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可以说是一个档次的了,但有可能稍微还要弱一点?
但是这样的进步速度就已经很离谱了。
他要是超越三剑客的话,岂不就是一只脚已经进入了第一梯队当中?
他定段也就才一年多的时间吧?进步速度怎么可能这么快。
“我感觉你多虑了,这一局主要是亓凌这个家伙没发挥好,下的太烂了,你别自己吓自己。”
云凌雷赶紧摆了摆手否定了陈燕然的说法,他感觉陈燕然这种说法实在是有点太危言耸听了。
这一局主要的问题是亓凌不发挥,和易征全面超越三剑客水平没有一点关系。
易征他就算是古代棋圣托生也达不到这种进步的速度,一年多的时间从初段水平一下子直奔到高段水平,不可能。
“你一直想着逻辑,但是事实就是摆在眼前的。”
陈燕然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我们到底在面对什么样的怪物,你说如果再给他一年的时间,他会成长成什么样子。”
“他今年拿到了亚洲杯本赛的名额,难不成明年能拿到亚洲杯?”
云凌雷听到这话笑着开玩笑说了一句,虽然本来是带着开玩笑的性质说出来的,但是笑着笑着就有点笑不出来了。
哪怕易征没有达到陈燕然所说的这种进步速度,但是就按照现在云凌雷所预估的进步速度一直跑下去。
再过一年的时间,易征如果运气好一点的话,你还真拿不准……
应该不至于吧……
“没事的,到一定水平之后实力进步就会慢下来甚至停滞住。”
云凌雷赶紧将这种恐怖的念头从大脑中驱逐出去,理论上来说到达高段的水平,大家不管以前实力进步多快,进步速度都会慢下来。
因为之前的路大家还有迹可循可以参考,到了最顶尖的水平之后,前面都是一团迷雾,大家就只能靠自己来摸索了。
但是云凌雷不知道的,易征之所以进步那么快,就是因为在前方有一个犹如火炬一般的路标指引他前进,照亮了所有的迷雾。
第184章 天下岂有十年之太子
“陈八段。”
“中午好。”
看着坐到位置上面的易征,陈燕然点了点头:“我们应该第一次下棋吧?包括在训练当中我们都没有交过手。”
易征听到的话回想一下:“对,国家队里内部训练的时候我们好像也没交过手。一对一的帮扶是苗俊当时给我做的。”
国家队之前推行国家队队员对国少队队员进行一对一的帮扶,苗俊自然自告奋勇的对易征进行帮扶工作。
易征也是乐得其成,毕竟如果换一个年龄稍微大一点的话,有时候说不定反而有更多麻烦的问题。
“今年国家队选拔马上也要开始了,以你的水平进国家队应该问题不大。”
“嗯,应该差不多吧。”
易征听到这话点了点头,国家队以自己现在的实力问题应该不大,毕竟等级分排名靠前的都不用下选拔就直接进,其他人的实力,易征感觉自己应该不怵。
就比如面前的这一位陈燕然八段,他就以中国等级分第七直接入选国家队。
陈燕然八段,是华北地区的棋手,曾经获得过全锦赛的冠军,所以拿到了八段的段位。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一位的命运也是相当悲惨。
有一种,我一直活在他的阴影下的感觉。
这个世界七段以上的段位都是不能通过正常升段获得的,必须要拿到冠军才能获得相应的段位奖励。
所以也不存在有像柯老世界那样的白板九段(九段但是没有一个冠军荣誉)。
能拿到七段以上段位的都是天才当中的天才,而这种天才,无疑不是在少年的时候就展现出来了。
陈燕然同样也是如此,作为冀爷,从小学习围棋的时候就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天赋,十岁左右就打遍冀省无敌手了,根本就找不到对手。
然后就被吸到京城去了。
京城:人才?拿来吧你!
冀省某种程度上也是可以说是福地了,毕竟两大直辖市伺候他一个省,这样的福气放眼整个国家,哪个省都比不过。
虽然已经快被两个直辖市吸得不成省形,就连首都和他们的交界处都是一堆断头路。
都说南哥省会首位度不行,肥仔就知道吸自己家兄弟的血,但是谁知道庄哥GDP还没有唐山高,完全不吸自己兄弟。
庄哥:我那是不想吸吗?都给人家吸干了!我一点都吸不到呀!
但是当陈燕然进京之后,他遭遇到了自己人生中最大的对手,也可以说是他人生当中最大的阴影,大他四岁的江墨白。
年龄比他大,水平比他强,甚至身高都比他要高三厘米。
以陈燕然水平,如果换一个地区的,就算不能守住,起码至少也能拿到个头衔过。
但是偏偏在华北地区碰到了江墨白,到现在为止,一次头衔都没有拿到过。
但是陈燕然同样也头铁的要命,就是跟江墨白死磕,我就是要从你手上拿头衔,不是从你手上拿的对我来说就不是头衔了!
一副撞了南墙也要用头把南墙撞破的样子。
所以陈燕然也被很多人戏称为常务副国手,因为他每一年都是国手挑战者,风雨无阻,甚至被很多人誉为太子。
毕竟在二十岁刚出头的中生代当中,陈燕然的实力是最强的一个。
但是这个太子当的完全没有什么存在感,毕竟现在皇帝二十六岁多正值壮年,几大权臣虎视眈眈,其他皇子同样觊觎皇位,更不要说后面的皇孙辈都有谋朝篡位的心思了。
“难啊。”
陈燕然忍不住摇了摇头,天下岂有十年的太子。
但是陈燕然和江墨白年龄的差距有点太小了,巅峰期一大半都重合了,除非彻底超越对方,不然基本上就不可能继位了。
毕竟江墨白要是三十岁了,陈燕然也得二十六岁。
陈燕然表面看起来十分的淡定,但实际上内心已经十分急了,甚至已经感觉是火烧眉毛了。
这种急并不是嫉妒,而是一颗争胜之心。
如果没有这样一颗争胜之心,根本就不配称之为一流棋手,甚至可能一辈子连冠军可能都拿不了。
看着坐在自己对面闭目养神的易征,陈燕然知道这恐怕是未来最大的对手。
想要能压住对方,就得一开始就对易征形成压制。
所以这场比赛,我要赢。
而另一边的易征也感觉现场的气氛有点凝重,这一场比赛就已经是半决赛了。
易征对阵陈燕然八段。
另一边的云凌雷对着另一位东方翔七段。
易征不由深吸了一口气,因为他之前就折戟在了全国大赛的半决赛上,所以这一次希望可以突破这个成绩。
“靠腰!”
听着柯老在旁边发出的动静易征也是感觉又有点无语,好不容易酝酿起来的情绪又被打断了。
怎么柯老感觉看到什么东西都能一惊一乍的,时不时就蹦出来一句听不懂的话。
“这个东方翔是哪里的?一个打篮球的怎么跑来下围棋了?难不成是因为亢龙不悔旋风式灌篮被科比破解了?
当绝对无敌的传说,能永远不会被打破,必须要战斗!后面怎么唱来着的……”
柯老在另一边看着坐在两边的云凌雷和东方翔自顾自的唱了起来:“以前都还没发现,云凌雷,就反过来读的话就是雷凌云了。可惜你小子没有神脑丸,当不了大明棋圣。”
柯老想到这里忍不住摇了摇头,也就是大明朝没有药检,不然雷凌云当场就得被抓进去。
不过也就是动漫上才有这种药,现实当中根本就研发不出来。
反正柯老是想不出来什么东西能够一下子能把大脑的潜力激发出来的,你吃菌子也只会自己中毒。
而且这玩意用来下围棋实在是太浪费了,真要是能让大脑一下子爆炸一样的活跃起来思考度高出多少,给一些顶尖的科研人员都不知道会造成什么样的突破。
“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啊……”
柯老忍不住感慨了一句,就连围棋都是依靠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迎来了爆炸式的飞跃。
就在柯老还在感慨的时候,裁判的声音已经响了起来。
“阿含桐山杯,本赛半决赛,比赛正式开始!请双方选手猜先!”
PS:如何看待韩国围棋新规,一场比赛选手只能上一次厕所,并且要经过裁判允许且上厕所时间不允许超过五分钟。(注:世界大赛大部分一盘要五六个小时左右)
第185章 后发制人
陈燕然以错小目开局,易征应以星小目,随后双方开始各自抢占大场,并没有出现亓凌上一局开局就直接攻击的极端情况。
毕竟开局在棋盘上全部都是空位的情况下,每一手的价值都很大,双方可以自顾自地抢占大场,划分地盘。
一直到存量资源被吃的差不多的时候,市场从蓝海变成了红海,双方就不得不锱铢必较,甚至为了一目棋都要大打出手,甚至牵扯到自己大龙的死活。
双方在这一局都没有点三三,易征是因为陈燕然错小目的布局没有三三可以点,陈燕然是并不喜欢点三三。
或者说,他对点三三抱有怀疑的态度,并没有完全的认可。
陈燕然也是现役棋手当中一些不愿意点三三的代表之一,倒不是说冥顽不化,按他的说法,他并没有搞懂点三三的理论基础。
在这种情况下随便点三三的话,说不定就有可能陷入到一个难解的境地当中,是很危险的下法。
在陈燕然看来,下棋肯定要有自己的逻辑的,尤其是在开局的定式当中,不是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陈燕然表示如果自己有一天搞懂了点三三的理论依据,那他就会点三三,但在这之前他是不会点的。
而在易征靠上了之后,陈燕然并没有选择继续平稳的进程,反而直接在下面一扳,要求和易征转换。
易征自然没有什么意见,这边转换也是两分的局面,双方形成转换之后,易征则是堂堂正正的直接朝中央跳了过去,随后对右下角的黑棋进行封锁。
“把我封锁住了吗,只不过这种封锁很勉强,外面露出了很多的破绽,我要思考的是,怎么样通过他外面的缺陷,冲出去。”
陈燕然看着棋盘也陷入到了长考当中,只不过阿含桐山杯这种比赛,十次一分钟的续时时间,三五分钟就已经算是长考了。
毕竟你要是像其他比赛一样,动不动长考一个小十分钟的,都不用下就直接超时了。
要是其他保留时间两三个小时的比赛,甚至有人一手棋思考一个小时的都有,甚至有两个人十几二十手就把保留时间走完的磨王大战。
甚至有一些比赛下到天黑都是正常的,一盘棋真的下的迟的话可以下到六七个小时,在比赛的过程当中甚至要过两个饭点。
所以选手必须要吃点喝点东西来补充体力,不然如果滴水滴米不进,甚至比赛前都不吃东西,在比赛过程当中当场晕倒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陈燕然略微思考一下冲了一下却没有断上去,因为陈燕然根据刚才的计算,如果选择冲断,易征有弃子在左边形成阵势的变化,这样的话,后面怎么样破坏易征的阵势会是一个难题。
陈燕然这一局不太想走复杂的变化,因为他翻遍了易征近几个月来的棋谱,而且易征这家伙太擅长在复杂的局面当中寻找机会了。
你可以说易征的实力可能要比其他人差,所以很多对局靠着翻盘胜。
但是如果他一直翻的话,你又该怎么解释呢?到底是谁菜?
尤其有很多棋不管是当时还是事后来看对面基本上已经赢定了,但是易征偏偏就在复杂的局面当中找到机会进行翻盘。
所以陈燕然这一局尽量想把局势走得更简明一点,不给易征乱搅的机会。
“居然无视我存在的手段,又到右下角捞了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