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04:独行文坛 第49节

  何冀萍道:“那就先放到一边,我们再聊聊晓北的人选。我认为晓北这个人物的复杂性可能还要超过程念。他的底色是混沌的温柔与善良,但是从形象和气质都要表现出一种锋利的狠戾感。缺了哪一种,这个角色都很难令人信服。”

  陆剑清又拿出一叠资料,分发给众人。

  翻看了一会,陆剑清拿出一份简历放在桌上,道:“我觉得他可以。虽然三十岁了,但是看着还是后生仔,17岁就拿过影帝,演技一定不得了。”

  大家一看,是夏宇,张潮、何冀萍、伊哲异口同声地否决了“他不行。”

  夏宇什么都好,就是没那股狠劲儿,太阳光太灿烂了。

  不一会儿,伊哲挑出了一份简历,道:“我觉得陈昆完全可以。形象没得说,演高中生也不会让人出戏。演技也可以。而且,如果把他找来演,说不定,能把周讯也……”

  陈昆和周讯的铁哥们关系,并不是什么秘密。

  众人看着陈昆的照片,再对比一下手上的其他简历,觉得似乎确实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了,但又好像哪里不对劲。

  何冀萍迟疑道:“他演的第一部戏是献礼片,而且此后好几年都没有再演电影,现在还能适应大荧幕吗?”

  电视剧演员和电影演员之间,虽然不存在什么不可逾越的鸿沟,但确实存在诸多壁垒。

  张艾佳道:“陈昆不错,但是他有个问题长得太漂亮、太贵气了,甚至有些咄咄逼人。漂亮成这样的男生,去演一个耍狠的小混混,很难让观众信服。说实话,这里面的男生我觉得都不太合适。”

  张潮忽然问道:“如果电影让非内地演员来演,审核、上映方面会有问题吗?”

  伊哲想了想道:“如果演员本身没什么问题,不会受影响。”

  张潮笑道:“那我想到一个人选,觉得特别合适,就是不知道他现在有没有档期。”

  伊哲道:“你先说,如果真的合适,我们等一等也是可以的,事在人为嘛。”

  张潮道:“我建议让张导演的老乡,张震来演晓北。”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眼睛一亮。如果说有哪个年轻男演员同时具备何冀萍所说的“混沌的温柔”与“锋利的狠戾”,同时又不至于让颜值影响了角色的边缘感,张震毫无疑问是第一梯队的人选。

  他的帅不来自于精致的五官,而在硬朗冷峻的线条与气质,和深邃的眼神。

  张艾佳道:“如果没有其他更好的人选,我觉得就张震吧。他这边我来联系。”

  伊哲苦着脸对张潮说:“他可不便宜。如果再把周讯请来,预算铁定要超标。不然首富同学,你也投点?”

第92章 编剧,给小宋嘉加戏!

  选好男女主演以后,剩下的邀请、签约、试镜、组建剧组等杂事,就暂时不关张潮的事了。

  接下来的一个月,张潮除了上课,就是写小说,期间不时和燕大的同学们聚会、郊游,终于再次体验到了欢乐、自由的大学生活。这期间,他还抽空约上宋诗语逛了逛燕大的校园。

  宋诗语和张潮说了说兰婷的近况,这姑娘考去了厦大以后,就成了新生里的明星,又是参加诗社,又是组织新生辩论赛,还成了鼓浪文学社的骨干,文章发了一篇又一篇。

  张潮笑道:“还是像高中一样活跃。她可没和我说这些。有时候聊天,说的都是一些生活琐事。”

  宋诗语道:“可能兰婷觉得她做的这些,和你做的事情比起来太渺小了吧……”

  张潮道:“真是孩子气,这有什么好比的?”

  宋诗语转过头来,问道:“我是不是也一样,在你眼里,都是一身‘孩子气’?”

  张潮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好沉默不语。

  宋诗语叹了口气,继续说道:“我们三个说是朋友,但是我总觉得你比我和兰婷成熟好多啊。有时候,你看我们的眼神,和班主任看我们的眼神真的很像。”

  张潮内心:“……诗语同学,你要不要形容得这么准确……”

  宋诗语幽幽道:“想起高三最后那半年时光,简直像做梦一般不真实。”

  张潮斟酌了一下语言,答道:“其实有段时间我半夜写稿时,也常常停下来,问自己今天的一切是不是一个梦。但是现在我想通了,无论是不是,我都要把当下的生活过得没有遗憾。那样即使梦醒了,我也问心无愧。”

  宋诗语道:“这就是你连幻觉都不留给我和兰婷的原因吗?”

  不等张潮说什么,宋诗语忽然就用欢快的语气说道:“你说得对,把生活过得没有遗憾,那是梦是真,都无所谓啦。”

  张潮微笑点头,似乎看到了这个女孩在今后在音乐上光芒四射的样子。

  “张潮,再见!谢谢你,改变了兰婷,也改变了我。”

  “……再见!”

  其实被被张潮改变的,何止兰婷与宋诗语。远在湘省的夏答,日常生活已经完全被《你的名字》占据了。

  从2003年以后,夏答就回到了自己故乡湘省的家里,成为一名独立的漫画创作人。每个月画20-30页,偶尔出门参加一下漫展,剩下的时间就是养养花、逗逗猫。

  自从开始创作《你的名字》后,夏答的生活节奏就越来越快。本身她擅长的漫画题材是古装,而《你的名字》是一个发生在现代的故事,这就需要她做很多额外的功课。

  现在她每周都要去繁华一些的市区取材,也搜索了大量燕京、沪上的图片作为参考。

  而在张潮与集英社签约以后,这种压力陡然又大了很多。这次虽然只是在小众月刊《ULTRAJUMP》上连载,每期销量不过5万册左右,但是这毕竟是集英社啊……

  不过张潮确实信守了他的承诺,集英社的连载稿酬全部都给了她。集英社给她的稿酬在4000日元一页,虽然只是岛国新手画师的标准,但也比国内高了一倍多。等于同样的工作量,收入翻倍。

  这对于现在几乎纯靠页数稿酬生存的夏答来说,既是巨大的动力,也是巨大的压力。

  岛国漫画竞争十分残酷,作品动辄就会被腰斩,即使是成名作者也不例外。曾经靠《圣斗士星矢》封神的车田正美,下一部作品《静斗士翔》,仅仅连载了8话就无疾而终了,连一个单行本都凑不出来。

  夏答是外柔内刚的性子,心气很高,绝不容许这种事情发生。因此在分镜设计和画面处理上,更加精益求精,每天趴在工作台前的时间,几乎多了一半。

  但是来自岛国的一个邮件,却让夏答陷入两难

  “夏答酱,我们想把《你的名字》从月刊《ULTRAJUMP》,转移到《周刊YOUNG JUMP》上连载,不知道您是否同意?”

  《周刊YOUNG JUMP》虽然不是《周刊少年JUMP》这样的主力刊物,但是每期销量也超过了80万册。这说明才连载了两期的《你的名字》在岛国的受欢迎程度超乎了人们想象。

  可是从月刊到周刊,对漫画家来说,意味着工作量几乎要翻倍(月刊每期30-40页,周刊每期16页)。

  夏答目前是独立画师,没有助手,一切亲力亲为,每个月画30页左右,已经是她的极限了。可她又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于是只好向《燕京卡通》的阎宝华主编求助。

  阎主编听完以后,建议道:“你别什么事都自己扛啊《你的名字》可在张潮那里,你应该先问问他。”

  夏答犹豫了……

  燕京入了11月,天气就由凉转冷了,平时出门都得穿个外套。

  时隔1个多月,张潮终于又见到了张艾佳、何冀萍等人。不过不像之前几次只有有大猫小猫三两只,这次是满满当当一屋子人《少年如你》剧组,正式组建好了。

  出人意料的是,张艾佳、伊哲他们竟然真的把周讯和张震同时请来了,说明影片应该追加了投资。而原先他挑出来饰演程念的“第二人选”董婕和小宋嘉,则只有小宋嘉留下来了,但是扮演的却是卫莱一角。

  以董婕目前的定位和价格,自然是不可能接受这样一个中途下线的大反派。小宋嘉虽然演过几部剧,但都没有大红,而且此时刚从沪上来燕京“北漂”,正处于物美价廉的阶段。

  张潮今天来是参加“剧本围读会”,通俗点讲就是“对剧本”,是正式拍摄前演员、主创间的台词排练和剧本研读,介于剧本和正式演出之间,没有服化道和灯光,也不需要注意镜头走位和场面调度,只需要分角色朗读剧本对白。

  张艾佳很重视这个围读会,主要演员、编剧、摄影师、录音师、剪辑师、服装师等全部都在。确保开拍以后,每个人在每一场戏里都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张潮听着周讯、张震等演员把自己写的对白,一字一句、富含感情地诵读出来时,体会到了与文字发表在刊物上全然不同的愉悦感。自己笔下的人物此刻才真的像“活过来”一样。

  演员念一句对白时语气的轻重变化,可能就塑造出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来,这也是纯粹的文字所不具备的魅力。

  张艾佳特别交代道:“张潮这次剧本写得非常好,大家一定不要辜负这个剧本!”

  周讯、张震这样的顶尖演员自不必说,这次围读会引起他注意的是小宋嘉。她念卫莱的对白时,得意时温柔中藏着阴狠、恐惧时又色厉内荏,将卫莱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张潮对小宋嘉的印象还停留在几年之后谍战剧《悬崖》里的顾秋妍上,当然还有在电影《师父》那外表妩媚、内心刚强的“师娘”。

  不过那时候她已经是个成熟演员了,没想到刚从上戏毕业没多久的她,演技就如此娴熟了。

  这样的表现,自然也引起了张艾佳的注意。第一天的围读会结束以后,张艾佳找到张潮,对他道:“小宋嘉对卫莱的诠释非常精彩,让我觉得这个角色还有可以挖掘的地方。我们不妨给她加两场戏试试?”

  张潮一扶额头,又要改剧本!?

第93章 我也想和你夜聊剧本

  剧本围读会一直进行到了夜里,第二天还要再读一天。所以结束以后,张潮和大部分剧组人员一样,住在了影视中心附近的酒店里。

  他的房间标准和张艾佳这个导演一样,是一个带客厅的套房,可见剧组对他的重视。

  回房间洗过了澡,想到了张艾佳的交代,张潮就找剧务问到了小宋嘉的手机号,直接打了过去。过了好一会儿,小宋嘉才接了起来,问道:“喂?我是宋嘉,请问哪位?”

  张潮道:“宋……女士吗?我是张潮。有空吗?想和你聊一下剧本。”说完总觉得哪里不对,好像上一世看过哪个谁的新闻,就是深夜读剧本……

  小宋嘉明显迟疑了一下,才道:“……好。能在电话里聊吗?”

  张潮忙道:“如果方便的话,还是见面聊好。酒店一楼有茶座,现在人应该比较少,也清静,我们可以去那儿。”

  小宋嘉听完,语气明显轻松下来,愉快地答道:“那好。我现在就可以就下去。”

  等张潮来到茶座的时候,发现小宋嘉已经在这里等候了,穿着一身休闲的运动装,放松而自在。

  小宋嘉看到张潮来了,忙站起来伸出手和他握了一下,道:“晚上好,张老师。”

  她显然也才洗了澡,头发还湿漉漉的,披散在肩头;脸蛋带着两抹红晕,在细腻白嫩的肌肤映衬下显得格外明显。即使是素颜,小宋嘉也有着一种动人心弦的清丽;比起柏雪的毛躁,她的气质显然更淡定,也更风情。

  张潮连忙道:“千万别叫我张老师,你要叫我老师,我可连话都不会说了。叫我张潮或者小张就好。”

  小宋嘉倒也没有扭捏,大大方方地道:“那我叫你张潮好了。你也别叫我‘女士’了,好像我大了你多少似的。你也叫我名字‘宋嘉’就成。”

  张潮笑道:“这样最好,平辈论交。”

  坐定以后,张潮点了一杯柠檬水,小宋嘉则是一杯白水。

  小宋嘉问道:“您说要讨论剧本,是我今天读的哪里有问题吗?”

  张潮道:“相反,你读得非常好。好到张艾佳导演想给你加加担子,让我给你再写两场戏。”

  小宋嘉惊喜道:“是吗?那可太谢谢导演还有你了。”

  张潮问道:“从你处理台词的情感来看,你对卫莱这个人物的理解与其他人显然有些不同,你可以说说看吗?我也好根据你的理解来写。”

  小宋嘉思索了一会儿,才道:“我刚接到剧本的时候,也觉得卫莱就是那种简单的恶毒反派。但是我深入研读剧本以后,我突然觉得卫莱的恶毒里,其实是带着一种天真,一种邪恶的天真。”

  张潮好奇道:“哦?你详细说说。”

  小宋嘉道:“卫莱的行为逻辑,其实是充满了动物性,所以我说她‘天真’这世界上没有人会比动物更‘天真’。卫莱的家庭,看起来是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但实际上她父母信奉的都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就像卫莱的母亲……”

  小宋嘉一边说,张潮一边做着笔记,不一会儿就写满了两页纸。

  小宋嘉一口气讲了十几分钟才停下来,不好意思地道:“我说的这些,是不是和你设想里的‘卫莱’相差很远?我和你说实话,我没有看过《少年如你》的小说。”

  张潮道:“就是因为你没有看过,才能不被被小说干扰,所以对这个人物的理解这么独到而深刻。我写这个剧本的时候,并不是简单重复了小说的人物和内容,而是进行了一定的重塑。

  剧本的魅力就在这里,它的完成不仅仅依靠编剧,还有导演,还有你们演员,还有摄影、灯光、道具……你是一个好演员,因为你,我这编剧才有可能把剧本打磨得更好。”

  这并不是张潮刻意在恭维。好演员是可以提高剧本的上限的,例如人艺的于是之老师,他演绎的王掌柜就比老舍先生原始剧本里的更加生动、鲜活。

  小宋嘉松了一口气,道:“听说这是你的第一个剧本?你的天赋让我那些戏文系的同学知道了,估计得妒忌死。”

  张潮道:“改编自己的小说,毕竟容易一些。”

  小宋嘉道:“我们老师可说过,其实大部分小说家是改编不好自己的作品的……”

  两人又在茶座聊了一会儿,张潮只觉得与小宋嘉对坐,从她身上散发出的淡淡体香萦绕不去,让人欲罢不能,于是礼貌告辞,回房间写剧本去了。

  小宋嘉静静看着张潮进了电梯,身影消失。她进入演艺圈也有几年时间了,拍过的电视剧也有三四部,去年甚至还和童大为一起主演了一部电影。但是这一切并没有激起什么浪花,出了沪上,她依旧默默无闻。她对表演、对演艺事业是有野心的,所以才在今年坚决离开了沪上,来到机会更多的燕京“北漂”。

  没想到刚来没多久,就接到了这么一部戏。虽然饰演的是一个反派,但是剧本中呈现出的角色深度,却远远不是她之前饰演的那些富家千金、傻白甜、花瓶美女能媲美的。所以她对‘卫莱’倾注了全部的专注和热情。她有一种预感,这个角色,也许会改变她的命运。

  这次剧本围读会,小宋嘉第一次见到编剧张潮,一开始惊讶于张潮的年轻,比她还小上几岁。现在她又惊叹于张潮的成熟,待人礼貌中不失真诚。想到刚刚和张潮的交流,不由得又出了一会儿神,才回了房间。

  第二天一早,张潮就顶着两个黑眼圈,把改好的剧本交给了张艾佳。张艾佳细细读完,难掩欣赏的神色,对张潮道:“这两场戏都非常精彩,给卫莱这个人物画龙点睛了。”

  张潮把昨晚宋嘉对卫莱的人物分析简单说了一下,张艾佳道:“那她确实是用心了。我还奇怪你上次为什么选她演程念。”

  张潮解释道:“刚好看过她两部戏而已,觉得这个演员不错。”

  今天的围读会上,大家都拿到了新剧本,读完新加的两场戏以后,都目光炯炯地看着张潮,盛赞两场戏确实加的好。小宋嘉的感激之色更是掩饰不住。

首节上一节49/26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