰!!”

  车门摔得巨响,彰显出大爷对轿车的陌生和惶恐。

  林骁倒是不以为然。

  问出大爷是住在前面2公里外的石梁村后,他重新起步。

  林骁开得慢悠悠,大爷在后面坐得十分拘谨,身体十分紧绷。

  林骁见状,便主动搭话:“大爷,你这是从哪儿来啊,这么晚了怎么还一个人走在路上?”

首节上一节531/56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