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一起挤进了洗手间,洗漱中的身体接触,又让氛围热烈起来……
……
……
当两人走出旅馆时,已经接近中午了。
在印度的第二天,他们两人参观了德里红堡,贾玛寺庙。
恢弘的印度古代建筑,让两人惊叹不已。
哪怕经历过华夏古代文化洗礼的林源,依然也要承认印度的古代文化,同样光辉绚烂。
在印度的第三天,他们包车前往德里北部200公里的阿格拉,参观了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泰姬陵”。
白色的纯大理石建筑,在阳光下散发着圣洁的美感,令人心醉神迷。
但林源和贝蒂都知道,这座文化瑰宝的背后,是无数工匠们的血泪。
来到印度头三天,他们参观的德里红堡,贾玛寺庙和泰姬陵,都是卧莫尔帝国皇帝沙.贾汗时代兴建的。
这位皇帝在任期间大兴土木,留下了大量的建筑瑰宝,称不上印度版的秦始皇,算是印度版的隋炀帝吧。
值得一提的是,这天包车时的那位印度大叔,在谈好了一天2000卢比费用后,不仅没有找借口半途涨价,也没有要求他们出加油费,甚至还主动多跑了四十多公里路程,带他们去参观了更多的景点。
那位大叔自豪的说道:“我只是希望你们多参观几个景点,不要留下遗憾。很高兴你们能喜欢我们印度的古代文化。”
听到这句话时,贝蒂也不禁感叹,这是她在印度遇到的第一个善良的人,印度也不全是坑蒙拐骗之人。
贝蒂在两天的景点参观中,也感受到了印度人民对于自己国家的自豪,也许这份自豪就是国家凝聚力的来源,哪怕在外人看来十分脆弱。
毕竟直到今天,印度都做不到书同文,统一度量衡。
这种凝聚力,显然是建立在沙滩之上的城堡。
在印度的第四天时间,两人前往了印度恒河边的“圣城”瓦拉纳西。
亲眼见识了恒河边昼夜燃烧的尸体,当生命走到终点时,高贵与贫贱的差别,不过是焚烧时使用的木头好坏差别罢了。
两人也看到了大量沐浴于恒河之中的印度教信徒们。
原本贝蒂倒是跃跃欲试,想要下河沐浴一番,但是当林源指着不到十五米外的一具人形残骸时,她就立刻打消了念头。
恒河边上祭祀昼夜在吟唱,信徒们狂热的跟着附和,也深刻的让两人感受到了宗教对这个国家的影响。
在印度的头四天时间里,带给两人的是巨大的文化冲击,眼见为实的让他们体会这个国家的生活。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在短短的时间内席卷了整个印度社会。
那就是林源此次印度之行的邀请人,亚洲首富:穆克什.安巴尼和他弟弟阿尼尔.安巴尼的遗产大战。
电视台播放了两兄弟在电视前的争吵,撕破脸的两兄弟互揭黑料。
弟弟说哥哥挪用公款,列举出一大堆证据。
哥哥反手也举报弟弟做假账,侵吞股东财产。
弟弟不甘示弱,吐槽哥哥养了一大堆情人。
哥哥更是猛爆料,弟弟喜欢睡下属的老婆。
兄弟两人在镜头前丑态百出,简直是大型家庭伦理剧现场,导致了全民热烈围观这场大戏。
被制成电视节目后,收视率一度超越了60%,成为当之无愧的最火爆节目。
可印度的魔幻就在于,哪怕两兄弟暴露出这么多的违法行为,整个社会竟然也只是吃瓜看戏,而没有形成追究清算他们的舆论风潮?
这在中国简直是不敢想象的事。
也许印度人,早已经习惯了那些大人物不可侵犯了吧。
但是面对着眼前这场大戏,林源似乎更清楚,穆克什.安巴尼邀请自己来印度的目的。
再过两三天,就到自己和他见面的时间了。
到时他会怎么开口提要求呢?
第399章 住进贫民窟
印度的第五天下午,林源和贝蒂来到了孟买。
这座城市就是印度的沪海,为印度第一大港口,也是金融,能源(进口石油)和纺织业中心城市。
两人直奔孟买的市中心,来到达拉维贫民窟门口。
你很难想象在孟买的中心地区,竟然有这样一片贫民窟。
达拉维贫民窟面积2平方公里,但是居住着超过100万居民,在这儿平均每1300人共用一个厕所,环境之恶劣简直令人咋舌。
放眼望去,眼前是一片绵延无际的低矮自建房,最高的建筑也不过两三层。
每幢建筑的墙体都破败不堪,有的甚至用木板或纸拼凑而成。屋顶上满是瓦片,有的已经破碎不堪,在雨天时漏水十分严重。
破旧的墙壁上布满涂鸦,有的图案已经模糊不清,有的色彩也早已褪色。
街道上到处是一堆堆的垃圾无人收拾。这些垃圾堆已经被积攒到了无法想象的高度,掀起的味道令人难以忍受。
今天午后刚下过一场雨,烂泥和垃圾汇成一片,让人分不清地上的糊状物是烂泥还是更恶心的东西。
林源也是出身底层贫民,过过苦日子,可是看到眼前的景象还是不禁皱眉道:
“你真的确定要在这住两天?真的不用勉强自己。”
“是你说的,贫民窟才能体验到真正的印度底层人民生活。”贝蒂说道。
话确实是林源说的没错,当他们住在德里那个小旅馆时,贝蒂问这就是印度底层人民的生活吗?
林源笑着摇头说这才到哪啊,这里代表的是印度首都市民阶层的生活。
想要体验真正的底层人民生活,要在偏远的农村地区,或者城市的贫民窟中。
于是就有了眼前的这一幕。
林源很意外,贝蒂这样的大小姐,竟然有勇气住进达拉维贫民窟。
哪怕有自己在身边,可以不用考虑安全问题。
但这糟糕的环境,只说上厕所一件事,就能让她崩溃。
可是她还是坚持着要来,林源也没办法,只能顺着她一起来到贫民窟的门口。
来之前,贝蒂已经通过报纸上的电话,联系好了中介。
一名三十出头,皮肤黝黑,一看就是低种姓的小哥迎了上来:“就是你们要租房吧?跟我来。”
说完,他垫着脚熟练的在烂泥地中,找到可下脚的地方,带着两人往达拉维贫民窟内部走去。
三人在狭窄肮脏的街道内穿行,转过几个街角后,来到一个超级无比巨大的铁皮仓库门口。
只见仓库大门处挂着一张破破烂烂的门帘,门帘已经发黄,被不停进进出出的人带着一晃一晃的,像是在招手欢迎他们的到来。
“我们到了,就是这儿,我带你们进去看看。”小哥说道。
看到眼前的一幕,再次超出了贝蒂的想象。
这不就是一个大型铁皮仓库吗?这里能住人吗?
似乎感受到贝蒂的疑惑,小哥笑着说道:“这儿以前是个工厂的大型仓库,占地面积有5000多平方米,现在被隔成了一个个小隔间,供大家居住。
仓库一共分割出300多个单元,有超过1000人住在里面。”
对于小哥的解释,贝蒂感到相当震惊。
但转念一想,这儿是印度,还是印度人口最密集的贫民窟。改造过的废旧仓库,也比流落街头好。
小哥带着两人,走入仓库之中。
迈入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一条笔直,但是狭窄而又杂乱的过道。
鞋架,锅碗瓢盆等家用物品被摆放在这条过道之上,使得原本狭窄的过道更加难以通行。
过道的两旁,是一个个分割好的小单元房间,每个都不超过十二平方米,十分的逼仄狭窄,让人感到喘不过气来。
整个仓库内,到处都是说话的声音回荡在室内连成一片,轰隆隆的像是置身于喧嚣的菜市场中。
不修边幅的大叔,打着赤膊穿着短裤在四处闲逛,看见坐在隔间门口喂奶的妇女,就会吹着口哨多看几眼。
而被调戏的妇女也不羞恼,早已感到习惯,神色木然中带着满脸愁容,似乎在担忧生活的花销。
林源在后世互联网上,看过国内一线城市的套房被隔成许多小小的单间,也看过住在地下室的“蚁族”和“鼠族”,但是比起眼前这个大仓库,还是相形见绌。
只能说印度的奇葩你永远想象不到,果然是独占八斗的存在。
小哥带着两人来到一个小隔间门口,他掏出钥匙开门。
两人走进房间,他却站在门口不进来因为屋内站三个人就太挤了。
贝蒂打量着房间,除了头顶上有一个通风的电扇,墙上有一盏电灯外,屋内几乎什么都没有。
“连床都没有吗?”她问道。
“这么小的空间,哪有地方摆床。”小哥答道。
“那怎么睡觉?”
小哥指着墙角处:“那儿有被单和被子,已经清洗过了。铺好了睡在地上。”
“……”林源看着这塑料布铺的地面,又一次感到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贝蒂和林源交换了一下眼神,似乎也没什么别的选择,就这样吧。
“住两晚多少钱?”这次是贝蒂主动上前交谈道。
“一个月1400卢比,不过你们只租两天的话,单价稍微贵一点,140卢比。”
1400卢比,大约就是300人民币。
住这种地方,一晚也要15元人民币?
还真是不便宜。
“这是最低价了,我不像别的中介喜欢开高价,再和客人来回砍价。你看,我们都是明码标价的。”说完,小哥还掏出一张看似很正规的价目表。
贝蒂望向林源,似乎在询问他的意见。
林源点点头,他能看出小哥没有说谎。
于是贝蒂掏出钱,递给中介小哥。
“祝你们在这儿过的愉快。”收到了钱的小哥,打过招呼以后转身离去。
贝蒂和林源在屋内席地而坐。
“以这样的条件来看,租金也不便宜啊。”贝蒂感叹道。
“因为这儿居住的人口太多了,需求太过旺盛,所以租金低不下来。”林源说道。
“为什么非要挤在这里啊?这样的条件真是太差了。”贝蒂不解道。
林源解释道:“达拉维贫民窟有超过1.5万家的小微型企业,为这儿生活的人,提供了充足的就业岗位。”
“只要肯干活,在这儿是能赚到钱的。都说印度人很懒,但是这儿有很多平民每天工作超过16个小时,就是为了多赚一点钱,早日在孟买买房安家。”林源继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