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直白吗……
卓柳萱:“苏总真是奇人!或许只有这样朴实无华的目标,才能够更加激发动力。”
“能分享一下贵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以及是如何克服的吗?”
最大的挑战?
苏玉公司从一开始,所有的项目都在营利。
后来比较大的变化是进入了司家商业帝国的体系里,从此不愁合作也不愁订单,甚至还享受了各种福利补贴。
最大的挑战……
苏锦:“最大的挑战就是业务扩张速度比较慢。公司里的职工都很出色,也很努力。不过我也一直希望有更多的人才选择我们苏玉公司。”
顺便给自己打个广告吧。
苏锦想着。
而面前
卓柳萱已经一脸问号了:“???”
啊?
这是挑战吗?
她绷着脸,笑着:“苏总真是风趣,不过也看得出来,公司的发展也是比较顺风顺水的!这也证明了苏总的实力。”
“苏总,您觉得贵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苏锦:“人才。”
想都不用想。
苏玉公司纯粹靠着各路回报率极高的人才撑起来的,具体的运行模式苏锦都丢给他们。
苏玉公司那么的「自由」,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苏锦委任的那些高回报人才作出判断:放弃了传统的公司模式,而采取了宽松自由的运营模式。
苏锦压根不管他们。
回报率摆在那里,他们怎么舒服怎么来,反正是给苏锦赚钱。
卓柳萱点头:“人才在新时代的发展里确实是不可或缺的!结合之前网络上一些对贵公司员工的采访,也可以知晓,苏总对人才非常看重!也实在是有一双慧眼!”
卓柳萱由衷的钦佩。
之前所有的采访里,所有的苏玉员工都有提到,自家老板的眼光毒辣无比,不仅可以轻松的挑选出优秀的人才,而且很多的项目一眼就能看出是否可以做。
他的眼光超越了所有人!
苏玉公司所有人都不如苏总!
忠诚!!
“苏总,请问在您的看来,贵公司能够快速崛起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快速崛起……?
额,因为我有系统?
苏锦虽然也投入了很多努力,不过他自认没有系统是达不到这样的高度的。
系统也干了。
喂了最多的软饭。
苏锦回复道:“快速崛起的关键因素……我运气好吧。”
“哈哈……苏总很喜欢开玩笑,但运气实际上也的确是实力的一部分!”卓柳萱哈哈一笑。
不是……这采访得都是啥啊?
卓柳萱内心叫着。
她硬着头皮询问:“贵公司未来几年的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是什么?”
战略目标……
哪有什么战略目标?
走到哪里算哪里呗。
苏锦内心茫然。
在大战略上,苏锦在狠狠的赚战争财,司明玉爷爷的订单也是将他喂得饱饱的。
这仗打多少年,那么苏锦就可以靠这个模式捞多少年的钱。
不过。
战略目标不过就是画大饼呗。
苏锦确认自己不会说出“妈妈生的”之类的话后,开始回复:“在未来的几年,苏玉公司将成为足以站在世界最顶级那一列的大厂之一。”
卓柳萱精神一振!
“看得出来,您对于公司很有自信!”
“是的。”苏锦说。
其实也不是他有自信。
他对系统有自信!
拥有系统的力量,赚钱是理所应当的。
我便是这世界上的赚钱仙人,唯一的存在!
卓柳萱继续询问:“在技术或产品创新方面,贵公司有哪些突出的成果或计划?”
苏锦:“目前苏玉公司还没有到达这样的阶段,但是未来会达到的,所有的顶级大厂都拥有很强的科研、创新能力,这是维持行业头部地位所必需的东西,苏玉公司也会逐步增强自己的科研力量。”
卓柳萱点头:“传闻苏总在锦大的诸多导师里也很受欣赏,请问有这样的事情吗?”
苏锦:“我的确做出了一些贡献,但更多的贡献是科研人员做出来的,我以后会考虑投资一些项目或者建立研究所来回馈母校。”
锦大是苏锦背后的靠山之一,苏锦少有的在回答里舔了一下锦大大学。
大学是什么?是无数人脉的集结体,是阶级跨越的阶梯,是一个个靠山。
每一座大学都有自己的人脉库。
苏锦现在两大靠山,一个是司家,另外一个就是锦大了。
此二者共同构建起了苏锦的背景。
卓柳萱:“锦大的确人杰地灵,多年来造就了许多人才!您的导师们一定会因为您而感到骄傲。”
卓柳萱:“贵公司在企业文化和员工培养上有哪些特色做法?”
苏锦:“我认为激发员工的主动性是最好的,让员工可以用最舒服的方式去工作。而作为公司一方所需要做的,就是保障好职工的福利。”
卓柳萱:“苏总的所作所为,员工们都看在眼中,现在想要进入苏玉公司里的人可太多了!在如今的时代里,鲜少有如苏总这样仁义的老板!”
卓柳萱:“在社会责任方面,贵公司有哪些实际行动和计划?”
苏锦:“社会责任方面,我将更多的推进实体业的发展,实业强国,也只有实体业能够创造容纳更多人的工作岗位,我会尽可能的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里奉献出我的一份力量,这是我身为企业家的担当。”
卓柳萱:“非常感谢苏总的回答,最后一个问题对于想要创业的年轻人,您有什么建议或寄语吗?”
他能有什么建议……
他创业成功是因为开挂了,而且还有司明玉在他刚开始的时候给予了很多帮助。
所以,没有天降横财or富婆扶持,还是别想复刻苏锦的成功了。
苏锦开口道:“努力学习,拥有对一个行业的清晰认知,然后再去考虑创业。”
他说得很保守。
苏锦不希望因为自己的一番话,去激起一大堆热血青年,热血上涌的去创业。
苏锦继续说道:“我从小到大都拿到了奖学金,学习的确是可以改变人生的。我非常反对那种对行业一无所知就去创业的情况,除非真的是天助……我的意思是,中了彩票或者有贵人扶持,这种情况下的话,那就是天选之子,随便创业也说不定成功吧……”
卓柳萱:“很感谢苏总的一番真诚回答,非常感谢!”
……
……
一个访谈聊下来,五十多分钟。
苏锦离开的时候带着些许的怨气,到了如今的地位了,时间都有很大的价值。
不知道能够有多少的回报……
当晚。
华道第一财经就发出了这一篇访谈。
立即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
不过各路评价却也是不一的。
“好大的口气!成为大厂!年轻人不要太气盛!那几个大厂哪一个不是站在时代风口上,而且个人能力极强的?”
“年轻人不气盛,那还叫年轻人吗?”
“苏总真性情!我觉得世界上应该多一些苏总这样的企业家,而不是那些吸血的资本家!”
“创业是为了钱?苏锦的格局还是太低,看看国外的老马,钱和权力只不过是为了达到目标所必需的。”
“踩一捧一的一边去嗷,没听苏总说此时的苏玉公司还没有到需要科研的时候,以后会慢慢发展科研力量的好么,也不看看人家苏总才刚创建公司多久,一年都不到!这就直接拉踩和全球首富相比了?”
双方辩手入场。
有人看好苏锦,也有人不看好。
苏锦有些没想到的是,其中讨论最凶的,竟然是「给员工好福利」这件事上。
不少人的观点是,如果保障高福利,会让公司的利润上不去,无形之中拖慢发展。
因为看财经的,不少都是分析师或者关注行业的人,各路创业者和老板也都在看,他们其实内心或多或少都不认可苏锦的这种做法。
因为苏锦的这种做法就是在破坏环境具体的说,是破坏现在的烂环境,竟然试图在周遭都烂完的情况下,做一个好的环境出来。
十个人里,九个人做坏事,一个人做好事,那么这个做好事的人才是异类。
这些人信誓旦旦的说,苏玉公司迟早会降低员工福利。
本质上。
这是屁股的问题。
也就是所谓的「立场」。
在很多商人的眼中,国内这种宽松的环境,劳动法形同虚设,不利用起来这种环境就等于是亏了,而他们没想到苏锦还真的偏要保障员工福利。
……
……
苏锦没有太多关注这边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