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戏疯子,我是真能穿剧本 第61节

  至少梁得龙已经后悔了。

  “至少你用的这个张翠山,还是替内地版本挽回了一些口碑。”此时的张记中,就看着郁闷的梁德龙。

  也幸亏有那个张翠山在,内地版本才不至于被贬的一无是处,才不至于全面落后于粤语的版本。

  从血亏变成了中亏。

  这个时代的华语观众是很宽容的,只要看到一点诚意,就不会对你有过多的苛责。

  “得亏是张先生慧眼识珠,才给我们剧组插了这么一块璞玉来,我在这里先敬张先生一杯。”

  梁得龙此时是举杯进酒,一杯酒水下肚,他是真的服了张记中的眼光了。

  张记中也挺受用,尽享前辈的风光。

  不过就连他自己,也有一个点没有想到,那就是李轩居然真的在这剧组里掀起了风浪。

  还是惊涛骇浪的那种。

  扪心自问,谁想得到?

  他当时想的也不过只是给年轻人一个机会。

  然而,在这里最难受的就莫过于是王新铭了,他是真的给自己的傲慢买了单,放过了这块璞玉。

  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就算是取得了这般的回馈热度,他也只是一个无名小卒而已。

  一个稍显亮点的无名小卒。

  年轻一代的翘楚,未来演艺圈的顶梁柱,还是从中戏北影上戏三个地方出产。

  他只是昙花一现而已

  似侠客行的男主角,从西游记后传开始就发迹的中戏优秀学生,他的崛起才是天命所归,而不是昙花一现的。

  “话说今年张先生,已经物色好了一个北电苗子了是吧。”

  “嗯,是的,算是我一个朋友家的孩子.她的位置是早就预定好了,算是含着金汤匙进的娱乐圈。”张记中就顿了顿说道:“不过以那孩子的外形条件而言,什么女主角他都演得了。”

  “真夸张真羡慕。”

  旁边的梁得龙是看着羡慕,这种资源就是打娘胎里就有了。

  对此王新铭就不可置否,在圈子里你能走到什么高度,资源和才能,缺一不可。

  而他其实也在寻找有趣的年轻人,来为他的下一部剧添砖加瓦。

  “听说今年北影挺有意思的,有一个三轮都得了高分的猛人。”

  “我是听说了不过不知道是谁呢。”梁得龙也略有耳闻,往年就算是艺考状元,也应该是两轮高分,三轮都高分的人却是见所未见。

  “小李他今年也考北电,你们知道吗?”

  此时张记中就调侃道:“你们觉得有可能是他吗?”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老王,你那么激动干嘛。”梁得龙此时就摸了摸下巴说道:“我也觉得不太可能是他,但我也觉得今年北电的录取名单就绝对有他一份。”

  和李轩合作过才知道这少年的潜力啊。

  入学个北电的本科班没啥问题。

  王新铭摆摆手。

  “哪有那么简单,北电要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考的话,那就不是北电了。”

第72章 ,物美价廉的宋青书

  此时。

  圈内有门路的人,都知道北影的艺考出了一个人,三轮三项的接近满分,要知道这三项可都是有人猜是西北春电影大佬的儿分别不同的评委集体打分的,不存在某个评委有所偏好,导致分数的评判有偏斜的情况发生。

  总评委和其他评委的评分权限都是一样的,只是总评委会有更多的结语采纳。

  也就是说这个人,是北影一致采纳选择出来的结果。

  他是谁?

  有人猜是某西北圈电影大佬的儿子,从小耳濡目染,也有着对电影的热爱。

  从家世背景来看,是最有可能的那个人。

  王新铭也猜测,那个状元郎,应该就是自己是西北圈子里的某个人。

  “行了,也没什么好争论的,等过些天,开榜公布,大概就知道了。”

  张记中此时又喝了一口小茶。

  对于李轩在《少年张三丰》里的表现,可以说是相当的欣赏,内心更加坚定了一个主意,只要李轩能上到高职班,自己就能说服投资人那一边,让李轩去试慕容复。

  不然这么重要的角色,给一个群演,其实还是挺难服众的。

  很难说服投资人。

  高职班的好歹也是披了层皮的北电,该怎么说就怎么说。

  如果说非要有一个人不管什么成分都能演自己的作品的话,那恐怕只有红星坞的那位了

  有那种资源的话,管你是什么毕业生呢。

  “这个孩子挺有意思的。”

  此时此刻,《倚天屠龙记》这一边,也比较关注《少年张三丰》,两边算是世界观背景的姊妹篇,可以算是互相沿用背景。

  赖清水就看着这部电视剧,大陆版本的张翠山。

  这个张翠山和倚天原版的张翠山,不能说是一模一样,只能说除了名字一样,没有半点相同。

  不过张卫建的古灵精怪版,张三丰的性格也和原版的没有半点相同,倒也没差了。

  “这就是你上次说的那个演过电影的小群演?长得好像还可以呀。”副导演杨涛就更关注他的长相。

  粤语版的过于“美丽”。

  大陆版的刚刚好。

  “确实,野路子出身,履历有点意思,目前来看他的表现力,也算可圈可点了,之前他还给我们剧组投过履历呢。”

  “那你想让他演谁?好像我们剧组也没其他角色给他了。”

  “张翠山怎么样?”

  “我想给他试一试宋青书。”

  杨涛没想到,导演居然想给宋青书给他,要知道目前这个宋青书,可是有人盯着的,而且履历看起来也更好,戏曲世家出身的

  “你看上他的演技了?”

  “什么演技,你就没有发现,整个少年张三丰,最好的一场打戏是他和张卫建的那一场。”赖清水此时就说道:“这家伙手里头有真功夫的。”

  才不是看上什么演技,演技这个东西你可以是本色出演,履历这个东西,也可以是运气使然,但他手里头的真功夫,可就做不得假。

  目前来看,他的履历是差了点,但张翠山的表现可圈可点,最重要的是他那动作功底,能给到很多正面镜头,让导演的摄影功力得以发挥。

  这勤学苦练十数年打磨来的技术。

  在武侠剧里有着天然的优势。

  这就是赖清水看到的。

  至于演技。

  一个宋青书而已,要什么演技。

  至于履历。

  小角色就更不在意了,周芷若都只是个中专的而。

  台圈,不看学历。

  或者说,不看大陆学历,毕竟核心演员层都是台圈的演员,做配的,粗糙点也无所谓。

  这是台圈企划的特点。

  只要我够瞧不起你大陆仔,就能做到“一视同仁”,我管你什么学校毕业的反正都是给我们台圈作配罢

  “而且,这个人,他更便宜,那个舞蹈演员要价还是高了点。”

  虽然,之前那个舞蹈演员要价是台岛演员的三分之一但赖清水还是觉得贵了。

  请台岛班子的钱,不能省。

  那钱,从大陆演员这里省吧。

  一来二去,两个导演都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这个叫李轩的,很有性价比。

  物美价廉,可用。

  在家中的魏明接到的消息,《倚天屠龙记》的宋青书,还有《无间道》的刘建明。

  “我这不是在梦里吧。”

  此时此刻的魏明,还恍若梦里。

  一个电影,一个电视剧的角色。

  电影是主角年轻的时候,只有几个镜头,但那可是刘得华年轻的时候。

  电视剧虽然算是比较冷门的金庸,但也好歹是有长镜头出现,有自己剧情线的配角。

  有自己剧情线的配角呀!

  “你要不捏捏我看是不是真的?”

  “痛痛痛!”

  “你这手劲儿还真大!”

  此时的魏明还在傻笑呢。

  李轩在旁边看的是哭笑不得,老舅,淡定。

  好吧,其实李轩也不那么淡定了。

  配角,那也是角儿,对自己来说,或者说对曾经的自己来说,也是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即。

  但如今却是唾手可得。

  《倚天屠龙记》的宋青书的获得。

  《少年张三丰》的发酵至关重要。

  如果不是因为少年张三丰的张翠山,这也不会有宋青书。

  “淡定点,老舅,咱可是要当主角的男人,现在这点成果算得了什么。”

  李轩只是稍微兴奋了一下。

  然后就摆正了心态。

  区区一个配角而已。

首节上一节61/1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