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动作巨星:从好莱坞开始 第442节

  他已经顾不上让小弟先替他当前锋冲锋了,而是选择自己直接跳出来。

  不能再给林源先入为主,误导股东代表们的机会了。

  三井盛夫说道:“白电产业,不仅仅是索尼集团安身立命的宝贝,更是整个日本的支柱性产业部门,怎么能往中国大陆转移呢?

  大家都知道,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和LCD显示屏不同,那个领域是因为我们防不住,与其便宜了别人,不如我们拿出来多赚一些筹码。

  但白电领域不是这样,我们完全拦得住!

  这一块蛋糕,我们必须牢牢的抓在手里,才能保持我们日本的这根支柱产业的吸血能力。”

  说完,三井盛夫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他担心很多股东代表,在不懂利害关系的情况下,就被林源给洗脑了,先入为主的站到林源那边。

  现在他先把话给说明白了,林源想要改变大家的看法,可就难了。

  在三井盛夫得意的目光中,林源又笑了。

  林源的笑意,让三井盛夫的心中,再次咯噔一声。

第477章 掌控索尼,往前一大步

  林源的微笑,让三井盛夫感到相当的不妙。

  这肯定是林源有信心的表现,但三井盛夫不知道他哪来的信心?

  白电产业,是关系到日本经济命脉的重要产业。

  所谓的白电,即白色家电,指可以替代人们家务劳动的电器产品,主要包括洗衣机,冰箱,空调等。

  从80年代开始,日本在白电领域全面崛起,90年代更是一度占有世界超过六成的白电市场。

  仅在欧洲还有飞利浦,西门子等少数几家企业,可以勉强对抗日本家电企业的扩张。

  在千禧年前后,日本的家电企业,更是广为中国国民熟知。

  松下,夏普,索尼,东芝……这些企业,在中国国内曾经具有极高的知名度,代表着高品质的生活。

  既然是高品质的生活代表,那么价格必然不菲。

  很多家庭要拿出小半年的收入,才能买到一件日本家电厂商的产品。

  在这段时间,日本家电企业,通过白电为代表的拳头商品,在世界各地收割暴利,赚的可谓是盆满钵满。

  想要将白电部门的生产线,转移到中国大陆去?

  也许短时间内,可以赚到超额的利润,但从长远来看,风险一定是大于收益的。

  这必然会动摇日本在这一领域的霸主地位,一旦技术外泄,被中国学会,甚至可能反过来吃掉日本的市场份额。

  而且随着制造业的迁移,还可能导致日本丢掉大量的工作岗位,造成失业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危害,都是客观存在的。

  三井盛夫不相信林源有办法回避这些问题。

  只要他提出这些担忧,关于这个议题的讨论,就会进入辩经环节。

  涉及这么多的考量,哪有可能快速得出结论?

  就算林源再巧舌如簧,想要把这些问题说清楚,也不是一朝一夕的。

  那这个议题就只能搁置了,一旦拖延表决时间,三井盛夫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拖,永远是搅黄一件事最有效的手段。

  三井盛夫认为自己没有可能会输,所以他完全不理解,为什么林源还笑的出来?

  对于三井盛夫提出的担忧,林源正式给出了答复:“你说的这些不重要!”

  不重要?

  这是关系到日本支柱产业的问题,还不重要?

  三井盛夫觉得不可理喻。

  那重要的是什么?

  林源继续说道:“真正重要的是,执行我的提案,索尼集团的利润,将在未来的十年内,每年业绩上涨22%,利润上涨14%。

  我在提案中,详细论述了这一财务目标的可行性。

  这是由摩根士丹利总裁,贝蒂.亚当斯小姐,亲自带领团队做出的评估预测,值得你们的相信。

  各位股东们,这意味着我们手中的股份价值十年后,将会是现在的4倍!我们要发了!”

  听到林源的话,场上立刻一片嗡嗡的议论声。

  “真的吗?让我仔细看看提案上的财务目标。”

  “我手中的索尼股权价值10亿美元,那岂不是未来每年躺着净赚3亿美元?这太不可思议了!”

  “太美妙的未来,我已经迫不及待看到它实现了!”

  所有在场的股东代表,都被林源画的饼给震撼了。

  林源拉出了贝蒂做背书,增强了自己这个提案的可信度。

  年利润上涨14%,是复利计算的方法。

  年化收益多少年翻倍可以通过72法则来计算。

  具体来说,72除以年化收益率等于资产翻倍所需的时间(年)。

  例如,年化收益率为10%时,资产翻倍需要7.2年;

  年化收益率为14%时,资产翻倍需要5.1年。

  10年的时间,确实差不多足够翻2翻了,那也就是现在利润的4倍。

  这个投资回报率看似不是特别高,但加上两个前提后,就变得相当离谱:

  第一,就是复利。复利也就是利滚利,这是能创造奇迹的。

  第二,就是索尼集团已经是如此大体量的公司了,在未来十年的市值如果能变成现在的4倍,带来的回报绝不仅仅只有纸面上这些。

  看到现场股东们狂热的表情,林源就知道自己的目标达到了。

  他没有掉入三井盛夫预设的陷阱之中。

  虽然他有着后世的经验,知道哪怕日本家电企业藏着掖着,不肯技术分享,想到独占家电领域的暴利。

  但是几年后,韩国三星就突破了这一领域的垄断。

  十年后,中国大陆企业,也成功的突破了技术壁垒。

  无数中国家电企业崛起,打的日本节节败退,成为新一代家电领域的霸主。

  因此,日本企业无论愿不愿意转移生产线到中国国内,都无法改变中国家电企业崛起的趋势。

  但这一结论,显然不是能轻易让在场股东代表接受的。

  一旦陷入辩经环节,那就被三井盛夫得逞了。

  林源的策略非常简单,根本就不和他在这一问题上纠缠。

  面对一团乱麻复杂的情况,要学会抓主要矛盾。

  抓住了主要矛盾,所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什么是主要矛盾?

  当然是美国爸爸的钱袋子了!

  诚然,如同三井盛夫所担忧的,白电生产线的转移,可能会导致中国学习到技术,也会导致日本国内的制造业空心化。

  但是……

  这是你日本本国的问题,我大美利坚投资人干嘛要在乎这个?

  三井盛夫是日本财团的掌舵人,三井财团的财运和日本国运高度绑定,他权衡利弊时,一定会站在日本的立场上考虑。

  毕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可索尼是日本企业吗?

  索尼的投资人,需要顾忌日本的现实利益吗?

  如同后世,很多中国国内的知名企业,打着民族企业的旗帜,但实际上根本算不上中国企业一样。

  索尼是一家国际化的企业,主要代表的是国际资本,尤其是美国资本的利益。

  在美国资本看来,我只在乎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你日本的产业崩塌,制造业空心化,关我什么事?

  在霸道的美帝看来,除了最尖端的那部分科技霸权,比如说半导体,军事技术,通讯等,必须握在自己的手上外。

  当年日本曾经一度在半导体领域崛起,东芝等一系列日企,挑战美国在半导体领域的科技霸权,结果被美帝出手直接打断了脊梁骨。

  一部分半导体的产业链,被当成肉骨头,从日本这只狗的口中拿走,赏给了跳的最欢的韩国。

  在美帝看来,像家电,汽车这种行业并不重要,都是可以转移给自己的小弟的。

  反正自己通过美元霸权和军事霸权,都能吸血回来。

  因此,家电产业链在日本,还是在韩国,甚至在中国,对于美帝来说根本不重要。

  林源望着面色铁青的三井盛夫,知道他的失算,就在于他的潜意识中,还把索尼当成是一家日本企业。

  他对美国投资者还抱有幻想,认为华尔街那些吸血鬼,会看在日本多年奉献的情面,留有一丝情谊。

  却意识不到,在主人面前利益才是第一位的,狗就是狗,狗多的是。

  “既然有一定数量的股东代表反对这个提案,那我们就投票表决一下吧。”主持股东大会的出井伸之说道。

  听到他的话,三井盛夫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

  他心中隐隐约约感到,表决的结果可能不会好,但又忍不住抱有一丝侥幸心理。

  如果决议需要过半数的股权表示支持,那他可能不会抱有希望。

  但这么重要的议题,必须有超过三分之二的股东支持,才可能通过,这就让三井盛夫感到自己未必会输。

  毕竟自己所属的本土派系,已经有24%的股份表决权了。

  只要在36%股权占比的中立派中,获得10%的支持,就能达到34%的表决权。

  从而否决掉林源的这个议题。

  只要10%,还是很有希望的,三井盛夫心中盘算着。

  甚至那些股东代表们,都不需要投票,哪怕是放弃投票,对于他来说都是胜利。

  因为林源需要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支持票,弃权其实和反对是一样的。

  这么苛刻的条件,林源总不至于还能赢吧?

  确实,公司那些重大事项的通过难度相当高,三分之二的支持票是很难做到的。

首节上一节442/74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