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经委也不想真到那一步,准备答应,让我问问学民你的意见!”
说到底,还是舍不得五亿美金的封口费!
现在日本虽然是发达,但也处于经济泡沫的巅峰时期,让日立重工一口气拿出五亿美金当封口费,确实是狮子大开口了。
反观直接拿一整套热轧机生产线当封口费,成本就大大的降低了。
虽说同样标价五亿美金,但那是他们卖给我们的价格,他们自己生产的话,可能最多一两亿,翻倍的赚其实很保守啦。
谁叫这是技术垄断,而且即便有那个技术,也不一定能生产出那么顶尖的热轧机出来。
所以,在我们看来,其实同样也是价值五亿美金,毕竟我们打一开始,就准备花五亿美金去买。
可在日立重工那边,人家可能就一两亿美金的成本,比直接拿五亿美金现金封口,不要太划算。
程学民想了想,特别是在部里了解到,我们一年的创汇金额是多少,就知道这个年代的五亿美金,意味着什么?
即便是发达的小鬼子那边。
所以,如果坚持要五亿美金现钞的封口费,搞不好真的搞到最后,会鱼死网破。
所以程学民也点点头,跟老外公说道:“外公,我这边也想了想,确实不太好逼的太狠!”
“反正让经委罗处他们自己考量,我这边都可以!”
老外公闻言也点点头,附和了程学民说的。
跟着又和老外公聊了一点其他的,见老人家心情似乎非常的不错,程学民不免问道是不是有高兴的事啊?
“还真让学民你猜对了,家幼她小姨总算来信了,说月底会回国来家里看看!”老外公老脸开心得跟朵菊花似得,就差老泪横流了。
“啊?!小姨她要回国了?这这这……这是好事啊!天大的好事啊!”
程学民没想到,冯家幼她在外面的小姨,也就是他丈母娘她妹妹,竟然要回国了!
这算算,都二十来年了吧?
“是啊!十八年了,整整十八年了,总算有信来了!”
被程学民这么一煽情,老爷子本来还强忍着的老泪,瞬间就盈眶流了出来。
没过多久,冯家幼先放学赶了回来,程学民不要太殷勤的献上两张剧本稿费汇款单,喜的冯家幼不要太高兴,说什么晚上得庆祝两回。
“好久没有收到稿费单!”
“对了学民,你投给美国的那什么杂志,那个大中篇有回音了吗?算算时间都快一个月了吧?”
冯家幼美滋滋,心里估摸着这段时间,确实没怎么收到稿费单,主要还是她男人的精力,放在了剧本跟外文创汇上面。
可那个大中篇的外文稿子,好像投出去有段时间了,怎么还没回音啊?
“应该快了吧!”
程学民也点头,算算时间也确实该有个回音,即便不过稿也得给个回音,把原稿退回来。
也就他老丈人已经调离外文局,否则第一时间就能知道结果。
而且还有《我心永恒》后续的版权分成,也应该快到结算周期,程学民打算要不要去外文局亲自跑一趟?
……
第353章 豪横!请燕大全体师生看牧马人电影(求全订)
“一千万美金啊!”
“学民,今天这就算是正式拍板了?”
晚饭,程学民两口子还是在丈母娘这边吃的,饭桌上程学民提了一嘴,今天他去部里的事,说了电影项目正式立项上马,要开始筹拍了!
听得丈母娘冯母连连吁嘘,这下连饭都吃不下啦。
那可是高达一千万美金的创汇任务,就凭她女婿拍电影,就能赚到?
反正冯母打死也不会相信,拍一部电影能赚人家外国人,高达一千万美金的外汇。
之前还一直在劝她这个女婿,看看能不能把这担子给推了,或者降低一下创汇额度。
不说一千万美金这个天文数字,我们拿一个一百万美金的创汇指标,先试试水也好。
反正以她女婿的写作能力,一年之内再来那么两首像之前那样的外文歌曲,可能也就把这个创汇任务,给完成啦。
可是一千万美金……
冯母想都不敢想,跟一百万美金那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完全是两个概念。
可以说。
一百万美金,她们或许还有一线完成任务的可能,但一千万美金,想都不敢想。
所以,冯母一直在做女婿的思想工作,也让她女儿冯家幼好好的吹吹枕边风,让她男人可千万别接下这个不可能完成的重担。
可现在好了!
女婿今天去了一趟部里,直接把一千万美金的创汇任务,给接下来了!
听到这个消息,冯母能吃下饭那才怪呢。
“妈,确实是正式拍板,有我跟燕影厂的王厂长牵头,开始正式立项上马筹拍!”
“所以接下来,我的工作重心会重点转移到燕影厂那边,等剧组成员全部到位后,可能还要随剧组下地方,去外地取景实地拍摄。”
“所以可能经常不在家,家幼跟小松鼠她们,可能得多麻烦外公外婆,还有爸妈哥嫂你们多照顾一下啦!”
程学民扒了一口饭,细嚼慢咽吞下去后,也点点头跟丈母娘说道。
“家里的事还用不着学民你交待担心,我跟你爸主要还是担心……那可是一千万美金啊!”
“现在动真格的……学民你心怎么就这么大呢?!”
丈母娘冯母是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反正一千万美金外汇简直就是一座超级大山,已经压在了他们的身上。
这要是完不成的话,那她女婿在海子里的印象,肯定得大大打折。
更是担起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评语,往后她这女婿的前程,可就算是彻底的断啦。
“妈!你就是瞎担心,对我姐夫很不自信!”
“既然我姐夫他自己都说了,可能能完成这一千万美金的创汇任务,都立军令状了,显然是我姐夫自信满满,志在必得啊!”
“而且妈你也想想,我姐夫什么时候在家里说过大话,吹过牛逼?”
“他说能完成,那就肯定能完成!”
“是吧姐夫,我说的对不对?”
旁边的小姨子冯家末,这次算是神助攻,帮程学民这个当姐夫的,说了一句好话。
嘿!
看不出来,原来在这个小姨子眼里,他这个当姐夫的已经是这么厉害啦?
之前也没见她这么力挺过自己啊!
“家末这一点倒是说的对,学民一般平时不怎么说话,可一旦说了势必就是十拿九稳,所以我也觉得,妈其实不用这么发愁!”大哥冯家钊也点头说道。
接着大嫂二哥二嫂他们,也都纷纷点头附和,都是十分看好力挺程学民这个妹夫。
都是说让他放心的去做,反正家里有他们在,能有什么事情。
“学民,这个读者你倒是蛮上心的,我发现几乎他没封来信,你都会亲自回信来着!”
“而且那本《高山下的花环》样册,你上次就给他寄过去了,是吧?”
吃完晚饭,程学民冯家幼在这边坐了一会儿,就回了华侨公寓这边休息,晚上程学民在书桌上,埋案伏笔写着东西。
媳妇儿冯家幼过来猫了一眼,以为她男人又是在写新稿子,却是发现竟然是在回信。
看了一眼旁边放着的读者来信,依旧还是那个她男人最为上心的读者,不免疑惑不解的问道。
同样都是读者来信,自从他男人发现了这个读者的来信之后,几乎每封来信他都必回!
而且有的时候,他刚发表出来,还没有开始全国铺货的样刊,都会夹在回信里面,一并给这位读者寄过去。
这就让冯家幼十分的不解!
同样都是读者,自家男人怎么这么重视跟这位读者的友谊?
要不是发现是个男读者,冯家幼都严重怀疑,是不是对方一个女读者说的话,写的东西,直接写到自己男人心里去了,所以让她男人这么的特别重视?
“确实是给他寄过去了,我也发现确实能跟他写到一块去,所以权当是个笔友吧!”
程学民点点头,跟着又跟冯家幼说道:“其实这个笔友读者,也是在我们陕北那边插队的!”
“说来也好巧,他之前还是延河文学路瑶的室友来着,之前插队的时候他们可是在一个公社大队,住同一间知青点窑洞来着!”
这可是路瑶下乡知青时,同一个宿舍的好队友,程学民能不特别重视,几乎每封来信必回吗?
这要是把关系一直维持下去,将来对他们程冯两家,绝对是天大的靠山。
“啊?是吗?这么巧?跟那个路瑶住同一个窑洞?那之前你回去,有没有顺道看看你这位笔友读者啊?”
冯家幼闻言也是错愕,路瑶她肯定是认识的,之前还来家里做客,吃过一顿饭来着。
算是他男人在延河文学那边的责编,竟然跟他是一个地方的,确实是好巧。
“这倒没有,人家已经考上了大学,没在那边啦!”
程学民摇摇头,真不用刻意的要求见面,其实保持这种笔友关系,就可以啦!
“考上大学啦?哪个大学啊?是我们燕京这边的吗?”冯家幼又八卦的问道。
“信上没提,我也没问,反正其实这样,也蛮好!”
程学民依旧摇头,其实他心里清楚,就是隔壁的华清大学,不过已经毕业啦。
“这倒也是!”
“这叫什么来着……千里姻缘一线牵……”
“去去去,不会吟诗就别乱吟,什么乱七八糟的,人家是男同志的!”
程学民没好气的剐了媳妇儿一眼,差点没笑崩的碎道。
一番打趣之后,程学民把回信写好,收进信封后填上了地址,又交待媳妇儿冯家幼,往后他还是不在家,又接到人家的来信,记得给程学民他转寄过去。
反正主打一个,不能漏信断了联系。
“行行行,知道知道了!也没见你对你媳妇我这么上心过!”
“我都没收过你一封信来着!”
好吧,女人这都能吃上醋,当真是让程学民不知道怎么哄了。
不过话说回来,程学民好像确实没怎么跟自家媳妇儿,写过信。
特别是程学民被自家媳妇儿一封信,给骗到了燕京后,就一直在一起,确实从没写过一封。
不过话说回来,一直都睡在一起,有必要写那个信吗?
“你确定一直在一起?”
“你之前一声不吭的南下,偷偷的上了前线,也没见你给家里写一封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