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04:独行文坛 第185节

  张潮当然没有注意到这些,而是拿着手机,打开记事本,看一会儿就在上面敲敲打打一下。

  【……两人领取表格,坐到休息区的座位上准备开始填写,高个子忽然停住道:“莱纳德,我觉得我做不到。”

  莱纳德(矮个子)难以置信地看了他一眼,道:“开什么玩笑,你都是‘半职业选手’了。”

  (一阵爆笑)

  高个子道:“不是,我们在犯基因欺诈罪!我们的米青子并不能保证将来一定能生出高智商的后代。你想想,我姐姐的DNA和我相同,可她只是餐馆的服务生。”

  (一阵爆笑)

  莱纳德无奈道:“谢尔顿,这可是你当初要来的。这点收入能让我们在公寓里拥有分布式T-1宽带……”】

  许蕊雅和马伯慵此刻都有点懵,虽然他们也都笑出来了,但是内心却怀疑这部剧集是不是张潮第一次看走眼真的会有观众喜欢这种一开场就是高IQ宅男在讨论怎么“打飞机”“卖米青子买宽带”的电视剧?

  两人转头看了一眼身边的张潮,眼神中透露出疑惑。

  张潮朝他们比了一个“OK”的手势,表示继续看,会发现亮点的。

  【(两人最终没有出卖米青子,而是离开米青子库的办公室回了家,上楼以后,发现自己房子的对面,搬进来一个小麦色皮肤的金发美女)

  两人情不自禁地被吸引到美女的门口,莱纳德道:“新邻居?”

  谢尔顿道:“很明显。”

  莱纳德道:“比上一个的水准有明显的提高嘛。”

  谢尔顿道:“如果你指的是那个体重200磅有皮肤问题的异装癖是的,你说的没错。”

  (一阵爆笑)

  这时候美女也发现了两人,一阵尴尬的招呼后,美女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名字“我叫佩妮”。】

  张潮看着眼前熟悉的三人组,终于又在自己眼前“齐聚一堂”,说的还是那些自己熟悉的台词,内心感慨万千。

  他悄悄环顾了一下小放映室里渐渐被剧情和台词吸引的众人,颇有点窃喜恐怕只有他才知道这部剧集在未来十几年的时间里,会火爆到什么样的程度。

  一部长寿热播美剧,对制片方、电视台和主演,就是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尤其是那些在世界范围内都很受欢迎的剧集。

  《老友记》就是典型例子。在2004年结束漫长的10季后,这部剧集每年还能通过在全世界的衍生品、DVD、录像带、点播……收入近10亿美金。

  其中5名主演每人都能获得其中2%的分红,也就是2000万美元左右。

  而在21世纪初的好莱坞,“2000万俱乐部”是很多电影明星终其一生都不能踏入的境界。这几名主演啥事都不用做,就能有2000万美金的收入。

  可见一部畅销剧集的威力。

  张潮也是看准了这点,才大胆抽出一部分准备投机次贷危机的资金,用来投资这部剧集。次贷危机的钱一次就赚完了,而《生活大爆炸》的钱,可以收上10年、20年,甚至更久。

  当时他与制片方、福克斯电视签订的协议就是不仅投资第一季,只要有续集和衍生剧集,都要允许他参与,并且保证投资比例,以及在中国地区播放版权的优先购置权。

  查克洛尔和福克斯电视的高层都没有觉得这有什么问题。这部剧集至少目前在他们眼里看来和其他的情景喜剧并没有什么不同,甚至因为主演没名气、受众太小众化,市场前景不算太明朗,只能算实验作品。

  毕竟现在美国情景喜剧的主流还是《老友记》这种“凡人流”,比如《好汉两个半》就是这样。

  有个中国来的“冤大头”帮他们分散投资风险自然求之不得。

  【佩妮第一次来到莱纳德、谢尔顿的公寓参观,看到两人的白板上写满了数学和物理公式,顿时大感佩服。

  佩妮看着谢尔顿的白板道:“太不可思议了。莱纳德,这是你写的?”

  谢尔顿立刻跳出来道:“不,这是我的。”

  佩妮惊讶道:“哇哦!”

  谢尔顿有些骄傲地道:“不错,只是一些量子力学而已,边上还随便写了一点弦理论。……”

  (谢尔顿喋喋不休时,莱纳德不服气地把佩妮引到自己的白板前面)

  莱纳德道:“如果你喜欢白板,这是我。”

  佩妮表现出了同样的惊讶:“上帝啊!”

  谢尔顿立刻讽刺道:“如果你说‘上帝啊’是再一次强调眼前这块能在任何一个麻省理工的男生宿舍的墙上发现的涂鸦那一点没错。”

  莱纳德不满道:“什么?”

  谢尔顿道:“得了吧,谁没有看到那微分方程上写着‘我打住了、心碎了,算不下去了’……”

  (一阵爆笑)】

  情节推进到这里,谢尔顿在毒舌、莱纳德受委屈,这个《生活大爆炸》里永恒的“二人转”模式,终于第一次出现了。

  马伯慵第一次感受到这部剧的魅力,忽然觉得自己和许蕊雅刚刚是不是肤浅了?

  这种“天才宅男的日常生活”,在加入了一个金发美女的角色以后,竟然一下子生动活泼起来,而且三个人物截然不同的性格、身份、说话方式,不断碰撞出一个又一个的火花。

  等到霍华德和拉杰第一次登场以后,小放映室里的气氛也趋于高潮,试播集还没有结束,福克斯电视的高层就开始低声祝贺编剧和主演了。

  太精彩了,谁也没有想到这几个“nerd”之间的火花碰撞会这么精彩!

  短短20分钟很快过去了,放映室里灯光重新亮起,所有人都站起来鼓掌,福克斯电视的高层更是直接说马上就可以签订购第一季的合同。

  但是细心的主演吉姆帕森斯却发现投资人张潮似乎有话说,连忙问:“张先生,你觉得这一集怎么样?”

  张潮笑道:“非常好!但是我觉得‘谢尔顿’这个人物,还不够极致啊!”

  一句话,瞬间就让全场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投来了好奇的目光。

第295章 先阉了他!

  【多年以后,面对艾美奖喜剧类最佳男主角奖,吉姆帕森斯将会回想起,来自古老东方国度的年轻作家,对他说要“先阉了你”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张潮见惯了被瞩目的场面,丝毫没有什么不习惯,仍旧不疾不徐地道:“这一集的‘谢尔顿’,还不够让人讨厌。”

  饰演者帕森斯若有所思,编剧查克洛尔和比尔布拉迪对视一眼,由查克洛尔问道:“能详细说一说吗?”

  如果别的什么小投资人,这两个好莱坞颇有名气压根不会理,但是张潮毕竟是在美国也有名气的作家,他对人物的意见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张潮拿出手机的记录本看了两眼,才道:“谢尔顿和莱纳德都是天才的人设,但是莱纳德显然更有‘人性’,更善解人意,更渴望正常的社交,更希望与佩妮这样女生交往,并且会为太过‘nerd’的爱好、习惯感到羞耻。

  相比之下,谢尔顿就是显得不近人情,并且毒舌、刻板。我这么总结没有问题吧?”

  帕森斯和查克洛尔等人都纷纷点头,张潮的总结并不算全面,但都说到了要点上。

  张潮接着道:“既然谢尔顿是这么一个人设,为什么还要给他留那么多‘小尾巴’吗?”

  “‘小尾巴’?”大家显然被张潮临时起意的“中式英语”给弄懵了,许蕊雅很快接过来解释道:“中文里‘小尾巴’指的是处理问题时没有完全处理干净,遗留下来的部分。”

  这些大家明白了,查克洛尔有些明白过来了,于是问道:“你的意思是,谢尔顿的形象与莱纳德有一点重复了?”

  张潮点点头道:“是的。既然莱纳德已经表现出了‘天才’的‘人性’一面,那么谢尔顿在这一集的一些表现就显得多余了,包括

  一开始在‘高智商米青子库’的办公室里填写表格时,莱纳德说谢尔顿是‘半职业选手’,说明谢尔顿‘自我安慰’的行为非常频繁。

  然后在初次遇到佩妮的时候,谢尔顿与莱纳德一样被佩妮的外表吸引了,表现出了明显的爱慕意味。

  随后佩妮来到他们的房间时,谢尔顿在‘白板事件’上的表现,又近乎于和莱纳德‘争风吃醋’。

  紧接着在佩妮坐了他的‘专座’以后,他虽然表现出‘不适’,但是仍然会屈从于莱纳德的抱怨。

  此外还有一些零星的台词和表现,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我感觉到你们在处理‘谢尔顿’这个人物的时候有些犹豫,既想用他来展现‘nerd’极致的那一面,但又怕观众觉得他讨厌,然后放弃追剧。

  不知道我说的对,还是不对?”

  查克洛尔和比尔布拉迪听完以后,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张潮说的每一点,都“扎”到了他们的心坎上。

  对于这么一部表现“天才书呆子”的情景喜剧究竟应该怎么拍,如何在表现人物的时候既突出特征,又不让观众们讨厌,这其中的平衡很难把控因为没有先例。

  在《生活大爆炸》之前,表现天才的典型影视剧要么是《美丽心灵》里纳什博士那样,纯粹、极致,但人生近乎悲剧;要么是《心灵捕手》里的威尔,从叛逆、孤独走向与自己以及世界和解,最后灌观众一肚子鸡汤。

  当然,剩下的基本全是高智商犯罪分子《猫鼠游戏》里狡黠的小弗兰克阿巴内尔,或者《沉默的羔羊》里有优雅却凶残的汉尼拔博士。

  但这些电影在刻画“天才”方面的内核其实是一样的,都是消除美国大众对“天才=nerd(书呆子)≈weirdo(怪胎)”的刻板印象,竭力体现他们“人”或“类人”的一面。

  《生活大爆炸》的逻辑是完全相反的,他们是把刻板印象放大到极端来制造笑点,但是又要让观众不反感,甚至觉得这很“可爱”,其实是很难的。

  查克洛尔道:“我们去会议室聊吧。”

  福克斯电视网的高层没想到查克会这么重视张潮的意见,不禁大感意外,但还是老老实实地跟着去了。

  马伯慵和许蕊雅就更不用说了,都是一头雾水。马伯慵倒是抓到了一些要点,也开始明白张潮为什么非要把他拉来美国了。

  和刚刚看的试播集相比,他的小说里主人公和他一样温吞水般的性格,确实缺乏魅力。

  几人在会议室里坐定,查克洛尔就迫不及待地问道:“你说的我们其实考虑过,也确实担心观众的反应。”

  张潮心下浮现出上一世记忆里自己追过的《生活大爆炸》12季的一个个经典画面,只能说对一个“观测”过这部剧整个周期的资深剧迷来说,他现在比两个编剧、两个主演,更能把握人物性格和剧情走向。

  梳理了一下思路,张潮才道:“这部剧最大的卖点就是满足普通人窥探‘天才’日常生活的好奇心。他们为什么会显得那么怪异?为什么要在固定时间做固定的事情?

  为什么异乎寻常地喜欢漫画和科幻剧?为什么无法与‘普通人’进行正常的社交?……”

  张潮一边说,其他人不时轻轻点头,马伯慵更是掏出了笔记本不断记录。

  张潮道:“目前剧集里出现的4个天才,谢尔顿、莱纳德、拉杰和霍华德,其实各自代表刻板印象里对‘天才’的几种解读。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让谢尔顿拥有和其他人混淆的‘人性’呢?他在剧集中的地位如此重要,甚至是奠定整部剧基调的所在,怎么能如此不纯粹呢?”

  帕森斯这次抢先问道:“那应该……?”

  张潮看了他含情脉脉又充满好奇的大眼睛一眼,心里打了个寒颤,开了个玩笑道:“首先要阉了你!”

  全场的人都吓了一跳,帕森斯更是惶恐地捂住嘴。

  张潮这才笑着解释道:“我说的是你饰演的‘谢尔顿’这个角色。这里的‘阉’,不是指生理上的,而是说要让谢尔顿‘去性化’。

  他应该是一个生理性别为男,但是对‘性’不关心、不追求、不回应的‘无性人’。

  这样,谢尔顿才能在个人形象上与其他几人完全剥离。说实话,争风吃醋上霍华德、莱纳德就够了,不必再让谢尔顿参与。

  在这方面,他应该是一个冷静、客观但是刻薄的评价者。”

  张潮这么一说,大家先松了一口气,但随即思索起来。

  尤其是两个编剧和饰演谢尔顿的帕森斯,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但是仍有疑虑,另一个编剧比尔布拉迪道:“这样不是很多观众会讨厌他吗?

  我们往谢尔顿身上加入‘人性’,就是希望他可爱一点,不那么刻薄。”

  现在的制片方会这么想很正常,因为《生活大爆炸》的第一季,也是整整用了小半季的时间,根据大量观众的反馈,才逐渐“阉割”掉谢尔顿的‘性’征的。

  这几乎是决定《生活大爆炸》命运的最重要调整,也让“谢尔顿”这个角色彻底破圈。

  张潮道:“让他可爱有很多种方法,但不需要用‘性’。虽然‘性’是美国电视剧中,最容易编排笑料的题材。

  但谢尔顿应该是‘无性’,甚至‘反性’的。其实你们在一开头让谢尔顿反对‘卖米青子’,认为这是一种‘基因诈骗’,就展现了他在这方面的极端洁癖。

  与其让谢尔顿也说那些烂俗的性笑话,不如让他成为旁观者,甚至审判者。彰显‘天才’的‘神性面’,才是谢尔顿在第一季当中应当展现出来的。”

  张潮说完,会议室里陷入一阵窃窃私语。张潮的建议无疑十分专业而且有参考价值,但是这样一来,前期的一些脚本就得推倒重来。

  好莱坞的情景喜剧通常是边拍边播。比如《生活大爆炸》在原时空当中,就是3-4集连拍,播出后看观众反馈,然后调整剧本,接着拍下面的内容。

  查克洛尔问道:“如果不给谢尔顿安排‘性笑话’,那怎么展现他可爱的一面?”

  张潮想了想,决定还是不透露太多后续内容,避免让这部剧偏离原来的轨迹太多,于是道:“谢尔顿并不是真的‘可爱’,他的可爱,更多是观众适应他的‘刻薄’以后,用自己的想象力补充出的。”

  “……”大家一时半会还消化不了张潮的解读。

  张潮进一步道:“中国有种特殊的食物,叫‘臭豆腐’,是把普通豆腐发酵以后的产物,味道极其浓烈。

  很多人接受不了,闻到就要吐。但是爱吃的人却会对它十分上瘾,说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而且‘越吃越香’。”

首节上一节185/26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