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刮一刮,我怎么成神豪了? 第61节

  前面的参赛组,好歹是经过几轮选拔的,才进入国赛的,可有的人却紧张的浑身发抖,差点话都说不出来,这就有些好笑了。

  他主要看向这个男同学,不错,从进入教室的每一个表现都无可挑剔,没有怯场,没有犹豫。

  “各位评委好,还记得这部电影里面的一个场景吗……”

  他的声音洪亮,眼睛也盯着在场的几位评委,但是没有攻击性,而是一种让人专注的目光。

  几位评委自然而然的就将注意力全部进入他的话中。

  刘专家一看这场面,这年轻人的演讲能力绝对不是普通学生能够比的,非常的熟练,而且甚至是一种习惯。

  一种领导者的做法,他们的语言魅力和肢体动作都表现出一种让人信服的感觉。

  他在这个年轻人的话里很自然的就将注意力放到了这个智能科技项目上,而且随着他的话一步一步的朝后推进。

  这个项目本身也比较新奇,虽然不是第一次被人提出,但是却是这里面做的最好的。

  简单清晰,完全不像三个大一学生能够搞出来的,你就说是三个研一的学生来做的他都相信。

  另外几名专家也将目光放在白板上,精美的ppt和视频都让所谓的路演看起来很正式。

  就好像是一场科技发布会,他们就是台下的观众。

  宋书年看着几位评委,他表现的自然轻松,和平时在公司开会的时候还是有一点不一样的,但是就算这样,也足以远远把那些学生甩在身后了。

  中间到付颖的时候,她虽然表现的很不错了,但是和宋书年的表现比起来瞬间就从发布会的感觉回到了学校里。

  几位专家的状态也随之改变了,这个时候他们才意识到这个年轻人有多么优秀的能力。

  互相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出了惊讶。

  不过在宋书年及时接过付颖后面的内容,一切都很顺利。

  他们的所有内容都呈现了出来,而且给了这些专家不少的新思路。

  刘专家是很满意的,京南大学的学生确实厉害,就那个男生,绝对不是什么普通学生,他的表现完全不输自己见过的一些企业老总。

  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学校的那几个队伍如果碰上的话,怎么赢?

  他问了几个关心的问题,也从宋书年口中得到了满意的答案。

  刘专家和其他专家最后开始打分,不出意外,大家的分应该都不低。

  等到中场休息的时候,他给京南大学的往年同窗发去了消息,问问这个学生的情况。

  他实在有点好奇,这么年轻的一个还算得上孩子的学生,是怎么有这份处变不惊的气场。

  计算机学院

  钱江教授刚刚从外地开完一个会赶回来,想着今天好像就是国赛了,特意回来给那三个孩子加油。

  本来今年他是不打算再带这种参赛队伍的,专心科研。没想到宋书年找到了他,还拿出一份项目。

  他对这个学生不止是印象深,更知道软件学院对他的重视,之前几次开会的时候还着重拿出来表扬过,多培养这样的学生也是他们这些老师的愿景。

  看完了这个项目之后,钱江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宋书年请他担任指导老师的请求。

  因为太好了,能够指导的地方甚至都不多,根据他的眼光,改一改,完全不输往年的金奖项目。

  这三个人的参赛组,他对宋书年是很放心的,那个杨浩然呢,之前没怎么关注过,但是这个学生的能力也挺强的,最重要的是听话。

  他同样在这个队伍里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还有那个付颖,她的技术能力和其它方面都可圈可点。

  今天这么匆忙赶高铁回来就是为了看看这几个孩子的表现,他也是赛方的专家之一,就连赛场都是可以直接进去的。

  手机突然亮起,一条微信消息跳了出来。

  老刘:今天碰上你们学校的一支队伍了,啧啧。

  老刘:现在的年轻人确实优秀,能培养出这样的学生,难怪你们学校每年都能大出风头。

  钱江看了这两条消息,一道念头闪过脑海。

  老刘是他当年的老同学,两人都是某位大佬的学生,后来顺利毕业了一个在京南大学任职,一个跑去江城。

  这些年联系也没断过,而且老师还身体硬朗呢,师门自然昌盛,所以时不时就师门小聚一下。

  “是不是搞智能科技项目的?”

  他直接在手机上打出了这样一行字,发了过去。

  刘专家一看,有些奇怪,这么多队伍他怎么猜到的。

  因为比赛那个平板上除了能看到参加比赛的学生的名字,是看不到指导老师的,不然他要是知道了这是自己师兄的学生,怕是还得再给高一点的评价。

  “那是我带的队伍。”

  他这条消息瞬间让刘铭反应过来,没想到这么巧。

  “你不是说你今年不带了吗?何况你还是赛委会邀请的专家。”

  钱江这老小子之前自己说专心科研了,怎么今年又带了一支队伍,还都是大一的学生。

  “你管我,里面有个孩子见过了吧,那可是我们学校的宝贝,虽然不搞科研可惜了,但是也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他毫不犹豫的怼了回去,要是在江城大学,就老刘这家伙的尿性,估计也不可能放过这样的机会。

  不带归不带,但是这白送的荣誉不要?到时候他的教育经历上又能再添一笔。

  到他们这个年纪,除了想在科研上再进一步,那就剩教书育人了。

  老刘一时有些羡慕,又让这家伙赚到了,难怪刚刚看起来总能从里面看到一些熟悉的风格,现在回想起来,那不就是这老小子的风格吗。

  不过这金奖怕是难跑了,行家一出手,就知道这里面哪些东西才是真的有点东西的。

  中午

  不少外校的学生拿着京南大学免费送的餐票来到指定的食堂。

  他们有些人好奇的打量这座曾经在整个亚洲都风头无两的大学。

  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这是京南大学的校训。

  “钱教授!”

  钱江满意的看着他们三个人,然后开口道:

  “做的不错,放心好了,肯定晋级了,好好准备后面的半决赛吧。”

  刘铭那家伙给出那么高的评价,那这得分肯定不会低的,而且他们学校还是主场,晋级本身也不是值得意外的事情。

  “走,去教职工食堂吃,都别客气了。”

  付颖也不想和这么多人挤,教职工食堂肯定没多少人,而且饭菜也好吃,点了点头。

  和钱教授聊了一会,三个人都回去休息了。

  剩下的比赛要等这一轮全部结束才行。

  ……

  “校长,您怎么来了。”

  一个老教授看见常校长,笑着起身。

  “哈哈,这不要来看看嘛,毕竟在我们学校举办的,我这个校长不得负点责。”

  这两年学校也在各个方面努力,不过和京都那两个大学比起来,还是差太多了。

  不过他希望自己当校长的这段时间,能够将这些差距缩小,也能出现更多的人才。

  所以京南大学这两年才在很多方面出现了不少的新举措,包括各种人才培养方案都在与时俱进。

  这是时代的浪潮,所有人都得适应。

第72章 结束

  “校长,您看看,今年这次我们学校的成绩比往年都要好。”

  “虽然作为主场,有着一定的优势,但是不少队伍的综合素质都比往年高不少。”

  常校长坐在椅子上,听着这话还是放心了不少。

  他好奇的问道:

  “有能获得金奖的队伍吗?”

  这些同样是能够彰显一个学校实力的东西,这种大型比赛,人家获得了那么多荣誉的情况下,如果你什么都没得到,是不是代表你们的教育能力和培养方式不行?

  这是脸面问题。

  老教授看了看,也是信心满满。

  “有不下十支队伍都有机会,其中还有个大一的学生队伍表现的很亮眼,得分非常高。”

  这让常校长有些好奇的问道:

  “大一的队伍?哪个学院的?”

  老教授看了看,然后才说道:

  “软件学院的好像,三个人,宋书年、杨浩然、付颖。”

  “搞得是智能科技,我听评委组的那几个老家伙说,很有东西。”

  “软件学院的?宋书年?不是老阮之前一直提的那个孩子吗,这小子不错。”

  能够被这样一位大佬记住,本身就是一种很难得的事情。

  老教授没想到校长还记得一个大一的学生,还给出挺高的评价,也好奇看了看这个学生的资料。

  结果这一看,也被惊讶到了。

  学习成绩不错,但是年纪轻轻就开了一家员工上百人的公司,而且还上过京南晚报,确实很优秀。

  ……

  东区的室内体育馆

  校方特意在路上放置了一路的指示牌,防止这些外校的师生迷路。

  今天就是总决赛了,算是比较隆重,所有的晋升的组别都要在这里展开最后一战。

  外面的广场上还有不少立好的大广告牌,和不少用来打卡拍照的纪念点。

  有些师生在打开点拍照以做纪念,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来自全国各地的名校在这里汇聚,即使是京都的几所顶尖大学也在这里可见。

  “京南大学真的漂亮诶,感觉和我们学校比起来,各有各的美。”

  北大的参赛队伍里,一个女生这两天看到了属于京南这座城市的美。

  旁边的一个男生也点头赞同:

  “每天在这样的校园里面学习也非常不错,等到比赛结束了,我们还有时间逛一逛,顺便看看京南好玩的地方。”

  他叫王洗,北大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的,他那一届的某市理科状元。

  女生也有些期待,不过想到了比赛还是按捺住现在就想要出去玩的心情。

首节上一节61/15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