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赚的是摩根士丹利,关我贝蒂.亚当斯什么事?而且摩根史丹利赚的已经够多了,没必要赚最后一个铜板。”贝蒂说道。
虽然贝蒂说的很豪爽,但是林源知道自己还是欠人情了。
对于贝蒂控制的摩根士丹利,利益最大化的方式,就是等股价继续上涨,至少可以等到股价超过35美元,甚至贪婪一点到了40美元时才抛售。
股价上涨的越多,摩根士丹利就赚的越多。
可是现在为了配合林源的股价控制目标,贝蒂必须在28美元左右的价格,就开始抛售股票了。
这当然会导致利益没法最大化,会少赚不少钱。
但贝蒂为了林源的利益,还是毫不犹豫的牺牲了自己的业绩。
“别和我说什么谢谢,我会生气的。”电话中的贝蒂,先一步说道。
林源只能将感动放在心底,听贝蒂继续说道:“减持的公告是有持续时间的,你并不需要在时限到期后,真的进行减持行为,只需要到时发一个公告,撤回减持公告就好了。
那时候林源影业的股价已经下跌的差不多了,你撤回减持公告的行为,反而能起到稳定人心,稳固股价的作用。
这操作起来有点小复杂,算了,你别管吧,这部分程序交给我就好了。反正我们大摩,本来就是林源影业的指导券商。”
“好,我听你的。剩下的几个问题呢?”林源继续问道。
“关于第二个问题,你考虑的很周到。突然开始压制股价,确实要照顾到那些大投资人的利益,其实他们配合进来一起抛出股票,能更好的达到你想要遏制股价的目的。”贝蒂说道。
这一点非常容易理解,很多在《大唐英歌》首映礼上,开始吃入林源影业股票的嘉宾。
比如说罗恩.杜邦,就是其中分量比较重的一个盟友。
他们进场的时间比较晚,持有林源影业的成本价,自然也是远远高于贝蒂20美元的价格。
不少投资人的成本价格,应该达到了24美元,甚至更高。
现在林源影业的股价是28美元,他们尚且能有账面上的浮盈。
可一旦林源开始压制股价,他们要是没来得及出逃,原本的浮盈甚至可能变成亏损,那可就真是坏了情面。
因此,适当的向他们投入信息,是相当有必要的。
但林源担心的还有第三个问题:私下告知大投资人,会不会涉及到信息的不当披露,留下法律上的把柄?
内幕交易,轻一点至少也会被处以巨额罚款,要是被人当把柄抓住,林源甚至可能面临刑事指控。
到时就算他能逃脱法律制裁,也难免会在声誉口碑上,遭受巨大损失。
对于这个问题,贝蒂在电话中笑着说道:“最后一件事很好解决,你的话出自你口,只入我耳。至于其他人是怎么知道的,和你完全没有关系。”
听到贝蒂的回答,林源心中又是一阵感动。
哪有她说的那么好解决,不过又是她扛下了一切罢了。
贝蒂给出的方案,就是那些大投资人的沟通工作,由她来做。
这样林源自然就不会留下任何把柄了,可要是出麻烦了,矛头必然都会指向贝蒂。
虽然以她在金融圈的地位,以及亚当斯家族的政治能量,这种私下披露信息的事情,还不可能对她造成什么实质伤害。
但多少也是一些麻烦,而贝蒂愿意承担这个可能发生的风险。
对此,林源还能怎么做?
只能下次见面时,多使一点劲,早日实现她想要个孩子的心愿。
当林源所有的忧虑问题,都在贝蒂手中轻松的化解后,他说道:“什么难题在你那儿,都不是难题,真是帮我解决了大麻烦。”
电话中贝蒂说道:“不,我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至少有个问题,也是我无能为力的。”
林源问道:“什么?”
“那就是股价一旦崩盘,进入下跌通道中,会跌到什么样的价格,就不是我能控制的了。”贝蒂说道。
这点林源完全能理解,任何资产在上涨时,虽然伴随着狂热,往往会屡创新高,但价格上限还是相对好猜测一些的。
就算猜错了,问题也不大,顶多就是少赚一些,但还是大赚特赚。
而下跌过程中,伴随的是恐慌,踩踏。
这时林源影业的股价会跌到什么样的价格,就完全不好说了。
对于林源来说,股价如果在20美元上下,是最健康的结果。
但现实未必会如他所愿。
如果跌到15美元怎么办?
甚至跌到10美元也不是不可能!
因为哪怕是10美元的股价,林源影业的总市值依旧高达850亿美元,哪怕按照《大唐英歌》上映后,2004年32亿美元的利润计算,PE也还是有26倍的。
在股价疯狂上涨时,大家都在讲财富的故事,那时候71倍的PE都不嫌多。
一旦股价快速下跌,大家讲的就是鬼故事了,在那种情况下26倍的PE甚至都有可能被嫌高。
这就是资本市场,最体现人性的地方。
对于贝蒂的担忧,林源的答案就是:我不在乎!
反正林源影业已经完成了融资的目的,那些股权他必须捏在手中,以确保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股价高一些,或者低一些,又有什么影响呢?
举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他就像是一个2010年入手沪海刚需住房的人,未来十几年的房价冲到高处,又跌下来,和他有什么关系呢?
他没买在高位,又刚需持有不会卖出,价格的波动他完全不用在意。
于是,林源对贝蒂说道:“没事的,对我来说,股价砸下去以后我不在意。”
贝蒂说道:“你可以不在意,但是有两件事你必须考虑。”
“两件事?”林源问道。
“第一件事,就是林源影业,有大量被锁定的基石投资者,你也必须考虑这部分人的利益。如果价格被砸穿13美元,你就必须考虑如何在一年内重新把股价拉起来。”贝蒂说道。
“我知道,这点我完全不担心,我有信心做到。”林源说道。
林源影业在上市时,基石投资者们是以10美元的价格认购股票的,第一次定增时他们又以13美元的价格认购。
这些基石投资者,他们都是有一年的锁定期的,还没吃到肉呢。
要是到一年后,手中的股票解禁时,价格低于持有成本,那可就真是要伤心了。
对于这一点,林源是真不担心,他相信林源影业的价格可能会一时下挫,但以他的人气和出色的业绩,很快就会反弹回来。
不说涨到多高,至少维持在15美元以上,确保基石投资者们有利可图,林源是完全有信心的。
“第二件事,就是股价下跌以后,你要做再融资的难度就会进一步变高。”贝蒂继续说道。
对于这个问题,林源有些疑惑的问道:“我没法再稀释股权了,这样还能融资?而且我还有必要融资吗?”
电话中传来了贝蒂坚定的答复:“必须要做!如果你想在未来的五年内,真正搭建起属于自己的财团的话,就决不能错过眼前这一波机遇!”
第492章 无锚货币时代,初见传奇横纲
财团?
贝蒂所指的,自然不是类似于摩根财团,或者三井财团这样的巨无霸。
这些老牌财团们,哪个不掌控着数十家大型企业,参与垄断一国经济命脉。
但大财团,终究还是从小财团发展而来。
此时林源的手中拥有的产业,其实已经初步具备了一个小型财团的雏形,主要有以下部分:
排在首位的当然是林源影业,作为以林源名字命名的大型影视公司,在今年上市后凭借着股价一飞冲天,市值目前超过了1800亿美元。
作为后起之秀,林源影业的市值已经完全碾压传统的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
一家林源影业的市值,就能顶的上米高梅,加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再加派拉蒙影业,三家公司的总市值。
林源产业中排在第二的是,国内影视投资平台,旗下有番域影视城和商业CBD两大项目,都是由专业的经理人在打理,刘语菲履行监管和审批职责。
排在第三的,就是长岛投资银行,这家小型金融机构。
最后,还有林源持有股权,只能算是间接控制的索尼集团,以及合资的LCD液晶屏公司。
从整体来看,涉及的领域是:影视行业,商业地产,金融业,以及家电制造。
其中前三项是林源直接持有,摆在明面上,他能绝对控制的产业。
而第四项家电制造,他只有相对的控制力,需要依靠李富真这样的盟友,才能施加影响力。
家电制造,以及将要拓展的国内半导体业务,从影响力的角度来看,远比前三项更加重要,是真正能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产业。
但也正因为重要,所以相当的敏感,林源采用间接控股索尼,结盟三星这样隐蔽的方式,躲在幕后施加影响力。
现在林源产业的框架已经初步搭建,只要这些产业都能彻底立稳,剔除掉一些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后,他就算是拥有了一个微型财团了。
这一切目标的实现,都需要海量的金钱。
贝蒂说道:“你的国内影视平台对赌协议还记得吗?”(详细见160章)
“我当然记得。”林源答道。
“既然你这么看好影视平台,甚至觉得比林源影业更有价值。那么此时该履行对赌协议,回购股权了。”贝蒂说道。
林源点点头,确实该考虑这件事了。
对于国内影视平台,林源在前世经历过国内经济腾飞的大潮,番域影视城和那么多一线城市的核心地段CBD,能值多少钱啊?
林源可是在2002年至2004年间,总共砸进去130亿美元的天量资金(最初100亿美元,后期又在波士顿财团的支持下追加30亿美元,387章)。
此时入局商业地产,十多年间躺赚20倍根本问题,某位港岛富豪不就赚到了更高的收益率吗?
更何况林源拿到的,还是根据前世记忆指导下,最核心地段的土地,甚至30倍的收益都不在话下。
这130亿美元的投资,在未来十多年时间里,膨胀到4000亿美元级别的超级巨无霸,根本不是天荒夜谈。
这么一大笔收益,林源自然是想要放在自己手中。
因此,该履行回购的对赌协议了,在国内土地价格飞涨之前必须完成,否则之后难度就太大了。
林源在撬动第一笔100亿美元的资金,投资国内商业地产时,借用的是艾森先生的影视投资基金的力量。
当时艾森先生投入的资金仅有4亿美元,剩下96亿美元都来自于基金。
为了获得大债权人们的同意,使得这个项目能在投资委员会上通过,林源还不惜跑了一趟汉城,去见李富真。
那是他和李富真的初次相识,获得了那位长公主孤注一掷式的下注,才实现了这一目标。
那96亿美元的投资,都是以明股实债的方式进来的。
也就是说,如果项目赚钱了,投资方享受股权收益。
万一项目亏损了,投资方旱涝保收,这笔钱就变成债务,林源必须个人回购,并支付利息。
明股实债的方式很坑,保证了投资人稳赚不赔。
但对于林源来说,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对赌协议的存在,让他能够以一个标准价格,回购投资人手中的股权。
这个价格,相当于复合年化收益率20%!
一旦按照复合收益率计算,20%也相当不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