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我觉得吧”
“好嘞,陆导演觉得没问题,那就继续过。”
此时的陆传欲言又止,他很想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但最后实在还是憋了回去。
能吗?
不能啊!
“行了,今天让大家来咱们就是确定一下角色,也不多,我,马山。”
“宁婧,李小萌。”
“石凉,周小刚。”
“刘小宁,陈军。”
“吴娟,韩晓云.”
此时李轩就听着“总导演”江文报菜名。
寻枪的剧组不大,200万元的投资,江文的片酬最高,十万元,但对于他的身价来说,也算是大促了
而这一部小成本的文艺片,除了江文和宁婧之外,貌似也没有大咖其实不然的,刘小宁和吴娟是中戏表演系,石凉的学校比较冷门,法美电影戏剧学院.
全部都是科班专业出身的。
核心点就在他们几个,剩下的角色,有多少?马冬,老树精,马娟,小偷,谢所长,所长,小偷。
还有一个刘结巴。
剩下的角色,怎么分配其实都没什么所谓,至少对于导演,对编剧,对于主演而言,也没什么可发挥的地方。
文艺片的精髓就在这里,也是,为什么像一些没背景没资历的演员能够挤进一些文艺片里露脸,因为他的关注度是高度集中的。
故事是围绕着几个人展开,只要这几个人不拉胯,作为一部电影作品就没有任何问题。
所以文艺片,里面的咖位都是极度两极分化的。
有江文这种核心的,像他们这样的核心人物,负责作品的质量,也有像李轩这种,不对电影的质量负责,而是让电影显得不“突兀”。
如果只有主演的话,那样舞台剧和话剧感太强,就不像电影了。
电影和话剧还有舞台剧还是有点区别的。
“真实”和“代入”。
让所有人都相信有这么一个地方,作为观众,才能设身处地的带入其中。
而除了马山几个人之外,其他人的作用就是用来塑造真实感。
用来当.npc。
至于什么npc。
好像也没有什么区别,此时的李轩,就看着眼前几个角色的牌子,大家都选择很随便,因为从露脸的角度来看,大家都差不多。
而且文艺片嘛,要票房没票房,给几个主演打下手,当他们的枝条绿叶,最后有奖项,没票房,成果如何也和自己没半毛钱关系,在挑选角色方面就颇为磨洋工了。
反正随便吧,老油条们就率先挑选路人警察之类的背景板。
都是一千块的片酬,当然挑简单的来也,几个老北漂就颇为得瑟,看着李轩这种萌新,就心付道太年轻了呀。
像这种文艺片,咱们这种角儿演到最后就一定是一场空的,都是陪人家跑,那么拼命干什么。
站着就能拿钱。
李轩此时就后知后觉,那些个率先抢角色的老北漂,应该就是“群演”里的天花板。
老群演了。
虽然不算有本事,但在北影厂这片,混的久了,认识人了,成老油条了,不缺戏演,不缺龙套,偶尔还能凭借自身的形象,去混点有特色的群演角色,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也算是群演圈的成功人士了,一年应该能存个万八千的。
而李轩就选择了和老油条们相去甚远的道路。
看着这些任意挑选的剧本。
在系统的标示之下,还有李轩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
[刘结巴]
[需要:三个演技槽]。
第45章 ,地道的明星梦
在这些群演,配角的人群之中,李轩也属于一眼年轻的人了。
结巴刘,在露脸的角度来看,不如小偷他们,镜头不算多。
但难度就不低,几个镜头,几段语言。
大家都没说什么,只是稍微看了一眼李轩。
年轻,长相俊俏。
“还行,不愧是咱们剧组长得最帅的。”此时姜文看了一眼李轩调侃道:“类我。”
“怎么像你呢,似你可就麻烦了。”
宁婧就看了一眼江文也毫不客气的回怼,一时间和剧组无关的氛围就油然而生了.
江文有些尴尬。
宁婧嘛,大大咧咧的。
李轩就在旁边吃瓜,可惜的是,不是在芙蓉镇的现场吃的。
江文这个风流才子,他既是才子,却也风流,宁婧,刘晓琴三个人真的就是共唱一台戏,共创了一台好精彩的大戏。
可以说从情感生活来看,这位江先生确实不咋地,但有缺点的战士依然是战士,未来的他,依然声名鹊起,名震华娱江湖,就算私德有缺,那又怎么样,依然追捧着他的才华。
别说未来了,就是现在,他的咖位也是大部分华娱导演的终点了。
然而如今,对于江文来说,却只是他的起点。
真应了那声感慨,有时候你的终点就不如人家的起点来得更高。
自己这一次,算是站在人家江文未来名动江湖的起点之初了。
其实导演陆传,将结巴刘的剧本给了李轩,也看了一眼李轩。
长得确实不错。
就是履历寒酸了点,《英雄》和《大块头》两部没上映的电影,也不是重要角色。
至于电视剧的履历,如果不是非常出众那种,在电影圈里是不互通的
别说电影电视圈子了,就是你在沪浙圈子的履历,在京圈也不一定好使,反过来也一样。
我嫌你上戏的没演技。
你嫌我中戏的长得丑。
《寻枪》是京圈血统纯正的文艺片,就这个接地气的味儿,要地道。
而陆传给李轩的评价。
“勉强算个演员.”
“横店来的吧,生面孔啊。”
“嗯”
“我说你这说话怎么那么不地道呢。”
“啊”
“有啥演艺经验不?”
“嗯的,电视剧比较多,还是演了一些角色的。”
“哎哟我去电视剧呀,不行,不地道。”
此时和李轩说话的,是扮演派出所所长,还有一些陪衬绿叶的跟组特约
算是北影厂的常驻跟组了。
要说论级别的话,李轩和他们还真差不多,一个是当了好多年的群演,都当成了北影厂饭碗了,一个是刚刚演了几个带露面的“配角”,收入来说,可能这几个北影厂的铁饭碗还更高一些。
群演和群演之间亦有差别,这种跟大厂有固定特型的,还是电影专用的,地位就更高啊。
就跟电影咖在电视咖面前有优越感一样。
眼前的“前辈”们,大概也有一种电影咖在电视咖面前的优越感吧,再加上他们都是“地道”人,免不得要以前辈的角度教育教育李轩。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眼前这帮子电影咖群演优越感十足,却也没有坏心思。
他的话大概就在于,电影和电视剧的不一样,两者虽然也是荧幕表现的艺术,但对于演员的要求,电影就绝非电视剧可以比的。
你在电视剧里也许可以露脸上个镜头什么的没有违和感,但在电影里,那可是要上大荧幕的。
不一样,那真不一样。
你以前那些小荧幕的经验,在咱这,可不好使!
“江文导演,我之前跟他拍《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时候,好家伙,我就是弄了一个露脸比较多的,还以为占了个便宜,结果,我这四十多岁的老脸,被他骂了个狗血淋头呀。”
“都是给1000块,一种是被骂,一种是不被骂,我要选被骂的多的,感觉都不地道了。”
其实李轩也知道,自己来了《寻枪》剧组,主要的功劳,就是《大块头有大智慧》。
像是那些武侠电视剧,真的就没有起到半点的作用
这让李轩就有一种想法。
自己以后的拍戏道路,一条腿,电视剧,一条腿,电影。
都不能厚此彼薄呀。
毕竟他们所属的奖项都不一样,要是少了一条腿,自己的属性点,可就少了许多.
而在这两条道路上,其实更需要关注的还是电影。
电视剧能塑造出明星来.
但巨星只能从电影道路里走出来!
[中肯的,正确的,无异议的,宿主如果能拿下大满贯,才能解锁终极礼包]
“嚯,还终极礼包呢,给我画了个大饼呢。”
此时的李轩对于系统的大饼就没什么好在意的,毕竟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也包含了这一步。
李轩是个俗人,车子房子,香车美人,哪个不是想要的。
想扬名立万,想当巨星,告诉这个世界,我来过,我见过,我存在过。
此时的李轩思绪之中,也回答了周围这些群演同僚的问题。
有露脸的机会,多了,总是能成为演员的,总是能成为明星的。
像是成事龙,周星星他们,不也是从露脸开始,逐渐的从微末之间崛起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