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下午我就差不多回复正常了。”林源坚持道。
看到他态度坚决,科恩导演和孟涛也就不再多说。
孟涛指着被雪崩冲刷后有些狼藉的山道说:“刚才那一场雪崩,可以说几乎释放了全部的积雪。我们短期之内,都不用再担心有雪崩的危险了,可以专心致志的拍戏。”
“那吃完午饭以后,我们一起开辟一条前往大冰壁的路线吧。去现场考察一下,才能尽快开始拍摄。”林源说道。
在这么高海拔的地区拍摄,对于剧组成员的身体是巨大的损耗,待久了可能引发各种高原疾病。
因此林源决定要抓紧每一分钟时间,早日拍完收工。
孟涛自然是明白林源的想法,他点点头说道:“好的,那我们就下午一起出发。带上攀登冰壁时的工具,现场测试一下效果。”
“好,那我先回去休息了,午饭之后见。”林源挥挥手,和两人告别。
他重新弯腰趴地,钻回到蚕蛹帐篷之中。
“下午就要去大冰壁吗?”查理兹问道。
显然她们听到了刚才林源和孟涛等人的谈话。
林源点头:“在这儿待久了,容易出事。现在没有雪崩威胁了更应该加速,我们争取下午就考察完拍摄现场,然后明天彻底搞定这场戏。”
查理兹搓搓手:“有点紧张。”
“现在开始紧张了?之前不是充满信心吗?”林源笑着调侃。
“我是担心你,我自己有什么好担心的。”查理兹敲了一下林源的头。
“你担心我什么,就算真有事我不还是可以靠你吗?到时候别割我的安全绳就好。”林源按住她的手。
“哼!我就割!”查理兹答道。
“你最好能说到做到!”林源丝毫不怂。
攀爬大冰壁这段戏,可以算是《谍战之王2》的两大高潮剧情点之一:另一个是枫叶国的山火。
当然,现在可能又多了一个大雪崩。
但不管怎么说,在《谍战之王2》之中,攀爬大冰壁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段戏。
这段戏可以说是《谍战之王》攀爬迪拜塔的升级MAX,PRO版。
比起迪拜塔最惊险刺激的两大要素:高空和大风。
那么雅拉雪山大冰壁,在上述两大要素全面升级的基础上,再加上了万年冰壁的极冻严寒,以及高海拔的缺氧,难度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还有一点需要格外注意,那就是林源在攀爬迪拜塔时,是徒手攀爬的,这也是刺激感的最大来源之一。
因此想要保持这种刺激感,林源在攀爬大冰壁时,也同样是徒手攀爬。
根据《谍战之王2》的剧情,林源和查理兹需要隐秘的前往雅拉雪山山顶,寻找敌人留下的重要情报箱。
因此他们不能乘坐直升机,也不能用飞机跳伞的方式,只能隐秘的悄悄用手脚爬上去。
在登山途中,林源和查理兹遇到了暴风雪,查理兹丢失了自己的装备。
这导致在攀爬大冰壁时,两人只剩下了一套安全防护装备。
在拍摄这段攀爬大冰壁的戏时,查理兹有全套的安全防护装备,而林源除了冰镐之外,全徒手攀爬。
两人之间有一条安全绳相连。
根据拍摄的方案,在快要攀爬到大冰壁的顶点时,林源不慎滑落,而查理兹用安全绳拉住了林源。
两人一同克服了困难,才成功登上了顶点。
这段戏中,林源是一定会滑落的,所以他会开玩笑说,别割他的安全绳。
在拍摄时,他的生命安全,是真的命悬一线,手握在查理兹的手中。
查理兹:(皿)
到时候不割绳子,但是晃动一下绳子吓吓你。
报这两个晚上,你老是晃动我的X子的仇!
第603章 挑战大冰壁
午饭过后,身体已经完全恢复的林源,带着剧组成员向大冰壁进发。
在他们出发之前,已经有一组工作人员先行,清扫出一条道路。
这使得林源一行的行进相当顺利,大约花了3个小时,他们来到位于海拔5500米的大冰壁之前。
这面垂直高度超过150米的冰壁,就这样伫立在他们面前。
站在冰壁之下,查理兹将头仰成90度,依旧看不到顶部。
“当我们真的来到冰壁之前,才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再想到这片冰壁可能有几千万年的历史,愈发的觉得我们人类如同沧海一粟。”一旁的GAKKI酱伸出右手,抚摸着坚硬的冰壁。
“几千万年?”查理兹.塞隆相当的意外。
“嗯,雅拉雪山所处的横断山脉,形成于大约6500万年之前,这儿曾经是一片低洼的汪洋,可现在却属于世界屋脊的一部分,真是令人唏嘘。”GAKKI酱答道。
“6000万年前海底,6000万年后屋脊,莫欺少年……山脉矮。”一旁的林源说着只有自己才懂的破烂冷笑话。
“……”
原本就处在寒冷的雪山之上,此刻大家感到更冷了。
“阿嚏~”孟涛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
作为罪魁祸首的林源,毫无自觉的走到冰壁前说道:“孟涛,你负责解说一下拍摄这段戏的技术难点吧。”
孟涛点点头:“我不太担心你,我比较担心查理兹是否能够完成。”
“我会尽力的,我对自己有信心。”查理兹说道。
孟涛点头表示赞许,然后继续说道:
“大冰壁的垂直高度153米,相当于普通楼房54层楼高。再考虑那个外倒角,最终攀爬距离可能提升到了180米。这是一段相当艰苦的旅程,无论是体能还是勇气,都要受到严苛的挑战。”
“要完成54层楼高度的攀爬,而且还是海拔5500米的雪山顶,难度比在平地上高了好几倍。”林源在一旁补充道。
这些补充,并不是说给查理兹听的,因为经受过高山攀登训练的她,早就已经烂熟于心。
如果她连自己面对的挑战有多难都不清楚,那么已经可以提前宣布这场戏拍摄失败了。
因此孟涛的难点介绍,主要是针对科恩导演,以及拍摄组的。
他们必须完全的了解拍摄难点,才能针对性的进行拍摄,并且把这种艰难传达给观众。
否则就拍不出那种克服千辛万苦的效果。
孟涛拿出手中的测试仪器说道:“在这儿,气温是零下49度,风速是23.7米/秒的九级烈风,含氧量12.9%。每一项都会加大攀爬的难度,凑在一起之后更是指数级增加难度。”
听到孟涛的解说,现场的工作人员才意识到了究竟这段戏有多难。
零下49度的极寒气温,并非简单的穿上保暖衣物就可以对抗的。
事实上,攀登者要面对内外冰火两重天的考验。
对外,是必须抵抗极寒的气温入侵身体导致失温,因此各种装备的穿戴,必然会使得身体变得笨重,影响行动时的灵活性。
内在,是指在保暖良好的情况下,这么剧烈的运动,必然会导致身体大量的发热,而流汗会打湿贴身的衣物,导致诱发各种高原疾病。
对于这一点,孟涛给林源和查理兹准备的攀登服主要分为三层:
最里层的是排汗性良好的高分子材料内衣,可以起到快速排汗的效果,使得汗液不至于淤积在身体表层。
中层的是经DWR(持久防水)处理的软壳,以防风、透气为主,又具备有相当好的保暖效果。
而攀冰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冰镐等敲落的冰渣掉在身上,因此最外层的是防水和防风效果最强的硬壳。
这一套精心准备的攀登服,花费了孟涛相当大的功夫。
但低温也只是三大难题中最简单的一项而已。
第二棘手的是狂风,23.7米/秒的9级风有多么危险,林源早就感受过了。
在攀爬迪拜塔的时候,他也遇到过这么大的风。
那时的疾风,竟然能吹动他的身体,影响他下落的轨迹。
林源已经想到了,当他和查理兹被挂在安全绳上的时候,甚至查理兹什么都不用做,他就会像一个钟摆一样,被吹的快速来回摇摆。
最后一个,也是最无解的难题,那就是12.9%的含氧量了。
考虑到很多剧组成员,对这个含氧量可能没有概念,于是孟涛解释道:“在平原地区,含氧量可以达到20.95%。此处的含氧量,是平原地区的61%。
当含氧量急剧下降的时候,剧烈运动时也会消耗更多的体能。我谨慎估计,攀爬雅拉雪山冰壁,所消耗的体能恐怕相当于在平原地区攀爬120层楼的高度。”
听到孟涛的解释,剧组成员都震惊了。
他们都没想到,查理兹将要面对的挑战,竟然是那么的惊人?
她真的能爬上这么高的冰壁吗?
要知道,这样的挑战,恐怕多年专业训练的攀登专家都会觉得很有压力。
而查理兹只是一个普通的好莱坞女演员,并不是什么攀登运动员。
虽然她在八个月之前,在纽约中央公园接受了林源的邀请后,就开始了针对性的体能运动。
而今年又密集的进行了50天的高海拔地区攀登特训。
但这样就能让她征服这伫立在海拔5500米之上的冰壁吗?
“查理兹,如果遇到了过不去的难关,千万别逞强。挑战这样的冰壁失败,不丢人。”孟涛说道。
查理兹.塞隆点点头:“我不会逞强的。”
“好的,来试试看你们的攀登装备。”孟涛打开随身携带的行李包,将攀登装备一一拿了出来:
冰镐,冰爪,登山绳,头盔,安全带,保暖运动手套,冰螺栓……十几种工具琳琅满目的摆了出来。
这么多装备大致可以根据用途,分为攀登辅助装备和安全保护装备。
就这样一股脑的摆出来,立刻就显得相当专业。
但林源知道,这些装备大多数都是查理兹.塞隆的,而他只有其中的几样攀爬设备,而安全防护装备几乎为零。
看到剧组成员好奇的目光,孟涛开始介绍:“听好了这些装备的用途,你们要抓住特点,拍出最好的效果。”
孟涛拿起一对冰镐。
冰镐是两只一对的,都是一头是尖利的弧形冰锥,另一头一只是锤头,一只是冰铲。
“首先是冰镐,冰镐就是攀登运动员的爪子,是他们的手部延伸。如果没有冰镐,靠着运动员的手指,根本没法在光滑的冰壁上发力。”孟涛说道。
紧接着他拿起一对带着利齿的“鞋套”说道:“这是冰爪,绑在鞋上使用,使得攀登时脚能够扎进光滑的冰面,给身体提供支撑力。”
很显然,冰镐和冰爪,对应着登山者的手和脚,共同为攀登提供支撑和向上的力量。
剧组的工作人员,已经能脑补出攀登时的画面:
查理兹奋力挥出右臂。
“咔嚓!”
伴随着冰镐砸出的碎冰渣,深深的插入冰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