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你要当娱乐圈纪委啊? 第183节

  现阶段,电影的主角不管身份如何,行为基本都是正面的,不会乱杀无辜。

  被他们干掉的一定都是坏人。

  但《飓风营救》不是。

  他的主角整部电影唯一的目的就是救女儿。

  为了这个目的可以伤害任何人。

  朋友的妻子好酒好菜的招待他,但为了得到女儿的消息,他可以毫不犹豫的开枪。

  这种角色是颠覆性的。

  所以《飓风营救》能火。

  这片子的主题其实非常简单。

  我可以死,我女儿不能死。

  我女儿死了,你们所有人都得死。

  相比之下《制裁特工》的本子其实非常中规中矩。

  他的主角就是个有特工身手的好人,他只对坏人出手。

  这是符合普世价值观的,但必然无法引起轰动。

  所以后世这片子不管是票房还是影响力都比不上《飓风营救》。

  张辰之所以提到《制裁特工》只不过觉得陈导明的气质很符合里面的主角。

  陈导明平时很安静的,整个人看上去更像是个学者。

  这些都与里面的主角十分契合。

  行业内有句话,角色合适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所以张辰刚才忍不住提起。

  听完张辰的剧本,陈导明有些犹豫。

  正剧方面他其实已经到顶了,感觉已经没什么挑战了。

  但很多其他方面他都很愿意尝试一下。

  比如《无间道》,陈导明当时就想和香港团队合作一把,看看他们是怎么运作的,所以接了沈城的角色。

  但合作之后感觉也就那么回事,所以就没有以后了。

  这次张辰说的这个,他也有点心动。

  出演动作片,好像还真的没有尝试过。

  动作片不同于功夫片。

  功夫片必须有真功夫的演员出演,但动作片不需要,完全可以通过剪辑来达到合格的效果。

  “道明,要不你尝试尝试?”葛由在旁边煽风点火。

  “我一直想看你演反派,你一直没演,现在演个动作片也不错,颠覆一下自己~”

  “但我担心我的身体,动作片,肯定有很多激烈的对抗的,我怕我接不住~”

  陈导明说出自己的担心。

  想不想尝试?

  他当然想尝试。

  但担心也是真的。

  文戏他一点都不虚,但武戏,这个心里真没底。

  他参演的所有片子,不管什么类型的,他在里面一向都是文戏的,从没有武戏,也没有人邀请他拍武戏。

  这就好像是个约定俗成似得。

  “道明叔也别着急,要不这样,我先把剧本写出来,您看一看,也不一定马上就拍,我也是临时想到的,想法肯定还不完善……”

  “那行,你写出来我先看看。”

第201章 万达院线

  张辰在冯小钢那边没有聊太久,这是庆功宴,他要招呼的人太多了。

  但即便如此,冯小钢他们也收获不小。

  几个人在一旁怂恿:“道明,真的可以试试,你别说,张辰这小子的脑袋,真的不知道怎么长的~”

  冯小钢砸吧着嘴:“让陈导明演动作片,这噱头想想都带劲,我估计光是这个风声放出去,票房就低不了,这么一说,搞得我都想拍了。”

  他自然就是这么一说,偷创意这事肯定是干不出来的,京圈大部分都是高干子弟,还是要脸的。

  英大除外~

  要说偷创意,首推港圈。

  香港那帮电影人,在这方面真的没有节操。

  程龙就曾经说过,杜大炮的《十万火急》是偷了他的创意。

  那时候他想拍个关于消防员的故事,就和杜大炮说了这个创意,名字都想好了,就叫《消防员》。

  然后杜大炮转头就拍了《十万火急》。

  这是很多年后程龙接受一次访问时说的,当时没有指名道姓,但是节目播出的时候字幕显示了那部抄袭之作叫《十万火急》。

  据说当时连名字都想叫《消防员》,后来大概是觉得不能逮住拐子往死里踹,就换了个名字,算是留了最后一丝体面。

  这事网上有人站程龙,也有人站杜大炮,但大部分都是站程龙的。

  无他,《十万火急》和杜大炮的风格差别太大了,大到根本不像是他的电影,那怎么来的自然不言而喻。

  什么,你说没有证据?

  网友又不是警察,不需要有确凿的证据,他们只要觉得是就行了。

  另外一个也是程龙说的,他师兄洪金宝剽窃了他的创意。

  那时候是96年,他和洪胖子在美国拍《一个好人》。

  当时程龙在国际上的名声越来越大,就想提升电影的格局,于是酝酿着将美国西部片和香港动作片做结合。

  程龙构想了一个华夏人在海外经历失忆,被土著拯救,最后自己打败敌人,回到祖国怀抱的美好故事。

  他每次拿不定主意,就找师兄洪胖子商量,这次也不例外。

  洪胖子觉得故事很好,会是一部很棒的电影,但程龙很忙,戏约不断,一直没能让想法成为现实。

  结果当程龙腾出时间准备拍摄的时候,发现大师兄洪胖子已经拉着徐克和李连杰在美国做了《黄飞鸿之西域雄狮》。

  说这个的时候程龙一脸的委屈,觉得大家都是师兄弟,怎么也干这种事。

  但洪胖子是大师兄,程龙真拿他没办法。

  后来他的《我是谁》,其实就是沿用的这个想法,只不过做了修改。

  庆功会结束,记者和嘉宾们走的七七八八,张辰也准备离开时,董建强突然带着一个人来见他。

  “这是万达院线的代表,张弛先生,张先生是万达院线的副总。”

  “张导你好~”

  “张总,快请坐~”

  二人握手,然后找了个位置坐下来聊。

  “万达院线我记得好像是去年成立的?”

  “对的,张导真是好记性,这种事情都记得这么清楚。我们万达院线是2004年下半年成立的,目前已经有哈尔滨,大连,南宁,天津四个影院,九月份武汉影院也会完工,这次过来就是想要和贵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张辰点点头,别看现在万达院线只有区区四家电影院,但未来可是国内第一大院线。

  而且它的发展非常迅速,04年才成立,06年已经是国内排名第五的院线了。

  说起来前两年放开民营院线的经营权后,这两年真的是高速发展期,好像明年广东的大地院线也会成立。

  院线行业开始井喷,这也是他提议父亲让那些煤老板组建院线的原因。

  真的是入场的好时机,虽然投资大,但躺着赚钱。

  这行起码还有二十年的红利可以吃。

  从04年的国内总票房13亿到24年的300亿,真真的高速增长。

  搭上这般快车,那就是躺着都能赚钱。

  “欢迎欢迎,我们与院线一直都是保持良好关系的。”

  制片方一定要交好院线,张辰自己能起来靠的就是院线的力推。

  “星辰娱乐是我们非常看好的一家公司,包括贵公司接下来准备力推的《疯狂的石头》,我们也非常看好,愿意到时候出一份力。”

  万达这是在释放善意了。

  张辰当然要表示感谢。

  双方又聊了一阵,张辰算是听明白了。

  制片公司属于上游,院线属于下游。

  但万达显然不满足于只做下游。

  和上一世一样,万达想要全产业链布局,达到生态闭环。

  闭环这个词也不知道是不是阿里创造的,反正自从阿里火了之后,到哪都能听到闭环。

  闭环,赋能,沉淀,生态,这些几乎都成为互联网黑话了。

  对了,还有一个,新赛道。

  明明都是老概念,但非要换个词来说。

  仿佛不这么说,就不够高大上。

  对此有人专门分析过,互联网黑话能彰显行业的高大上,在生活中,人们对于听不懂、不明白的术语,会产生距离感乃至敬畏感。

  另一方面,互联网是个需要频繁融资和营销的行业,互联网黑话更容易将一件老东西包装成新事物,就更容易获得投资。

  但张辰顶不喜欢这些黑话,感觉就是装逼。

  无形装逼才是最高境界,有形就落了下乘。

  “那就谢谢张总的支持了。”

  双方相谈尽欢,握手告别。

  董建强能带他过来,说明两人已经谈过了。

  双方都有合作的意向,但如何合作,合作到什么程度,还要看万达表现出的实力后才能进一步的谈。

  万达是新院线,星辰娱乐是新公司,但二者之间星辰娱乐肯定处于强势地位。

首节上一节183/742下一节尾节目录