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年再重来 第128节

  做这种事的说来说去只有安一欢。

  其实这两家公司都不是传统行业,将来招募人才也都以年轻人为主,陆长歌呢,本身也极度厌恶那种气氛很压抑的工作环境。

  所以就现在这个气氛,也蛮好的。

  搬个小公司过来不是简单的事,好在人手多,到晚上的时候就差不多有个样子了。

  下午时,陆长歌接到徐卫国的电话,说一把手程主任开会,要他也去听一听。

  现在的政府一把手,睡醒了就得关心经济问题,有些心里装不下事的做梦都得梦见。

  徐卫国在之前和陆长歌商量以后,提出了一条‘创新运用新兴渠道’的建议,说人话就是线下卖不出去了,搁网上试试吧。

  而在这种阶段,只要不是违规违法的建议,一把手都不会否决,反正死马当活马医,万一医活了呢?

  汇报清楚、得到授权以后,徐卫国的动作也很快,毕竟现在耽误不得,他通过政府自身渠道和在开发区落脚的服装企业一一联系。

  然后召集大伙儿开会,并以‘效率’的名义由陆长歌和徐卫国合力,统一与各服装企业谈判。

  谈判的内容主要是两大方面,一个是产品,Lumo是一个年轻人创办的品牌,创始人也以年轻人的形象在网络上传播,所以不可能什么都卖。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寿衣总不可能卖吧?

  而具体的服装品类,是由陆长歌提供的,怎么产出来是对方的事。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价格。

  价格就比较敏感了,牵涉自身利益,可不是政府领导喊一嗓子,下面的人就自动给低价的。

  所以陆长歌的办法是让厂家报价,然后他选择价格合适的。

  最终的流程就是确定愿意加入这个合作的厂家,各厂家根据陆长歌提供的需求按照自身的特点选择供货的商品并报价,达成一致意向以后,各个厂家按照Lumo的要求拍好男女模特的试穿照片,上网之后由他们各自安排发货。

  拍照上传这件事,Lumo是来不及做了,毕竟这次扩充的数量不少,只能他们提出具体要求,然后各自去准备,这样效率更高。

  当然,这只是大的方面,其中还有很多细节问题,比如首批供货多少、货款如何结算等等。

  这里就需要徐卫国了,他作为政府部门可以成立专门的小组负责协调当中的具体事项。

  厂家真的有问题那就找这个小组,这样三方充分沟通,以确保不会有积压的矛盾。

  而陆长歌当初提出的‘不在衣服上打上Lumo’的策略,这个时候也体现出了好处,各个厂家只需要外挂价格和品牌标签就可以了。

  回到Lumo公司之内,各项准备工作也在快速进行中。

  陆长歌对大伙儿说:“以往,我关心并不多,因为咱们只卖一种衣服,卖的数量也不多,虽然多出了客户运维、视觉优化这些新东西,但本质上就是个小商店的买卖行为。

  但现在不同了,我们要面对多家厂商、处理不同品类的服装销售问题,因为品类多,可能仅仅是一个尺码对应问题,就能让咱们焦头烂额。

  所以首先咱们要树立起这个事很不容易干的意识,做好熬夜、争吵、焦虑的准备。我的要求是对于任何一种在咱们店铺上线的服装,你们都要做到了解它的成本与在其他地方的市场售价。价格是关键中的关键,这次咱们主打的就是便宜,要比正常市场价便宜30%以上!”

  低价血洗,这是他心里的四个字。

  除此之外,Lumo公司得提前招人。

  别的不说,光客服就得先招一点儿,毕竟销量增加以后,服务的客户就多了。

  这个事陆长歌自己来做了,其他人连面试都没参加过,还招人呢。

  不过李鸣可没想过让他闲下来,他建议道:“我这段时间一直泡在网上也慢慢有一个想法。就是所谓的酒香也怕巷子深。我看‘网络’这个东西啊,它其实就是一个追求特异的地方,越夸张、越狗血,传播效果越好。所以单纯打出低价,等着别人来发现我们,不是一个好办法。

  我们需要一个爆点,一个抓住人眼球,然后迅速爆开的契机。陆哥原来营销自己,是一个办法,效果也是很明显的,但那毕竟是你自己,不是LUMO,我们要一个真正能让LUMO大火的点。”

  啪啪啪。

  陆长歌连连拍手,“这个想法好,非常好!”

  尹安言思索着,“你们……觉不觉得便宜这个词,有点太宽泛,而且到处去讲咱们自己的东西便宜、廉价,感觉怪怪的。要不要弄一个具体的词,然后不说便宜?否则别人一听就觉得咱们在卖地摊货。”

  小姑娘的想法更棒。

  这就叫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陆长歌一下子就想到了,他转身在后面的白板上写着:29元T恤、89元牛仔裤。

  “我们直接打出价格,说出品类,绕开便宜这个词的同时,还能给出更直观的信息。至于避免地摊货的直觉……我也有办法,就是通过政府平台,宣传咱们是为了对抗经济危机下的订单骤减,实际上质量没下降,而是LUMO抓住了这个机会和地方合作,为广大消费者谋取的利益!”

  是了!就是这样!

  李鸣补充道:“这些东西要想完整准确的传达出去,那就得主动出来讲,陆哥,广告上咱们得花点儿钱,而且你这个百万富翁大学生,也要出来自己讲。”

  陆长歌已经做好这个准备了,“我明白。我不讲,就给竞争对手抹黑留下空间了。”

第170章 运河之畔

  08年的经济寒潮让人感受的越发深刻了。

  进入10月下旬,各种坏消息开始纷至沓来。

  陆妈在电话里告诉他,村里的某某在江州一家工厂打工,以往加班不断,但今年还不到11月工厂就放假了。

  打工人都明白,这可不是厂子给你的假期福利,而是老板降低支出的自保之举,工厂拧螺丝主要靠加班才挣到钱,基本工资看着都可怜。

  如果说夸张的新闻报道还觉得不真实,那这个陆妈亲口说出的故事已经能让陆长歌真切的感受到了那阵寒意。

  而陆妈话里话外也是担心儿子,因为金融危机这个词已经传到了那座苏北小城,一个连经济都不怎么懂的妇人耳中。

  此外,或许是因为王鸿诚的关系,陆长歌比前世更加关注江州的房价。

  之前他们想过适度降价,提前预售。这个办法并不那么难想,这十多天以来,江州仅乐浪区就有六个楼盘挂出促销的标语。

  仿佛每天开车去创新大厦的路上,都会新增一个降价促销的楼盘一般。

  这种景象,在江州哪里上演过?

  而这些表象的背后,是无数家公司资金链断裂。

  10月28号这天,陆长歌照例开车出校门,拐过几个路口之后,他忽然看到一个叫‘运河之畔’的楼盘促销标语,一时间有股记忆似电影画面一般涌入。

  所谓运河,就是京杭运河,这条古老的运河从江州穿城而过。

  大概几年以后,江州市启动了运河景观工程,大力改善人居环境,运河两岸的所有工厂全部被搬走,并且修建上了各类步道、开放式草坪等。

  在他自己刚才的记忆中,就有带着孩子在这里散步的画面。

  这个叫运河之畔的小区,也是他无数次和前世的老婆路过时,发奋要入住的地方。

  小区内没有高楼,最高的也就8层而已,里面的房子要么是带花园的小洋房,要么就是那种横厅四居或者大平层。

  之后随着城市越来越大,市中心的高端楼盘越来越少,导致像运河之畔这种已建成的改善房价格飞速蹿升,并长时间占据着乐浪区的房价高地。

  而除了环境以外,推动运河之畔房价上涨的另外一个因素是学区。

  像这种老城区内,环境优雅的小区好找,学区好的老破小也不缺,唯独就是环境又好、房型面积又大,而且还是最好的江州中学的学区的小区非常稀缺。

  到了大约2015年,如同陆长歌这般在江州住的久的人,包括江州本地人都知道住在运河之畔的,那就不是一般人家。

  2016年房价疯涨之后,这里基本就和普通人说拜拜了。

  可现在,这里的单价只需要6850。

  趁着这个时期买房陆长歌已经想了好久了,现在看到它还不买,真的是脑子有问题了。

  所以他脑子里稍微一想,就在前面一个路口拐到最左边的调头车道。

  搭着他车子一起去创新大厦的尹安言看到后奇怪道:“不是应该直行吗?”

  后面的艾麦也发现了这一点,正疑惑着呢。

  “顺路,有个事情我要做一下。”

  尹安言猜不到是什么事,但打破她的脑袋她也想不到,原来陆长歌顺路要做的事情是买房子。

  运河之畔售楼处倒是搞得很高大上,四个大字的发光logo以艺术的形式摆在地上,很具时尚感。

  可惜,门口没什么人。

  “你这是……”

  陆长歌停好车后,胡扯道:“这个小区我已经看了几次了,房子应该还不错,我去交个定金。跟我一起吧,看看你喜不喜欢。”

  尹安言闻言都有些发愣,她关好车门后多跑几步,追上陆长歌,说:“买房子这么大的事,你是不是斟酌一下再说?”

  陆长歌对暴发户嘴脸没有兴趣,所以继续扯着说:“我仔细看过了,还咨询了几个熟悉这里情况的朋友,错不了的。我哪里到了花上百万眼睛都不眨的地步?你放心吧。”

  艾麦在后面跟上,讲道:“可现在好多楼盘都在降价,买房子不是买涨不买跌吗?”

  “是这里理,不过拢共一百多万的房子,就算跌也跌不了多少,总不能跌成白菜价吧。正好今天碰到,走吧走吧。”

  尹安言拗不过他,总之也就跟着进了。

  陆长歌是有过买房经历的,但这两个女生没有,她们对这里的什么都好奇,哪怕是小区模型都觉得很好玩。

  服务他们的男性销售讲的天花乱坠,仿佛这里是天上宫殿。

  但陆长歌并不想浪费太多的时间,他很快就挑中了3号楼盘的606房间。

  咱老百姓都讲究这个一个吉利,好的数字最受欢迎,这倒不是陆长歌迷信,主要它带有金融属性,将来卖的时候都是高价,现在自然也比外面广告上的价格略贵。

  这销售也是开了眼了,职业生涯里都没见过这么买房子的,谈了还没五分钟,都不让他介绍完,一套单价7050,面积212平的大平层就这么拿下了。

  不说契税、车位,仅房款就149.5万。

  陆长歌倒不在意钱的事情,他本就规划了一笔资金用于买方,这叫组合投资,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pulsego他投了200万。

  lumo还行,一开始几十万的帐他也懒得算了,但刚刚定下来要花钱推广,如果不做融资,那么又得自掏腰包。

  海澜湾游泳馆占了他80多万资金,虽说回本还需要点时间,但好在已经能够自我造血。

  说起来,他原来一顿操作之后的全部存款是1200多万,400多万存在龚春雪的江州银行,大部分小额资金往来用的就是这上面的钱。

  进进出出的太多,他没法细算,反正现在应该还有300多。

  另一张八百万的卡,走的就是大额资金,之前的200万是通过这里走的,现在就是600万和几万块利息。

  这个大头的钱,他准备用在王鸿诚那边。

  换句话说,他能用的资金就是江州银行的300多万,他仔细看了一下,356万多。买完这套房就剩200万多一些。

  如果lumo需要使用自己的话……

  这些账他平时不细算,毕竟哪个千万富翁天天算自己账户进出啊,也正因为如此,他忽视掉一个问题,就是他摊子铺的很大,公司都开了几个,但……好像没什么进项啊?

  如果光是造的话,别说1000多万,就是一个亿,一旦公司烧起钱来,那也是很快的。

  压着这些想法不谈,陆长歌在尹安言和艾麦吞咽口水的咕咚声中把购房合同给签了,而且直接刷了5万定金。

  艾麦后来和秦俊他们解释今天为什么迟到时,就把绕路陪陆总买套房子这个理由说了出去,这种像买菜一样的消费行为对她而言震动不小。

  到了这天傍晚的时候正好碰到安一欢对着电话和程永义吵架,气不过的她就说:“你得让他心智也成长成长,看看人家在干嘛,他又在干嘛!”

  成长这个词用的很贴切,安一欢就是觉得陆长歌这宿舍以程永义和汤怀成两人最不成熟,他俩的状态仿佛大学能念一辈子似的,也包括艾麦那个男朋友。

  “咱俩一样,都命苦,这方面就是比不过安言。”

  艾麦当然明白,这也是她的苦恼之一。

  其实尹安言也有自己的苦恼,因为又有人在倒贴陆长歌。Lumo明明招聘的是助理,正经的助理,结果来了两个花枝招展的妖精,把好好的面试现场整成了比美大赛。

  陆长歌也头疼的紧,值得安慰的是,之前的计划推进的不错。

  在紧张刺激的对接之下,艾麦已经为他拿出了好几张可以铺上网的新的服装款式,可以铺的概念就是厂家那边有货,只要用户下单,那马上就可以发货。

首节上一节128/1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