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年再重来 第107节

  对,就是花钱干这些,美其名曰体验生活,增强动手能力。

  奇怪的是,家长特吃这一套,他们会觉得:嗯,自己的小孩儿条件太好,完全没有他们小时候的生活经验,接触一点,不是坏事。

  与此相比,组织一下,跑到游泳馆去举行游泳活动倒算是特别正常的了。

  至于说先组织家长来看,那是为了让这群挑剔的家长亲眼看到游泳馆的环境以后好放心。

  这些事儿,左舒雅去干也更加合适,她形象好、气质佳,接待那些家长温润有礼,不费什么劲就让人产生信任感。

  而陆长歌则更聚焦于发挥这件事的营销作用。

  他派人去定制了一个不锈钢广告牌,上面是排成凸凸的弯形的一行字:江州外国语学校合作单位。

  这东西拿过来以后,再在边上放上这次活动的一些广告,也包括家长参观等等。

  除此之外,他已经通过交通口的熟人联系了市公交公司,在全市的公交车站台上将这件事广而告之。

  这事儿在内部遭受过反对。

  毕竟坐公交的人不是他们的目标客户。

  但陆长歌觉得这钱得花。

  所谓的品牌概念,它不是自嗨,不能你觉得自己是高端泳池,那就叫高端,实际上它是一种社会共识。

  所以必须要让普通人知道它贵,知道自己消费不起。

  谁需要呢?

  消费的起的人需要。

  你否则像龚春雪,过来办了一张5千块的卡,拿出去一说,本来以为很有面子,结果别人像看傻子一样的看她,还说:你花这冤枉钱干什么?

  要是这个效果,那相当一部分的有钱人明年就不乐意花这个钱了。

  6月11号,龚春雪给陆长歌打电话。

  说陈小荷已经确定会过来了。

  她的姐夫是搬动了家长,陈小荷这个人比较在意家长的意见。

  以往就是这样的。

  龚春雪也算是见识到了陆长歌是如何抓问题核心的。

  一个电话都不给陈小荷打,这事也能办成。

  如此一来,基本上各个要素都齐全了。

  后面的事情陆长歌不会出面,都是左舒雅去,他自己毕竟是大学生,很多人第一概念就是一个20岁出头的毛头小伙子,不太好。

  另外,左舒雅本身也够了。

  但她希望陆长歌能出来见一下陈小荷,以示尊重嘛。

  不过被拒绝了。

  因为陆长歌知道陈小荷的脾气,她不在意这些场面功夫,只要事情本身干的好,那就没问题。

  正式的活动日期是6月14号。

  在活动内容方面,游泳馆和校方都花了不少心思,主要是让孩子们体验游泳这项运动,陆长歌找了季诗的关系,从省里弄来了一个省游泳队的人过来。

  这是江外家长们最买账的一个环节。

  甚至到了让海澜湾游泳馆的人有些觉得受到冷遇的感觉,他们费那么多心思,不如人家省队的和小孩子们近距离接触一下。

  其实背后的逻辑很简单,大家都有点名头,都靠名头在社会上混,所以特别认名头。

  就跟武侠剧里的那些名门正派似的,他就靠这个活着,你要也是名门正派,哪怕干点儿坏事,他自己都会先给你找补点理由。

  陆长歌不在游泳馆,他是听左舒雅打电话给他汇报的。

  他也有些惊讶,并说:“早知道这样,那咱一早就让季诗多请几个人不就好了。”

  “谁说不是呢,不过人家专业省队的那个泳姿确实优美,和平时那些乱扑腾的真不一样。”

  “这不是废话么。”

  陆长歌又在想,这帮小资人群竟然对这个这么买账,

  那这下好玩了,

  季诗已经帮他把BJ那边的人谈好了,

  等奥运会一结束,把那张牌打出来,那不得是王炸吗?

第146章 成功者(二合一)

  奥运会的确是个好的契机。

  中国人对奥运所投注的情感与重视我们自己最清楚。

  奥运那几天,就算学习任务重的准初三和高三学生也取消了补课,放回去看奥运去了。

  但陆长歌不准备放假,没办法,行业所限,那几天算是比较关键的几天。

  其实没创业之前,他本来也是想去看看的。

  但游泳馆里从他往下,估计哪个都想去,他不给人放假就算了,还自己跑BJ去看,这带起来的氛围就不好。

  后来季诗打电话过来问他,还说可以弄到票。

  陆长歌婉拒了。

  王鸿诚也过来约他,他依然婉拒。

  但票他是要的。

  拿过来以后他没有送徐卫国,这种人自己想弄到还是有办法的,他送给了陈小荷。

  陈校长这次帮了他,但这个女人钱也不要、饭也不吃,酒还不喝,面对这种人陆长歌已经不是那种想着送礼托人办事的心态了。

  他是真的觉得人陈校长人好,还帮了他,所以说有好东西多念人家一点。

  矫情的说,可能都和利益无关了。

  在她的办公室,陆长歌说:“都说百年奥运梦,下次再到我们国家都不知道何年何月了,我特意让朋友给我留着三张票,陈校长,这个你真不能拒绝。”

  陈小荷推了推眼镜,细细的看了一眼他,问道:“陆总,你自己不去吗?”

  “我就不去了,游泳馆在奥运期间必须营业,员工都在上班,我不能带这个头。”

  都说是王炸了,这种时候怎么能不把这个劲撑着。

  “下这么大决心办这个游泳馆?”

  陆长歌倒也没想过自己这么来劲,事情真的开始,他的热情甚至超过了他自己的想象,“全中国那么多人,亲临现场的毕竟还是少数。而且我在想,等到烟火在鸟巢升起的时候,我也在勾勒自己的穹顶,也许就不会那么遗憾了。”

  “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没思考过自己的穹顶。”陈小荷还是收下了这份大礼,但其实更让她印象深刻的不是礼物,而是陆长歌这个人。

  因为亲眼看到他的事迹,亲耳听到他这么讲,甚至让她产生了一种代入感,不自觉地开始好奇,将来人家的穹顶究竟会勾勒成什么模样。

  陆长歌则一步步引导,

  他不是为了装逼来的,更没有兴趣对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展示自己雄性的野心,他主要是想给陈小荷一个概念,就是他陆长歌不止于此。

  兴许后面会有用呢。

  “您都是校长了,而且是这么厉害的学校的校长,我说句实诚的话,这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是穹顶了。”

  陆长歌的确和她接触过的大部分人不一样。

  陈小荷能感觉到,自己性格中的那些点,陆长歌是理解并接受的,所以有时候和他说话一点也都不觉得难受。

  “咱都别相互夸奖了,这学校的校长不好当,我也知道你那个游泳馆开业便有不低的营业额,我估计赔钱是很难了。”

  是,慢慢的也算熟悉了,都是真性情的人。于是乎撇开生意,陆长歌索性和她聊聊。

  还不等他说话,陈小荷似乎对他也比较好奇,问道:“陆总,你这生意成功,大学还继续读吗?”

  “读。叫我长歌吧。”陆长歌顺带嘴提了一句,然后继续讲:“赚钱是一时的事,认知是一辈子的事。就像渔夫在织网时总在经纬线间留出空隙,真正的捕获发生在虚空处,有时课堂里显得无用的哲学质问、十四行诗韵脚,说不定正在编织认知,而未来某个重大抉择降临的夜晚,月光会从哪些菱形空隙里漏进来。”

  陈小荷笑了,“《读者》文摘看得不少啊。”

  陆长歌不多解释,就顺着她说:“这都被你发现了。”

  “开玩笑的,你的答案很好。不过我不能拿来用,我还是得告诉别人受教育有什么实际好处。”

  “那就讲好处。真正的好坏又不是我一个毛头小子定的。”

  “我得找个时间和你聊聊。”

  陈小荷这么说是客气,同时也是对他送票的回礼。

  陆长歌正有此意,慢慢熟悉就是从多一点互相来往中来的。

  “行,恭候大驾。”

  说完他就走了。

  陈小荷这才站起来送了他几步,然后到办公室的窗户边看着陆长歌一步步离开校园。

  她恍惚间都有些迷惑,

  怎么会做生意、会侃大山,还有文化素养这种特质竟然能集中于这么一个年轻人身上?

  其实她说的特质掰开来揉碎了讲,就是会赚钱、有路子完了还有内涵。

  本身长的也不差,其实能结合上面三个优点,长得差点的男人也是嘎嘎有魅力。

  更不要说还不老。

  也就是她年纪大,完了还结过婚,换她年轻的时候,怎么可能不被这种男人迷得五迷三道?

  她双手交叉抱胸在那边站着思考了一会儿,

  随后想到了什么,拿起电话给拨了过去。

  “哎,二姐,是我。小软什么时候有空回江州?”

  电话那头说:“不知道啊,咋了,找她有事?”

  “有啊,你不是让我给留意留意,替小软介绍个对象嘛?原先你说我学校的老师就行,现在我有更好的人选。”

  “真的?那你直接打给她,让她找个周末回来呗。”

  “行。”

  “等等,那人什么样,你倒和我说说呢?”

  陈小荷想了想,“模样阳光干净,个头高高的,但外形可能是他最不起眼的优点了。”

  “真的假的?”

  这样说起来的确是有些夸张,可能没几个人会信,陈小荷想着还是介绍了、认识了,叫年轻人自己去了解。

  反正,她又没有撒谎。

  不过她今天是单独约的陆长歌,要带人的话还是事先先说一下为好。

  ……

首节上一节107/1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