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四百斤的胖子,力捧张天艾 第130节

  这样的结局不禁让人感到唏嘘和遗憾,毕竟杨蜜为嘉行传媒付出了那么多,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命运的捉弄和人生的无奈。

  尽管杨蜜可能仍持有部分股份,但公司毕竟不是她能够完全掌控的,这对于一位公司创始人来说,确实是一种悲哀。

  嘉行天下的另一位艺人张云在综艺节目中也坦诚地表示,杨蜜并不是他的老板。

  而杨蜜的经纪人曾嘉在采访中更是直接透露:“杨蜜的主要精力放在她的专业领域,专注于台前的工作,她是公司新人的核心榜样。

  至于公司的运营和管理这些幕后工作,则是由我和若尧等几位合伙人共同负责。”

  从这些话中不难看出,杨蜜在公司内部并没有被当作真正的老板来看待,她更多地是被视为一个优秀的演员和榜样,而非公司的决策者或管理者。

  然而,在培养新人方面,杨蜜却被要求不断地参与和投入,甚至在某些时候,她的口碑和戏路都被牺牲在了公司利益之下。

  杨蜜听了沈飞的话后,微微点头,但她的眼神中透露出的情绪让人难以捉摸,是真正听进去了,还是仅仅出于礼貌的回应,无人知晓。

  沈飞深知“交浅言深”的道理,因此他只是点到为止,没有继续深入这个话题。

  毕竟,杨蜜与嘉行天下的关系如何,对沈飞来说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

  他甚至暗自思量,这或许是一个潜在的机遇。

  如果杨蜜真的与嘉行天下分道扬镳,那么他完全可以考虑将杨蜜签入自己的公司旗下。

  想象一下,杨蜜白天为沈飞的公司创造财富,上则成为他生孩子。

  岂不是两全其美?

  “沈总,庆功宴结束后,不知能否赏脸,让我与您单独聊聊?”

  杨蜜微笑着,向沈飞发出了诚挚的邀请。

  沈飞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仿佛看穿了杨蜜心中的小九九:“你确定是只想和我单独谈谈?没有其他人的打扰吗?”

  杨蜜略显尴尬,但很快调整状态,补充道:“哦,对了,还有我的经纪人曾嘉会一同前往。”

  沈飞轻轻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保留:“这样吧,等我忙完手头的事情,再联系你。今的空闲时间,我还真的不敢确定。”

  显然,得知并非只有杨蜜一人,他的兴趣稍减。

  杨蜜听到沈飞的话,脸上没有丝毫不耐烦,依旧保持着恭敬的态度,对沈飞说道:“沈总,您说的是,我随时等您的通知。”

  沈飞从杨蜜的神态中读出,她定是有求于自己,心中不禁暗自思量,这是个拿捏她的好机会,得让她知道,在自己面前,即便是如她这般在外界看来的女强人,也得服软低头。

  两人又随意闲聊了几句,便一同前往庆功宴现场。

  作为这场庆功宴的主人,沈飞自然备受瞩目,宾客们纷纷上前与他寒暄,想要借此机会与他拉近距离。

  杨蜜深知这一点,并未过多占用沈飞的时间。

  杨蜜刚离开不久,刘诗施便款步走来,自然地挽起沈飞的胳膊,以一种不容忽视的姿态站在他身旁,仿佛在向在场的所有女明星宣告着她的主权。

  “我看你和那个骚狐狸聊得挺投机的嘛?”刘诗施的话语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醋意和嫉妒,语气显得既不客气也不温婉。

  沈飞轻轻一笑,只是简单解释道:“我们不过是聊了些工作上的事情。她不是刚成立了一家影视公司嘛,所以我们之间的交流很正常,纯粹是商业上的往来。”

  沈飞的解释虽然简短,但足以让刘诗施明白,他与杨蜜之间并无超越工作关系的纠葛。

  “你自己的事情,随心就好,不必向我过多解释。”

  刘诗施以一种平和而深沉的语调回应道,她深知在沈飞面前,保持适度的分寸感尤为重要。

  她自然不敢轻易在沈飞面前表露出不满或愤怒的情绪,尤其是现在,沈飞的事业如日中天,她的演艺生涯在很大程度上还得依赖于沈飞的资源和支持。

  她明白,偶尔的小性子或许能被沈飞视作撒娇,但在这种公开且重要的庆功宴上,任何不合时宜的情绪表达都可能给她带来不利的影响。

  因此,刘诗施只是轻轻一句带过,随后便换上了得体的笑容,与沈飞并肩而立,共同迎接前来祝贺的宾客。

  她举止优雅,谈吐大方,展现出了作为一名成功女演员应有的风范和教养。

123华艺的示好,京圈的拉拢(求自订)

  在杨蜜离去后不久,另一位重要人物紧接着步入会场,向沈飞致意,他便是华艺公司的领军人物王忠磊。

  “沈总,真是意外之喜,这么快又能与您相见。早在《绣春刀》首映之时,我便预感此片必将票房飘红,如今看来,我的直觉果然没错。”

  王忠磊的话语中带着几分客套,却也透露出对沈飞作品的由衷赞赏。

  两人因《绣春刀》首映礼上的短暂交流而结缘,算是有了初步的相识。

  “哪里哪里,不过是时运相助罢了。”

  沈飞回应时显得颇为谦逊,与他在公众面前那份张扬自信的形象大相径庭。

  在镁光灯下,他或许敢于豪言电影票房破20亿,但那更多是为了影片的宣传造势,一种精心策划的市场策略。

  私下里,他深知保持低调与谦逊的重要性,毕竟,真正的实力与成就,从来不是靠言语堆砌起来的。

  毕竟《绣春刀》的票房止步于6亿,但假以时日,若沈飞执导的作品能突破百亿乃至千亿大关,到那时他沈飞肯定要狂到没边去了。

  “沈总,关于贵公司发来的《唐人街探案》剧本及合作邀请,华艺这边已经仔细审阅过,认为剧本构思精巧,潜力巨大。

  而且,王保强先生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特别是对唐人这一角色充满了期待。”

  王忠磊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沈飞这个项目的看好。

  “这位便是王保强,沈总想必早有耳闻。”

  说着,王忠磊轻轻招手,将王保强引至沈飞面前,正式介绍两人相识。

  “沈总好,我是王保强。”王保强憨厚地笑着,向沈飞伸出友谊之手。

  “宝强,我当然认识,你的《盲井》、《树先生》以及《天下无贼》都是影史上的经典之作,你的演技早已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

  也正因如此,我才特别指定你来出演《唐人街探案》中的唐仁一角。”

  沈飞微笑着回应,与王保强握手致意。

  沈飞一见到王保强,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马荣的身影,但眼下这段风波尚未公之于众,王保强仍旧沉浸在幸福的氛围中,浑然不觉外界的风雨欲来。

  沈飞环视四周,果然发现了马荣的身影,她正穿梭于人群之中,与人谈笑风生。

  好像王保强的经纪人也在。

  这对搭档似乎总是如影随形,似乎要将王保强的每一分价值都榨取得淋漓尽致。

  然而,沈飞深知,对于这类私人事务,自己不宜多言,一切顺其自然便好。

  毕竟,木已成舟,他无力改变既定的事实。

  至于《唐人街探案》中的唐仁一角,沈飞心中早已有了定论除了王保强,无人能更完美地诠释这个角色。

  王保强自《盲井》出道以来,无论是《天下无贼》中的淳朴农民工,还是《人在途》系列中的憨厚形象,都深入人心。

  而《唐人街探案》中的唐仁,是一个集无厘头搞笑与狡黠于一身的角色,这样的设定与王保强过往的银幕形象不谋而合,却又有所突破,由他出演,无疑是最佳选择。

  “这部电影恐怕得挪到明年开拍了,所以宝强,你得提前规划好你的档期。”

  沈飞叮嘱着王保强。

  “沈导,您放心,档期我肯定会腾出来的。

  这段时间,我会全身心投入到唐人这个角色的研究中,细读剧本,甚至为他撰写人物小传,确保拍摄时不会给您添任何麻烦。”

  王保强拍着胸口,信心满满地向沈飞保证。

  沈飞又细致地向王保强交代了一些关于电影筹备的注意事项后,注意到王忠磊似乎有与沈飞单独交谈的意愿,于是王保强识趣地提出告辞,先行离开。

  同样,刘诗施在与沈飞和王忠磊简短告别后,也以一种极其优雅的方式离开了现场,留下两位男士继续他们的交谈。

  刘诗施之前从未听闻沈飞提及《唐人街探案》这部影片,而今得知沈飞的电影计划已悄然延伸至明年,心中不禁有些惊讶。

  目前,她仅对《无名之辈》有所了解,且尚未发现其中有适合她的角色。

  刘诗施暗自在心中盘算,决定待到夜,到了床上,定要细细盘问沈飞,看看他到底还藏着多少未曾透露的计划和秘密。

  她的心中既有一丝好奇,又带着几分“被隐瞒”的小委屈,期待着能从沈飞那里得到满意的答复。

  “王总还有什么事情吗?但说无妨。”

  待王保强与刘诗施相继离开后,沈飞直接且干脆地向王忠磊询问。

  王忠磊深吸一口气,切入正题:“沈总,关于您的《唐人街探案》,不知是否还在寻求投资?华艺的实力,您自然清楚,无论多大的投资需求,们愿意鼎支持。”

  “咦,不是说华艺打算逐步减少电影业务吗?怎么还在考虑投资电影项目呢?”沈飞好奇地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环顾四周,确认无人打扰,王忠磊的话语更加坦诚:“关于华艺的去电影化策略,这确实是我大哥的提议。

  但请沈总理解,去电影化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电影投资。

  毕竟,我们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影视公司,电影一直是我们的核心业务之一。

  若完全摒弃电影投资,那显然与我们的初衷相悖。”

  王忠磊对于哥哥提出的去电影化策略一直心存疑惑。

  在他看来,电影无疑是一个极具盈利潜力的项目,华艺正是凭借电影业务一步步发展壮大的。

  尽管在电影制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亏损的情况,但总体而言,电影为华艺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华艺也迎来了其最为辉煌的时期。

  2009年10月,华艺兄弟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成为国内影视行业的“上市第一股”。

  上市首日,华艺兄弟的股价便呈现出惊人的涨势,发行价28.58元,开盘后迅速飙升,最高价一度达到91.80元,相较于发行价增长了221%。

  这一壮举不仅让华艺兄弟的市值大幅提升,也让其明星股东冯晓刚、张纪忠和黄小明一夜之间跻身亿万富翁的行列。

  上市后的华艺兄弟,每年都能推出多部在票房和口碑上均取得佳绩的电影大片,如《我的团长我的团》、《夫妻那些事》等电视剧更是引发了全民热议,其唱片公司也曾红极一时。

  在最为辉煌的2015年6月,华艺兄弟的股价一度攀升至64.45元,总市值高达894元。

  那时,华艺兄弟雄心勃勃地提出了千亿市值的宏伟目标,一时间成为了业界的焦点。

  然而,从2004到2014的十年间,华艺却经历了近70位艺人的流失。

  这一变化直接导致了其艺人经纪业务收入逐年下滑,曾经作为公司主要收益来源的这部分业务,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到了2014年以后,艺人经纪收入这一曾经支撑华艺的三大经济支柱之一,已经不再是华艺年报中的主营收入,标志着华艺在业务布局和收入来源上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在2014,华艺兄弟迎来了其20周年的庆典,正是在这个重要的时刻,王忠军正式对外宣布了“去电影化”的战略口号。

  这一宣言立即让这家在中国电影商业化进程中扮演了先驱角色的影视巨头成为了业界的焦点。

  然而,事实上,华艺兄弟的“去电影化”之路早在2014之前就已经悄然展开。

  自2010年华艺兄弟成功上市之初,王忠军便敏锐地意识到,单一的电影业务已无法满足公司的长远发展需求,因此,他开始着手推动华艺兄弟的多元化发展。

  例如,在2010年6月,华艺兄弟斥资1.485亿元收购了手机游戏厂商掌趣科技22%的股份,这一举措标志着华艺正式迈出了拓展互联网娱乐版块的步伐。

  到了2014年,为了更深入地推进“去电影化”战略,华艺兄弟对公司内部组织架构进行了大规模的重组,形成了影视娱乐、品牌授权与实景娱乐、互联网娱乐三大事业群。

  这一战略调整不仅彰显了华艺兄弟向多元化业务转型的决心,也为其未来愿景转型成为像迪士尼那样的世界级娱乐公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2014“去电影化”战略的指引下,华艺兄弟开始积极布局实景娱乐领域,着手打造电影小镇、电影文化城等项目,并期望以此作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极。

  当时,华艺兄弟雄心勃勃地计划在三年内,也就是到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并运营20个电影小镇项目,预计这些项目每年能为公司带来超过15亿元的净利润。

  然而,现实却与预期大相径庭。

  从2014到2016年,这三年间华艺兄弟的实景娱乐业务板块累计营收仅为5.47亿元,远远低于其最初设定的收益目标。

首节上一节130/15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