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这个无辜的小伙发现他男朋友爱上米尔克后,一番交谈,绝望而去,自杀了。
米尔克竞选成功后,假男朋友受不了道德的谴责,跟米尔克宣布“分手”。
这让米尔克大喜过望,他在卡斯特罗街表面上悲伤,暗地里跟情人疯狂的庆祝了一番。
最后就是米尔克为了得到卡斯特罗街的支持,只能推动法案,这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
保守派的人与警察合谋,在办公室里枪杀了米尔克。
卡斯特罗街的人并不知道米尔克的真面目,于是纷纷上街悼念……
在剧本完成后,曹阳觉得还行,这里面有保守派的输不起,有米尔克这个卑劣的假激进派政客,有被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弱势群体,有三角四角恋,有自杀,有色情,还有变态……
只要演员能发挥的好,在左翼为主的好莱坞,这应该具备了拿奖的基础,至少也会拿到不少的提名。
欧洲那边,到时候看看哪个电影节合适,可以冲一下最高奖了,其实戛纳也挺适合的。
贝尔曼和哈维-韦恩斯坦在看了剧本后,都很兴奋,没想到事情还能有这样的转变。
他们一致认为这剧本已经具备了拿奖的条件,只要电影拍的不差,到时就可以放心运作了。
哈维-韦恩斯坦想的更多,如今的大统领是保守派的人,好莱坞是特别讨厌他的,这电影全片都在讽刺保守派,即便是米尔克,其实质还是保守派哪怕转变,也是形势所迫。
这他妈正好戳到了好莱坞的痒处。
要是还能把西恩-潘公布的事情炒成热点,那么拿奖的概率还会变大。
贝尔曼和哈维-韦恩斯坦还在发愁,怎么才能给这件事火上浇油呢,没想到助攻就来了。
蒂姆-罗宾斯,这个在外人眼中的老好人,站出来力挺西恩-潘,并说自己之前想要接拍一部电影,其中涉及到了米尔克这个人物。
他搜集资料发现,这就是个虚伪的混蛋,卑劣的政客,他利用了可怜的同性恋来达到目的,是一个极度自私而又没有底线的人。
蒂姆-罗宾斯也拿出了大量的证据,有视频,有文件资料,还有知情人的采访录音。
蒂姆-罗宾斯的状态明显不好,他表示,这是因为他花费大量时间来搜集资料,对这样的人渣痛恨的夜不能眠,没想到还有这种卑鄙无耻利用弱势群体的小人……
并且,蒂姆-罗宾斯还表示,正是因为清楚了米尔克是这样的人,他毫不犹豫的拒绝了某些剧组的邀请,他不能接受扮演这样的人物。
贝尔曼和哈维-韦恩斯坦大喜过望,感谢蒂姆-罗宾斯老铁送来的热点。
于是,贝尔曼也站了出来,甩出大量证据,说道:“剧组早就知道米尔克是个怎么的人,我们原本想把他还原出来,让大众了解一个真实的米尔克。
现在既然有人在我们电影拍好前站了出来,我们虽然遗憾不是第一个揭露真相的人,但我们的电影将是第一部揭露事实的传记电影,请大家关注我们的电影,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随后,米拉麦克斯和索尼经典就安排明星站出来,谴责米尔克的卑劣和无耻。
眼看事情已经成了热点,越来越多的明星站出来,谴责米尔克,慢慢就又变成了谴责保守派,最后演变成谴责保守的大统领。
事情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第119章 启动 上映
约翰尼-德普最近有些焦虑,他是看过《米尔克》原剧本的,但西恩-潘的爆料,肯定让剧组陷入尴尬之中。
原剧本的米尔克与西恩-潘爆料的米尔克,就不像是同一个人,一个正值,一个卑鄙无耻,这还怎么拍?
特别是随着蒂姆-罗宾斯也紧跟着爆料,约翰尼-德普一度觉得,这电影肯定是没法拍了。
然而,出乎他的预料,剧组居然也跟着爆出大量不利于米尔克的资料,相互印证之下,事情显得更加真实。
不应该呀,难道剧组产生了内讧?
在约翰尼-德普还没想明白时,他就拿到了新的剧本。
新剧本跟原剧本相比,除了男主角还是米尔克之外,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电影的内核,完全没有一点相似之处。
新剧本的主旨变成了讽刺政客,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随时转变政见,哪怕是心里无比厌恶,也丝毫不影响他们的改变。
米尔克这个人,从始至终都是讨厌和鄙视同性恋的人,但他为了竞选成功,为了拉拢选票,可以假装自己是最讨厌的同性恋,可以为之前自己想要打压的事情而呼吁奔走。
这就是肮脏的政客。
全片都在毫不留情的讽刺保守派,哪怕米尔克这个“激进派”,其内核还是保守派。
这个人物要演好,需要非常大的张力。
这是约翰尼-德普的第一想法。
这人物要演好,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肯定就有了。
这是约翰尼-德普紧接着出现的想法。
这电影只要拍好了,是真有可能拿奖的!
约翰尼-德普激动了,作为文艺咖,谁不想拿奖来证明自己的演技呢。他最遗憾的是,还没拿过有分量的奖项。
一定要用心拍好。
接着,约翰尼-德普就想到,曹阳是三部电影捧出三个影后的人,以会调教演员而闻名,自己是不是要提前向他请教一下?
于是,约翰尼-德普毫不犹豫的给曹阳打电话,说自己想要把人物演好,该怎么做。
曹阳想了想,就告诉德普,“你每天下午过来,我抽出时间给你讲戏,你只要按我的要求去做,把人物演出彩不难。”
还是原来的那一套,曹阳每天抽出时间给德普讲戏,讲电影内核,讲电影主要想表达什么,讲自己想要什么效果,然后让他自己看剧本,写人物小传。
电影在有条不紊的推进着,外面却非常热闹。
福克斯新闻,这个本来倾向于保守党的媒体,一开始的想法是“干掉”一面左翼的旗子,看看笑话,瞧瞧热闹。
没想到最后在有心人的推动下,矛头反而转向了大统领,并且愈演愈烈。
曹阳才不管这些因他而起的风波,电影已经基本筹备完成,马上要开拍了。
与此同时,《密阳》开始在国内大规模上映。
曹阳这边还有几天就要开拍了,肯定没办法回去,提前录了一段视频,在首映礼上播放。
引起众人热议的是,虽然曹阳没来,但他捧起的三大国际影后合体,全都出现在首映礼上,引得媒体争相拍照。
捧出第一个戛纳影后的电影,感兴趣的人还是非常多的。
国际章最近特别烦,高媛媛的崛起,她可以说是被影响到的明星之一。
以前那些大牌的代言还没有太多选择,国内女演员在国际上知名度大的就那几个,无论是跟他们稍微拿捏一下还是谈待遇,都是很简单的事情。
但是现在不行了。
先是出了个他妈的柏林影后李晓苒,当时国际章随机应变,还能借机炒作个大青衣,来甩开后面几个想绑定她的那几个花旦。
随后又出了威尼斯影后俞妃红,国际章恨得牙痒痒,只能咬着牙继续炒作所谓的三大青衣,硬是往上凑,跟两个国际影后绑定。
为此还被不少人在网上嘲笑,说她脸皮厚,出道那么久了,连个重要的奖项都没有。
国际章那个气啊,只能硬着头皮甩出个2000年获得的,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的获奖证明,来证明自己也是影后。
于是,嘲讽来的更猛烈了,人家是欧洲三大的国际影后,你是百花影后,这差距有点大呀……
你是怎么好意思硬跟人捆绑的!
国际章也不回应,反正大家都是影后,我也是大青衣!
她手里其实还有很多在国际上获得的奖项,大多是最佳女配角之类的,但那些奖项的公信力,还不如百花呢,就不拿出来吸引嘲讽了。
最让国际章裂开的是,那一个几乎没有演技可谈的小卡拉米高媛媛,居然也他妈拿到了戛纳影后!
这可是国内第一个,影响力甚至比前两个影后还大。
现在怎么办?
她跟经纪公司紧急想对策,总不能接着炒作四大青衣吧?
最后也没商量出来更好的对策,只能另辟蹊径,咱就炒作四大青衣,只不过咱不重点提奖项,咱就提票房!
我是四大青衣里票房最高的!
我一部《卧虎藏龙》全球两亿多的票房,你们拿什么跟我比!
好吧,这里槽点不少,你都大青衣了,居然好意思提票房?大青衣不是以演技著称吗?
我就提票房,我就是大青衣里票房最高的,我的演技也是公认的好,你们能怎么着?
她票房高是事实,虽然被吐槽,但也总算绑定成功,没掉队。
国内女演员的层次,就成了四大青衣,接下来是三大花旦。
现在曹阳去好莱坞了,暂时没办法捧人,这让很多女明星很失落,于是,自认为有资格的,都把目光盯在了三大花旦上。
三大花旦多不好听,四大青衣四大花旦才合理嘛。
国际章心里对高媛媛其实是很不服气的,也很好奇,一个演技不怎么样的人,怎么就在那么短时间内脱胎换骨了呢?
于是,在《密阳》一上映,她第一时间就买票,准备看看这部被好多人期待的爱情电影。
是的,现在大家都还在传,这是一部甜蜜的爱情电影。
国际章也听知道些内情的朋友说起过,这不是一部典型的爱情电影,可能跟你想象中的郎情妾意不太一样。
总之,朋友神秘兮兮的说,这电影绝对值得一看,你要做好被“甜”到的心理准备。
“什么样的爱情电影老娘没看过,一部爱情电影拿那么多大奖,我倒要看看是怎么做到的!”
国际章直到电影开始前,还觉得这应该是一部有点变态的爱情片,不然怎么爱情片也能拿大奖了呢。
第120章 甜蜜的爱情电影
跟国际章有相同想法的,还有很多不明真相的人,在大家的观念里,能在欧洲三大获奖的爱情片,总要有点与众不同才行。
比如就像某网友说的那样。
男女男?女男女?又或者是女子与那对夫妻?
这样才合理嘛。
这样的电影才是探索人性,深思孤独与寂寞的哲学电影嘛。
《密阳》,瞧瞧这名字,一听就是甜蜜的多人爱情故事。
胖冰当时也找了不少关系,才得以去曹阳那里试镜女主角,她也没想到,自己最后居然输给了一个拍广告片成名的小演员。
她直到现在也没想明白自己输在哪里。
要说对方技术比较好吧,也说不过去,曹导当时都没有丝毫暗示,自己的暗示他也装作没看懂,根本就没比过技术呀。
要说长相,自己也不比她差吧?
唉,搞不明白,难道真是因为演技的缘故?
于是,她就怀着这样的心情,决定去看看这部电影,她倒要瞧瞧,对方能在一部爱情片里有什么发挥。
徐婧蕾也很郁闷,高媛媛那女人有个屁的演技,当初拍《开往春天的地铁》时,就那简单的几个镜头,还不断的NG,怎么就能一跃成了戛纳影后?
曹阳善于调教演员不假,这也是公认的,但能短短时间就把一个小白花,调教成戛纳影后,这严重不合逻辑!
更可气的是,那女人一个十八线的小艺人,拿了戛纳影后,一跃成了国内最顶级的女演员,不论片酬报价还是代言的费用,都甩了自己一大截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